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5316发布日期:2022-05-18 19:3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手机装饰及保护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壳。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手机壳作为套设于手机外部的壳体,可以起到保护手机不易于受到损坏,还可实现装饰手机的作用。随着人们对于手机壳产品功能丰富化的需求,具有按压泡泡的手机壳可作为解压工具也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壳体的本体与弹性泡结构为一体成型,使得弹性泡的空腔的密封性能较差,弹性泡被按压后很慢才能回弹恢复原状,不利于快速连续的按压,解压及趣味性的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壳上的弹性泡不易于回弹的问题。
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手机壳,包括用于安装在手机上的壳体,以及连接于所述壳体背面的弹性凸出层;所述弹性凸出层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具有多个弹性泡,所述弹性泡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的背面;所述壳体的背面与所述弹性凸出层贴合设置,且所述壳体的背面封闭所述空腔。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凸出层设有连通通道,相邻所述弹性泡之间具有所述连通通道,以连通相邻所述弹性泡内的所述空腔。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泡为半球状。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凸出层为硅胶层。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凸出层于所述弹性泡的边缘开设有形变缓冲槽。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凸出层与所述壳体相对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密封槽,所述连接密封槽沿所述弹性凸出层的边缘设置,所述连接密封槽内设有密封胶。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背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凸出层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硬塑胶壳。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让位孔。
14.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由于壳体与弹性凸出层为独立式设计,经过后续加工相连构成手机壳,因此设于壳体上的弹性凸出层上的弹性泡与壳体相对设置,壳体将弹性泡上的空腔的开口封闭,弹性泡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使用者按压弹性泡后,弹性泡内被压缩的气体还位于空腔或者弹性凸出层与壳体之间。解除按压力之后,弹性泡可快速恢复原状,可满足使用者快速按压,提升解压的能力及趣味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手机壳的分解图;
18.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手机壳的局部剖视图;
19.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弹性凸出层与壳体相对的一侧的局部视图;
20.图中:
21.1、壳体;101、安装槽;102、让位孔;2、弹性凸出层;201、弹性泡;2011、空腔;202、连通通道;203、形变缓冲槽;204、连接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4.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壳体的本体与弹性泡结构为一体成型,使得弹性泡的空腔的密封性能较差,弹性泡被按压后很慢才能回弹恢复原状,不利于快速连续的按压,解压及趣味性的体验较差。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机壳,以解决该问题。
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8.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手机壳,包括用于安装在手机上的壳体1,以及连接于壳体1背面的弹性凸出层2;弹性凸出层2远离壳体1的一侧表面具有多个弹性泡201,弹性泡201具有空腔2011,空腔2011的开口朝向壳体1的背面;壳体1的背面与弹性凸出层2贴合设置,且壳体1的背面封闭空腔2011。
2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手机壳的壳体1可套设于对应的手机上,进而实现将手机壳整体安装于手机上。由于壳体1与弹性凸出层2为独立式设计,经过后续加工相连构成手机壳,因此设于壳体1上的弹性凸出层2上的弹性泡201与壳体1相对设置,壳体1将弹性泡201
上的空腔2011的开口封闭,弹性泡201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使用者按压弹性泡201后,弹性泡201内被压缩的气体还位于空腔2011或者弹性凸出层2与壳体1之间。解除按压力之后,弹性泡201可快速恢复原状,可满足使用者快速按压,提升解压的能力及趣味性。
30.壳体1的背面封闭空腔2011指的是,壳体1与弹性凸出层2贴合时,空腔2011内的空气受压力后,不易于流出壳体1与弹性凸出层2之间的间隙,因此压力解除后,可将弹性泡201快速恢复原状。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可以是将每个弹性泡201的空腔2011单独的封闭(每个弹性泡201的空腔的开口处均被封闭),也可以是将多个弹性泡201的空腔2011同时封闭(无法从壳体1与弹性凸出层2之间的间隙流出,而单个空腔2011的开口处并不直接封闭)。
31.请参阅图3-图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凸出层2设有连通通道202,相邻弹性泡201之间具有连通通道202,以连通相邻弹性泡201内的空腔2011。手机壳上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弹性泡201被按压时,其空腔2011内的空气可通过连通通道202流动至其他未被按压,或被按压力度较小的弹性泡201的空腔2011内,而不会向手机壳的外部流出,待按压力减小后,各处压力相同后,空气可通过连通通道202回流至原来的弹性泡201的空腔2011内,进而加速被按压变形的弹性泡201恢复原状的速度。
32.请参阅图1-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泡201为半球状,与手掌接触的舒适性好,形变的均匀性也较好,可提升使用者按压的体验。
33.请参阅图1-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凸出层2为硅胶层,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满足解压的按压需求,且恢复原状的性能也较好,可保证快速连续按压的需求。
34.请参阅图1-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凸出层2于弹性泡201的边缘开设有形变缓冲槽203,按压弹性泡201时,弹性泡201整体向边缘膨胀,设置形变缓冲槽203可便于弹性泡201较好的发生形变,提升按压的流畅性,为使用者提供较好的解压及趣味性体验。
35.请参阅图3-图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凸出层2与壳体1相对的表面开设有连接密封槽204,连接密封槽204沿弹性凸出层2的边缘设置,连接密封槽204内设有密封胶。密封胶一方面可实现弹性凸出层2与壳体1粘接固定,还可填充封闭弹性凸出层2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按压弹性泡201时,气体不易于从壳体1与弹性凸出层2之间的间隙流出,解除按压力后,气体可快速向低压处流动,实现各处压力均衡,进而加速被按压变形的弹性泡201恢复原状。
36.请参阅图2-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的背面开设有安装槽101,弹性凸出层2嵌设于安装槽101内,安装槽101的内壁可与弹性凸出层2的边缘抵接,位置不易于搓动,可保证弹性凸出层2安装于壳体1的稳定性。
37.请参阅图2-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为硬塑胶壳,且具有足够的硬度与手机相连,表面光滑并与弹性凸出层2较好的贴合,可保证弹性泡201的空腔2011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
38.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手机壳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上设有让位孔102,可供摄像头及闪光灯等手机组件的安装。
39.可以理解的是,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方案可为在其他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
改进的可实现的实施方案。
40.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