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反射面、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712336发布日期:2023-10-12 14:2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智能反射面、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反射面、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无线通信过程中,无线窄带系统容易受环境影响。例如,在具有较多反射物的室内场景中,信号在从发射点传输至接收点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个反射物的反射,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多径现象。其中,不同路径上的反射物对入射至其表面的信号的幅度、相位以及传输方向会产生不同的改变。这样,多条路径上的信号可能会出现同幅反向叠加,从而使得信号深度衰减,进而导致接收点无法接收到信号或接收到的信号较弱。例如,在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中,rfid读写器在对rfid标签进行盘点时, rfid读写器发出的携带有盘点命令的信号可能会受到多个反射物的反射出现深度衰减,使 rfid标签无法接收到该信号,从而导致盘点失败。基于此,亟需提出一种信号发送方法来提高无线通信的通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反射面、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以改善因多个反射物的反射导致信号出现深度衰减的问题,提高无线通信的通信效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反射面,所述智能反射面包括多个阵元;所述多个阵元中的每个阵元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向第二无线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调整信息,所述调整信息为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的响应情况发送;基于所述调整信息对自身的开关状态进行调整;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反射面可以接收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调整信息,并根据调整信息对自身的开关状态进行调整,由于该调整信息是第一无线设备基于第二无线设备对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响应情况发送的,因此,该调整信息可以将智能反射面包括的多个阵元调整至更合适的开关状态,进而使多个阵元能够将接收到的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第二信号调整至更合适的相位,以降低第二信号因受到多个反射物的反射而出现深度衰减的概率,提高了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效果。另外,智能反射面包括的多个阵元中的每个阵元均能够接收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调整信息,并基于调整信息对自身的开关状态进行调整,这样,就无需在智能反射面中设置控制器来接收调整信息,降低了智能反射面的生产成本。

4、可选地,所述多个阵元中的每个阵元包括无源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所述无源ic包括幅相控制电路和信令通信电路,所述信令通信电路和所述幅相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信令通信电路用于接收所述调整信息,并基于所述调整信息控制所述幅相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所述幅相控制电路用于在开启状态下,对待发送的信号的相位和/或幅度进行调整。

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各个阵元中均设置信令通信电路,通过该信令通信电路可以接收调整信息,并基于接收到的调整信息对对应的幅相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进行调整,这样,就无需在智能反射面中设置控制器,降低了智能反射面的生产成本。其中,幅相控制电路可以为二极管、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或金属半场效晶体管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

6、可选地,所述无源ic还包括能量收集电路,所述能量收集电路分别与所述信令通信电路、所述幅相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能量收集电路用于收集周边环境中的电磁波的能量,并利用收集到的能量向所述幅相控制电路和所述信令通信电路供电。

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无源ic中包括的能量收集电路可以收集周边环境中的电磁波的能量,并利用收集到的能量向幅相控制电路和信令通信电路供电,使智能反射面无需外部电源进行供电,不仅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增强了智能反射面的易部署性。

8、可选地,每个阵元还包括天线,所述天线用于发射所述幅相控制电路调整后的信号。其中,所述天线包括金属贴片和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绝缘层和金属层,所述无源ic的一端与所述金属贴片连接,所述无源ic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基板的绝缘层与所述基板的金属层连接,该基板的绝缘层的材料为柔性材料。

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基板的绝缘层的材料为柔性材料,例如,塑料、纸等。这样,不仅降低了智能反射面的生产成本,而且增强了智能反射面的易部署性。

10、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第一无线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智能反射面向第二无线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智能反射面包括多个阵元;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的响应情况,向所述智能反射面发送调整信息,所述调整信息用于调整所述多个阵元的开关状态;通过调整后的所述智能反射面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送第二信号。

1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智能反射面包括的阵元在处于不同开关状态下能够对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号的相位和/或幅度进行不同的调整。因此,根据第二无线设备对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响应情况来对智能反射面包括的多个阵元的开关状态进行调整,能够使多个阵元将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第二信号调整至更合适的相位,以降低第二信号因受到多个反射物的反射而出现深度衰减的概率,这样,可以提高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效果。

12、可选地,所述通过智能反射面向第二无线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实现过程为:向所述智能反射面发送初始配置信息,所述初始配置信息用于对所述多个阵元的开关状态进行初始配置;通过初始配置后的所述智能反射面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13、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的响应情况,向所述智能反射面发送调整信息的实现过程为: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初始配置信息,向所述智能反射面发送所述调整信息。由于第一无线设备未接收到第二无线设备对第一信号的响应信号,说明经过智能反射面包括的多个阵元进行相位和/ 或幅度调整后的第一信号仍出现了深度衰减,使第一无线设备和第二无线设置之间无法正常通信,因此,需对各个阵元的开关状态需要调整,此时,可以基于初始配置信息生成调整信息,并将调整信息发送至智能反射面,使智能反射面包括的多个阵元可以基于调整信息对自身的开关状态进行调整,使调整后的多个阵元能够将第一信号调整至合适的相位,来降低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信号的衰减,进而增强第一无线设备和第二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效果。

14、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的响应情况,向所述智能反射面发送调整信息的实现过程为: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响应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所述初始配置信息,向所述智能反射面发送所述调整信息。

15、示例性地,第一无线设备可以在将第一信号发送出去时开始计时,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了第二无线设备对第一信号的响应信号,可以先确定该响应信号的信号强度,如果接收到的响应信号的信号强度不大于信号强度阈值,则说明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效果较差,需通过对阵元的开关状态进行调整来增强通信效果,此时,可以向智能反射面发送该调整信息。如果该响应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信号强度阈值,则说明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效果较好,已经可以满足通信要求,也即,通过初始配置后的各个阵元已处于较合适的开关状态,此时,可以停止向智能反射面发送调整信息,以避免盲目的通过调整信息对各个阵元的开关状进行调节反而影响通信效果。

16、可选地,所述调整信息包括配置内容、配置模式、待配置阵元的数量和起始的待配置阵元,所述配置内容包括为所述待配置阵元配置的多个比特数据,所述配置模式用于指示所述多个比特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数据所对应的待配置阵元。

17、可选地,所述第一无线设备为无线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为rfid标签,则第一信号可以为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进行盘点的盘点命令。

18、可选地,第一无线设备还可以为nb-iot中的基站,第二无线设备为nb-iot终端,此时,第一信号可以为数据获取命令。例如,当该nb-iot终端为燃气表时,该数据获取命令可以用于获取燃气表中记录的燃气数据。或者,第一无线设备还可以为无线ap,第二无线设备为通过该无线ap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该第一信号可以为诸如探测信号、测试信号之类的待终端设备响应的信号,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19、可选地,所述多个阵元中的每个阵元包括无源集成电路ic,所述无源ic包括幅相控制电路和信令通信电路;所述向所述智能反射面发送所述调整信息,包括:向每个阵元的信令通信电路发送所述调整信息,所述信令通信电路用于基于所述调整信息控制所述幅相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所述幅相控制电路用于在不同状态下,对待发送的信号的相位和/或幅度进行不同的调整。

20、可选地,所述无源ic还包括能量收集电路,所述能量收集电路用于收集周边环境中的电磁波的能量,并利用收集到的能量向所述幅相控制电路和所述信令通信电路供电。

21、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应用于第一无线设备,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信号发送方法行为的功能。所述信号发送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模块。示例性地,该至少一个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调整模块。

22、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智能反射面向第二无线设备发送第一信号,所述智能反射面包括多个阵元;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的响应情况,向所述智能反射面发送调整信息,所述调整信息用于调整所述多个阵元的开关状态;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调整后的所述智能反射面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送第二信号。

23、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智能反射面发送初始配置信息,所述初始配置信息用于对所述多个阵元的开关状态进行初始配置;通过初始配置后的所述智能反射面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24、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初始配置信息,向所述智能反射面发送所述调整信息。

25、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设备对所述第一信号的响应信号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响应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所述初始配置信息,向所述智能反射面发送所述调整信息。

26、可选地,所述调整信息包括配置内容、配置模式、待配置阵元的数量和起始的待配置阵元,所述配置内容包括为所述待配置阵元配置的多个比特数据,所述配置模式用于指示所述多个比特数据中的每个比特数据所对应的待配置阵元。

27、可选地,所述第一无线设备为无线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为rfid标签。

28、可选地,所述多个阵元中的每个阵元包括无源集成电路ic,所述无源ic包括幅相控制电路和信令通信电路;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向每个阵元的信令通信电路发送所述调整信息,所述信令通信电路用于基于所述调整信息控制所述幅相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所述幅相控制电路用于在不同状态下,对待发送的信号的相位和/或幅度进行不同的调整。

29、可选地,所述无源ic还包括能量收集电路,所述能量收集电路用于收集周边环境中的电磁波的能量,并利用收集到的能量向所述幅相控制电路和所述信令通信电路供电。

30、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装置,所述信号发送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信号发送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的程序,以及存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信号发送方法所涉及的数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所述存储设备的操作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该通信总线用于该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建立连接。

31、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

32、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

33、上述第四方面、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第二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如下技术效果:

3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反射面可以接收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调整信息,并根据调整信息对自身的开关状态进行调整,由于该调整信息是第一无线设备基于第二无线设备对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响应情况发送的,因此,该调整信息可以将智能反射面包括的多个阵元调整至更合适的开关状态,进而使多个阵元能够将接收到的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第二信号调整至更合适的相位,以减弱第二信号因受到多个反射物的反射而出现的信号衰减,提高第一无线设备与第二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效果。另外,智能反射面包括的多个阵元中的每个阵元均能够接收第一无线设备发送的调整信息,并基于调整信息对自身的开关状态进行调整,这样,就无需在智能反射面中设置控制器来接收调整信息,降低了智能反射面的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