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43512发布日期:2023-07-22 09:0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1、为满足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的超高容量需求,高频小站组网成为主流。高频载波传播特性较差,受遮挡衰减严重,覆盖范围不广,故而需要大量、密集部署小站。相应地,为这些大量密集部署的小站提供光纤回传的代价很高,施工难度大,因此需要经济便捷的回传方案。另外,从广覆盖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一些偏远地区提供网络覆盖,光纤的部署难度大,成本高,也需要设计灵活便利的接入和回传方案。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思路。

2、当前场景下,iab节点的部署主要是固定位置部署的,不考虑iab节点的移动性。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移动场景是5g重要场景之一,由于iab节点可以提供无线提供回传,因此,适合移动场景下提升网络覆盖和容量。因此,iab节点也可以部署在移动设备(例如汽车、高铁、地铁)上,随着移动设备的移动一起移动。

3、在iab节点移动的过程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也会同时跟随iab节点一起移动,当iab节点在宿主节点(iab donor)之间切换时,会导致iab节点下的ue进行集体切换,造成严重的信令风暴。

4、因此,如何确保移动iab节点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能够确保移动的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下终端设备的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二接入网设备,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接入网络;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通知第一接入和移动性管理网元对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进行路径切换,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服务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其中,该第一请求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请求消息,该至少一个第一请求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一一对应。

3、需要说明,第一设备可以是iab节点,也可以是移动的卫星节点,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设备以及第一设备下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至第二接入网设备,并向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第一请求信息,告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执行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从而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第一设备。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第一设备标识明确所述第一设备下的用户组,从而确保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为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确定相同的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尽可能为第一设备下的用户组选择相同的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从而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保存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发送第一请求信息,包括:根据该对应关系向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请求信息。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后续进行路径切换时,能够根据第一设备下服务于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的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确保第一设备节点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确保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获知第一设备下用户的标识信息,从而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该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服务该第一设备。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能够感知该第一设备下服务于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下的用户组,能够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向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第一设备。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确保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感知以第一设备下的用户组,从而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具体地,该n2消息可以包括网络注册请求消息、pdu会话建立请求或pdu会话修改请求消息。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设备可以是iab节点,也可以是移动卫星节点。

1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下用户的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通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对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进行路径切换,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服务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通过该第一设备接入网络;根据该第一请求信息对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进行路径切换,其中,该第一请求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请求消息,该至少一个第一请求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一一对应。

13、需要说明,第一设备可以是iab节点,也可以是移动的卫星节点,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信息,根据该第一请求信息对第一设备下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执行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从而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15、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第一设备。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能够根据第一设备的标识获知第一设备下的用户组信息,从而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16、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为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确定相同的会话管理网元。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尽可能为第一设备下的用户组选择相同的会话管理网元,从而能够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17、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获取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还包括:接收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网络注册或pdu会话建立/修改,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确保第一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设备下的用户组信息,从而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18、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可以是iab节点,也可以是移动卫星节点。

19、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保存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以及该pdu会话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后续进行会话上下文建立或修改时,实现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处理,从而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20、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对应关系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会话信息,该第一会话信息用于对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上下文进行创建或更新,其中,该第一会话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会话消息,该第一会话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一一对应。

21、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会话信息包括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

22、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第一设备。

23、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下用户的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通过该第一设备接入网络,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服务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通知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对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进行路径切换;其中,该第一请求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请求消息,该至少一个第一请求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一一对应。

24、需要说明,第一设备可以是iab节点,也可以是移动的卫星节点,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2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获知第一设备节点下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与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的对应关系,向第一设备下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第一请求信息,以便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执行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从而确保第一设备节点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26、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获取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还包括:接收该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27、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下用户的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会话信息,该第一会话信息用于对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的上下文进行创建或更新,其中,该第一会话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会话消息,该第一会话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一一对应。

28、需要说明,第一设备可以是iab节点,也可以是移动的卫星节点,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2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一会话信息,以便于会话管理网元对该第一设备下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执行以用户组为单位的pdu会话的上下文进行创建或更新。从而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30、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会话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第一设备,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通过该第一设备接入网络,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为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确定相同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尽可能保证第一设备下的用户组选择相同的用户面设备,从而能够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31、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向该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会话信息,该第二会话信息用于对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n4会话上下文进行更新,其中,该第二会话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会话消息,该第二会话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pdu会话一一对应。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确保n4会话上下文更新或建立的组处理,从而实现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32、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保存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pdu会话的标识信息以及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

33、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下用户的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会话信息,该第二会话信息用于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n4会话上下文进行更新;根据该第二会话信息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的n4会话进行上下文更新,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通过该第一设备接入网络,其中,该第二会话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会话消息,该第二会话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pdu会话一一对应。

34、需要说明,第一设备可以是iab节点,也可以是移动的卫星节点,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3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第二会话信息,以便于用户面功能网元对该第一设备下下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n4会话执行以用户组为单位的上下文更新。从而确保第一设备下以用户组为单位的组切换,降低对于核心网的信令冲击与信令开销,保障ue业务连续性。

36、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从第一接入网设备切换到第二接入网设备,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接入网络;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通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对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进行路径切换,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服务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其中,该第一请求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请求消息,该至少一个第一请求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一一对应。

37、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第一设备。

38、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为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确定相同的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

39、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保存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该发送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该对应关系向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该第一请求信息。

40、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

41、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该第二amf网元服务该第一设备。

42、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进行网络注册,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第一设备。

43、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该第一amf网元发送第三请求信息,该第三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建立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该第三请求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第一设备。

44、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该方法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通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对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进行路径切换,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服务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通过集成接入和回传第一设备接入网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请求信息对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进行路径切换,其中,该第一请求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请求消息,该至少一个第一请求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一一对应。

45、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第一设备。

46、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为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确定相同的会话管理网元。

47、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请求信息,该第二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注册到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该第二请求信息包括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

48、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三请求信息,该第三请求信息用于请求建立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该第三请求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

49、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保存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会话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以及该pdu会话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

50、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根据该对应关系向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一会话信息,该第一会话信息用于对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上下文进行创建或更新,其中,该第一会话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会话消息,该第一会话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一一对应。

51、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会话信息包括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

52、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第一设备。

53、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该方法包括:处理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第一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移动性管理网元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通过集成和接入回传第一设备接入网络,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服务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通知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对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进行路径切换;其中,该第一请求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请求消息,该至少一个第一请求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一一对应。

54、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该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包括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

55、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该至少一个终端的标识信息和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

56、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该方法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会话信息,该第一会话信息用于对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的上下文进行创建或更新,其中,该第一会话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会话消息,该第一会话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一一对应。

57、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会话信息包括集成接入和回传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第一设备,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通过该第一设备接入网络,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为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确定相同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58、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该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会话信息,该第二会话信息用于对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n4会话上下文进行更新,其中,该第二会话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会话消息,该第二会话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pdu会话一一对应。

59、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单元还用于:保存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该pdu会话的标识信息以及该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

60、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面功能网元,该方法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会话信息,该第二会话信息用于对用户面功能用户面功能网元的n4会话上下文进行更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该第二会话信息对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的n4会话进行上下文更新,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通过集成接入和回传第一设备接入网络,其中,该第二会话信息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会话消息,该第二会话消息与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pdu会话一一对应。

61、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收发器用于该网络设备和其他设备通信,该存储的指令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直接或间接的执行,使得该网络设备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62、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收发器用于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和其他设备通信,该存储的指令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直接或间接的执行,使得该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63、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收发器用于该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和其他设备通信,该存储的指令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直接或间接的执行,使得该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64、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会话管理网元,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收发器用于该会话管理网元和其他设备通信,该存储的指令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直接或间接的执行,使得该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65、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面功能网元,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收发器用于该用户面功能网元和其他设备通信,该存储的指令被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直接或间接的执行,使得该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执行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66、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的指令,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67、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的指令,使得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68、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的指令,使得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69、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的指令,使得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0、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的指令,使得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执行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1、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2、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使得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3、第二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使得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4、第二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使得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5、第二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使得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执行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6、第二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7、第二十七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使得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8、第二十八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使得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79、第二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使得用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80、第三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使得用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执行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81、第三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和/或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移动性管理网元;和/或如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第二移动性管理网元;和/或如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和/或如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用户面功能网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