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降噪扬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5987发布日期:2022-02-19 18:5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降噪扬声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扬声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降噪扬声设备。


背景技术:

2.主动降噪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相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耳机、汽车、机械设备的降噪。其中,汽车主动降噪通过车内麦克风采集噪音样本,经系统分析处理之后,由车载降噪扬声器播放相反的音频,以抵消噪音波,营造更安静的车内氛围。
3.就现有技术而言,现有的车载噪音的主要来源包括发动机、轮胎、风阻等,当车速大于70km/h时,风突破车门的密封阻力进入车内,并带动车身薄板谐振,风阻产生的风噪占据车内噪音的主导;但现有的车载降噪扬声器只能高效解决发动机产生的有规律的低频噪音,对跟随车速变化的风噪解决效果差,体现了车载降噪设备的降噪范围小,导致高速行驶的车辆受持续风噪的影响严重、驾车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车载降噪扬声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5.技术方案:一种车载降噪扬声设备,包括收音听筒、风噪抑制组件、中央处理器、低噪扬声器,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有音听筒、风噪抑制组件、低噪扬声器;
6.其中,所述风噪抑制组件由风噪收集罩、风噪扬声器、传音罩、切换机构、倒相管组成,所述风噪扬声器的右侧设置有传音罩,所述传音罩与倒相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倒相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风噪收集罩,所述倒相管的中部设置有切换机构。
7.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机构由切换电缸、换向管、升降换向槽、承载块、套筒、连杆组成,所述承载块呈u形结构,所述承载块卡携在倒相管上,所述承载块的下端面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低下部横穿由连杆,所述套筒内部活动连接有换向管,所述换向管的侧壁开设有凸形结构的升降换向槽,所述连杆设置在升降换向槽内,所述换向管的下端安装在切换电缸的上端面,所述切换电缸的输出轴与连杆的中部活动连接;切换机构受中央处理器控制,当风噪占主导时,切换电缸驱动连杆在升降换向槽内运动,迫使承载块带着倒相管做升降、旋转运动,能够将传音罩扣在风噪扬声器上。
8.进一步的,所述风噪收集罩呈异形结构,所述风噪收集罩的边缘与车门板连接,所述风噪收集罩取最大面积;风噪收集罩从声源处引导噪音的传播方向,能将车门板谐振产生的噪音做集中处理。
9.进一步的,所述风噪收集罩的内侧壁设置有吸音棉;吸音棉能在噪音的传递过程中能吸收一部分中高音,避免了声波在风噪收集罩内反复弹射,降低了风噪扬声器的工作负担。
10.进一步的,所述风噪抑制组件的数量为四组,四组风噪抑制组件分别设在在汽车的车门内;四组风噪抑制组件能够针对车身薄板谐振产生的噪音进行专项处理,减少风噪
向车室内部的传播。
11.进一步的,所述低噪扬声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低噪扬声器分别安装在汽车内饰的前部和后备箱;低噪扬声器能够弥补风噪扬声器遗漏掉的从缝隙进入车内的风噪。
12.有益效果:与传统车载降噪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增设了风噪抑制组件,风噪抑制组件受中央处理器控制,并接受收音听筒反馈的降噪效果,在车辆低速行驶时,风噪抑制组件中的风噪扬声器与低噪扬声器以同样的工作方式对发动机噪音进行处理,当车辆高速行驶时,中央处理器控制切换机构令传音罩与风噪扬声器配合,风噪抑制组件通过风噪收集罩收集、倒相管引导噪音,利用风噪扬声器集中处理车身薄板谐振产生的风噪,从而很好的降低了风噪,拓宽了车载降噪设备的降噪范围,进而改善了车辆高速行驶时的环境,优化了驾车体验。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布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噪抑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为:收音听筒 1、风噪抑制组件 2、中央处理器 3、低噪扬声器 4、风噪收集罩 5、风噪扬声器 6、传音罩 7、切换机构 8、切换电缸 81、换向管 82、升降换向槽 83、承载块 84、套筒 85、连杆 86、倒相管 9。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18.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降噪扬声设备,包括安装在汽车内饰顶部的中央处理器3,两个安装在中央处理器3两侧的收音听筒1,分别安装在四个车门上的四组风噪抑制组件2,以及分别安装在内饰前部和后备箱的两个低噪扬声器4,低噪扬声器4能够对缝隙进入车内的风进行降噪;其中,中央处理器3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收音听筒1、风噪抑制组件2、低噪扬声器4连接。
19.如图2所示,风噪抑制组件2由风噪收集罩5、风噪扬声器6、传音罩7、切换机构8、倒相管9组成,风噪扬声器6安装在车门内部,且扬声方向朝内,风噪扬声器6的外侧设置有传音罩7,传音罩7的顶部连接有倒相管9的一端,倒相管9的另一端连接在风噪收集罩5上,异形结构的风噪收集罩5在车门内取最大面积,其边缘连接在车门上,风噪收集罩5从声源处引导噪音的传播方向,能将车门板谐振产生的噪音做集中处理,且风噪收集罩5的内侧壁设置有吸音棉,能在噪音的传递过程中吸收一部分中高音,避免了声波在风噪收集罩内反复弹射,降低了风噪扬声器的工作负担;倒相管9的中部设置了切换机构8。
20.如图3所示,切换机构8由切换电缸81、换向管82、升降换向槽83、承载块84、套筒85、连杆86组成,倒相管9的外侧壁连接有呈u形结构的承载块84,承载块84的下端面安装了套筒85,套筒85下部横穿由连杆86,套筒85内套装了换向管82,换向管82在其外侧壁开设了
凸形结构的升降换向槽83,且连杆86设置在升降换向槽83内,套筒85的底部安装在切换电缸81上,切换电缸81的输出轴与连杆86的中部活动连接,切换电缸81受中央处理器3控制;当风噪占主导时,切换电缸81驱动连杆86在升降换向槽83内运动,迫使承载块84带着倒相管9做升降、旋转运动,从而将传音罩7扣在风噪扬声器6上。
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汽车低速行驶时,收音听筒1接收到由发动机产生的低频噪音,并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3,中央处理器3对收音听筒1发出的信号处理后,对低噪扬声器4和风噪抑制组件2中的风噪扬声器6发出驱动信号,低噪扬声器4与风噪扬声器6发出与发动机噪音相反的声波,实现噪音的抵消;当汽车高速行驶时,风噪占据主导地位,收音听筒1接收到高频噪音,传递给中央处理器3相应信号,之后,中央处理器3控制切换机构8令传音罩7覆盖到风噪扬声器6上,此过程中,切换电缸81受中央处理器3控制,输出轴上、下伸缩,伸缩带动与之活动连接的连杆86,连杆86带着套筒85沿升降换向槽83做升降旋转运动,从而承载块84带着倒相管9运动,实现传音罩7的扣合动作;完成上述操作后,中央处理器3根据车速引发的风阻控制风噪扬声器6发出行相应的工作频率,风噪扬声器6发出的声波从倒相管9传递向风噪收集罩5,风噪收集罩5将风阻引发车身薄板谐振产生的风噪收集,并通过内部的吸音棉吸收一部分高频噪音,然后向倒相管9传递,两种方向相反、频率相同的声波在此相互抵消;从汽车间隙进入车室的风噪由低噪扬声器4处理;综上,本实用新型拓宽了车载降噪设备的降噪范围,进而改善了车辆高速行驶时的环境,优化了驾车体验。
2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