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及智能化基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7103发布日期:2022-06-29 05:0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基站及智能化基站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清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站及智能化基站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诸如清洁机器人、拖地机等的表面清洁装置能够与基站配合使用,通过基站实现表面清洁装置的自动清洁和集尘等功能,因此基站在家庭清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的基站,主要通过与表面清洁装置的交互来实现表面清洁装置的充电、自清洁、和集尘的工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不同人群的各种需求,例如空气净化器、空气加湿器等的生活电器越来越被多的家庭所使用。但是由于家庭空间有限,基站、空气净化器、空气加湿器等同时摆放在房间中时会使得居住空间拥挤。另外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基站与空气净化器等其它生活电器结合使用,但是由于在基站上增加空气净化器等各种模块,使得基站的尺寸将变得更大,从而造成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站及智能化基站系统。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基站平台化,对基站及相应组件进行设计将集尘、净化、加湿等各种模块配置成相对于基站可以独立更换的模块。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使用对应模块。不仅节省了空间,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4.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供表面清洁装置停靠,包括:
5.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所述基站的基站主体的至少一部分,
6.停靠空间,所述停靠空间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或下方,并且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停靠在所述停靠空间;
7.互换开口,所述互换开口开设于所述壳体;以及
8.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由所述壳体形成并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所述容纳空间从所述互换开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预定距离,
9.其中,所述容纳空间被配置成能够容纳不同功能的功能组件,并且所述互换开口允许所述不同功能的功能组件经由所述互换开口插入所述容纳空间和从所述容纳空间取出,以实现所述不同功能的功能组件的互换,从而在所述不同功能的功能组件放置至所述基站主体时所述基站能够选择相应工作模式。
10.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停靠空间的上方,当面对所述停靠空间观察时,所述互换开口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
11.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容纳空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停靠空间所处的平面相平行,以便所述功能组件横向地经由所述互换开口插入且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12.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互换开口和所述容纳空间的数量分别为一个,或者,所述互换开口与所述容纳空间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互换开
口与容纳空间一一对应。
13.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壳体包括可分离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停靠空间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第一壳体形成,并且所述互换开口和所述容纳空间配置在所述第二壳体。
14.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基站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能够根据所插入的功能组件来选择相应工作模式。
15.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控制部能够通过对所插入的功能组件进行自动识别来选择相应工作模式或者所述控制部能够接收外部输入来选择相应工作模式。
16.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基站还包括显示部,所述显示部能够显示与所选择的相应工作模式对应的信息。
17.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显示部能够接收用户提供的外部输入,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外部输入来选择相应工作模式。
18.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显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面或侧面。
19.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不同功能的功能组件包括:集尘组件、空气净化组件、空气加湿组件、空气除湿组件、暖风机组件、冷风机组件、香薰组件或其任意组合所形成组件中的至少两种。
20.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还包括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能够将插入的功能组件与所述基站主体锁定及释放,从而使得插入的功能组件处于锁定状态和释放状态。
21.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锁定结构包括锁止件和被锁件,所述锁止件设置在所述基站主体并且所述被锁件设置在功能组件。
22.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功能组件插入所述互换开口后,通过用户按压使得所述功能组件的被锁件与所述基站主体的锁止件锁定从而使得所述功能组件处于锁止状态;通过用户按压能够使得处于锁止状态的所述功能组件的被锁件与所述基站主体的锁止件释放从而使得所述功能组件处于释放状态,以便于用户从所述基站主体移除所述功能组件。
23.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被锁件为设置在功能组件外侧面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相对于其周围的功能组件外侧面凸起。
24.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锁定结构还包括:
25.容纳件,所述容纳件配置成允许所述锁止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容纳件进行移动;
26.施力件,所述施力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容纳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锁止件,并且能够向所述锁止件提供朝向所述互换开口的第一拉力;
27.杆状件,所述杆状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容纳件,另一端与所述锁止件相互作用,在所述锁止状态,所述杆状件与所述锁止件相互作用以抵抗所述施力件的第一拉力以限制所述锁止件朝向所述互换开口移动,在所述释放状态,所述杆状件被配置成不限制所述锁止件朝向所述互换开口移动。
28.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锁止件包括本体部和延伸部,所述
本体部设置成使得所述锁止件沿着所述容纳件移动,所述延伸部设置成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使得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本体部弯曲,与所述被锁件进行锁止结合的所述锁止件的结合部分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
29.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延伸部的端部设置有引导面,在所述功能组件被插入时,所述功能组件的外侧面按压所述引导面,使得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本体部弯曲,从而使得所述功能组件的被锁件与所述锁止件进行锁止结合。
30.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容纳件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干涉面,当所述锁止件朝向所述互换开口移动预定距离,所述引导面与所述干涉面相接触,并且通过所述施力件的拉力,使得所述引导面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延伸部向下移动,以使得所述锁止件脱离被锁件。
31.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所述锁止件设置有凹槽与锁止槽位,所述杆状件能够沿着所述凹槽移动,当所述杆状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锁止槽位时所述锁止件处于锁止状态。
32.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在从所述释放状态变换至所述锁止状态的过程中,所述锁止件朝向与所述互换开口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所述杆状件的另一端能够沿着所述凹槽移动至所述锁止槽位。
33.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在从所述锁止状态变换至所述释放状态的过程中,所述锁止件朝向所述相反方向移动,所述杆状件的另一端能够沿着所述凹槽移动以脱离所述锁止槽位。
34.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基站系统,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基站;移动客户端,所述移动客户端能够与所述基站建立无线连接,以便在所述移动客户端显示所述基站的工作状态信息和/或通过所述移动客户端控制所述基站的工作。
附图说明
35.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36.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及功能组件的示意图。
37.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组件的外观示意图。
38.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锁止件及容纳件的示意图。
39.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组件被锁定状态的示意图及其局部剖视放大图。
40.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锁止件及容纳件的示意图。
41.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锁止件的示意图。
42.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与移动客户端的连接示意图。
43.附图标记说明
44.10 基站
45.20 移动客户端
46.100 壳体
47.110 第一壳体
48.111 显示部
49.120 第二壳体
50.200 停靠空间
51.210 集尘口
52.300 互换开口
53.400 容纳空间
54.500 功能组件
55.510 壳体部
56.520 外端部
57.530 开口部
58.540 被锁件
59.550 凹入外侧面
60.600 锁止件
61.610 本体部
62.611 进入槽
63.612 锁止槽位
64.613 退出槽
65.614 连通槽
66.620 延伸部
67.621 第一凹入部
68.622 第二凹入部
69.623 引导面
70.700 容纳件
71.710 施力件
72.720 杆状件
73.730 干涉面。
具体实施方式
7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7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76.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77.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
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
7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基站。根据本公开的基站,将各个功能组件设置成为能够互换的方式,并且基于这种方式对基站主体进行了改进。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使用相应的功能组件。从而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适用性等,并且可以有效地减小基站的体积。
79.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基站10可以包括壳体100、停靠空间200、互换开口300和容纳空间400。
80.该基站10可以供扫地机器人等表面清洁装置停靠,在表面清洁装置停靠在基站后,该基站可以为表面清洁装置充电、可以对表面清洁装置进行清洁(例如清洁表面清洁装置的拖布等)、可以与表面清洁装置进行通信、可以为表面清洁装置补充清洁液体、可以对表面清洁装置进行烘干(例如烘干表面清洁装置的拖布等)、和/或可以对表面清洁装置的集尘盒中的灰尘等垃圾进行收集以排空集尘盒中的垃圾等等。在图1中虽然示出了扫地机器人的基站,但是对于其他类型的表面清洁装置的基站同样适用本技术的原理。因此图1所示的形式并非限定性地,也可以适用于诸如洗地机等形式的其他表面清洁装置。下面将以扫地机器人的基站为例进行说明。
81.为了供表面清洁装置停靠,在基站10上形成停靠空间200,其中该停靠空间200可以由壳体100形成,例如壳体100可以形成半包围空间,并且扫地机器人当需要回到基站时,可以经由基站的坡道,扫地机器人的至少一部分进入该停靠空间200的内部。在本公开中,停靠空间200可以设置在基站10的壳体的下部,当然在其它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停靠空间200也可以设置在基站的下方,即停靠空间不由基站的至少部分壳体形成。
82.此外,壳体100还形成容纳空间400,其中该容纳空间400用于容纳根据本公开的各种不同功能的功能组件。容纳空间400位于停靠空间200的上方。各种不同功能的功能组件可拆卸地安装至且容纳在容纳空间400中。在本公开中,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来选择安装合适的功能组件500,其中功能组件500可以包括集尘组件、空气净化组件、空气加湿组件、空气除湿组件、暖风机组件、冷风机组件、香薰组件等或其任意组合所形成组件中的至少两种。例如,在需要将表面清洁装置的集尘盒中的垃圾排空时,可以将集尘组件插入容纳空间400中,这样可以通过基站的工作来将集尘盒中的垃圾手机到集尘组件中。当需要进行空气净化时,可以将空气净化组件插入容纳空间400中,这样基站可以实现空气净化功能。同样的道理,当需要加湿或除湿功能时,可以分别选择空气加湿组件或空气除湿组件,当需要暖风或冷风时,可以分别选择暖风机组件或冷风机组件。在需要香薰功能时则可以选择香薰组件。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功能组件并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功能组件,其可以包括任意合适的功能组件来实现相应的功能。而且功能组件也不限定于仅仅实现一个功能,其可以两个以上功能组件所实现的功能组合而成的功能组件,例如冷风功能和暖风功能可以组合成冷暖风机组件,空气加湿和空气除湿功能可以组合成空气加湿除湿组件等等。
83.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组件所实现的各种功能之外,基站本身也可以具备其他功能,例如为表面清洁装置充电、对表面清洁装置进行清洁、与表面清洁装置进行通信、为
表面清洁装置补充清洁液体、对表面清洁装置进行烘干等各种功能。在基站工作时,这些其他功能可以与所插入的功能组件所实现的功能一起工作。这样基站既可以实现常规的功能也可以实现所选功能组件的功能从而工作在相应工作模式下。
84.在本公开中,在壳体上可以开设互换开口300,这样所选的功能组件可以通过该互换开口300插入容纳空间400中。通过互换开口300可以插入不同的功能组件并且将其容纳在容纳空间400中来实现该功能组件的功能。可以通过互换开口300将已插入的功能组件从容纳空间400移除。这样可以插入其他的功能组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不同功能的功能组件进行互换,然后基站可以选择并实现相应的功能。在本公开中,互换开口可以开设在壳体的侧面,例如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或右侧面,当然也可以位于壳体的顶面,具体的互换开口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基站壳体内各部件的位置及整体布局而确定,但是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安装以及基站的稳定性,互换开口优选地设置在壳体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当面对停靠空间观察时)。虽然互换开口可以直接开设在壳体上,但是也可以在互换开口的位置设置能够打开和关闭的盖子,在盖子打开后能够形成的进入开口在本公开中也视为互换开口。
85.容纳空间400的延伸方向可以设置成与停靠空间所处的平面相平行,这样可以使得功能组件经由互换开口300横向地插入且容纳在容纳空间400中,当然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各功能组件也不限于横向插入,具体的根据上述互换开口及容纳空间的位置而确定。
86.虽然图1中示出了一个互换开口,与该互换开口对应的设置有一个容纳空间。但是也可以在可以上设置两个互换开口及两个容纳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互换开口可以分别对应于一个容纳空间,这样可以同时插入两个功能组件来实现两种功能。根据本公开的思想,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还可以设置有更多个互换开口及容纳空间。
8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壳体10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120。其中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120是可以分离的,可以将第二壳体120及其所容纳的部件从第一壳体100移除,也可以将第二壳体及其所容纳的部件安装至第一壳体110上,这样可以实现可组合式的基站。作为一种示例,在基站仅包括第一壳体110的情况下,当扫地机器人停靠在基站上时可以通过第一壳体100所包括的充电组件为扫地机器人充电。当第二壳体120及所含部件安装在第一壳体110上时,那么基站可以实现上面提及的功能。其中在本公开中优选地,互换开口和容纳部均设置在第二壳体120。
88.根据本公开的进一步实施方式,基站10还可以包括控制部,其中控制部可以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可编程控制器或微处理器等形式。在本公开中,当不同功能的功能组件插入容纳空间之后,控制部可以通过传感器、或者通过与不同的功能组件进行通信等来获取功能组件的类型,在获取类型之后,控制部可以自动地启动或者通过用户的手动来启动相应功能组件的功能,也就是说可以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中可以实现相应功能组件的功能。
89.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基站10还可以包括显示部111。其中显示部111可以设置在壳体的顶面,也可以设置在壳体的侧面。在设置在侧面的情况下,优选地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前侧面上(朝向图1观察的前侧面)。显示部111可以是仅仅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屏,也可以是具有显示和控制功能的触控屏。当然也可以设置有显示屏及控制按钮的形式。显示部能够显示与所插入的功能组件对应的信息,并且也能够接收用户提供的相应的输入,然后上
面提及的控制部可以根据用户的外部输入来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此外,显示部111也可以提供对基站本身的功能(例如充电等等)的相关信息的显示以及相关指令的输入。
90.下面将对应各个示例性的功能组件来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说明。
91.例如在使用集尘组件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将集尘组件通过互换开口将集尘组件插入容纳空间中。在控制器自动识别或者用户手动控制之后,可以通过基站来实现集尘组件的功能。集尘组件可以通过管道与设置在停靠空间的集尘口210连通。其中集尘口210可以设置在停靠空间的侧壁上。当扫地机器人与集尘口对接后且集尘组件的功能被启动后,集尘组件通过管道来对集尘组件的集尘盒中的垃圾进行抽吸,以存储到集尘组件中。显示部111可以对集尘状态进行显示,也可以提醒用户已满等信息。在显示部111具有控制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允许用户来控制集尘。
92.例如在使用空气净化组件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将空气净化组件通过互换开口将空气净化组件插入容纳空间中。在控制器自动识别或者用户手动控制之后,可以通过基站来实现空气净化组件的功能。在空气净化组件工作时,可以通过抽吸口(例如可以采用集尘口210来实现)来抽取空气,并且经过空气净化组件将空气净化后排出。显示部111可以对空气净化的各种状态进行显示,例如可以显示空气的洁净度、甲醛浓度、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pm2.5的含量等等。在显示部111具有控制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允许用户来控制空气净化。
93.在使用空气加湿组件和/或空气除湿组件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互换开口将其插入至容纳空间中,并且在自动识别或者手动控制后,来实现加湿或者除湿的功能。显示部111可以对温度、湿度等情况进行显示并且在其具有控制功能的情况下可以对组件的工作情况进行控制。相同的道理,在使用暖风机组件、冷风机组件、香薰组件或任意组合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的方式。此外,在需要空气流通的情况下,空气流通的入口或出口可以选择为集尘口210来作为出口或入口,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开口来进行实现,例如可以在基站的后侧面上设置相应的开口等。
94.对于自动识别的方式,可以在功能组件上设置诸如rfid等的识别部,当功能组件被插入容纳空间之后,则通过感应装置,控制器可以来读取识别部的相关信息,在控制部得到识别信息之后,则可以启动相关的工作模式。在功能组件的内置存储器也可以存储其识别信息,在功能组件被插入容纳空间之后,可以通过功能组件与基站的电连接来读取识别信息,这样控制部则可以根据相应的功能组件类型启动相应的工作模式。例如,当空气净化组件被插入的情况下,控制器确定空气净化组件之后,可以控制基站进行空气净化的工作模式。例如启动空气净化操作,并且在显示部显示空气净化相关的各种信息等等。自动识别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中的任意合适的方式,其均应涵盖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95.此外,在实现每个功能组件的功能的情况下,对环境情况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功能组件上也可以设置在基站主体上。对于需要电能的功能组件,可以通过基站主体的电源插头与供电电源连接,并且通过功能组件的电触头与基站主体设置的对应的电触头的连接,来实现功能组件的供电。
96.在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中,各功能组件500可以通过抽插的方式经由互换开口插入容纳空间或者从容纳空间取出。对于该抽插方式可以通过在功能组件的外端部设置把手来锁定和释放功能组件,也可以通过用户按压外端部的方式来锁定和释放功能组件。在本
公开中,优选地可以采用按压外端部的方式,并且对于这种方式,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稳定且可靠的结构。在本公开中,将仅以按压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97.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的功能组件的外部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仅仅示出了各功能组件的共性特征,而对于各功能组件所实现功能的相关其他特征,在图2中并未示出。例如,对于集尘组件、空气加湿组件、空气除湿组件等,还需要在相应的功能组件的壳体上设置有相应的空气出入口。因本技术的重点不在于此,对于各功能组件的独有特征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相关内容,在本技术中不再描述。
98.此外,虽然在图中没有显示,但是可以在基站上设置有在位检测装置,该在位检测装置可以检测相应的功能组件是否就位。
99.如图2所示,功能组件500可以包括壳体部510,其中壳体部510可以形成容纳空间,以便容纳各功能组件所需要的部件。壳体部510可以包括外端部520,该外端部520是指当功能组件500插入容纳空间400之后裸露在外的端部。用户可以按压该外端部520来实现功能组件的安装和取出。在将功能组件插入之后,用户可以按压外端部,可以通过锁定结构将功能组件锁定至基站主体,从而使得功能组件处于锁止状态。当需要从基站主体取出功能组件时,用户也可以按压该外端部520,锁定结构可以使得功能组件与基站主体处于解锁的释放状态,这样用户可以将功能组件取出。可选地,在从锁止状态转换为释放状态时,可以通过锁定结构将功能组件相对于基站主体弹出预定长度。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外端部520附近的开口部530将功能组件从容纳空间中抽出。其中,在插入状态下,开口部530可以设置在功能组件的下部位置。
100.在本公开中各个功能组件的壳体部的形状可以设置为一致,以便顺畅地插入容纳空间中。下面再对功能组件的描述的过程中,将主要描述功能组件的共性特征。
101.下面将参照图2至图6对锁定结构的一个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图2示出了功能组件500的示意性外部示意图。图3示出了锁止件及容纳件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功能组件被锁定状态的示意图以及其局部剖视放大图。图5示出了锁止件及容纳件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锁止件的示意图。
102.锁定结构能够将插入的功能组件与所述基站主体锁定及释放,从而使得插入的功能组件处于锁定状态和释放状态。其中锁定结构可以包括锁止件和被锁件。
103.如图2所示,被锁件540可以设置在壳体部510的外侧面上,并且可选地设置在壳体部的下部外侧面上。当然也可以将被锁件540设置在壳体部510的其他侧面的位置处。与被锁件540的设置位置相对应地来设置锁止件。在本公开中,外侧面是指除了外端部520及其相对面之外的其他任何一个侧面。
104.被锁件540可以相对于壳体部510的外侧面或者局部外侧面呈现凸出结构。在本公开中,被锁件540的周围的外侧面可以呈现凹入外侧面550的形式,这样被锁件540相对于凹入外侧面550将会呈现凸出结构,而且凸出的被锁件540的表面相对于壳体部的整体的外侧面齐平。
105.锁止件600可以设置在基座主体的内部,并且可以与被锁件540相配合。这样当功能组件插入互换开口后,通过用户按压使得功能组件的被锁件与基站主体的锁止件锁定从而使得功能组件处于锁止状态;通过用户按压能够使得处于锁止状态的功能组件的被锁件与基站主体的锁止件释放从而使得功能组件处于释放状态,以便于用户从基站主体移除功
能组件。
106.锁定结构可以包括容纳件700,容纳件700配置成允许锁止件600能够相对于容纳件700进行移动。通过锁止件600的移动来实现锁止件600与被锁件540的锁定与释放。容纳件700可以紧固在基座主体的内部。
107.如图5所示,锁止件600可以包括本体部610和延伸部620。其中本体部610可以设置在容纳件700中并且沿着容纳件700移动,而延伸部620则从本体部610进行延伸,并且在受到压力时能够朝向本体部610弯曲。其中锁止件600可以与被锁件540对应地设置有第一凹入部621,该第一凹入部621为被锁件540结合的结合部分,其可以设置在延伸部620上。在锁定状态下,被锁件540可以进入第一凹入部621中以将功能组件500锁止在容纳空间中。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6所示,锁止件600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凹入部622,以便使得延伸部能够弹性变形,或者使得第一凹入部621弹性变形。
108.锁定结构可以包括施力件710和杆状件720,其中施力件可以为复位拉簧的形式,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形式。杆状件720可以为复位杆的形式,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形式。其中施力件710的一端可以固定连接在容纳件700,而另一端可以固定在锁止件600。杆状件720的一端可以设置在容纳件700(例如可以相对于容纳件可转动地连接),而另一端(自由端)可以设置在锁止件600。杆状件720可以为复位钢丝,例如刚性的带勾杆。锁止件600中可以设置有进入槽611。其中杆状件720的自由端可以在进入槽611中进行滑动,并且受到进入槽611的壁面的引导,能够进入锁止槽位612中。当杆状件720处于进入锁止槽位612的状态时,功能组件500处于锁定状态。当从锁定状态解锁时,杆状件720的自由端可以进入退出槽613,并且通过退出槽613的壁面的引导,杆状件720的自由端可以进入连通槽614中。并且再次需要锁止时,杆状件720的自由端可以再次进入进入槽611,直至处于锁止槽位612。在图5中示出了杆状件720的自由端位于锁止槽位612中且处于锁止状态的情况。
109.下面将结合锁止和解锁过程来进行详细的描述。当进行锁止时,用户可以在将功能组件500放入壳体中后,按压外端部520。功能组件500的被锁件540通过锁止件600的引导面623的引导,进入第一凹入部621中。同时,杆状件720的自由端可以沿着连通槽614进入进入槽611,并且通过进入槽611的壁面的引导,杆状件720的自由端处于锁止槽位612中,从而限制锁止件600的移动,这时,施力件710处于拉伸状态。在解锁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再次按压外端部520,此时,杆状件720的自由端将与锁止槽位612脱离接触,并且进入退出槽613,然后杆状件720的自由端沿着退出槽613进入连通槽614。此时由于施力件710的拉力(杆状件720不位于锁止槽位612,没有杆状件720的约束作用),使得锁止件600与功能组件500一起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锁止件600的引导面623可以与容纳件700上对应设置的干涉面730相接触,由于容纳件700的干涉面730为向下延伸的斜面,因此干涉面730可以将引导面623向下挤压,从而使得被锁件540可以从第一凹入部621脱离,功能组件500可以向左侧弹出。之后用户可以将功能组件500抽出。
110.此外,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基站系统。在基站10中可以设置无线通信模块,如图7所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与移动客户端20实现通信连接。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wifi模块、射频模块等,移动客户端20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移动客户端20与基站10建立无线连接之后,用户可以在移动客户端20查看基站10的工作状态,也可以在移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中远程输入相关指令以对基站10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等,因此本公开具
体实施方式中在先提及的外部输入,其不限于用户通过显示部111进行的相关指令输入,其还包括了来自用户通过远程客户端操作所进行的相关指令输入,其均涵盖在本公开的外部输入的范围。
111.下面将以集尘组件安装至基站主体后为例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基站主体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其工作状态也可以显示在移动客户端并且也可以接收移动客户端的用户输入来对基站主体本身的功能进行控制。当集尘组件安装至基站主体之后,基站可以自动识别集尘组件以确定能够进行集尘功能。也可以是在集尘组件安装至基站主体之后,用户在移动客户端选择进行集尘功能,然后通过基站与移动客户端的无线连接,将用户指令提供给基站的控制部,控制部进行控制来进行集尘工作模式。此外,通过基站与移动客户端的无线连接,可以在移动客户端向用户显示集尘工作模式的工作状态,例如在尘满的情况下,可以在移动客户端提示用户等等。此外,对于其他功能组件,也可以采用相应的方式,即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在移动客户端向用户实时显示基站的工作状态,并且可以接收来自移动客户端的用户指令来对基站进行相应的控制,其实现原理与上面描述的集尘组件的情况相同,为了简洁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112.综上,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基站的体积不增大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设置,通过需求来选择需要实现的功能。根据本公开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多需求多功能的智能基站。
11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1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