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87212发布日期:2021-10-19 20:1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1.本技术属于镜头防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马达、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由于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以及丰富多样的操作性,现已备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但同时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期望值与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拍照时需要电子设备具有防抖功能,从而来提高拍照质量。目前通常在摄像头模组中增设防抖马达来实现防抖功能,但目前马达的厚度较大,会导致电子设备整机的厚度增加。技术实现要素:3.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马达,包括:4.基体,包括第一底壁、及与所述第一底壁周缘弯折连接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5.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底壁延伸的方向移动,且所述移动件背离第一底壁的一侧设有第一滚动槽;6.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设于至少部分所述移动件背离所述第一底壁的一侧,且所述承载件靠近所述第一底壁的一侧设有第二滚动槽;以及7.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的滚动件,所述滚动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滚动槽内,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滚动槽内,所述滚动件与所述第一滚动槽的侧壁和所述第二滚动槽的滚动槽的侧壁均间隔设置;所述滚动件可在所述第一滚动槽与所述第二滚动槽内滚动以使所述承载件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底壁延伸的方向移动。8.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马达。9.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电池、以及如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摄像头模组,所述壳体内具有装设空间,所述摄像头模组装设于壳体上,且至少部分所述摄像头模组设于所述装设空间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设于所述装设空间内,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电池。10.本技术提供的马达,通过在用于垂直于第一底壁的延伸方向移动的移动件背离第一底壁的一侧设置第一滚动槽,并在承载件靠近第一底壁的一侧设置第二滚动槽,使滚动件在第一滚动槽与第二滚动槽内滚动,即移动件与承载件通过滚动件滚动连接在一起。11.另外,滚动件与所述第一滚动槽的侧壁和所述第二滚动槽的滚动槽的侧壁均间隔设置,即滚动件可以在第一滚动槽与第二滚动槽内沿多个方向做平面运动,也可以理解为由于滚动件与侧壁间隔设置,因此第一滚动槽与第二滚动槽不会限制滚动件的运动方向,滚动件可在滚动槽内沿四面八方运动。最终便可通过移动件、承载件、以及滚动件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来使承载件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底壁延伸的方向移动,即仅用承载件便可实现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减少马达层叠设置的结构件的数量,降低马达整体的厚度与成本,进而降低手机整机的厚度与成本,使手机更加轻薄化。附图说明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1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马达的爆炸图。1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承载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5.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移动件与滚动件的俯视图。16.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马达的爆炸图。17.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移动件、滚动件、承载件的截面示意图。18.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马达的爆炸图。19.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马达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20.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基体、承载件、驱动组件的示意图。21.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基体、承载件、驱动组件的示意图。22.图10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基体、承载件、驱动组件的示意图。23.图11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基体、承载件、驱动组件的示意图。24.图12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基体、承载件、驱动组件的示意图。25.标号说明:26.马达‑1,基体‑10,第一底壁‑11,第一侧壁‑12,第一收容空间‑13,第四滚动槽‑14,容置空间‑15,移动件‑20,第一滚动槽‑21,第二底壁‑22,第二侧壁‑23,第二收容空间‑24,第三滚动槽‑25,通孔‑26,承载件‑30,第二滚动槽‑31,第一外侧壁‑32,第二外侧壁‑33,滚动件‑40,通光孔‑41,支撑件‑42,滚珠‑43,固定件‑50,盖体‑60,驱动组件‑70,第一驱动件‑71,第一驱动部‑710,第二驱动件‑72,第二驱动部‑720,第三驱动件‑73,第四驱动件‑74,距离传感器‑75,电路板‑76,凹槽‑77。具体实施方式27.以下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28.在介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前,再详细介绍下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29.随着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由于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以及丰富多样的操作性,现已备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但同时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期望值与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拍照时需要电子设备具有防抖功能,使手机的拍照效果能够达到数码相机的水平,从而来提高拍照质量。30.为了在手机本身的硬件及软件基础上,如何提高其相机的拍照能力,也是智能手机的厂商一直在致力研发的课题。在硬件领域上,目前通常在摄像头模组中增设防抖马达来实现防抖功能。防抖马达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用户在使用手机拍照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抖动时,电子设备可检测到摄像头模组抖动的相关信息,并将其信息发送给防抖马达,防抖马达设有一个镜头,以及多个部件,多个部件的相互配合可使该镜头移动,从而补偿摄像头模组的抖动,最终提高拍照质量。31.但目前为了实现镜头的移动,马达中层叠设置了多个结构件,导致马达的高度较高,进而导致手机的整体厚度增加。32.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马达。请一并参考图1‑图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马达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承载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移动件与滚动件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马达1,具体包括基体10、移动件20、承载件30、以及滚动件40。其中,基体10包括第一底壁11、及与所述第一底壁11周缘弯折连接的第一侧壁12,所述第一底壁11与所述第一侧壁12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13。移动件20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3内,所述移动件20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底壁11延伸的方向移动,且所述移动件20背离第一底壁11的一侧设有第一滚动槽21。承载件30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3内,所述承载件30设于至少部分所述移动件20背离所述第一底壁11的一侧,且所述承载件30靠近所述第一底壁11的一侧设有第二滚动槽31。滚动件40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3内,所述滚动件40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滚动槽21内,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滚动槽31内,所述滚动件40与所述第一滚动槽21的侧壁和所述第二滚动槽31的滚动槽的侧壁均间隔设置;所述滚动件40可在所述第一滚动槽21与所述第二滚动槽31内滚动以使所述承载件30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底壁11延伸的方向移动。33.从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马达1主要用于电子设备中进行光学防抖的。从运动方式可以将马达1分为弹片式光学防抖马达1、滚珠43式光学防抖马达1、或者记忆合金式光学防抖马达1。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以滚珠43式马达1进行介绍。可选地,本实施方式所指的电子设备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media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本实施方式以电子设备为手机进行示意。34.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马达1主要包括基体10,其中,基体10可以理解为马达1结构的外壳,并且为外壳中的下壳,主要用于装设和马达1中的其他部件。基体10包括第一底壁11、及与所述第一底壁11周缘弯折连接的第一侧壁12,所述第一底壁11与所述第一侧壁12围设形成第一收容空间13,其他部件例如移动件20、承载件30、滚动件40等均可设于该第一收容空间13内。35.另外,马达1除了包括充当下壳的基体10外,还包括盖体60来充当上盖,利用盖体60来盖合基体10来对马达1进行封装。36.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马达1还包括移动件20,从上述内容可知,摄像头模组在抖动时可能会有3个运动方向,即x轴、y轴、z轴的运动方向。为了补偿3个运动方向,因此马达1也需要可以在3个方向上进行运动。其中,x轴和y轴的运动方向为平行于第一底壁11的延伸的方向(如图3中d2方向所示),z轴的运动方向为垂直于第一底壁11延伸的方向(如图1中d1方向所示)。另外,第一底壁11延伸的方向,指的是第一底壁11长和宽方向的延伸方向,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底壁11靠近第一收容空间13一侧表面的延伸方向。移动件20就是用于在z轴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并且移动件20在背离第一底壁11的一侧设有第一滚动槽21,第一滚动槽21用于与其他滚动槽配合实现其他方向上的运动。可选地,滚动槽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可以为4个,在移动件20的4个边缘设置。37.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马达1还包括承载件30,承载件30具有多种作用。首先,承载件30用于承载镜头,就是通过控制该镜头的移动来补偿摄像头模组的抖动,从而提高拍照的质量。其次承载件30也用于进行移动,在靠近所述第一底壁11的一侧设有第二滚动槽31。38.承载件30与移动件20是层叠设置的,对于承载件30与移动件20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述承载件30设于至少部分所述移动件20背离所述第一底壁11的一侧。即承载件30可设于移动件20整体背离第一底壁11的一侧,或者,承载件30也可以设于部分移动件20背离第一底壁11的一侧,即在移动件20上开个槽,使承载件30设于槽内即可实现。可选地,第二滚动槽3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个第二滚动槽31正对应第一滚动槽21设置,以便于后续与滚动件40进行配合,例如在承载件30的4个边缘处设置。39.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马达1还包括滚动件40,其中滚动件40可以包括滚珠43。滚动件40的主要作用便是滚动,滚动件40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滚动槽21内,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滚动槽31内,即移动件20与承载件30通过滚动件40滚动连接在一起。当移动件20朝向z轴方向移动时,便可带动承载件30随动进行运动。可选地,滚动件40的数量也为4个,每个第一滚动槽21与第二滚动槽31内设有一个滚动件40。40.从上述内容可知,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x轴、y轴、z轴的运动,通常会设置3个层叠设置的部件,每个部件用于在一个轴向上进行运动。因此通常会有三个部件来实现x轴、y轴、z轴的运动。移动件20用于在z轴方向方向上进行运动,即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底壁11延伸的方向移动。而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一滚动槽21与第二滚动槽31的设置,即滚动件40与所述第一滚动槽21的侧壁和所述第二滚动槽31的滚动槽的侧壁均间隔设置,即滚动件40可以在第一滚动槽21与第二滚动槽31内沿多个方向做平面运动,也可以理解为由于滚动件40与侧壁间隔设置,因此第一滚动槽21与第二滚动槽31不会限制滚动件40的运动方向,滚动件40可在滚动槽内沿四面八方运动。最终便可通过移动件20、承载件30、以及滚动件40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来使承载件30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底壁11延伸的方向移动,即仅用承载件30便可实现x轴、y轴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减少马达1层叠设置的结构件的数量,降低马达1整体的厚度(例如可降低0.5mm),降低马达1成本,进而降低手机整机的厚度与成本,使手机更加轻薄化。41.另外,对于第一滚动槽21与第二滚动槽31的形状,本技术并不进行限定,例如第一滚动槽21与第二滚动槽31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或者为圆形。具体地,对于上述所提及的第一滚动槽21与第二滚动槽31的形状可以理解为第一滚动槽21与第二滚动槽31底壁的形状。另外,对于第一滚动槽21与第二滚动槽31的大小,本技术可根据滚动件40的大小,以及需要承载件30移动的尺寸进行设计。42.接下来本技术将详细介绍移动件20与承载件30的具体结构,另外,上述内容介绍了移动件20与承载件30可以进行移动,但至于如何控制它们进行移动,本技术将在下文进行详细介绍。43.请一并参考图4‑图5,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马达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移动件、滚动件、承载件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件20包括第二底壁22、及与所述第二底壁22周缘弯折连接的第二侧壁23,所述第二底壁22与所述第二侧壁23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24,所述承载件30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4内,所述第二底壁22背离所述第一底壁11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滚动槽21。44.在本实施方式中,承载件30设于部分移动件20背离第一底壁11的一侧。具体地,移动件20包括第二底壁22与第二侧壁23,所述第二底壁22与所述第二侧壁23围设形成第二收容空间24,并使所述承载件30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4内,这样承载件30便可设于第二底壁22背离第一底壁11的一侧。并且第一滚动槽21也设于第二底壁22背离所述第一底壁11的一侧。本实施方式使承载件30设于第二收容空间24内可进一步降低马达1的厚度。45.请再次参考图4‑图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滚动槽21靠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侧壁23的连接处设置,所述第二滚动槽31正对应所述第一滚动槽21。46.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使第一滚动槽21靠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侧壁23的连接处设置,即第一滚动槽21设于第二底壁22的4个角处,且第二滚动槽31正对应第一滚动槽21,这样便可在移动件20与承载件30的中部开设通光孔41从而让光线通过。也可以理解为在马达1中的各个部件均开设有通光孔41,从而不影响光线的传输。47.请再次参考图5,本实施方式中,马达1还包括支撑件42,所述支撑件42设于所述第一滚动槽21与第二滚动槽31的底壁上,且所述支撑件42的硬度大于所述移动件20与承载件30的硬度。承载件30与移动件20的材质从而为塑胶等高分子材质,其硬度较软,而滚动件40通常为钢珠,其硬度较硬。因此钢珠在塑料上开设的滚动槽滚动时,可能会使塑胶变形,影响其滚动。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在第一滚动槽21与第二滚动槽31的底壁上增设支撑件42,并使支撑件42的硬度大于移动件20的硬度,从而防止滚动将移动件20与承载件30压变形,提高滚动的稳定性、以及移动件20与承载件30的使用寿命。可选地,支撑件42可以为钢片。48.另外,请再次参考图6,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马达的爆炸图。本实施方式中的马达1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还包括固定件50和盖体60,固定件50设于收容空间内,固定件50的一端抵接移动件20,另一端卡接移动件20,从而对移动件20与固定件50进行限位,防止其配合结构分离。盖体60则用于盖合基体10,从而将整个马达1结构进行封装。49.对于控制移动件20与承载件30的运动方式有多种,本实施方式只是简单进行举例介绍。对于移动件20的z向运动,也可以通过滚动式进行移动,例如在移动件20的外侧壁上开设沿垂直于第一底壁11延伸的方向(即z轴方向)的第三滚动槽25,第一底壁11上对应开设有第四滚动槽14,滚珠43的一端设于第三滚动槽25,另一端设于第四滚动槽14,且滚珠43抵接第三滚动槽25与第四滚动槽14在垂直于第一底壁11延伸的方向上的侧壁,以使得滚珠43在第三滚动槽25与第三滚动槽25内仅能沿z向运动。50.另外,对于如何控制移动件20进行沿z向移动,可利用磁铁进行控制,例如请一并参考图7,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马达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可在移动件20的外侧边上设置第三驱动件73,在第一侧壁12上设置第四驱动件74。其中,第三驱动件73可以为磁铁,第四驱动件74可以为线圈,线圈设置在电路板76上,利用电路板76控制线圈产生磁性,进而来控制移动件20的移动。另外,还可设置距离传感器75来检测磁铁与线圈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到移动件20在z向上移动的距离。51.请一并参考图8,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基体、承载件、驱动组件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马达1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3内的驱动组件70,所述驱动组件70包括第一驱动件71与第二驱动件72,所述承载件30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外侧壁32与第二外侧壁33,所述第一驱动件71设于所述第一外侧壁32与所述第二外侧壁33上;所述第二驱动件72设于对应所述第一驱动件71的所述第一侧壁12上,所述第一驱动件71与所述第二驱动件72相互配合以使所述承载板移动。52.对于承载件30的控制也与移动件20相同,也可通过驱动组件70来控制,例如驱动组件70包括第一驱动件71与第二驱动件72,第一驱动件71与第二驱动件7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所述承载件30具有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外侧壁32与第二外侧壁33,所述第一驱动件71设于所述第一外侧壁32与所述第二外侧壁33上。由于承载件30要从原本的朝一个方向的线性运动变成本技术的面运动。因此在承载件30上需要有两个不同方向的驱动力。因此可在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外侧壁32与第二外侧壁33(即不平行的第一外侧壁32与第二外侧壁33)上设置第一驱动件71。而第二驱动件72则于对应所述第一驱动件71的所述第一侧壁12上,从而用来与第二驱动件72进行配合控制以使所述承载板移动。53.可选地,第一驱动件71可以为磁性件,例如磁铁,第二驱动件72可以为线圈。54.请一并参考图9,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中基体、承载件、驱动组件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对应所述第一驱动件71的所述第二侧壁23上设有通孔26。55.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在对应所述第一驱动件71的所述第二侧壁23上设有通孔26,使第一驱动件71与第二驱动件72之间没有第二侧壁23,从而使第一驱动件71与第二驱动件72可以更好地配合来控制承载件30在平行于第一底壁11延伸的方向(x轴与y轴的平面)上进行移动。56.请一并参考图10,图10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基体、承载件、驱动组件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件72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驱动部720,所述多个第二驱动部720均正对应所述第一驱动件71设置。57.在本实施方式,第二驱动件72可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驱动部720,所述多个第二驱动部720均正对应所述第一驱动件71设置。使第二驱动部720设于第一驱动件71的不同位置,且每一个第二驱动部720均可与第一驱动件71配合使承载件30移动,从而提高承载件30移动的准确性与稳定性。例如当某一个第二驱动部720与第一驱动件71配合后承载件30移动有偏差后,可用其余的第二驱动部720来进行补正。58.可选地,第二驱动件72包括两个第二驱动部720,且两个第二驱动部720分别对应设于第一驱动件71的两端。59.请一并参考图11,图11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基体、承载件、驱动组件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件7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驱动部710,每个所述第二驱动部720正对应每个所述第一驱动部710。60.本实施方式还可使所述第一驱动件7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驱动部710,每个所述第二驱动部720正对应每个所述第一驱动部710。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使第一驱动部710与第二驱动部720进行配合,还可降低第一驱动件71的重量。61.请一并参考图12,图12为本技术又一实施方式中基体、承载件、驱动组件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70还包括距离传感器75,所述距离传感器75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2上,所述距离传感器75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驱动部710与所述第二驱动部720之间的距离。62.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增设距离传感器75,使所述距离传感器75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2上,这样便可利用距离传感器75来检测第一驱动部710与所述第二驱动部720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到承载件30在平行于第一底壁11延伸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63.可选地,第二驱动部720开设有凹槽77,距离传感器75设于所述凹槽77内。64.请再次参考他图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70还包括电路板76,所述电路板76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2上,所述第二驱动件72与所述距离传感器75均电连接所述电路板76。65.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增设电路板76,使所述电路板76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2上,所述第二驱动件72与所述距离传感器75均电连接所述电路板76。这样便可利用电路板76来控制第二驱动件72与距离传感器75。66.请再次参考他图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2上开设有容置空间15,所述驱动组件70设于所述容置空间15内。67.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在第一侧壁12上开设容置空间15,并使驱动组件70均设于容置空间15内,从而节省第一收容空间13的大小,使其可以装入更多、更大的部件。68.本技术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本技术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马达。69.本技术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电路板、电池、以及如本技术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摄像头模组,所述壳体内具有装设空间,所述摄像头模组装设于壳体上,且至少部分所述摄像头模组设于所述装设空间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设于所述装设空间内,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摄像头模组与所述电池。70.以上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