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以及建立链路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54155发布日期:2023-10-25 21:5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以及建立链路的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以及建立链路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医院、企业办公、工业生产和轨道交通等场景。其中,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购物和生活更加便利。

2、在轨道交通场景中,车站和列车之间需要一个专有的wlan系统进行车地通信,以保障轨道交通快速、安全和高效的运行。例如,车站与列车之间会采用无线网格(mesh)网络来承载通信数据。其中,通信数据需要通过轨旁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车载(accesspoint,ap)之间的链路进行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以及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建立链路的方法,车载ap主动发送信标帧,并根据轨旁ap测量得到的该信标帧的信号强度值确定是否改变车载ap的链路。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车载接入点、第一轨旁接入点和第二轨旁接入点,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存在链路。

3、其中,车载接入点用于发送信标帧。

4、其中,第一轨旁接入点用于接收所述信标帧,测量所述信标帧的信号强度以得到第一信号强度值,以及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

5、其中,第二轨旁接入点用于接收所述信标帧,测量所述信标帧的信号强度以得到第二信号强度值,以及经由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

6、其中,车载接入点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确定是否改变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7、上述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车载ap和轨旁ap属于同频ap,车载ap和轨旁ap均通过同一无线信道来发送信号。在轨旁ap发送信标帧的方案中,会出现两个轨旁ap同时发送信标帧的情形。两个信标帧之间互相干扰,导致车载ap无法接收到两个信标帧,从而影响链路。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接入点安装于行驶在轨道上的列车中,多个轨旁接入点沿所述轨道安装,所述多个轨旁接入点包括第一轨旁接入点和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其中,第二轨旁接入点具体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所述控制器用于经由第一轨旁接入点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接入点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与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建立链路,并与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断开链路;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保持与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1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立链路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车载接入点。所述系统中的第一轨旁接入点和第二轨旁接入点接收所述信标帧,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存在链路。

12、该方法包括:发送信标帧,接收所述信标帧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由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测量所述信标帧的信号强度得到,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由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测量所述信标帧的后信号强度得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确定是否改变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接入点安装于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中,多个轨旁接入点沿所述轨道安装,所述多个轨旁接入点包括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和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确定是否改变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的链路包括: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与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建立链路,并与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断开链路;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保持与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15、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立链路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轨旁接入点。该方法包括:接收所述系统中的车载接入点发送的信标帧,并测量信标帧的信号强度以得到信号强度值;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所述信号强度值。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接入点安装于行驶在所述轨道上的列车中,所述轨旁接入点沿所述轨道安装。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所述信号强度值,包括:经由另一轨旁接入点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所述信号强度值,其中,所述另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存在链路。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所述信号强度值包括: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信号强度值,所述控制器用于经由另一轨旁接入点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所述信号强度值。

19、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车载接入点、第一轨旁接入点、第二轨旁接入点和控制器,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存在链路。

20、其中,所述车载接入点用于发送信标帧。

21、其中,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用于接收所述信标帧,测量所述信标帧的信号强度以得到第一信号强度值,以及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

22、其中,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用于接收所述信标帧,测量所述信标帧的信号强度以得到第二信号强度值,以及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

23、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确定所述车载接入点是否改变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接入点安装于行驶在轨道上的列车中,多个轨旁接入点沿所述轨道安装,所述多个轨旁接入点包括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和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

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经由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接入点与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建立链路,并与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断开链路;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经由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接入点保持与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26、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链路的方法,应用于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轨旁接入点发送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轨旁接入点发送的第二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由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测量车载接入点发送的信标帧的信号强度得到,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由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测量车载接入点发送的信标帧的信号强度得到;根据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确定是否改变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2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确定是否改变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的链路包括: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经由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接入点与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建立链路,并与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断开链路;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经由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接入点保持与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28、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接入点。该车载接入点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建链模块。

29、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信标帧。

30、其中,接收模块用于经由第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的链路接收所述信标帧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由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测量所述信标帧的信号强度得到,所述第二信号强度由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测量所述信标帧的信号强度得到。

31、其中,建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确定是否改变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3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车载接入点安装于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中,多个轨旁接入点沿所述轨道安装,所述多个轨旁接入点包括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和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

3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建链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与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建立链路,并与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断开链路;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保持与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34、第七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轨旁接入点。该轨旁接入点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

35、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载接入点发送的信标帧,并测量所述信标帧的信号强度以得到信号强度值。

36、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所述信号强度值。

3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接入点安装于行驶在所述轨道上的列车中,所述轨旁接入点沿所述轨道安装。

3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39、经由另一轨旁接入点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所述信号强度值,其中,所述另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存在链路。

4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信号强度值,所述控制器用于经由另一轨旁接入点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所述信号强度值。

41、第八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接收模块和判断模块。

42、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轨旁接入点发送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轨旁接入点发送的第二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由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测量车载接入点发送的信标帧的信号强度得到,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由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测量车载接入点发送的信标帧的信号强度得到。

43、其中,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确定是否改变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与所述车载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4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经由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接入点与所述第二轨旁接入点建立链路,并与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断开链路;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经由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向所述车载接入点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载接入点保持与所述第一轨旁接入点之间的链路。

45、第九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设备。所述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于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第二方面及其可选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案,或者实现前述第三方面及其可选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案,或者实现前述第五方面及其可选实施方式中的方案。

46、第十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二方面及其可选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案,或者执行前述第三方面及其可选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案,或者执行前述第五方面及其可选实施方式中的方案。

47、第十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代码,当计算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二方面及其可选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案,或者执行前述第三方面及其可选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案,或者执行前述第五方面及其可选实施方式中的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