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2383发布日期:2021-12-25 01:1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扬声器箱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的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2.扬声器箱广泛运用于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中,比如手机,实现将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播放,扬声器箱响度大,低频声音效果好。
3.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包括支架、分别盖设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的上盖和下盖以及发声单体,所述支架、所述上盖以及所述下盖共同围成收容空间。所述发声单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发声单体靠近所述振膜的一侧支撑固定于所述支架。
4.然而,相关技术的扬声器箱的通过所述发声单体和所述支架通过胶合固定方式形成固定结构,胶合固定方式在所述扬声器箱整体强度不高,在发生所述扬声器箱跌落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支架与所述发声单体分离的风险,因此,该结构使得所述扬声器箱的可靠性低。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强度高且可靠性高的扬声器箱。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盆架、固定于所述盆架的振动系统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的下夹板,所述壳体包括支撑所述发声单体的支架、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发声单体相对两侧的下盖和上盖以及出声口,所述支架、所述下盖以及所述上盖共同围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发声单体间隔相对设置的支架本体、由所述支架本体的周缘向所述发声单体弯折延伸的支架延伸部以及由所述支架延伸部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固定部,所述发声单体设有所述振膜的一侧支撑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并与所述支架本体间隔,所述发声单体与所述支架共同围成前声腔,所述出声口将所述前声腔与外界连通;所述支架还包括由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支架延伸部的一侧沿所述发声单体的周侧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下夹板于所述发声单体的周侧位置形成固定连接;所述上盖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盖,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发声单体、所述下盖、所述上盖及所述支架共同围成后声腔。
8.优选的,所述下盖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声单体远离所述振膜一侧的下盖板和由所述下盖板的周缘弯折延伸的下盖侧壁,所述出声口开设于所述下盖侧壁,所述发声单体靠近所述出声口的一侧抵接于所述下盖侧壁,所述下盖侧壁与所述第二固定部间隔,且所述支
架靠近所述出声口的一侧设有为所述出声口让位的避让缺口。
9.优选的,所述支架为金属材料制成。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下夹板。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相互间隔并位于所述发声单体的同一侧。
12.优选的,所述发声单体呈矩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所述发声单体的长轴的一侧。
13.优选的,所述支架还包括由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周缘沿所述盆架的周侧向远离所述振膜的方向延伸的支架限位部,所述支架限位部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支架限位部位于所述发声单体的短轴的相对两侧且抵接于所述发声单体。
14.优选的,所述振膜包括振动部、由所述振动部的周缘弯折延伸的折环部以及由所述折环部向远离所述振动部的方向弯折延伸的振膜固定部,所述振膜固定部胶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折环部呈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所述支架延伸部沿所述振膜的振动方向向所述发声单体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折环部。
15.优选的,所述上盖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盖侧壁,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延伸部。
16.优选的,所述下盖板呈矩形,所述下盖侧壁包括四块且依次首尾连接,其中一块所述下盖侧壁远离所述下盖板一侧形成出声部,所述出声部收容于所述避让缺口,所述出声部设有贯穿其上的所述出声口;所述发声单体靠近所述出声口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出声部;所述支架本体靠近所述出声口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出声部。
17.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中,在发声单体中的磁路系统中设置固定于盆架的下夹板,并将支架设置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由第一固定部的周缘沿盆架的周侧向远离振膜的方向延伸,并将发声单体设有振膜的一侧支撑固定于第一固定部并与所述支架本体间隔;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下夹板于所述发声单体的周侧位置形成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中,支架的第二固定部通过与下夹板形成固定结构,从而使得支架与发声单体的盆架形成固定结构,另外,发声单体在振膜一侧与支架的第一固定部也形成固定结构,因此,壳体通过支架与发声单体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结构,提高了所述扬声器箱的整体强度,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箱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21.图3为沿图1中a

a线的剖示图;
22.图4为图3中b所示部分放大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箱的去除下盖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同时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100。
26.所述扬声器箱100包括具有收容空间10的壳体1和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0内的发声单体2。
27.其中,所述发声单体2包括盆架21、固定于所述盆架21的振动系统22和驱动所述振动系统22振动发声的磁路系统23。
28.所述振动系统22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221和驱动所述振膜221振动发声的音圈。具体的,所述振膜221还包括振动部2211、由所述振动部2211的周缘弯折延伸的折环部2212以及由所述折环部2212向远离所述振动部2211的方向弯折延伸的振膜固定部2213。
29.所述磁路系统23包括固定于所述盆架21的下夹板231和固定于所述下夹板231且具有磁间隙的磁钢232。下夹板231所述磁路系统23通过所述下夹板231与盆架形成固定结构。所述音圈插入所述磁间隙内以使得所述磁路系统23驱动所述音圈振动。
30.所述壳体1包括支撑所述发声单体2的支架11、沿所述振膜221的振动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发声单体2相对两侧的下盖12和上盖13以及贯穿其上的出声口120。所述支架11、所述下盖12以及所述上盖13共同围成所述收容空间10。
31.所述支架11包括与所述发声单体2间隔相对设置的支架本体111、由所述支架本体111的周缘向所述发声单体2弯折延伸的支架延伸部112、由所述支架延伸部112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11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固定部113以及由所述第一固定部113远离所述支架延伸部112的一侧沿所述发声单体2的周侧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1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固定部114。
32.所述发声单体2设有所述振膜221的一侧支撑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3并与所述支架本体111间隔。具体的,所述振膜固定部2213支撑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膜固定部2213通过胶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3。
33.所述发声单体2设有所述振膜221的一侧与所述支架本体111间隔,从而使得所述发声单体2与所述支架11共同围成前声腔。所述振膜221收容于所述前声腔101内。所述出声口120将所述前声腔101与外界连通。所述前声腔101改善了所述扬声器箱100的高频声学性能。
34.所述第二固定部114与所述下夹板223于所述发声单体2的周侧位置形成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固定部114固定于所述下夹板231靠近所述壳体1的一侧。该结构通过所述支架11的所述第二固定部114通过与所述下夹板231形成固定结构,从而使得所述支架11与所述发声单体2的所述盆架21形成固定结构;另外,所述发声单体2在所述振膜221一侧与所述支架11的所述第一固定部113也形成固定结构,因此,所述壳体1通过所述支架11与所述发声单体2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结构,提高了所述扬声器箱100的整体强度,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箱100可靠性高。
35.所述支架11为金属材料制成。在确保所述壳体1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其相对于传
统的塑料支架结构不仅可设计得更薄,且同样有效的装配发声单体2,从而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壳体1内的所述收容空间的腔体体积,改善了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声学性能。
3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部11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下夹板231。该结构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114与所述下夹板231结合强度大,提高了所述扬声器箱100的整体强度,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箱100可靠性高。
37.为了更一步加强所述扬声器箱100的整体强度,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部114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114相互间隔并位于所述发声单体2的同一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114使得结合的受力均匀,并有利于提高焊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所述扬声器箱100可靠性。
38.为了更好将所述发声单体2定位和组装到所述壳体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11还包括由所述第一固定部113的周缘沿所述盆架21的周侧向远离所述振膜221的方向延伸的支架限位部115。所述支架限位部115用于将所述发声单体2组装时定位,同时也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14共同将所述发声单体固定于所述壳体1。
3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声单体2呈矩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部114位于所述发声单体2的长轴的一侧。该结构使得所述第二固定部114所在位置有足够空间,从而有利于组装时进行焊接操作。所述支架限位部115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支架限位部115位于所述发声单体2的短轴的相对两侧且抵接于所述发声单体2。所述支架限位部115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14共同将所述发声单体2在其长轴和短轴的两个方向进行定位和限位,该结构使得所述扬声器箱100的整体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所述扬声器箱100的整体强度,并提高可靠性。
40.所述下盖12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声单体2远离所述振膜221一侧的下盖板121和由所述下盖板121的周缘弯折延伸的下盖侧壁122。
41.所述下盖板121和所述下盖侧壁122可以分体两个,也可以使一体制造。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板121和所述下盖侧壁122为一体成型。
42.所述出声口120开设于所述下盖侧壁122。也就是说,所述下盖侧壁122设有贯穿其上的出声口120。所述出声口120将所述前声腔101与外界连通。该结构形成所述扬声器箱100的侧发声结构,为了提高侧发声的与外界的空气通畅性,使得所述扬声器箱100的音频品质提升。
43.所述发声单体2靠近所述出声口120的一侧抵接于所述下盖侧壁122,所述下盖侧壁122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14间隔,且所述支架11靠近所述出声口120的一侧设有为所述出声口120让位的避让缺口110。
44.所述出声口120可直接开设于所述下盖侧壁122,但是,不限于此,为了生产和组装方便,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盖12板呈矩形。所述下盖侧壁122包括四块且依次首尾连接。其中一块所述下盖侧壁122远离所述下盖12板一侧形成出声部123。所述出声部123设有贯穿其上的所述出声口120。也就是说,所述出声口120对应的位置形成所述出声部123,以使得所述出声部123收容于所述避让缺口110。所述发声单体2靠近所述出声口120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出声部123。所述支架本体111靠近所述出声口120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出声部123。该结构将所述出声口120所在的所述壳体1从所述下盖侧壁122中独立出来,独立出来的部件为所述出声部123。从而使得所述下盖12的生产制造简单,所述出声部123的生产制造也容易生产,并易于组装,提高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制造的生产效率。
45.更优的,所述支架本体111靠近所述出声口120的一侧嵌入所述出声部123内形成固定结构。该结构有利于提高所述壳体1的坚固程度,从而提高了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可靠性。
46.所述上盖1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盖12,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11。具体的,所述上盖1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盖侧壁122,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延伸部112。即所述上盖13与所述支架11形成固定密封。
47.所述发声单体2、所述下盖12、所述上盖13及所述支架11共同围成后声腔102。所述后声腔102改善了所述扬声器箱100的低频声学性能。
48.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折环部2212呈向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11方向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该结构使得所述前声腔101不需要对所述折环部2212进行避让和仿形设计,并且凹陷的所述折环部2212不占用所述前声腔101的腔体体积,从而使得所述前声腔101的腔体体积大,有效地改善了所述扬声器箱100的高频声学性能。
49.所述折环部2212呈凹陷形成的弧形结构不仅仅增加所述前声腔101的腔体体积,该结构还可以增加所述后声腔102的腔体体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延伸部112沿所述振膜21的振动方向向所述发声单体2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折环部2212。常规时,所述第一固定部113只支撑所述盆架21,所述支架延伸部112正对所述盆架21,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使所述支架延伸部112向内收至正对所述折环部2212,即为所述后声腔102让出更多体积。该结构使得所述上盖13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13形成的腔体空间(即所述后声腔102的一部分腔体)可以延伸到所述折环部2212正前方的位置。也就是说,该结构利用反折环特征,所述支架延伸部112向所述发声单体2的中心位置内缩,在不影响所述发声单体2的振动空间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向外释放所述后声腔102可利用空间,从而使得后声腔102的体积增大,进而改善了所述扬声器箱100的低频声学性能。
5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13包括上盖本体131和由上盖本体131向远离所述支架固定部113的方向凹陷的凹槽部132。该结构通过凹陷形成凹槽部132在保证所述扬声器箱100的高度不变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所述后声腔102的体积,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箱100的低频声学性能好。
5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13远离所述下盖12的一侧与所述支架本体111远离所述下盖12的一侧齐平。该设置使得所述扬声器箱100组装简单并外形美观。
52.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箱中,在发声单体中的磁路系统中设置固定于盆架的下夹板,并将支架设置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由第一固定部的周缘沿盆架的周侧向远离振膜的方向延伸,并将发声单体设有振膜的一侧支撑固定于第一固定部并与所述支架本体间隔;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下夹板于所述发声单体的周侧位置形成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中,支架的第二固定部通过与下夹板形成固定结构,从而使得支架与发声单体的盆架形成固定结构,另外,发声单体在振膜一侧与支架的第一固定部也形成固定结构,因此,壳体通过支架与发声单体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结构,提高了所述扬声器箱的整体强度,从而使得所述扬声器箱可靠性高。
5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