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方法和用户面节点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79142发布日期:2023-11-09 22:0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移动通信系统、方法和用户面节点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通信,尤其是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方法和用户面节点。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诸如远程机器人手术、无人驾驶、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游戏等时延敏感性高的业务激增。

2、相关技术中,为了使移动通信网络能够更好地满足时延敏感性高的业务需求,用户面节点进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监测,以便按照根据qos监测结果确定的转发策略对流量进行转发。


技术实现思路

1、然而,发明人注意到,这种方式下,移动通信网络仍然无法很好地满足时延敏感性高的业务需求。

2、发明人分析发现,相关技术中,用户面节点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protocol,udp)/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上承载的用户面部分的gprs隧道协议(user plane part of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gtp-u)转发流量。

3、由于udp/ip无连接、无序的特性,用户面节点接收的数据包是无序的,这使得用户面节点需要利用缓冲区和队列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重排。

4、在这一背景下,数据包乱序的增加会使得缓冲区及队列的可用空间减小,从而会导致时延增大、网络吞吐量降低等问题,并且,还可能造成丢包。换言之,数据包乱序情况明显影响通信时延。

5、然而,在进行qos监测时,用户面节点并不监测数据包乱序情况,从而导致根据qos监测结果确定的转发策略并不准确,进而导致移动通信网络无法很好地满足时延敏感性高的业务需求。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节点和第一控制面节点,其中:每个用户面节点被配置为:统计一类或多类服务质量qos流中具有预设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向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乱序监测结果,所述乱序监测结果包括至少一类qos流中每类qos流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用户面节点被配置为根据具有所述预设流向的每个qos流的多个数据包接收的先后顺序和每个数据包携带的序列号,统计具有所述预设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用户面节点还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获取乱序监测指示,所述乱序监测指示携带所述一类或多类qos流中每类qos流的qos流标识qfi。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乱序监测指示还携带所述预设流向,所述预设流向包括上行流向和下行流向中的至少一个。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乱序监测指示还携带周期和触发事件中的至少一个;每个用户面节点被配置为以所述周期统计具有所述预设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并发送所述乱序监测结果;和/或在发生所述触发事件时发送所述乱序监测结果。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面节点,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性网络detnet控制器的请求,生成所述乱序监测指示;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控制面节点获取所述乱序监测指示。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乱序信息包括数据包乱序数量。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qos流包括第一qos流,所述第一qos流是每类qos流中数据包乱序数量最大的qos流。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qos流还包括第二qos流,所述第二qos流是每类qos流中数据包乱序数量最小的qos流。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乱序监测结果还包括所述至少一类qos流中每类qos流的qfi。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乱序监测结果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中每个qos流的流向。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乱序监测结果还包括所述乱序监测结果的类型,所述类型为周期型或事件型。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用户面节点还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获取qos参数,并按照所述qos参数中的qos配置文件转发对应的流,其中,所述qos参数根据所述乱序监测结果确定。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被配置为:发送所述乱序监测结果至确定性网络detnet控制器和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第二控制面节点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第二控制面节点获取所述qos参数,所述qos参数包括第一qos参数和第二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面节点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乱序监测结果生成所述第一qos参数。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面节点,被配置为获取所述detnet控制器根据所述乱序监测结果确定的detnet参数,其中,所述detnet参数包括detnet流的需求属性;将所述detnet参数转换为所述第二qos参数,所述第二qos参数中的qos配置文件包括所述需求属性;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面节点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三控制面节点获取所述第二qos参数。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需求属性包括第一需求属性和第二需求属性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第一需求属性包括最大时延变化范围、最大连续丢包容忍度和最大乱序容忍度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需求属性包括最小带宽、最大时延和最大丢包率中的至少一个。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面节点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面节点包括接入网设备和用户面功能upf网元,其中:所述接入网设备被配置为统计所述一类或多类qos流中具有下行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所述upf网元被配置为统计所述一类或多类qos流中具有上行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为会话管理功能网元。

2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包括:统计一类或多类qos流中具有预设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向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乱序监测结果,所述乱序监测结果包括至少一类qos流中每类qos流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

28、在一些实施例中,统计具有所述预设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包括:根据具有所述预设流向的每个qos流的多个数据包接收的先后顺序和每个数据包携带的序列号,统计具有所述预设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获取乱序监测指示,所述乱序监测指示携带所述一类或多类qos流中每类qos流的qfi。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乱序监测指示还携带所述预设流向,所述预设流向包括上行流向和下行流向中的至少一个。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乱序监测指示还携带周期和触发事件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具有所述预设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以所述周期被统计、且所述乱序监测结果以所述周期被发送;和/或所述乱序监测结果在发生所述触发事件时被发送。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乱序信息包括数据包乱序数量。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qos流包括第一qos流,所述第一qos流是每类qos流中数据包乱序数量最大的qos流。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qos流还包括第二qos流,所述第二qos流是每类qos流中数据包乱序数量最小的qos流。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乱序监测结果还包括所述至少一类qos流中每类qos流的qfi。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乱序监测结果还包括所述至少一个qos流中每个qos流的流向。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乱序监测结果还包括所述乱序监测结果的类型,所述类型为周期型或事件型。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获取qos参数,并按照所述qos参数中的qos配置文件转发对应的流,其中,所述qos参数根据所述乱序监测结果确定。

39、在一些实施例中,统计一类或多类qos流中具有预设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包括:接入网设备统计所述一类或多类qos流中具有下行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

40、在一些实施例中,统计一类或多类qos流中具有预设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包括:upf网元统计所述一类或多类qos流中具有上行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

41、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节点,包括:统计模块,被配置为统计一类或多类qos流中具有预设流向的每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用户面节点所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乱序监测结果,所述乱序监测结果包括至少一类qos流中每类qos流的至少一个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

4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面节点,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4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户面节点;和所述第一控制面节点。

4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4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46、本公开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面节点统计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并向第一控制面节点发送包括qos流的数据包乱序信息的乱序监测结果。如此,可以使得根据乱序监测结果准确地确定转发策略成为可能,以便用户面节点能够根据准确的转发策略进行流量转发,进而可以为移动通信系统更好地满足时延敏感性高的业务需求提供基础。

4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