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及电子设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84476发布日期:2022-03-09 11:4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及电子设备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辅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及电子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用户每天使用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时间日益增长,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支架也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电子设备支架能够解放双手,使得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更加便利,例如还可将平板电脑变换为台式电脑使用。
3.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支架上设置有发光组件,例如指示灯,以对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状态、电子设备的对位状态等进行显示。然而目前的发光组件的灯光过于刺眼,且由于发光组件通常设置在显眼的位置,则容易造成用户的眼部不适。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旨在解决发光组件容易造成用户眼部不适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包括壳体、发光组件及导光结构;
7.所述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朝向所述导光结构发光;
8.所述导光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以用于传导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所述导光结构具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显露于所述壳体的周侧壁,且朝下倾斜设置。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壳体的前侧,所述出光面显露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朝下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侧壁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出光面的倾斜角度相一致。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光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和/或,所述第一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结构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条状部及第二条状部,所述第一条状部与所述第二条状部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且所述第一条状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条状部的长度,所述第一条状部远离所述第二条状部的侧面形成所述出光面;
12.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条状部适配的过孔,所述壳体内邻近所述第一侧壁设有卡扣结构,所述第一条状部安装于所述过孔,所述第二条状部卡合于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卡扣,所述至少两个卡扣沿所述第二条状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卡扣具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朝向所述第一侧壁且朝上倾斜设置。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结构与所述发光组件呈间隔设置,且所述导光结构与所述发光组件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8mm,且小于或等于15mm。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连接的电路板及线圈组件,所述电路板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发光组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参数可根据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工作状态呈变化设置。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线路板及安装于所述线路板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且所述指示灯的发光参数可根据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工作状态呈变化设置;所述壳体内设有相对的第一插接结构及第二插接结构,所述线路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插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插接结构。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导光本体,所述导光本体上设有所述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为磨砂面,和/或,所述导光本体内设有散光介质。
1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其中,
19.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包括壳体、发光组件及导光结构;
20.所述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朝向所述导光结构发光;
21.所述导光结构安装于所述壳体,以用于传导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所述导光结构具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显露于所述壳体的周侧壁,且朝下倾斜设置。
22.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通过使得发光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朝向导光结构发光,导光结构安装于壳体,以用于传导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导光结构具有出光面,出光面显露于所述壳体的周侧壁,且朝下倾斜设置。则在保证出光面的出光强度的同时避免出光面发射的光线直射用户眼睛,从而使得发光组件在有效提示用户的同时避免光线造成用户的眼部不适,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2中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图2中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的主视图;
30.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8为图7中电子设备支架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号说明:
[0033][0034][0035]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
[0038]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5,该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10包括壳体100、发光组件300及导光结构400。发光组件300安装于壳体100内,且朝向导光结构400发光。导光结构400安装于壳体100,以用于传导发光组件300发出的光线,导光结构400具有出光面410,出光面410显露于壳体100的周侧壁,且朝下倾斜设置。
[0039]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为整个电子设备支架提供支撑,底座10整体呈扁平状结构,则底座1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异形等,只需能够实现稳定支撑整个电子设备支架即可。发光组件300可以包括灯带、多个led灯珠或其他能够发光的发光体等。发光组件300的发光参数可以为发光颜色和\或发光亮度。发光组件300可以仅起装饰作用,当然,发光组件300也可以起指示作用。此时,可使得发光组件300与电子设备支架的内部结构相关联,例如使得发光组件300与无线充电模块200相关联,则发光组件300的发光参数可根据无线充电模块200的工作状态呈变化设置。发光组件300还可以与电子设备在电子设置支架上的对位状态相关联,例如当电子设备安装在电子设备支架时,若未安装到位,可通过发光组件300进行提示用户。发光组件300还可以与电子设备支架的其余结构相关联,以用于直观的显示电子设备支架的各个状态,在此不做一一列举。
[0040]
可以理解的是,发光组件300可以包括电源,以实现自主发光。当然发光组件300也可以与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10的内部电源相连接,以实现供电发光。发光组件300、导光结构400具体可以通过卡扣、粘接、插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壳体100内。发光组件300朝向导光结构400发光,指的是,发光组件300的发光范围覆盖导光结构400,以使得发光组件300发出的光束能够发射至导光结构400。导光结构400具体可以为聚碳酸酯(pc)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等导光性较好的材质。导光结构400具体可以为板状结构、柱状结构等,只需能够实现传导发光组件300发出的光线即可。具体可在壳体100的周侧壁开设过孔111,
以供出光线显露于壳体100的周侧壁。而通过使得出光面410朝下倾斜设置,则可避免出光面410发射的光线直射用户眼睛。
[0041]
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10通过使得发光组件300安装于壳体100内,且朝向导光结构400发光,发光组件300与电路板210电连接,且发光组件300的发光参数可根据无线充电模块200的工作状态呈变化设置,导光结构400安装于壳体100,以用于传导发光组件300发出的光线,导光结构400具有出光面410,出光面410显露于壳体100的周侧壁,且朝下倾斜设置。则在保证出光面410的出光强度的同时避免出光面410发射的光线直射用户眼睛,从而使得发光组件300在有效提示用户的同时避免光线造成用户的眼部不适,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4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00具有第一侧壁110,第一侧壁110位于壳体100的前侧,出光面410显露于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10,第一侧壁110朝下倾斜设置,且第一侧壁110的倾斜角度与出光面410的倾斜角度相一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壁110的倾斜角度与出光面410的倾斜角度相一致,则可以为完全一致,也可以有不超过5度的误差。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10可以为壳体100的整个前侧壁,也可以为壳体100的部分前侧壁。通过使得出光面410显露于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10,则更加便于用户从电子设备支架前侧进行观测。而使得壳体100的第一侧壁110朝下倾斜设置,且使得第一侧壁110的倾斜角度与出光面410的倾斜角度相一致,则可使得整个出光面410完整的显露出来,便于用户观测,且可保证整个第一侧壁110的平整性。
[0043]
进一步地,出光面410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和/或,第一侧壁110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0044]
在本实施例中,出光面410与水平面的夹角具体可以为30度、35度、38度、40度、45度、48度、50度、55度、60度等。第一侧壁110与水平面的夹角具体可以为30度、35度、38度、40度、45度、48度、50度、55度、60度等。当出光面410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30度时,使得出光面410向下倾斜的角度过大,则当用户在上方进行观测时,难以观测到出光面410。同理,当第一侧壁110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30度时,当用户在上方进行观测时,难以观测到出光面410。当出光面410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60度时,使得出光面410向下倾斜的角度过小,则避免出光面410发射的光线直射用户眼睛的效果不佳。同理,第一侧壁110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60度时,使得出光面410向下倾斜的角度过小,则避免出光面410发射的光线直射用户眼睛的效果不佳。而使得出光面410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第一侧壁110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在便于用户观测出光面410发出的光线的同时,可有效避免光线直射眼睛,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45]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导光结构40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条状部420及第二条状部430,第一条状部420与第二条状部430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且第一条状部420的长度小于第二条状部430的长度,第一条状部420远离第二条状部430的侧面形成出光面410;
[0046]
第一侧壁110开设有与第一条状部420适配的过孔111,壳体100内邻近第一侧壁110设有卡扣结构120,第一条状部420安装于过孔111,第二条状部430卡合于卡扣结构120与第一侧壁110之间。
[004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条状部420与第二条状部430可以一体成型设置,当然也可以分体设置。通过使得第一条状部420与第二条状部430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且第一条状部420
的长度小于第二条状部430的长度,第一条状部420适配安装于过孔111,则使得第二条状部430抵接壳体100的内壁面,且卡合于卡扣结构120,以实现导光结构400的限位安装。安装方式简单快捷,且使得整个导光结构400与壳体100的连接更为稳固。导光结构400包括第一条状部420及第二条状部430,出光面410具体呈条状设置,则可提升对发光组件300的导光效果及出光效果。
[0048]
具体而言,卡扣结构120包括至少两个卡扣,至少两个卡扣沿第二条状部43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卡扣具有导向面,导向面朝向第一侧壁110且朝上倾斜设置。使得卡扣具有朝向第一侧壁110且朝上倾斜的导向面,则安装导光结构400时,先将第一条状部420穿设过孔111,然后使得第二条状部430通过导向面卡合于卡扣结构120和第一侧壁110之间,则使得整个导光结构400的安装更为顺畅快捷。
[0049]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导光结构400与发光组件300呈间隔设置,且导光结构400与发光组件300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8mm,且小于或等于15mm。导光结构400与发光组件300之间的间距具体可以为8mm、9mm、10mm、11.5mm、12mm、13mm、15mm等。当导光结构400与发光组件300之间的间距小于8mm时,使得导光结构400与发光组件300之间的间距过小,则会使得光线不均匀,中间具有明显亮斑。当导光结构400与发光组件300之间的间距大于15mm时,使得导光结构400与发光组件300之间的间距过大,则出光面410的出光亮度和强度低,提示效果不佳。而通过使得导光结构400与发光组件300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8mm,且小于或等于15mm,使得导光结构400与发光组件300之间的间距适中,则导光结构400能够对发光组件300进行均匀散光,使得出光面410发出的光线更为均匀柔和,同时出光亮度和强度大,可满足提示需求。
[005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10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200,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00包括电连接的电路板210及线圈组件220,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0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所述电路板210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发光组件300与所述电路板210电连接,且所述发光组件300的发光参数可根据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00的工作状态呈变化设置。
[0051]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10具体可通过电源线等结构实现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电路板210与线圈组件220可通过导线连接,则电路板210为线圈组件220提供电源,以使线圈组件220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线圈组件220及电路板210的具体结构可参照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无线充电模块200可通过胶水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壳体100内。通过使得发光组件300的发光参数可根据所述无线充电模块200的工作状态呈变化设置,则发光组件300的发光参数可直观的反映出无线充电模块200的工作状态,从而用户可以基于发光组件300的发光参数的直观提示,了解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情况,例如是否充满电,或者正在充电。
[0052]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至图4,发光组件300包括与电路板210电连接的线路板310及安装于线路板310的指示灯320,指示灯320与线路板310电连接,且指示灯320的发光参数可根据无线充电模块200的工作状态呈变化设置。线路板310具体为pcb板,则通过控制器控制不同颜色的指示灯320发光,或者调节不同颜色指示灯320的发光亮度,则能够使得发光组件300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还可以通过控制指示灯320的发光数量,调节发光组件300的发光亮度。或者通过控制指示灯320的发光时间,使得发光组件300具有不同的频闪效果。以使得发光组件300的发光参数与无线充电模块200的工作状态具有一定的映射关系。
[0053]
结合发光组件300包括与电路板210电连接的线路板310及安装于线路板310的指示灯320,指示灯320与线路板310电连接的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4所示,壳体100内设有相对的第一插接结构130及第二插接结构140,线路板310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插接结构130和第二插接结构140。第一插接结构130具有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结构140具有第二插接槽,第一插接槽与第二插接槽相对设置,且第一插接槽及第二插接槽的上端均开口设置。如此,安装时,可直接将线路板310由上至下插接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内,安装方式简单快捷,易于操作。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插接结构130与第二插接结构140仅用于插接线路板310的两端,而不会遮挡和影响指示灯320的出光效果。
[0054]
在一实施例中,导光结构400包括导光本体,导光本体上设有出光面410,出光面410为磨砂面,和/或,导光本体内设有散光介质。散光介质具体可以为散光粉。通过使得出光面410为磨砂面,导光本体内设置散光介质,则可发光组件300发出的光线进行均匀散光,进而使得出光面410发出的光线更为均匀、柔和。
[0055]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支架,请参照图7及图8,该电子设备支架包括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10,该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子设备支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56]
具体而言,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立柱500、转接座600和磁吸模块700,立柱500的下端安装于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10,磁吸模块700具有磁吸贴合面710;转接座600的一端与立柱500的上端连接,磁吸模块700背离磁吸贴合面710的一侧通过转接座600可转动连接于立柱500,以使磁吸模块700可相对立柱500上下转动及在磁吸贴合面710所在平面内转动。
[0057]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本文主要以用户正对电子设备支架使用时为参考描述方位,近侧是指靠近用户的一侧,远侧是指远离用户的一侧,且近侧是指前侧,远侧是指后侧,且电子设备支架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也以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支架为参考描述方位。电子设备支架用于放置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立柱500整体沿竖直方向,也即上下方向延伸,立柱500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也可以为矩形等。可选地,立柱500为扁平方形杆。通常地,立柱500与支撑座的台面呈锐角设置,则使得整个电子设备支架的重心更稳。立柱500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立柱500可以设计为单一长度的杆,也可以设计为可上下伸缩长度的杆,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电子设备支架的底座10为整个电子设备支架提供支撑。立柱500、支撑座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立柱500、支撑座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橡胶、塑料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立柱500与支撑座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为固定连接。为了便于运输,可选地,立柱500与支撑座可拆卸连接。则具体可以通过插接、螺钉、卡扣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0058]
磁吸模块70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等。磁吸模块700内设置有多个磁铁,以使得磁吸模块700可实现磁吸吸附。磁吸贴合面710用于磁吸贴合电子设备(内置磁吸件或具有金属外壳)或者电子设备的保护壳(含有磁吸件)。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调节磁铁的数量,以使得磁吸模块700能够强力吸附电子设备,进而防止电子设备脱落。具体可使得磁吸模块700包括碳纤维盖板,以形成该磁吸贴合面710。则整体结构强度高,耐磨损效果佳,同时可防止划伤电子设备。磁吸模块700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很多,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59]
磁吸模块700背离磁吸贴合面710的一侧通过转接座600可转动连接于立柱500,以使磁吸模块700可相对立柱500上下转动及在磁吸贴合面710所在平面内转动。关于各个结构之间的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在此不做一一列举。且对转接座600、立柱500和磁吸模块700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只需能够通过转接件实现磁吸模块700可相对立柱500上下转动及在磁吸贴合面710所在平面内转动即可。
[0060]
通过使得磁吸模块700可相对立柱500上下转动及在磁吸贴合面710所在平面内转动即可,则磁吸模块700可吸附固定电子设备,且可通过调节磁吸模块700的上下转动,以实现调节电子设备的上下观测角度,且通过使得磁吸模块700可在磁吸贴合面710所在平面内转动,则使得电子设备可在绕其周向进行360度旋转,如此可适应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提升电子设备支架的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
[006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