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3881发布日期:2022-04-13 19:2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网络配置管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相关网络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繁重,网络问题频频出现:不了解网络运行状况,当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发现;网络设备众多,配置管理非常复杂;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等。这时需要一些自动化的管理软件和手段来帮我们完成这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一般情况下,很多网络管理员主要还是通过手工操作来对网络进行监控与维护,而频繁的人工操作方式及时性差、标准化差、参数匹配性差,误操率较高,工作效率低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大,it管理人员的压力也会更加的巨大。也就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如何优化现有网络,去规划合理的信息化策略。所以通过网络自动化管理,在保障网络高效稳定运行的同时,又可以让网络管理员脱离繁琐的日常维护工作,从而可以指定和实施一些网络信息化战略,整体提高了网络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的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及时主动优化网络质量,减轻网络管理员的工作强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设备模块、通道模块、管控模块和应用模块,所述设备模块用于存储所有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通道模块用于读写和传输所述设备信息至管控模块,所述管控模块用于读取所述设备信息数据并根据所述应用模块定义的规则判断是否到达触发策略的条件;所述应用模块用于定义各运维场景的实现规则。
5.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资产编号、oid号、ip信息、设备关系、承载业务、所在区域和用户密码。
6.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道模块通过网络协议读写和传输所述设备信息。
7.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模型模块,用于存储全网物理拓扑、设备情况、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协议关系、设备运行的业务信息的模型。
8.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应用模块包括规则单元和场景单元,所述规则单元用于自动检测模型模块中网络拓扑使用情况并自动调节网络容量合理分配各线路带宽;所述场景单元用于根据各运维场景结合模型模块整体的物理拓扑来优化局部区域网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现有技术中通常出现网络需求需要人工介入,本发明通过管控模块来优化网络质量或者解决网络故障,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发现、分析网络中存在的ip地址相关数据,设备统一管理,配置统一管理,采集分析网络模块中的数据,及时主动优化网络质量,结合模块层分析输入的网络模型,系统自动实现故障切换,质量优化,配置下发,拓扑自动生成功能,极大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网络运维人员工作效率,节省人为操作流程。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2.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设备模块、通道模块、管控模块和应用模块,所述设备模块用于存储所有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终端设备包含所有可能出现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设备模块对设备信息进行统一的录入,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资产编号、oid号、ip信息、设备关系、承载业务、所在区域和用户密码等;设备模块上面构建通道模块,所述通道模块用于读写和传输所述设备信息至管控模块,优选地,通道模块通过snmp或telnet或ssh或icmp或ospf等网络协议读写和传输所述设备信息,其作用是传输的桥梁而不做规则的判定;通道模块上面构建管控模块,所述管控模块用于读取所述设备信息数据并根据所述应用模块定义的规则判断是否到达触发策略的条件,管控模块首先通过通道模块周期性读取网络设备信息的实时数据,根据反馈的数据和应用模块定义的规则对比,最终判断是否到达触发策略的条件,通过管控模块去管控所有的设备并对其进行操作;所述应用模块用于定义各运维场景的实现规则,比如定义各运维场景的故障判断规则、优化规则等。
13.本发明采用应用模块预先定义各运维场景的实现规则,通过管控模块反馈的数据和应用模块定义的规则对比,最终判断是否到达触发策略的条件,对所有网络终端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实时采集分析设备模块中的数据,及时主动优化网络质量,结合应用模块的实现规则,系统自动实现故障切换,质量优化,配置下发,拓扑自动生成等功能,极大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网络运维人员工作效率,节省人为操作流程。
14.本发明管控模块根据所述应用模块定义的规则判断是否到达触发策略的条件,比如根据应用模块定义的延迟、丢包、通断、容量、访问源等条件自动计算线路传输的最优路径、带宽容量的扩容或者缩减;管控模块可通过ping、tracert、qos等技术来实现,实现形式可以是网络管控平台,网络管控平台可设置搜索引擎功能,通过搜索引擎智能发现、分析网络中存在的ip地址相关数据,统一管理、配置设备,采集分析网络模块中的数据,及时主动优化网络质量;运维场景是指用户最可能的所处场景,场景包括时间、空间、设备支持、社交及用户情绪等多个方面;例如,应用模块针对社区网络访问视频网站,根据智能dns规则调整传输线路,由于内网传输比公网传输效率更高、速度更快,使用户自动通过内网传输引流到所访问视频服务器,避免公网传输,增强用户体验;针对数据中心,通过对网络各节点的延迟判断,自动优化全网路由; 通过对丢包、错误包、设备连接、带宽容量使用等场景判断是否对主备线路切换,减少人工巡检及操作挺高故障响应时间。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应用模块之上还存在模型模块,用于存储全网物理拓扑、设备情况、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协议关系、设备运行的业务信息的模型;优选地,模型模块通过调用各设备配置信息、根据大数据spark框架计算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自动生成网络拓扑图;比如在应用模块的故障自动定位应用在操控设备的时候,往往不仅是对于设备进行读写操作,更多地需要对于全网进行理解,需要了解网络的拓扑以
及ip地址分配等,这些判断都是通过调取数据库中模型模块的信息来学习。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应用模块包括规则单元和场景单元,所述规则单元用于自动检测模型模块中网络拓扑使用情况,如:带宽波峰波谷、带宽上下行、路由寻址等规律,自动调节网络容量合理分配各线路带宽;例如,大数据会根据监测到的延迟、丢包等参数实时调整路由策略、并分配到对应设备模块的终端设备;再如,客户每晚八点左右带宽会突然加大,应用模块会根据大数据计算出规律,提前半小时切换到容量富裕的带宽线路或者自动给现有线路扩容;所述场景单元用于根据各运维场景结合模型模块整体的物理拓扑来优化局部区域网络;例如,针对节假日或工作日的时间场景、网络休眠小区或网络高峰小区的区域场景等自动调用切换;针对业务上下行负荷均衡场景,会将下行业务使用较大但下行业务使用较少的用户和反之的用户做带宽融合及上下行分流;本发明应用模块通过dns智能识别用户访问的数据节点,结合相应网络建设,可通过专线引流到对应的数据节点而不是用户通过公网再去访问;例如,客户访问腾讯视频,可通过网络和腾讯视频所在服务器idc建立专线链接,当用户访问腾讯视频网站时,就会通过内部线路直接访问对方服务器,提高用户使用感受同时使得自身带宽成本降低。
1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