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83737发布日期:2023-11-10 03:4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拥有多个电子设备的用户也随之增加。不同的电子设备的主要功能不同。例如,手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移动通话服务(包括语音和视频通话服务);平板电脑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通过无线局域网利用即时通讯应用(如微信tm)为用户提供语音或视频通信。在一些场景下,用户可能希望通过其他没有上述“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移动通话”功能的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表等)实现移动通话。

2、相关技术中提出同步通话功能。通过该同步通话功能,手机可以将手机的移动通话转移至与该手机存在连接(如wi-fi连接或蓝牙连接等)的其他电子设备上。如此,用户不仅可以使用手机接听或拨打电话,还可以使用其他电子设备接听手机来电或控制手机拨出电话。然而,在实现上述同步通话功能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手机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不稳定、用户误触关闭同步通话功能等情况,都会导致移动通话结束。也就是说,采用上述相关技术,容易出现移动通话被误挂断的情况,影响用户的通话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在两个电子设备使用同步通话功能进行移动通话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移动通话被误挂断的可能性,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话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该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了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第一无线通信连接为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该方法包括:

4、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建立移动通话连接,通过该移动通话连接,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第一移动通话。在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均开启了预设通话功能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将第一移动通话转移至第二电子设备上,以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事件,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并且,第一电子设备将移动通话转移回第一电子设备,即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三移动通话。

5、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了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建立移动通话连接,并通过该移动通话连接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一移动通话。若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均开启了预设通话功能,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该第一移动通话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转移到第二电子设备上。即,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无线连接和移动通话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在进行上述第二移动通话的过程中,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事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移动通话由第二电子设备转移回第一电子设备,而不是直接挂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这样,可以减少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移动通话被误挂断的情况,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具体包括:通过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电子设备由第二电子设备采集的第一音频数据,并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向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第一音频数据。第一电子设备还通过移动通话连接接收来自第三电子设备的第二音频数据,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第二音频数据。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第二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服务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移动通话。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事件为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则表示第一电子设备无法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实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功能,此时将移动通话转移回第一电子设备,而不是直接挂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移动通话之间的移动通话。这样,可以减少误挂断的情况,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事件: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或者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则表示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可以实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功能,但不能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此时将移动通话转移回第一电子设备,而不是直接挂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移动通话之间的移动通话。这样,可以减少误挂断的情况,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还建立了不同于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连接,如第二无线通信连接。在第一事件为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或者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在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事件,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之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三移动通话之前,该移动通话方法还包括:

10、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二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在发生第二事件时,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二事件,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二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其中,第二事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事件: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第二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二强度阈值;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第二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

11、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了两种不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如果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或者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利用第二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然后,如果发生第二事件,则表示第一电子设备无法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实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功能,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实现第一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功能,但不能保证用户的通话质量。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二事件将移动通话转移回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第三移动通话。如此,可以避免移动通话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频繁转移,可以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事件为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的预设通话功能关闭,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或第二电子设备中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对应的无线通信功能关闭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在开启预设通话功能的情况下,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之后,该移动通话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三事件,结束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其中,第三事件包括: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

13、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在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第一无线通信连接将移动通话转移到第二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无线通信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第一强度阈值,则表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距离可能较远。此时,响应于上述第三事件,第一电子设备控制结束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移动通话。如此,可以避免移动通话由第一电子设备转移回第二电子设备之后,用户无法及时移动到第一电子设备附近,并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继续进行移动通话的情况,从而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移动通话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事件,发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将由第二电子设备转移至第一电子设备。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提示信息还用于提示用户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的移动通话由第二电子设备转移至第一电子设备的原因。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或语音通话,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与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相同,或者,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与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相同。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第二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的情况下,在停止通过移动通话连接和第一无线通信连接支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二移动通话之后,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移动通话连接与第三电子设备进行第三移动通话之前,该移动通话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用于请求用户选择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的第二提示信息。然后,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提示信息的第一选择操作,确定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视频通话;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提示信息的第二选择操作,确定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为语音通话。这样,可以由用户自行选择第三移动通话的通话类型,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18、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移动通信模块;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移动通信模块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移动通话方法。

19、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中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所述的移动通话方法。

20、其中,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