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访客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28326发布日期:2022-06-25 09:0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访客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安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酒店或楼宇的智能访客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2.后疫情时代,随着酒店、楼宇、区域等场景中对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提高,以智能布控为核心的访客监管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按照疫情的高标准要求,每幢楼宇的入口和出口要求分开,并且最好仅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防止在人员快速流动时,无法监控到每一个人的体温、健康码等疫情管理所需的数据。在疫情严重期间,大家都比较重视,管理较为严格,人们也都很自觉遵守。但是,在疫情得到较好的控制后,人们开始放松警惕,然而病毒就是在人们放松的时候再次侵入。根据现在病毒的变异的情况,新冠病毒至少在近几年都可能一直会存在,但人们不能因此就关在家中,还需要正常的生活、外出和购物。楼宇、酒店以及一些公共设施也不能一直采用紧急状态管理模式,还是需要回归常态管理,即每个出入口能够正常出入,但又能保证监控人员的流动和快速防疫监控和追溯管理。
3.尽管目前监控相机遍布场所,出入场所也有智能门禁组设备,但由于增加了疫情管理相关设备,且如何将这些设备和系统之间进行联动,快速的人员疫情监控和管理追溯却成了问题。以智能测温设备和楼宇的监控系统为例,虽然都是在关卡和大面积布控上较为到位,但前者侧重于测温的实时报警,后者一般只做发生事故后人为的介入追溯手段,且两者在数据形式上皆不互通,不仅成本偏高、追溯效率慢,追溯时效性差,追溯点不精确都不利于整个监管功能的统一控制运作。
4.且不同设备组别之间不互通,统计易出现漏洞,无法统计实际进出情况;在时效性上也存在问题,警报不及时无法保证场所的安全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设备间的联动问题,造成警报不及时无法保证场所的安全性的缺陷,提出一种智能访客监控系统。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智能访客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器和服务器,服务器上运行中央核心运控模块,和设置在楼宇或酒店各处的监控相机,及专用名单人员管理门禁,用于识别员工/客户及相关名单管理人员的门禁子系统,还包括:
8.设置在各出入口的智能测温设备,智能测温设备包括温度报警器,
9.设置在各出入口的临时人员管理门禁,用于管理临时人员出入,包括出入门禁和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用于识别临时出入人员健康码的颜色,包括颜色识别报警器和系统报警装置;
10.上述各设备系统之间由通讯网络实现通讯连接和数据互通,并与服务器通讯连接,将采集的信号和数据传送至服务器,专用名单人员管理门禁和临时人员管理门禁接收
服务器数据和信号,控制名单人员出入和临时人员出入。
11.进一步,所述临时人员管理门禁还包括智能交互控制终端,所述智能交互控制终端包括显示屏、控制面板和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人脸识别装置和物体识别装置。
12.所述物体识别装置包括身份证验证器、二维码扫描器和/或rfid标签识别装置。
13.进一步,所述临时人员管理门禁的出入门禁包括门禁控制柱,所述门禁控制柱的伸出/缩回控制出入门禁的闭合/开启,所述门禁控制柱由控制电路控制,控制电路接收服务器信号,控制门禁控制柱的伸出或缩回。
14.在出入口处中间设置支撑架或支撑柱,所述支撑架或支撑柱左右分别设置为入门口和出门口,在所述支撑架或支撑柱上设置有进入或出去的识别装置,用于识别需要进入或出去的人员信息,所述入门口和出门口采用包括出入门禁的出入门或出入栏杆,所述出入门禁的门禁控制柱均设置在支撑架或支撑柱内,安装在出入门轴或出入栏杆旋转轴一侧。
15.进一步,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融合模块和数据库。
16.所述数据库包括名单管理人员数据库、临时人员暂存数据库及影像数据库。
17.所述临时人员暂存数据库连接外界登记出入信息系统或酒店预订系统。
18.进一步,所述监控相机包括普通相机或红外相机。
19.进一步,所述专用名单人员管理门禁包括人脸识别门禁、门卡门禁或指纹识别门禁。
20.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访客监控系统,适用性好,能够满足酒店或楼宇的不同情境下对场所的智能监控,能够兼容各类设备,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设备,采用设置分开的两种智能门禁,尤其对临时出入人员的门禁设置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对现有设备的有效利用,进而降低用户成本,同时其可扩展性强,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中央核心运控模块对不同类型的设备采集所得的数据进行融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同设备组别之间的数据不互通的问题,同时临时出入人员应用识别装置,进行信息有效采集,及时上传,能够实现精确追溯,时效性强,数据处理速度快,能够进行快速报警,显著提高场所的安全性,极具应用前景。
2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临时人员管理门禁还能够利用现有设备改良后,使每个出入口的出入都能够在精确监控下可以同时进行,提高场所出入的便利性和利用效率,降低了用户成本。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访客监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临时人员管理门禁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2实施例的一边门的门禁控制柱的安装示意图。
26.其中:1-服务器,2-路由器,3-监控相机,4-专用人员管理门禁,5-临时人员管理门禁,6-门禁控制柱,7-控制电路板,8-识别装置,9-出入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述。
2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访客监管系统,如图1所示意的架构,包括中央控制器和服务器,服务器上运行中央核心运控模块,和设置在楼宇或酒店各处的监控相机,及专用名单人员管理门禁,用于识别员工/客户及相关名单管理人员的门禁子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各出入口的智能测温设备,智能测温设备包括温度报警器,设置在各出入口的临时人员管理门禁,用于管理临时人员出入,包括出入门禁和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用于识别临时出入人员健康码的颜色,包括颜色识别报警器和系统报警装置;上述各设备系统之间由通讯网络实现通讯连接和数据互通,并与服务器通讯连接,将采集的信号和数据传送至服务器,专用名单人员管理门禁和临时人员管理门禁接收服务器数据和信号,控制名单人员出入和临时人员出入。
2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方案将疫情所需的测温设备,另增加物品扫描设备,包括健康码辨别等均接入到现有整体的监控系统中,并将名单人员和临时出入人员进行分开管理,既能实现在现有监控系统中能够将疫情的温度检测设备和二维码设备,身份证设备等新设备进行统一监控管理,而且通过两种门禁兼顾了人员监控的全面性和效率性,解决了现在碎片化管理从而担心监控有遗漏或者不一定能追溯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物理隔断出入等方式,增加了成本和人员管理负担等问题。
30.临时人员管理门禁还可以设置智能交互控制终端,所述智能交互控制终端包括显示屏、控制面板和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人脸识别装置和物体识别装置,物体识别装置包括身份证验证器、二维码扫描器和/或rfid标签识别装置。如出现问题,现场人员也能通过控制面板反应到中央控制。
31.经过两种门禁的设置,尤其是临时人员管理门禁的设置,则能有效对进出人员进行管理。
32.现在酒店的大堂经常使用的是旋转门,但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现在很多都只能开一半或者另外开辟出口和入口,有时候需要绕路到侧门等不是很方便。采用临时人员门禁后,这种旋转门能够经过改造后,重新利用,从而降低成本。
33.如附图2为改造的旋转门的示意图,改造的方案是将出入口处中间的支撑柱固定,支撑柱本身不旋转,左右分别设置为入门口和出门口,在支撑柱面上设置有进入或出去的识别装置,用于识别需要进入或出去的人员信息,所述入门口和出门口采用包括出入门禁的出入门或出入栏杆,所述出入门禁的门禁控制柱均设置在支撑柱内,安装在出入门轴或出入栏杆旋转轴一侧,所述门禁控制柱的伸出/缩回控制出入门禁的闭合/开启,所述门禁控制柱由控制电路控制,控制电路接收服务器信号,控制门禁控制柱的伸出或缩回。
34.附图3示意了一种采用门禁控制柱的出入门的示意,是附图2中的入门,门的一边有上下两个旋转轴或连接活页,中间为门禁控制柱,当门禁控制柱伸出时,使门无法转动打开,当门禁控制柱缩回时,门可以正常旋转打开。
35.本方案的服务器包括数据融合模块和数据库,数据库包括名单管理人员数据库、临时人员暂存数据库及影像数据库。由于三种数据的管理有区别,需要数据融合模块进行数据的归一管理。
36.临时人员暂存数据库可以连接外界登记出入信息系统或酒店预订系统,从而实时
核对一些预定的出入人员信息,提高系统判断和追溯效率。
37.监控相机包括普通相机或红外相机。专用名单人员管理门禁可以采用现有的人脸识别门禁、门卡门禁或指纹识别门禁等,从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38.服务器上除运行中央核心运控模块之外,还包括数据库模块、对比模块、决策模块、推送模块等,各模块之间也均采用网络(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等)实现数据互通;还可以安装追溯装置,追溯装置为人群追溯装置(如cn211375631u所述的人群接触追溯装置),识别装置和追溯装置分别对采集的数据库的数据进行识别和匹配追溯;决策模块与识别装置、服务器连接,主要用于数据对比后输出决策信号,如是否需要报警,是否可以出入等;推送模块与决策模块连接,发出警示信号或通知给设置的相应的通知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手机、电脑)。
39.经验证,本实用新型的多场景复用的智能访客监管系统,适用性好,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不同情境下对场所的智能监控,能够兼容各类设备,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设备,还能够实现对现有设备的有效利用,进而降低用户成本同时其可扩展性强,同时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中央核心运控模块对不同类型的设备采集所得的数据进行同化,进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同设备组别之间的数据不互通的问题,同时应用识别装置和追溯装置,进行精确追溯,整体系统为闭环系统,其时效性强,数据处理速度快,能够进行快速报警,能够显著提高场所的安全性,极具应用前景。
40.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