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23008发布日期:2022-08-23 17:2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目前,具有立体音效的移动终端,通常在终端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发声装置,位于移动终端上端的发声装置的出音路径进一步包括外放时的发声装置出音路径,以及移动终端屏幕顶部的听筒模式的出音路径;由于两个出音路径不是相互独立的,当终端用户使用听筒模式进行通话时,会导致部分声音信号通过发声装置出音路径传播出去,即存在终端漏音问题,影响用户的私密性需求以及发声装置的整体音效。
3.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移送终端,能够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对出声模式进行灵活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移动终端存在的容易漏音,影响用户的私密性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的声学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发声器件,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其中,在壳体和第一发声器件之间设置有折叠盖板以及与折叠盖板连接的马达;第一发声器件包括主动振动系统和被动振动系统,主动振动系统包括主动振膜和驱动主动振膜振动的音圈,被动振动系统包括被动振膜,主动振膜和被动振膜同向振动,主动振膜和壳体之间形成前声腔,被动振膜和壳体之间形成后声腔,第一声孔与前声腔导通,第二声孔通过折叠盖板可切换地与前声腔导通或与后声腔导通。
6.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壳体和上述的声学装置,声学装置设于移动终端的顶部,终端壳体上设有与第一声孔连通的第一出音部,以及与第二声孔连通的第二出音部;其中,移动终端具有听筒模式和和外放模式,当移动终端处于听筒模式时,折叠盖板向第一声孔一侧摆动;当移动终端处于外放模式时,折叠盖板向背离第一声孔一侧摆动。
7.本实施例中的声学装置,其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第一声孔与前声腔导通,第二声孔通过折叠盖板可切换地与前声腔导通或与后声腔导通,由此可以实现第一发声器件在受话器模式和扬声器模式中的转换。当第二声孔与后声腔导通时,第一发声器件实现受话器模式,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辐射相反相位的声波,形成声偶极子。于使用者周围的人,起到降低漏音的作用;当第二声孔与前声腔导通时,第一发声器件实现扬声器模式,第二声孔和第一声孔共同辐射前声腔声波。
8.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9.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10.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声学装置的分解图;
11.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声学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12.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声学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13.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声学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14.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盖板与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15.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16.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发声器件1、磁路系统11、主动振膜12、前盖121、被动振膜13、音圈14、后盖131、第一声孔21、第二声孔22、屏幕组件3、折叠盖板4、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铰链43、限位滑块44、限位条45、旋转轴46、后声腔5、前声腔6、弧形摆槽7、壳体8、第一壳体81、第二壳体82、第二发声器件9、骨架10、音圈20、减速器30、马达40。
17.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18.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0.为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的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2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声学装置的分解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声学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结构。
22.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声学装置,包括壳体8和设置在壳体8内的第一发声器件1,在壳体8上设置有第二声孔22和第一声孔 21;其中,第一发声器件1包括主动振动系统和被动振动系统,主动振动系统包括主动振膜12和驱动主动振膜12振动的音圈,被动振动系统包括被动振膜13,主动振膜12和被动振膜13同向振动,主动振膜12和壳体8之间形成前声腔,被动振膜13和壳体8之间形成后声腔,所述第一声孔12与前声腔导通,所述第二声孔13通过折叠盖板4可切换地与所述前声腔导通或与所述后声腔导通。
23.换言之,位于主动振膜12一侧的腔体与第一声孔21导通;在壳体8和第一发声器件1之间设置有折叠盖板4以及与折叠盖板4连接的马达40;马达40用于带动折叠盖板4向第一声孔21一侧摆动(如图2所示位置),以使位于被动振膜13一侧的腔体与第二声孔22导通,主动振膜12一侧的腔体与第一声孔21导通,且第二声孔22和第一声孔21相隔离,第一声孔21和第二声孔22辐射相反相位的声波,此时,声学装置处于受话器模式状态下,第一发声器件
1的声音信号主要通过侧面出声孔传出,能够防止第二声孔22漏音,提高通话的私密性;此外,马达还用于带动折叠盖板4向背离第一声孔 21一侧摆动(与图2所示相反方向的位置),以使位于被动振膜13一侧的腔体封闭,第二声孔22和第一声孔21相导通,此时声学装置处于扬声器模式,能够通过第二声孔22和第一声孔21同时进行声音传递,进而与声学装置的第二发声器件9配合实现立体声效果。
24.可知,由于第一声孔21和第二声孔22所在平面呈一定夹角,通过马达 40控制折叠盖板4在不同的方向之间进行位置切换,能够实现声学装置在受话器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切换,进而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声学需求。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声学装置处于受话器模式时,折叠盖板4处于隔离第一声孔21与第二声孔22的位置,此时的第二声孔22与第一声孔21形成偶极子效应,后声腔5通过路径a与外界导通,起到消减声学装置背面远场漏音,降低声音泄漏量的作用,而第一声孔21贴近人耳,前声腔6通过路径b 与外界导通,不影响声音的响度,进而实现通话声音清晰,并防止通话内容泄露的效果。
26.当声学装置处于扬声器模式时,折叠盖板4处于连通第一声孔21和第二声孔22的位置,第一发声器件1的发出的声音通过第一声孔21和第二声孔 22传出,即路径a和路径b同时与前声腔6导通,后声腔5封闭,能够起到输出较大声压级的作用,进而与第二发声器件9进行配合,实现高质量的立体声效果。
27.在本发明的声学装置中,被动振膜13可采用柔性膜,可设置在壳体8的内侧壁,并位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1的后声腔5中,具有防止后声腔5进水的功能;此外,主动振膜12的振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被动振膜13进行振动,进而输出相反相位的声波,使得第二声孔22和第一声孔21形成偶极子效应,起到消除声学装置的点整机背面远场漏音的工能。
2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声器件1进一步包括外壳、与外壳相适配的前盖121和后盖131(在该实施例一中可不设置该后盖结构),以及设置在壳体8、后盖131和前盖121形成的收容空间内的磁路系统11,磁路系统11设置在主动振膜12和被动振膜13之间,磁路系统11形成有容纳音圈的磁间隙,并且在磁路系统11上设置有贯穿该磁路系统11的通孔,后盖与被动振膜13之间形成后声腔5,前盖121与主动振膜12之间形成与第一声孔导通的前声腔6;同时,还可在前盖121和后盖131上设置对应的防尘网,联动件设置在前声腔6和后声腔5的交界处,主动振膜12和被动振膜13 相互平行设置在磁路系统11的两侧,主动振膜12位于第一发声器件1的前声腔6内,被动振动位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1的后声腔5内。
29.在本实施例一中,被动振膜13的固定方式是固定在壳体8的内侧和/或外壳的外侧,被动振膜13和第一发声器件1属于两个单独的结构件,可知,被动振膜13的固定方式还存在其他的变形形式。
30.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声学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结构。
31.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二中,被动振膜13位于磁路系统11中,且主动振膜12和被动振膜13关于磁路系统11呈对称分布,在磁路系统1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磁路系统11内部的骨架10,骨架10位于磁路系统11的中心通孔处,主动振膜12和被动振膜13通过骨架10进行连接固定;或者,主动振膜12和/或被动振膜13的中心区域向通孔内延伸并与相对侧固定连接。
32.此外,在主动振膜12的一侧设置有悬设在磁路系统11内的音圈14,音圈14悬设在磁路系统11的磁间隙内,通过通电振动产生声音信号,由于主动振膜12和被动振膜13通过骨架10进行连接,主动振膜12的振动能够带动被动振膜13振动,并输出相反相位的声波,使得第二声孔22和第一声孔 21形成偶极子效应。
33.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声学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结构。
34.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被动振膜13也位于磁路系统中,且主动振膜12和被动振膜13关于磁路系统呈对称分布,在磁路系统的内部设置有贯穿磁路系统的音圈20,主动振膜12和被动振膜13通过音圈20进行连接固定。
35.其中,通孔设于磁路系统11对应磁间隙的位置,音圈20贯穿磁路系统 11且主动振膜12和被动振膜13通过音圈20固定连接,或者设置骨架穿过通孔,骨架的一端连接主动振膜或者音圈底部,另一端连接被动振膜。
36.可知,采用音圈20固定主动振膜12和被动振膜13的结构,相比实施例二,能够简化骨架的安装,且音圈20在磁路系统中受到的磁场作用力更强,相应地声学性能也更加优异。
37.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骨架与主动振膜可以为一体成型或者骨架与被动振膜为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盖板和马达的示意结构。
38.如图1至图5共同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盖板4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两块通过铰链43连接的挡板,在挡板的两端设置有延伸出的限位滑块44;在壳体8内设置有与限位滑块44相适配的弧形滑轨,限位滑块44限位在弧形滑轨内滑动,进而实现折叠盖板4在预设的弧形滑轨内进行左右方向的摆动,进而实现对第二声孔22的导通或隔离。
39.其中,在折叠盖板4上设置有旋转轴46,在外壳或者壳体8上设置有与旋转轴46位置对应的轴槽,旋转轴46限位在轴槽内运动,在折叠盖板4的自由端设置有长条状的限位条45,或者在折叠盖板4的自由端的两端分别设有延伸出的限位块,在壳体8内设置有与对限位条45或限位块进行限位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折叠盖板4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摆动。
40.具体地,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可设置弧形摆槽7,弧形摆槽7的尺寸大于顶出声孔的尺寸;并且,顶出声孔位于弧形摆槽7的中心位置,通过马达40可带动折叠盖板4在对应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交替摆动,进而实现受话器模式和扬声器模式之间的切换。
41.此外,还包括减速器30,马达40可通过减速器30设置在旋转轴46的任意一端,减速器30的一端与马达40连接,另一端通过孔柱与旋转轴46相结合,进而通过马达40和减速器30的配合对旋转轴46进行旋转控制。此外,还包括设置在壳体8上的屏幕组件3,以及还可在外壳的外侧壁或壳体8的内侧壁上设置阻尼支架(图中未示出),马达40通过阻尼支架限位固定在转轴的一侧,能够通过阻尼支架降低马达40振动对声学装置的干扰。
42.作为具体示例,折叠盖板4包括两块通过铰链43连接的第一挡板41和第二挡板42,在第二挡板42上设置有一个旋转轴46,在第一挡板41的自由端上设置长条状的限位条45,或者在第一挡板41的自由端的两端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块,通过限位块与对应的轨道进行适配滑动,能够实现第一挡板 41的摆动。可知,折叠盖板4的挡板设置个数可根据需要进行封堵的通道的尺寸进行设置,通常设置两个挡板即可满足封堵要求。
43.此外,折叠盖板4可选用铝合金件、不锈钢件等金属件或其具有一定刚性的非金属结构件。并且,折叠盖板4可固定在第一发声器件1的外壳的外侧壁或者声学装置的壳体8的
内侧壁上,当折叠盖板4设置在第一发声器件1 的外壳上时,折叠盖板4和第一发声器件1可作为整体结构安装在声学装置内部,进而简化组装工艺。
44.本发明实施例的声学装置,壳体8可进一步包括适配连接的第一壳体81 和第二壳体82,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壳体8的结构可灵活设置,该声学装置可以理解为常规意义上的扬声器模组,其自身形成前声腔和后声腔,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移动终端中;此外还可以配合移动终端的壳体,即声学装置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采用移动终端的终端壳体,即利用终端壳体的结构作为声学装置的部分壳体,与移动终端的壳体组装后形成前声腔和/或后声腔,进而节省声学装置整体占用的空间。
45.具体地,壳体8可包括正面、背面、连接正面和背面的侧面,屏幕组件可设置在正面,第一声孔设于壳体8的正面或者设于正面和侧面的连接处,第二声孔设于背面、侧面或者背面与侧面的连接处。
46.与上述声学装置相对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具体地,图6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结构。
47.如图6所述,上述移动终端包括终端壳体8和上述的声学装置,声学装置设于移动终端的顶部,形成第一发声器件1,在终端壳体上设有与第一声孔连通的第一出音部,以及与第二声孔连通的第二出音部;其中,移动终端具有听筒模式和外放模式,当移动终端处于听筒模式时,联动件沿第一预设方向摆动;当移动终端处于外放模式时,联动件沿第二预设方向摆动。
48.此外,移动终端的底部还可设有第二发声器件9,终端壳体上还设有供第二发声器件9的声波传导到外界的底部出音部。
49.根据上述本发明提供的声学装置及声学装置,通过马达带动折叠盖板向第一声孔一侧摆动,能够使第二声孔和第一声孔相隔离,且第一发声器件的前声腔与第一声孔导通,第一发声器件的后声腔与第二声孔导通,降低第二声孔的漏音,保护个人隐私;以及,通过马达还带动折叠盖板向背离第一声孔一侧摆动,能够使第一发声器件的前声腔与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同时导通,第一发声器件的后声腔封闭,进而通过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配合实现立体声音效果,提高用户的私密性需求以及高质量的音质体验需求;此外,还设置有被动振膜,不仅能够实现后声腔防水,还能够达到第二声孔和第一声孔的偶极子效应,提高声学装置的整体性能。
50.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