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02849发布日期:2023-10-12 02:2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涉及一种具有柔性的显示部且所述显示部可以在滑动的同时扩展屏幕的尺寸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1、终端可以根据能够移动与否而分为移动终端(mobile/portable terminal)和固定终端(stationary terminal)。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用户能够直接携带与否而分为携带(型)终端(handheld terminal)和车载型终端(vehicle mounted terminal)。2、移动终端的功能呈现多样化。例如,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基于相机的照片拍摄和视频拍摄、录制音频、通过扬声器系统的音乐文件播放以及在显示部输出图像或视频的功能。一些终端追加有电子游戏功能,或者执行多媒体播放器功能。尤其,最近的移动终端可以接收提供如广播和视频或电视节目的可视化内容(contents)的多播(multicast)信号。3、随着功能呈多样化,如上所述的终端(terminal)以具有例如拍摄照片或视频、播放音乐或视频文件、玩游戏、接收广播等复合功能的多媒体设备(multimedia player)形态实现。4、为了实现多样的功能,需要增加显示部的面积,但是考虑到携带性,需要减小移动终端的尺寸。为了满足两种背道而驰的性质,使位于显示部周缘的边框最小化,以使显示部充满正面。5、更进一步,需要一种通过改变移动终端的尺寸来在携带时和使用时切换尺寸,既能够便于携带,又能够更大地使用移动终端的屏幕的移动终端。6、最近,因可变柔性显示部的出现而这样的趋势正在加速。但是,需要解决与现有的形态因素(form factor)不同的构成导致的使用性降低的问题。技术实现思路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展的显示部被稳定地支撑而不会下垂的结构。3、另外,其目的在于,移动终端的形状变化所引起的重心的移动不大,并且不会偏向一侧,从而提高使用性。4、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5、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改变尺寸的移动终端,其中,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朝第一方向或作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驱动部,通过使所述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朝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来使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扩展状态或收缩状态;显示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框架的正面结合的固定部和朝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包围所述第二框架而向背面折弯的可变部;主基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以及电池,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一起移动。6、所述第一框架可以位于所述第二框架的上部。7、所述驱动部可以包括:驱动马达,与所述第二框架结合;小齿轮,与所述驱动马达结合并旋转;以及齿条,与所述第一框架结合,接受所述小齿轮的驱动力并朝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直线运动。8、所述齿条与所述电池重叠配置,所述第二框架可以包括齿轮槽,在所述收缩状态下,所述齿条位于所述齿轮槽。9、可以包括连接所述电池和所述主基板之间的信号连接部,所述信号连接部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状态而改变角度的弯折部。10、还可以包括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在所述移动终端扩展时角度增大,在所述移动终端收缩时角度减小,所述信号连接部与所述支撑连杆结合,并与所述支撑连杆一起改变角度。11、所述第一框架可以包括:第一前方部,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前方,与所述显示部的固定部结合;以及第一后方部,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所述第二框架可以包括:第二前方部,位于所述第一前方部和所述电池之间;以及第二后方部,位于所述电池的背面,所述可变部在所述第二框架朝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从所述第二后方部的背面切换到所述第二前方部的正面。12、所述电池可以位于第二前方部和所述第二后方部之间,所述电池具有与所述第二前方部和所述第二后方部之间的间隔相应的厚度。13、所述第二框架还可以包括覆盖位于所述第二后方部的背面的所述可变部的背面盖,所述可变部在所述背面盖和所述第二后方部之间滑动。14、所述背面盖可以包括透光性材料,在位于所述背面盖和所述第二后方部之间的显示部激活的情况下,所述透光性材料使光通过。15、所述第一后方部可以包括第一背面和第二背面,所述第二背面位于所述第一背面的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背面盖在所述收缩状态下朝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覆盖所述第二背面。16、所述背面盖可以在所述移动终端扩展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背面的至少一部分重叠配置。17、所述第一框架还可以包括第一引导导轨,所述第一引导导轨位于所述电池的侧方向并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框架还可以包括第二引导导轨,所述第二引导导轨位于所述第二前方部和所述第二后方部中的一方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引导导轨结合并朝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背面盖覆盖所述第一引导导轨和所述第二引导导轨。18、所述第一框架可以包括位于移动终端的侧面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二框架包括位于作为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可以包括: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收缩状态下被所述第二侧部覆盖,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扩展状态下露出。19、可以包括:副基板,位于所述第二侧部的内侧;信号连接部,连接所述副基板和所述主基板;以及天线辐射部,位于所述第二侧部,接收来自所述副基板的供电。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朝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显示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框架的正面结合的固定部和朝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包围所述第二框架而向背面折弯的可变部;以及第一引导导轨,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框架包括:第二引导导轨,与第一引导导轨结合并朝所述第一方向滑动;以及背面盖,覆盖位于所述第二框架的背面的可变部、所述第一引导导轨以及所述第二引导导轨。21、所述第一引导导轨和所述第二引导导轨中的一方可以朝向所述移动终端的侧部配置。22、所述第一引导导轨和所述第二引导导轨可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对称,并配置在所述电池的两侧。23、发明效果24、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能够使扩展的显示部保持平坦的状态而不会下垂。25、另外,随着移动终端的扩展,内部部件分散而不集中在一侧,从而能够使重心的移动最小化。由于重心不会向上部移动,从而用户在扩展的状态下也能够稳定地使用。26、另外,通过在移动终端扩展的状态下,使部件向扩展部露出最少,能够减少异物流入到内部。27、另外,通过在移动终端扩展的状态下,使外观上产生的阶梯最小化,能够提高使用性。技术特征:1.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能够改变尺寸,其中,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16.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技术总结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一种能够改变尺寸的移动终端,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朝第一方向或作为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驱动部,通过使所述第二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朝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来使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扩展状态或收缩状态;显示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框架的正面结合的固定部和朝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包围所述第二框架而向背面折弯的可变部;主基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以及电池,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一起移动。技术研发人员:李庸镐,韩在荣,安光贤,金棋焕,孙永旭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LG电子株式会社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