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M信号覆盖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1033发布日期:2022-09-06 19:3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FM信号覆盖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fm信号覆盖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fm信号覆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m信号覆盖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的调频广播传输采用88-108mhz频段,只能在直视和无阻挡的情况下传播,因此众多密闭空间,诸如地下车库等皆密封区域均很难接收到fm调频广播信号,给广大车主带来了较多不便。
3.现有技术下,在隧道区域,由于山体以及岩层的阻隔,fm信号极弱甚至接收不到,在车辆通过隧道区域时,带来了较大的通讯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fm信号覆盖发射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fm信号覆盖发射装置,包括微直放站和多台广播接收机,所述微直放站和多台广播接收机通过光缆连接,多台所述广播接收机均匀分布于隧道各段,所述微直放站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光信号,通过整波和滤波,再发送至所述广播接收机在隧道各段覆盖广播。
6.优选的,所述广播接收机正面设置有光纤接头和天线接头,所述光纤接头通过光缆和微直放站连接,所述天线接头连通外接的接收天线,所述广播接收机表面设置有增益旋钮。广播接收机通过接收光纤接头和微直放站相连,而增益旋钮则可以调整从微直放站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倍数。
7.优选的,所述广播接收机表面开设有散热槽,且散热槽采用内折式设计。内折式的散热槽的设计,既可以保证散热,也可以防止落灰。
8.优选的,所述广播接收机置于柜体内,所述柜体安装于隧道的各段,所述柜体的正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门体。广播接收机置于柜体内,可以防止隧道内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广播接收机的损害,对广播接收机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9.优选的,所述门体的内侧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且遇水膨胀止水条黏贴于门体的边缘处。隧道内湿气较重,为了防止较高的湿气从门体与柜体之间的缝隙处进入,引发广播接收机的电路故障,设计了遇水膨胀止水条,当水进入柜体时,遇水膨胀止水条会遇水膨胀变大,完全填充门体和柜体之间的缝隙,防止水的进一步进入,保证了柜体内的干燥。
10.优选的,所述柜体内侧嵌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柜体正面嵌有警报器,且温度传感器与警报器位于同一控制电路中。当柜体内发生电路故障造成内部温度升高时,温度传感器导通电路,警报器发出警报;同时,当隧道中发生事故时,监控人员可通过广播接收机在全频段进行广播提示,提醒司机前方路段因事故发生堵塞,注意减速,同时每个警报器均对事故进行播报,在整条隧道内均能接收到报警声。
11.有益效果
12.1、现有技术中,隧道区域中由于山体和岩层的阻隔,fm信号较弱,影响隧道内车辆的正常fm信号的接收,本产品针对此类问题,在隧道内分段设计了多台广播接收机,而用于接收信号的微直放站则设置于隧道外信号较好的地方,用于接收基站信号,而微直放站可采用光纤直放站也可采用无线直放站,而微直放站通过光纤和广播接收机连接,使得广播接收机能够接收微直放站的信号,并将之广播出去,多台广播接收机即可完全覆盖整条隧道,保证整条隧道的fm信号的接收。
13.2、本实用新型中,将广播接收机置于柜体内,可以防止隧道内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广播接收机的损害,对广播接收机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而隧道内湿气较重,为了防止较高的湿气从门体与柜体之间的缝隙处进入,引发广播接收机的电路故障,设计了遇水膨胀止水条,当水进入柜体时,遇水膨胀止水条会遇水膨胀变大,完全填充门体和柜体之间的缝隙,防止水的进一步进入,保证了柜体内的干燥。
14.3、当柜体内发生电路故障造成内部温度升高时,温度传感器导通电路,警报器发出警报;同时,当隧道中发生事故时,监控人员可通过广播接收机在全频段进行广播提示,提醒司机前方路段因事故发生堵塞,注意减速,同时每个警报器均对事故进行播报,在整条隧道内均能接收到报警声。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方式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广播接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广播接收机的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柜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例说明:
20.1、微直放站;2、广播接收机;3、散热槽;4、光纤接头;5、天线接头;6、增益旋钮;7、温度传感器;8、柜体;9、门体;10、遇水膨胀止水条;11、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3.具体实施例:
24.参照图1-4,一种fm信号覆盖发射装置,包括微直放站1和多台广播接收机2,微直放站1和多台广播接收机2通过光缆连接,多台广播接收机2均匀分布于隧道各段,微直放站1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光信号,通过整波和滤波,再发送至广播接收机2在隧道各段覆盖广播。现有技术中,隧道区域中由于山体和岩层的阻隔,fm信号较弱,影响隧道内车辆的正常fm信号的接收,本产品针对此类问题,在隧道内分段设计了多台广播接收机2,而用于接收信号的微直放站1则设置于隧道外信号较好的地方,用于接收基站信号,而微直放站1可采用光纤直放站也可采用无线直放站,而微直放站1通过光纤和广播接收机2连接,使得广播
接收机2能够接收微直放站1的信号,并将之广播出去,多台广播接收机2即可完全覆盖整条隧道,保证整条隧道的fm信号的接收。
25.具体的,广播接收机2正面设置有光纤接头4和天线接头5,光纤接头4通过光缆和微直放站1连接,天线接头5连通外接的接收天线,广播接收机2表面设置有增益旋钮6。广播接收机2通过接收光纤接头4和微直放站1相连,而增益旋钮6则可以调整从微直放站1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倍数。
26.具体的,广播接收机2表面开设有散热槽3,且散热槽3采用内折式设计。内折式的散热槽3的设计,既可以保证散热,也可以防止落灰。
27.具体的,广播接收机2置于柜体8内,柜体8安装于隧道的各段,柜体8的正面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门体9。广播接收机2置于柜体8内,可以防止隧道内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广播接收机2的损害,对广播接收机2进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28.具体的,门体9的内侧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10,且遇水膨胀止水条10黏贴于门体9的边缘处。隧道内湿气较重,为了防止较高的湿气从门体9与柜体8之间的缝隙处进入,引发广播接收机2的电路故障,设计了遇水膨胀止水条10,当水进入柜体8时,遇水膨胀止水条10会遇水膨胀变大,完全填充门体9和柜体8之间的缝隙,防止水的进一步进入,保证了柜体8内的干燥。
29.具体的,柜体8内侧嵌有温度传感器7,柜体8正面嵌有警报器11,且温度传感器7与警报器11位于同一控制电路中。当柜体8内发生电路故障造成内部温度升高时,温度传感器7导通电路,警报器11发出警报;同时,当隧道中发生事故时,监控人员可通过广播接收机2在全频段进行广播提示,提醒司机前方路段因事故发生堵塞,注意减速,同时每个警报器11均对事故进行播报,在整条隧道内均能接收到报警声。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