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定位灯的高识别率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4664发布日期:2022-02-12 14:3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定位灯的高识别率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扫描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定位灯的高识别率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2.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取得或填制的、载明交易、事项实际情况的书面证明,它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当单据较多时,为了长时间的保存以及后续的管理有时会用到扫描装置对单据进行扫描。
3.例如[中国实用新型]cn201920195927.3一种单据扫描装置,涉及信息采集技术领域,一种单据扫描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固定轴,两个所述固定轴的中间设置有扫描板,所述扫描板的表面设置有扫描区,所述扫描区的内部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补光区。
[0004]
但是,上述的专利在使用时,在对多个单据进行连续扫描时,操作较为繁琐。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带有定位灯的高识别率扫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定位灯的高识别率扫描装置。
[0006]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定位灯的高识别率扫描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带有定位灯的高识别率扫描装置,包括框体、定位灯本体和扫描区,所述框体的两侧外壁之间设有一输送槽,且输送槽的一侧内部设有加热辊和两个转动辊,两个所述转动辊的外部设有输送带,所述加热辊和与其上下正对应的转动辊的前端均延伸至框体的外部并安装有带轮,且两个带轮之间交叉设有传动带,所述转动辊的前端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框体的前表面。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单据的一端插入加热辊和转动辊之间,加热辊和转动辊相向转动,从而可将单据输送至输送槽的内部,并随后落在输送带上,加热辊上的加热部对单据进行加热,对单据进行熨烫平整,增加单据的平整度,进而增加该装置的扫描识别率,输送带对单据进行输送,透明板下的扫描区对单据进行扫描,定位灯本体对单据进行照射补光,扫描后的单据通过输送带即可落入收集盒,从而便于对多个单据进行连续扫描,操作简便。
[0009]
优选的,所述输送槽的上方设有安装在框体顶壁的透明窗,所述定位灯本体安装在透明窗的下表面,且定位灯本体的中间位置设有扫描区,所述扫描区与输送带上下对应。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窗能够便于使用者观看输送带上输送单据的情况,扫描区与输送带上下对应便于扫描区对输送带上的单据进行扫描。
[0011]
优选的,所述加热辊的内部设有加热部,且位于输送槽内部的加热辊外壁接触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安装在安装板上,且安装板的上表面与框体的顶壁固定连接。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部对单据进行加热,从而可对单据进行熨烫平整,第一刮板可对附着在加热辊上的单据进行刮除,使其落在输送带上。
[0013]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一侧设有收集盒,且收集盒位于输送带的下方,所述收集盒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输送带接触的第二刮板。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盒对扫描后的单据进行收集,第二刮板可对输送带上的单据进行刮除,便于其落在收集盒内。
[0015]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下表面设有橡胶垫。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可增加该装置的稳定性和减震性。
[0017]
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8]
能够便于对多个单据进行连续扫描,操作简便,通过加热辊上的加热部对单据进行加热,对单据进行熨烫平整,增加单据的平整度,进而可增加该装置的扫描识别率,能够便于对附着在加热辊、输送带上的单据进行刮除,便于其落在收集盒内,进而便于对扫描后的单据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带有定位灯的高识别率扫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带有定位灯的高识别率扫描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1、框体;2、橡胶垫;3、输送槽;4、透明窗;5、定位灯本体;51、扫描区;6、转动辊;7、加热辊;8、加热部;9、输送带;10、收集盒;11、带轮;12、传动带;13、驱动电机;14、安装板;15、第一刮板;16、第二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定位灯的高识别率扫描装置。参照图1-2,一种带有定位灯的高识别率扫描装置,包括框体1、定位灯本体5和扫描区51,定位灯本体5即为背景技术中的补光区,扫描区51上设有感应装置,扫描区51、感应装置、定位灯本体5的扫描过程及运行原理均采用背景技术中的对比文件,框体1的两侧外壁之间设有一输送槽3,且输送槽3的一侧内部设有加热辊7和两个转动辊6,两个转动辊6的外部设有输送带9,加热辊7和与其上下正对应的转动辊6的前端均延伸至框体1的外部并安装有带轮11,且两个带轮11之间交叉设有传动带12,转动辊6的前端连接有驱动电机13,且驱动电机13通过固定板安装在框体1的前表面。
[0024]
参照图2,输送槽3的上方设有安装在框体1顶壁的透明窗4,定位灯本体5安装在透明窗4的下表面,且定位灯本体5的中间位置设有扫描区51,扫描区51与输送带9上下对应,透明窗4能够便于使用者观看输送带9上输送单据的情况,扫描区51与输送带9上下对应便于扫描区51对输送带9上的单据进行扫描。
[0025]
参照图2,加热辊7的内部设有加热部8,且位于输送槽3内部的加热辊7外壁接触有第一刮板15,第一刮板15安装在安装板14上,且安装板14的上表面与框体1的顶壁固定连
接,加热部8对单据进行加热,从而可对单据进行熨烫平整,第一刮板15可对附着在加热辊7上的单据进行刮除,使其落在输送带9上。
[0026]
参照图1-2,框体1的一侧设有收集盒10,且收集盒10位于输送带9的下方,收集盒1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输送带9接触的第二刮板16,收集盒10对扫描后的单据进行收集,第二刮板16可对输送带9上的单据进行刮除,便于其落在收集盒10内。
[0027]
参照图1-2,框体1的下表面设有橡胶垫2,橡胶垫2可增加该装置的稳定性和减震性。
[0028]
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有定位灯的高识别率扫描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接通驱动电机13和加热部8的电源,加热部8可为电热丝组成,将单据的一端插入加热辊7和转动辊6之间,加热辊7和转动辊6相向转动,从而可将单据输送至输送槽3的内部,并随后落在输送带9上,加热辊7上的加热部8对单据进行加热,对单据进行熨烫平整,增加单据的平整度,进而增加该装置的扫描识别率,输送带9对单据进行输送,透明板下的扫描区51对单据进行扫描,定位灯本体5对单据进行照射补光,扫描后的单据通过输送带9即可落入收集盒10,从而便于对多个单据进行连续扫描,操作简便,通过第一刮板15的设置,第一刮板15可对附着在加热辊7上的单据进行刮除,使其落在输送带9上,通过第二刮板16的设置,第二刮板16可对输送带9上的单据进行刮除,便于其落在收集盒10内。
[0029]
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