一种高强度手机边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47756发布日期:2021-10-24 07:3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强度手机边框。


背景技术:

2.手机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无论是作为移动电话使用,还是作为多功能电子产品使用,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由于其小巧轻便,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将其忽略,而不小心将其摔落,或习惯将其放在衣服口袋中,在进行一些运动时,手机容易从口袋中滑出掉落;由于现有的手机边框为了符合轻薄的发展趋势,手机边框的厚度很薄,从而导致手机边框的强度很低,摔落时,轻则致手机边框变形,重则因手机边框的变形而挤压手机屏幕导致其开裂,或挤压中框而摔坏手机的零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手机边框,其结构设置合理,有效地解决现有之手机边框强度低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5.一种高强度手机边框,包括有侧边框和底边框,所述侧边框垂直设置于底边框的外侧,其横截面呈“l”型设置;所述底边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加强边,所述第一加强边自底边框的内侧向外侧倾斜设置,并延伸连接于侧边框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加强边为多层复合结构,包括有铝基材层、缓冲层和碳纤维基材层,所述铝基材层、缓冲层和碳纤维基材层自下而上层叠设置,所述铝基材层注塑成型于底边框。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边框包括有顶框条、底框条、左框条和右框条,所述顶框条、底框条、左框条和右框条对应底边框的顶、底、左和右侧边设置。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强边分别延伸至左框条及右框条的内侧。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框条和右框条的内侧均设置有多个供手机中板连接的扣合凹位。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至少在每一凹位的上端设置有止顶凸部。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边框的四角设置有第二加强边,所述第二加强边连接侧边框的四角。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层为尼龙丝编织网层,每一根尼龙丝的直径为0.1至0.3之间。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铝基材层和碳纤维基材层的厚度为尼龙丝编织网层的1.2倍。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对侧边框和底边框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良,在侧边框和底边框之间用第一加强边进行连接,由于第一加强边的设置能够增强侧边框和底边框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手机边框的变形能力;能够很好地避免手机摔落时,因手边边框的变形而挤压手机
屏幕导致其开裂,或挤压中框而摔坏手机的零部件的问题发生;
14.同时,由铝基材层、缓冲层和碳纤维基材层以复合的方式制成第一加强边,能够让安装于手机边框的手机中板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进一步地提升手机的整体防护性能。
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a

a处剖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b

b处剖视图。
19.附图标识说明:
20.10、侧边框
ꢀꢀꢀꢀꢀꢀꢀꢀꢀꢀꢀꢀꢀꢀꢀꢀꢀꢀꢀ
11、顶框条
21.12、底框条
ꢀꢀꢀꢀꢀꢀꢀꢀꢀꢀꢀꢀꢀꢀꢀꢀꢀꢀꢀ
13、左框条
22.14、右框条
ꢀꢀꢀꢀꢀꢀꢀꢀꢀꢀꢀꢀꢀꢀꢀꢀꢀꢀꢀ
15、扣合凹位
23.16、止顶凸部
ꢀꢀꢀꢀꢀꢀꢀꢀꢀꢀꢀꢀꢀꢀꢀꢀꢀ
20、底边框
24.30、第一加强边
ꢀꢀꢀꢀꢀꢀꢀꢀꢀꢀꢀꢀꢀꢀꢀ
31、铝基材层
25.32、缓冲层
ꢀꢀꢀꢀꢀꢀꢀꢀꢀꢀꢀꢀꢀꢀꢀꢀꢀꢀꢀ
33、碳纤维基材层
26.40、第二加强边。
具体实施方式
27.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高强度手机边框,包括有侧边框10和底边框20。
2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侧边框10垂直设置于底边框20的外侧,其横截面呈“l”型设置;该底边框2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加强边30,该第一加强边30自底边框20的内侧向外侧倾斜设置,并延伸连接于侧边框10的内侧面;该第一加强边30为多层复合结构,包括有铝基材层31、缓冲层32和碳纤维基材层33,该铝基材层31、缓冲层32和碳纤维基材层33自下而上层叠设置,该铝基材层31注塑成型于底边框20。第一加强边30的设置能够增强侧边框10和底边框20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侧边框10和底边框20之间因摔落而产生变形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升手机边框的变形能力;能够很好地避免手机摔落时,因手边边框的变形而挤压手机屏幕导致其开裂,或挤压中框而摔坏手机的零部件的问题发生。
29.具体地说,该侧边框10包括有顶框条11、底框条12、左框条13和右框条14,该顶框条11、底框条12、左框条13和右框条14对应底边框20的顶、底、左和右侧边设置;该第一加强边30分别延伸至左框条13及右框条14的内侧;也就是,该第一加强边30的底部抵于底边框20,该第一加强边30的外侧抵于左框条13和右框条14的内侧。该左框条13和右框条14的内侧均设置有多个供手机中板连接的扣合凹位15,手机中板和手机边框采用扣合式连接,有利于提升其组装的便捷度,不需要焊接或者注塑成型,简化了装配工艺,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且,至少在每一凹位的上端设置有止顶凸部16,有利于防止手机中板因摔落产生的冲击力使手机中板脱离手机边框,从而提高手机中板和手机边框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30.优选地,该底边框20的四角设置有第二加强边40,该第二加强边40连接侧边框10
的四角;也可以理解为,位于底边框20顶部左侧的第二加强边40连接顶框条11的左端和左框条13的顶端,位于底边框20顶部左侧的第二加强边40连接顶框条11的有段和右框条14的顶端;底边框20的底部与前述连接方式相同,且该第二加强边40的复合结构和第一加强边30的复合结构相同。
31.该缓冲层32为尼龙丝编织网层,每一根尼龙丝的直径为0.1至0.3之间;铝基材层31和碳纤维基材层33的厚度为尼龙丝编织网层的1.2倍;在保证缓冲层32轻薄的情况下,将铝基材层31和碳纤维基材层33的厚度设置为尼龙丝编织网层的1.2倍是最优选的方式,在能够加强手机边框强度的同时,也能保证手机边框的整体结构轻薄。
3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对侧边框10和底边框20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良,在侧边框10和底边框20之间用第一加强边30进行连接,由于第一加强边30的设置能够增强侧边框10和底边框2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手机边框的变形能力;能够很好地避免手机摔落时,因手边边框的变形而挤压手机屏幕导致其开裂,或挤压中框而摔坏手机的零部件的问题发生;
33.同时,由铝基材层31、缓冲层32和碳纤维基材层33以复合的方式制成第一加强边30,能够让安装于手机边框的手机中板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进一步地提升手机的整体防护性能。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