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77292发布日期:2023-07-25 09:00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1、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业务中的视频帧分为i帧和p帧。其中,i帧是一个全帧压缩编码帧,包含整帧的图像信息。p帧为前向预测编码帧,表示的是这一帧与前一帧的差值,即解码p帧需要参考前一帧的相关信息。在传输视频时,编码器将组成视频的多张图像进行编码后产生一段一段的画面组(group ofpictures,gop),gop是一组连续的画面,由一个i帧和数个p帧组成。终端设备运行xr业务时,若终端设备需要传输视频,终端设备需要在配置的包时延预算(packet delay buget,pdb)内,向网络设备传输完一帧的数据,从而使网络设备可以及时地向云端传输收到的帧数据,让云端正确解码。如果在pdb内终端设备没有传输完这一帧的数据,终端设备会丢弃这一帧剩余的待传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1、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侧不同的待传输上行数据可以对应不同的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终端设备发送lch上的上行数据时,需要先为lch上的上行数据分配上行资源,再通过分配的上行资源发送lch上的上行数据。具体地,终端设备需要通过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的上行缓存(buffer)里有多少数据要发送,以便让网络设备知道要给终端设备分配多少上行资源。当网络设备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bsr后,会根据bsr给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授权(ul grant),用以指示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的位置等信息,终端设备收到ul grant后,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为待发送的lch上的上行数据分配上行资源,再将待发送的lch上的上行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

2、但是,按照bsr触发机制,终端设备运行xr业务时,若lch上存在i帧数据和/或p 帧数据需要传输给网络设备,可能会导致某帧的数据无法在配置的pdb内传输完成,甚至无法传输,进而导致网络设备无法及时向云端传输完整的帧数据,云端无法正确解码帧数据,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如何保障终端设备可以完整传输帧数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用于解决终端设备无法完整传输帧数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4、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执行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主体)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为网络设备为例描述。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待传输的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与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长。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和第一时长,确定终端设备能够在第一时长内发送第一上行数据至网络设备,且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的至少一项: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或者,终端设备提高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

5、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网络设备在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第一信息,以及与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长后,若确定终端设备在收到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期间有新的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为了避免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被终端设备过多地用于传输第二上行数据,导致出现第一上行资源不足以传输完第一上行数据的情况,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和/或,提高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从而保证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上行资源上完整发送第一上行数据,避免出现第一上行数据传输超时,导致无法正确解码数据,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

6、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前,第一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第一优先级为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为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第一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的场景中,从而解决若第一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可能会导致未传完的第一上行数据无法在配置的pdb内传完的问题。

7、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逻辑信道为前向预测编码帧对应的逻辑信道;第二逻辑信道为全帧压缩编码帧对应的逻辑信道。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数据为前向预测编码帧,第二上行数据为全帧压缩编码帧。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前向预测编码帧对应的逻辑信道配置的优先级,低于全帧压缩编码帧对应的逻辑信道配置的优先级的场景中,从而解决xr业务中,未传完的全帧压缩编码帧数据可能无法在配置的pdb内传完的问题。

8、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将第一优先级调整为第三优先级,其中,第三优先级高于第二优先级。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调整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原先的优先级,使调整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因为终端设备会优先传输优先极高的逻辑信道上的上行数据,所以终端设备会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

9、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提高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的情况下,第二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降低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且降低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实现使第一上行资源更多地分配给第一上行数据,更少地分配给第二上行数据。

10、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仅能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数据。其中,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第一逻辑信道,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第二逻辑信道。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仅将第一上行资源分配给第一逻辑信道上的第一上行数据,不会将第一上行资源分配给第二逻辑信道上的第二上行数据,从而实现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

11、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周期信息;网络设备根据周期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示例性的提供了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的方式。

12、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将在传输第一上行数据后传输第二上行数据。网络设备根据第三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示例性地提供了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的方式。

13、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上行授权消息中。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方式。

1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执行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主体)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为网络设备为例描述。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周期。网络设备根据第一周期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配置第二周期;第二周期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五信息的周期。第二周期小于等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每帧上行数据的周期。第五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量。

15、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周期,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二周期,从而实现终端设备按照第二周期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五信息,即使有的待传输上行数据按照regular bsr触发机制无法触发regular bsr,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周期性发送的第五信息,为这些待传输上行数据申请上行资源。

16、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信息携带在终端设备辅助信息中。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发送第四信息的方式。

17、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执行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主体)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为例描述。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待传输的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与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长。若终端设备能够在第一时长内发送第一上行数据至网络设备,且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的至少一项: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或者,终端设备提高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

18、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网络设备在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的第一信息,以及与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长后,若终端设备在收到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期间有新的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为了避免为终端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被终端设备过多地用于传输第二上行数据,导致出现第一上行资源不足以传输完第一上行数据的情况,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和/ 或,提高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从而保证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上行资源上完整发送第一上行数据,避免出现第一上行数据传输超时,导致无法正确解码数据,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

19、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前,第一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第一优先级为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为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第一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的场景中,从而解决若第一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可能会导致未传完的第一上行数据无法在配置的pdb内传完的问题。

20、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逻辑信道为前向预测编码帧对应的逻辑信道;第二逻辑信道为全帧压缩编码帧对应的逻辑信道。第一上行数据为前向预测编码帧,第二上行数据为全帧压缩编码帧。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前向预测编码帧对应的逻辑信道配置的优先级,低于全帧压缩编码帧对应的逻辑信道配置的优先级的场景中,从而解决xr业务中,未传完的全帧压缩编码帧数据可能无法在配置的pdb内传完的问题。

21、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将第一优先级调整为第三优先级,其中第三优先级高于第二优先级。

22、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调整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原先的优先级,使调整后的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高于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因为终端设备会优先传输优先极高的逻辑信道上的上行数据,所以终端设备会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

23、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提高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的情况下,第二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降低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且降低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实现使第一上行资源更多地分配给第一上行数据,更少地分配给第二上行数据。

24、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仅能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数据。其中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第一逻辑信道,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第二逻辑信道。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仅将第一上行资源分配给第一逻辑信道上的第一上行数据,不会将第一上行资源分配给第二逻辑信道上的第二上行数据,从而实现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

25、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周期信息;周期信息用于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示例性地提供了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的方式。

26、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将在传输第一上行数据后传输第二上行数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示例性地提供了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的方式。

27、结合上述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上行授权消息中。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方式。

28、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执行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主体)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下面以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为例描述。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周期。第一周期用于网络设备确定第二周期。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配置第二周期。第二周期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五信息的周期,第二周期小于等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每帧上行数据的周期。第五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量。

29、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周期,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二周期,从而实现终端设备按照第二周期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五信息,即使有的待传输上行数据按照上述的regular bsr触发机制无法触发regular bsr,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周期性发送的第五信息,为这些待传输上行数据申请上行资源。

30、结合上述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信息携带在终端设备辅助信息中。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发送第四信息的方式。

31、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该通信装置(主体)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该模块、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32、结合上述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待传输的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与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长。若处理模块根据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量和第一时长,确定终端设备能够在第一时长内发送第一上行数据至通信装置,且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的至少一项: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或者,终端设备提高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

33、结合上述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收发模块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前,第一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第一优先级为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为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34、结合上述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逻辑信道为前向预测编码帧对应的逻辑信道,第二逻辑信道为全帧压缩编码帧对应的逻辑信道。在收发模块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前,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数据为前向预测编码帧,第二上行数据为全帧压缩编码帧。

35、结合上述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将第一优先级调整为第三优先级。其中,第三优先级高于第二优先级。

36、结合上述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提高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的情况下,第二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降低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

37、结合上述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仅能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数据。其中,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第一逻辑信道,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第二逻辑信道。

38、结合上述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向通信装置发送的上行数据的周期信息。根据周期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

39、结合上述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收发模块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将在传输第一上行数据后传输第二上行数据;根据第三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

40、结合上述第五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上行授权消息中。

41、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该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该模块、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42、结合上述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周期。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周期确定第一配置信息。收发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配置第二周期;第二周期为终端设备向通信装置发送第五信息的周期,第二周期小于等于终端设备向通信装置发送每帧上行数据的周期。第五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量。

43、结合上述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信息携带在终端设备辅助信息中。

44、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该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该模块、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45、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待传输的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量;第二信息用于指示与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长。若发送模块能够在第一时长内发送第一上行数据至网络设备,且在接收模块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通信装置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的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的至少一项:通信装置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或者,通信装置提高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

46、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模块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前,第一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第一优先级为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为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47、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逻辑信道为前向预测编码帧对应的逻辑信道,第二逻辑信道为全帧压缩编码帧对应的逻辑信道。第一上行数据为前向预测编码帧,第二上行数据为全帧压缩编码帧。

48、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将第一优先级调整为第三优先级,其中,第三优先级高于第二优先级。

49、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提高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的情况下,第二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通信装置降低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的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

50、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在第一上行资源上优先发送第一上行数据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仅能用于传输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数据,其中,第一上行数据对应第一逻辑信道,第二上行数据对应第二逻辑信道。

51、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模块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前,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周期信息;周期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通信装置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存在第二上行数据待传输。

52、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模块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之前,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将在传输第一上行数据后传输第二上行数据。

53、结合上述第七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上行授权消息中。

54、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该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55、结合上述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周期;第一周期用于网络设备确定第二周期;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通信装置配置所述第二周期;第二周期为发送模块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五信息的周期,第二周期小于等于发送模块向网络设备发送每帧上行数据的周期;第五信息用于指示通信装置待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数据量。

56、结合上述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信息携带在终端设备辅助信息中。

57、其中,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不同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58、可选的,在以上第五至第八方面中,第五方面、第七方面中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第六方面、第八方面中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

59、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涉及的功能。

6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装置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61、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者上述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涉及的功能。

6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装置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63、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通信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64、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通信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65、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66、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67、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该收发器用于该通信装置与通信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当该通信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该收发器与通信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可选地,收发器可以为集成的一个装置,也可以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两个装置。

68、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该收发器用于该通信装置与通信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当该通信装置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该收发器与通信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可选地,收发器可以为集成的一个装置,也可以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两个装置。

69、在以上第九至第十六方面中,可选的,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可选的,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可选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

70、在以上第九至第十六方面中,可选的,第九方面、第十一方面、第十三方面、第十五方面中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第十方面、第十二方面、第十四方面、第十六方面中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

71、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72、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73、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74、第二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75、第二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网络设备,以及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的终端设备。

76、第二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接口电路和处理电路。接口电路可以包括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处理电路用于通过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任一方面,以及第三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实现。

77、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无线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技术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7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装置可以是无线通信设备,即支持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设备。具体地,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是诸如智能手机这样的终端,也可以是诸如基站这样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系统芯片也可称为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或简称为soc芯片。通信芯片可包括基带处理芯片和射频处理芯片。基带处理芯片有时也被称为调制解调器 (modem)或基带芯片。射频处理芯片有时也被称为射频收发机(transceiver)或射频芯片。在物理实现中,通信芯片中的部分芯片或者全部芯片可集成在soc芯片内部。例如,基带处理芯片集成在soc芯片中,射频处理芯片不与soc芯片集成。接口电路可以为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射频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可以为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基带处理芯片。

79、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无线通信装置可以是无线通信设备中的部分器件。如系统芯片或通信芯片等集成电路产品。接口电路可以为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器也可以体现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