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及系统

文档序号:30958373发布日期:2022-07-30 11:1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及系统
一种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通用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新一代航电系统所要面临着数字信号种类复杂、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体积受限等问题。虽然硬件处理设备更新速度快,处理器性能指数型提升,但是要在一个平台上同时满足实时性、高效性、可扩展性等应用需求,单核心的处理平台已经无法满足处理需求,现如今主流的数字信号处理平台dsp芯片具有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及实时性处理能力,多核dsp的发展使其在多条件操作和复杂算法的场景下拥有极佳的处理能力,在提升系统整体性能的同时,兼顾了系统散热、资源节约、运算效率。
3.在调制识别技术方面,伴随着现代信号种类的复杂化发展以及通信环境资源越来越稀缺,对通信信号的识别变得尤为关键。目前调制方式识别已经在民用和军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当前信号调制方式以及信道传输环境的复杂多样,面向非协作通信的信号调制方式识别变得格外重要。
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由于要在一个平台上同时满足实时性、高效性和可扩展性,现有单核心的处理平台无法满足处理需求。目前主流的数字信号处理硬件平台有现场可编程阵列fpga、专用asic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三大类,前两种由于硬件系统的局限性导致在信号处理中只能处理相对固定的任务,无法实现灵活性的算法调整。难以完成在多条件操作和复杂事务管理应用场景下的复杂算法部署。若使用多处理器架构互联方案用数量优势弥补硬件缺陷,理论上可以提高信号处理平台的整体计算性能和任务并发能力,但是多处理器之间的协同工作需要更多的接口和调度方案。大大增加了系统硬件资源和功耗开销,并带来处理器之间布局布线的困难,造成板卡体积过大,最严重的问题是多处理器会造成板卡散热困难,板卡温度过高会造成芯片的稳定性、可靠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及系统。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所述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包括:
7.本发明将信号的调制方式识别、多核的局部重构、并行化的算法处理相结合,将这三种任务合理化的分配给底层核心,0核作为主控负责系统的通信以及调度;核1作为识别核对外部信号进行识别处理;剩余的6个核心做并行处理,负责具体解调算法的执行。
8.①
调制方式识别
9.面向通用信号的调制方式识别,本发明对当前主流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算法进行研
究,结合系统硬件特性和应用需求,选择了基于调制信号特征值的提取识别方法。经过仿真实验后发现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对信号的识别性能不高,所以提出在原有识别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信号的高阶累积量参数和谱特性参数增强识别特征,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案能够有效的降低噪声干扰并提高识别准确率。用信号的高阶特性完美的避免了传输过程中噪声的影响。
10.②
多核的局部重构
11.采用本地方式的重构,算法识别核识别出调制方式后即可向主控核发送识别结果,主控核随即选择相应的解调重构算法,重构算法的选取主要依靠算法匹配机制:识别核将识别结果交给主控核后,主控核将识别结果与提前设定好的算法特征id匹配,找到待重构算法入口地址。待重构核心选取的依据是底层核心的忙闲状态,它会顺序性的轮询底层核心,将算法任务分配给第一个空闲核心。此流程是一个自动化的处理逻辑,所以并不需要经过上层系统的分配抉择。同时使用本地模式的局部重构能够保证系统的实时化要求。
12.进一步,所述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采用spi的接口启动方式,主控核率先启动,负责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上电后,主控核正常运行,其他核心处于idle状态,主控核开始进行系统的各种通信接口、外设的初始化工作;
14.步骤二,0核启动算法识别核1号核,1号核在接收到待识别信号后,通过出的调制识别方式对信号的调制方式进行识别,识别结束后将识别结果交给主控核,主控核通过分析识别结果,匹配出与调制方式相对应的解调算法;
15.步骤三,主控核在接收到重构命令时,将识别结果与实现分配好的程序信息做比对,比对的依据是根据调制方式的id号对应相应的解调算法,从而找到解调算法的入口地址;
16.步骤四,对底层核心的忙闲状态进行分析,将重构算法分配给核心号最小的空闲核心;在所述核心的bootmagic_addr地址出写入新算法程序的入口地址,写入完成后主控核向所述核心发送ipc中断唤醒所述核心运行相应解调算法。
17.进一步,所述bootmagic_addr地址是所述核心重新运行后的入口地址。
18.进一步,所述主控核的工作流程包括:
19.(1)系统运行后创建多个任务线程,运行bios_start()函数启动实时操作系统,0号主控核启动开始运行;
20.(2)系统主任务线程初始化所有全局变量、信号量及系统的硬件资源,创建监听中断线程;监听是否有重构指令到来,待收到重构指令后进行重构操作;
21.(3)当重构命令到来后触发硬件中断,主控核进入重构流程,对指令进行解析;通过指令判断需要重构的核、镜像重构算法以及釆用远程传输镜像还是从本地flash读取镜像;如果是从远程读取镜像,则触发网络通信任务从远端读取镜像数据;如果是本地模式的重构,则从flash中加载相应镜像;加载重构算法的核心的选择依据为当前时刻空闲的核心。
22.进一步,所述识别核的工作流程包括:
23.(1)识别核的软件是由主控核在dsp上电加载后由主控核唤醒启动的,用于运行实现烧写好的调制识别算法,对待识别信号进行分类识别;
24.(2)在监听中断信息的同时进行全局变量的初始化和信号量的初始化,随后进行srio硬件的配置,外部数据的输入是通过srio总线传输,循环的等待信号量的可用,并等待外部中断以告知新信号来临;
25.(3)当外部信号来临时,产生硬件中断,系统释放信号量,主任务进行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识别完成后将识别结果交由主控核;主控核进行相应的重构调度后,主任务继续挂起直到新的信号来临。
26.进一步,所述算法核的工作流程包括:
27.(1)在与主控核建立同步后初始化任务运行环境,包括初始化全局变量;
28.(2)不断监听,在读取到数据后通过算法流程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将处理结果发回主控核或直接输出。
2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的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系统,所述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系统包括:
30.将dsp底层8个核心作相关任务分配;针对dsp的多核特性,将信号的调制方式识别、多核的局部重构、并行化的算法处理相结合,将任务分配给底层核心,0核作为主控负责系统的通信以及调度;核1作为识别核对外部信号进行识别处理;剩余的6个核心做并行处理,负责具体解调算法的执行。
31.其中,所述主控核负责其他从核的调度,通过1号核心对通信信号进行识别后进通知0号核心进行重构,进而对其他核上的软件进行动态更新,主控核上的软件由系统重构主任务、接收1号核心的重构命令和两个中断组成;
32.所述识别核的核号为1,用于运行通信信号识别算法,对新来的信号进行识别后,将识别结果交给主控核,进而进行空闲核的局部重构;
33.所述算法核用于负责处理主控核分发的各项信号处理任务,多个算法核在空闲时刻被下发不同的算法处理任务;主控核的控制每个算法核的运行与停止,具体的算法文件由主控核负责更新;算法核上只有一个任务线程,由一个死循环负责不断轮询的监听新任务。
3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35.采用本地方式的重构,利用算法识别核识别出调制方式后向主控核发送识别结果,主控核选择相应的解调算法对底层的空闲算法核心进行算法动态更新。
3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37.采用本地方式的重构,利用算法识别核识别出调制方式后向主控核发送识别结果,主控核选择相应的解调算法对底层的空闲算法核心进行算法动态更新。
3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数据处理终端,所述信息数据处理终端用于实现所述的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系统。
39.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请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40.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发明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41.本发明以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为背景,利用dsp的多核特性,以dsp的动态调度和并行架构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的dsp动态重构系统,在实现调制方式识别的同时利用好dsp的多核特性。同时基于dsp的硬件特性对调制信号识别的特征值选取做出一定改进,提出将调制信号的瞬时特征、信号的高阶特性、信号的循环谱包络特征值相结合,实现对通用数字信号的类内以及类间调制方式的有效识别。
42.一、实现对于常规调制信号的识别任务。识别流程包括信号的噪声估计、信号的载频估计、信号的时频特性的参数提取以及基于决策树的分类器识别分类,在信噪比大于5db时即可实现90%的识别准确率。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信号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的参数特征不明显,受噪声干扰比较严重,所以提出使用信号的高阶累积量和循环谱分别提取明显的特征值和包络均值特征对类内调制方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两种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噪声干扰。
43.二、利用多核dsp的硬件特性,选用ti的tms320c6678芯片作为处理板卡,该dsp底层标配8个工业级核心c66x,因为各核心型号完全相同,因此片上8个核心既可以同时执行一个任务也可以并行的执行多个任务、本发明以0核作为主控核,负责完成对剩余7个核的管控及任务下发,在需要重构时,既可以通过远程重构的方式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重构文件,也可以从本地缓存中读取预先存储的镜像文件,紧接着查询底层核心的忙闲状态,将该核新老算法替换,实现该核心算法程序的动态切换,此重构过程是一个局部的行为,并不会影响其他核心的正常工作;核1作为调制方式识别核,负责调制方式识别;2~7核作为处理核,负责完成分配任务的解调处理逻辑。
44.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45.本发明主要是利用信号处理平台dsp的多核特性实现信号处理算法的并行处理。本发明的流程是一个自动化的处理逻辑,所以并不需要经过上层系统的分配抉择,同时使用本地模式的局部重构能够保证系统的实时化要求。
46.本发明算法核的工作流程比较简单,只负责算法的处理,结果处理完成后输出即可。本发明中所有的算法核为一种并行模式,各自之间的数据和结果互不干扰,一个核心的崩溃并不会影响到其他核心的正常运行。本发明充分利用了dsp的多核特性,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并行效率。
47.第三,作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辅助证据,还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48.(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转化后的预期收益和商业价值为:
49.民用角度来讲,政府为了对无线电频谱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需要对信号传输进行实时监测,以此确保当特殊情况发生时可以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在该过程中所有的识别工作都需要用到调制识别方面的技术。配合一个集成化的信号处理平台可以使识别处理过程更加高效。
50.在军事和国家安全这些对于我国影响较大的方面,特别是与国外进行电子对抗的过程中也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进行电子对抗中,通信对抗在电子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其主要包含通信侦察以及通信干扰两部分,在此应用场景中主要负责拦截、分析以及识别等,最终制定出有效的处理方案,从而达到摧毁敌方的目的。一个灵活小型化的多制式信号处理平台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身安全系数。
51.(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填补了国内外业内技术空白:
52.现在的信号处理平台主要有以下缺点:
53.一、在识别出信号的调制方式后由人工对信号处理平台重新烧写一份解调算法,此过程的烧写过程会导致系统的实时性较差。
54.二、系统的集成度不够,大部分的调制识别算法都在计算机上运行,而信号处理算法都在硬件设备上运行,两者之间的数据交互问题和平台的体积问题都不利于当前态势下的技术发展。
55.本发明将两个过程相结合,在同平台下实现了高识别率的调制识别算法的研究和灵活化的硬件处理逻辑。
56.(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信号处理平台的集成化发展。
附图说明
5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5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的流程图;
5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的原理图;
60.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主控核的工作流程图;
61.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算法识别核的具体流程图;
62.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ask的调制信号波形示意图;
63.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ask识别结果示意图;
64.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ask解调波形示意图;
65.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fsk的调制信号波形示意图;
66.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fsk识别结果示意图;
67.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fsk的解调波形示意图;
68.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psk的调制信号波形示意图;
69.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psk识别结果示意图;
70.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psk的解调波形示意图;
71.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2重构前调制波形示意图;
72.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2重构后调制波形示意图;
73.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改进后的调制信号识别准确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7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及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76.一、解释说明实施例。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本发明如何具体实现,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展开说明的解释说明实施例。
77.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8.s101,采用spi的接口启动方式,主控核率先启动,负责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上电后,主控核正常运行,其他核心处于idle状态,主控核开始进行系统的各种通信接口、外设的初始化工作;
79.s102,0核启动算法识别核1号核,1号核在接收到待识别信号后,通过出的调制识别方式对信号的调制方式进行识别,识别结束后将识别结果交给主控核,主控核通过分析识别结果,匹配出与调制方式相对应的解调算法;
80.s103,主控核在接收到重构命令时,将识别结果与实现分配好的程序信息做比对,比对的依据是根据调制方式的id号对应相应的解调算法,从而找到解调算法的入口地址;
81.s104,对底层核心的忙闲状态进行分析,将重构算法分配给核心号最小的空闲核心;在所述核心的bootmagic_addr地址出写入新算法程序的入口地址,写入完成后主控核向所述核心发送ipc中断唤醒所述核心运行相应解调算法。
8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向通信信号识别处理的dsp局部重构系统包括:
83.将dsp底层8个核心作相关任务分配;针对dsp的多核特性,将信号的调制方式识别、多核的局部重构、并行化的算法处理相结合,将任务分配给底层核心,0核作为主控负责系统的通信以及调度;核1作为识别核对外部信号进行识别处理;剩余的6个核心做并行处理,负责具体解调算法的执行。
84.其中,主控核负责其他从核的调度,通过1号核心对通信信号进行识别后进通知0号核心进行重构,进而对其他核上的软件进行动态更新,主控核上的软件由系统重构主任务、接收1号核心的重构命令和两个中断组成;
85.识别核的核号为1,用于运行通信信号识别算法,对新来的信号进行识别后,将识别结果交给主控核,进而进行空闲核的局部重构;
86.算法核用于负责处理主控核分发的各项信号处理任务,多个算法核在空闲时刻被下发不同的算法处理任务;主控核的控制每个算法核的运行与停止,具体的算法文件由主控核负责更新;算法核上只有一个任务线程,由一个死循环负责不断轮询的监听新任务。
87.实施例1:动态重构的规则设计
88.本发明采用的重构方式为本地方式的重构,因为算法识别核识别出调制方式后即可向主控核发送识别结果,主控核随即选择相应的解调算法对底层的空闲算法核心进行算法的动态更新。此流程是一个自动化的处理逻辑,所以并不需要经过上层系统的分配抉择。同时使用本地模式的局部重构能够保证系统的实时化要求。
89.本发明中采用spi的接口启动方式,首先主控核率先启动,负责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上电后,主控核正常运行,其他核心处于idle状态,此时主控核会开始进行系统的
各种通信接口、外设等初始化工作。然后0核会首先启动算法识别核1号核,1号核在接收到待识别信号后,通过上一章节提出的调制识别方式对信号的调制方式进行识别,识别结束后会将识别结果交给主控核,主控核通过分析识别结果,匹配出与调制方式相对应的解调算法,识别过程如图2所示。
90.主控核在接收到重构命令时,会将识别结果与实现分配好的程序信息做比对,比对的依据是根据调制方式的id号对应相应的解调算法,从而找到解调算法的入口地址。接下来对底层核心的忙闲状态进行分析,将重构算法分配给核心号最小的空闲核心,然后会在该核心的bootmagic_addr地址(此地址是该核心重新运行后的入口地址)出写入新算法程序的入口地址,写入完成后主控核会向该核心发送ipc中断唤醒该核心运行相应解调算法。
91.实施例2
92.本发明以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为背景,利用dsp的多核特性,以dsp的动态调度和并行架构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的dsp动态重构系统,在实现调制方式识别的同时利用好dsp的多核特性。同时基于dsp的硬件特性对调制信号识别的特征值选取做出一定改进,提出将调制信号的瞬时特征、信号的高阶特性、信号的循环谱包络特征值相结合,实现对通用数字信号的类内以及类间调制方式的有效识别。
93.将dsp底层8个核心作相关任务分配。针对dsp的多核特性,将信号的调制方式识别、多核的局部重构、并行化的算法处理相结合,将这三种任务合理化的分配给底层核心,0核作为主控负责系统的通信以及调度;核1作为识别核对外部信号进行识别处理;剩余的6个核心做并行处理,负责具体解调算法的执行。
94.一、主控核功能设计:
95.在多核系统中,主控核负责其他从核的调度,通过1号核心对通信信号进行识别后进通知0号核心进行重构。进而对其他核上的软件进行动态更新,主控核上的软件主要由两个任务(系统重构主任务、接收1号核心的重构命令)、两个中断组成。
96.如图3所示,主控核工作流程如下:
97.1.系统运行后首先创建多个任务线程,随后运行bios_start()函数启动实时操作系统,0号主控核启动开始运行。
98.2.系统主任务线程首先初始化所有全局变量、信号量以及系统的硬件资源,然后创建一个监听中断线程;监听是否有重构指令到来,待收到重构指令后进行重构操作。
99.3.当重构命令到来后触发硬件中断,然后主控核进入重构流程,对指令进行解析。通过指令判断哪个核需要重构,用何种算法镜像重构,采用远程传输镜像还是从本地flash读取镜像。如果是从远程读取镜像,则触发网络通信任务从远端读取镜像数据。如果是本地模式的重构,那么就从flash中加载相应镜像。加载重构算法的核心的选择依据为当前时刻空闲的核心。
100.二、识别核功能设计
101.在本系统中,识别核的核号为1。识别核主要运行通信信号识别算法,对新来的信号进行识别后,将识别结果交给主控核,进而进行空闲核的局部重构。本核心对于实现本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准确地识别出调制信号类型,才能选择相应的解调算法获取信息内容。
102.如图4所示,算法识别核的具体流程如下:
103.1.识别核的软件是由主控核在dsp上电加载后由主控核唤醒启动的。它的工作内容是运行实现烧写好的调制识别算法,对待识别信号进行分类识别。
104.2.在监听中断信息的同时会进行全局变量的初始化和信号量的初始化,随后进行srio硬件的配置,因为外部数据的输入是通过srio总线传输,然后循环的等待信号量的可用。等待外部中断以告知新信号来临。
105.3.当外部信号来临时,产生硬件中断,系统释放信号量,主任务进行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识别完成后将识别结果交由主控核,随后主控核进行相应的重构调度。然后主任务继续挂起直到新的信号来临。
106.三、算法核功能设计
107.算法核的具体工作内容为负责处理主控核分发的各项信号处理任务,多个算法核在空闲时刻被下发不同的算法处理任务。主控核的控制每个算法核的运行与停止,具体的算法文件由主控核负责更新。算法核上只有一个任务线程,由一个死循环负责不断轮询的监听新任务。
108.算法核的工作流程为:
109.1.在与主控核建立同步后初始化任务运行环境,包括初始化全局变量。
110.2.不断监听,在读取到数据后通过算法流程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将处理结果发回主控核或直接输出。
111.算法核的工作流程比较简单,他只负责算法的处理,结果处理完成后输出即可。本发明中所有的算法核为一种并行模式,各自之间的数据和结果互不干扰,一个核心的崩溃并不会影响到其他核心的正常运行。充分利用了dsp的多核特性,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并行效率。
112.二、应用实施例。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创造性和技术价值,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具体产品上或相关技术上的应用实施例。
113.本发明主要针对以dsp+fpga为核心的处理器架构。
114.由fpga模块实现外部信号接收和信号的预处理,dsp模块实现信号的特征提取、分类识别以及信号解调。dsp中的解调算法文件可以提前烧写进外部flash中存储也可以采用远程模式的动态重构,上位机或其他设备将新的算法文件发送到待重构核心的运行内存中,不需要主控核再运行搬移程序。
115.应当注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设备和方法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发明的设备及其模块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116.三、实施例相关效果的证据。本发明实施例在研发或者使用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积
极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的确具备很大的优势,下面内容结合试验过程的数据、图表等进行描述。
117.一、识别准确度的改进
118.如图16所示,经过改进后的识别方案能够在低信噪比时有效的提高识别准确度,证明采用信号的特征参数结合信号的高阶统计量和循环谱包络均值可以实现对信号调制识别性能的提升。
119.二、多核dsp的底层动态重构
120.为了测试并行模式下任务的调度及处理结果。0核和1核分别运行各自的调度及调制方式识别算法,令3号核和5号核进行部分算法的运行,核2、核4、核6先置于空闲状态,按照上图的算法分配,当任务来临时,按照顺序分配原则,核2、核4、核6会依次运行2ask解调、2fsk解调、2psk解调任务。
121.对于信号的载频估计或者是调制方式的识别,实际都是对于信号时频的计算。由于dsp编写的程序相较于matlab而言精度较差,同时采样的位数有限,所以与实际数据会有一定偏差,但是误差的大小还需要进行分析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122.实验过程如下:
123.(1)首先先使用dsp的graph功能对2ask的调制信号波形进行提取,得出如图5所示的调制信号波形,此时将2ask的信号数据交由识别核进行调制方式识别,得出识别结果后通过控制台输出如图6,主控核调度当前空闲核心2号核心进行2ask信号的解调,解调波形如图7。
124.(2)首先先使用dsp的graph功能对2fsk的调制信号波形进行提取,得出如图8所示的调制信号波形,此时将2fsk的信号数据交由识别核进行调制方式识别,得出识别结果后通过控制台输出如图9,主控核调度当前空闲核心4号核心进行2fsk信号的解调,解调波形如图10。
125.(3)首先先使用dsp的graph功能对2psk的调制信号波形进行提取,得出如图11所示的调制信号波形,此时将2psk的信号数据交由识别核进行调制方式识别,得出识别结果后通过控制台输出如图12,主控核调度当前空闲核心4号核心进行2fsk信号的解调,解调波形如图13。
126.当此时所有核心都空闲,如果此时有新的待识别任务出现,那么新任务将再次分配给2号核,此时2号核进行重构任务,输出解调信号波形。重构前后的2号核调制波形为如图14和图15。
12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