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话方法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16107发布日期:2023-11-22 15:3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通话方法及通信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终端,尤其涉及一种通话方法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为满足用户多方通话的需求,运营商支持两方或者多方(三方及以上)通话。例如,用户a在通过手机与用户b通话时,还可以通过手机接听用户c的来电或者向用户c去电,实现用户a、用户b与用户c的三方通话。

2、然而,用户a没办法在通过手机的听筒与用户b进行通话的同时,还能够使用该手机进行接听来电的操作或者拨号操作。也就是说,若用户使用手机进行接听来电的操作或者拨号操作,会影响用户当前的通话。同时,在用户同时接到两通来电时,用户只能接听其中一通来电,无法接听另一通来电。

3、可见,用户用单个设备实现多方通话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话方法及通信系统,用于减小用户使用单设备同时进行多通电话过程中,用户操作对当前通话的影响。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话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的通信系统,第一设备正在与第三设备进行第一通话,方法包括:第二设备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第一应用的图标;响应于用户对第一应用的图标的操作,第二设备显示第二界面;响应于用户在第二界面上输入目标号码并拨号的操作,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拨号指令,拨号指令携带有目标号码;第一设备响应于拨号指令,向第四设备发送通话请求,第四设备为目标号码对应的设备;第四设备响应于通话请求,显示第三界面,第三界面包括第一控件;响应于用户对第一控件的操作,第四设备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第二通话。

4、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用户正在使用第一设备(例如,手机)与第三设备进行通话(例如,第一通话)时,可以通过第二设备(例如,平板)进行拨号操作,并利用手机的天线、通信模块等器件与第四设备建立第二通话,避免用户在使用手机进行通话的同时还使用手机进行拨号操作,可以减少拨号操作对当前通话(例如,第一通话)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

5、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若第一设备包括一张用户标识模块sim卡,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拨号指令,在第二通话建立成功之前,第一设备将第一通话设置为呼叫保持;第一设备显示第四界面,第四界面包括第二控件;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控件的操作,在建立第二通话后,第一设备合并第一通话和第二通话,形成第三通话。

6、也就是说,在第一设备(例如,手机)建立第二通话后,可以为用户提供合并会话的控件(即第二控件)。若用户选择在第一设备上合并通话(例如,点击第二控件),则用户可以使用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第四设备同时进行通话,实现三方会议。

7、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若第一设备包括一张sim卡,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拨号指令,在第二通话建立成功之前,第一设备将第一通话设置为呼叫保持;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通话状态信息;基于第一通话状态信息,第二设备显示第五界面,第五界面包括第三控件;响应于用户对第三控件的操作,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合并通话指令;响应于合并通话指令,在建立第二通话后,第一设备合并第一通话和第二通话,形成第四通话,在第四通话过程中,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或者第四设备之间的通话数据通过第一设备转发。

8、也就是说,在第一设备(例如,手机)建立通话后,第二设备(例如平板、pc)上也可以为用户提供合并通话的控件(即第三控件)。若用户选择在第二设备上合并通话(例如,点击第三控件),用户可使用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第四设备同时进行通话,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的通话数据通过第一设备转发。

9、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若第一设备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且第一通话为第一sim卡的通话,方法还包括:若第二通话为第一sim卡的通话,在建立第二通话后,第一设备合并第一通话以及第二通话,形成第三通话;若第二通话为第二sim卡的通话,在建立第二通话后,第二设备通过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进行第二通话,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进行第一通话。

10、也就是说,若第一设备包括两张sim卡的情况,且两个通话使用的是一张sim卡,可以认为该第一设备相当于包括一张sim卡。在这种情况下,参见前文提供的两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上均可以为用户提供合并通话的控件,若用户点击第一设备上的合并通话的控件(即第二控件),第一设备合并第一通话和第二通话后,用户可以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第四设备通话;若用户点击第二设备上的合并通话的控件(即第三控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合并通话后,用户可以通过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第四设备通话,且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的通话数据通过第一设备转发。若两个通话使用了不同的sim卡(第一通话使用第一sim卡,第二通话使用第二sim卡),则用户可以继续通过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进行第一通话,并通过第二设备与第四设备进行第二通话,且第二设备与第四设备间的通话数据通过第一设备转发。

11、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方法还包括: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四设备的来电,第一设备显示第六界面,第六界面包括第四控件;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转发来电;响应于接收到来电,第二设备显示第七界面,第七界面包括第五控件;若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对第四控件的操作,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建立第五通话;若第二设备接收到用户对第五控件的操作,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令;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指令,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建立第六通话,在第六通话过程中,第二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通话数据通过第一设备转发。

12、也就是说,在用户使用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进行第一通话时,若第一设备接收到第四设备的来电,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可以为用户提供接听该来电的方式。其中,若用户选择在第一设备上接听来电,则用户可以使用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进行通话;若用户选择在第二上接听来电,则用户可以通过第二设备与第四设备进行通话(即第六通话),且第二设备与第四设备间的通话数据通过第一设备转发。同时,在用户使用第二设备接听来电时,可以减少接听来电的操作对当前通话(例如,第一通话)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

13、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方法还包括:若第一设备仅包括一张sim卡,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对第四控件的操作,第一设备将第一通话设置为呼叫保持;第一设备显示第八界面,第八界面包括第六控件;响应于用户对第六控件的操作,第一设备合并第五通话和第一通话形成第七通话。

14、在第一设备建立第五通话后,第一设备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合并通话的控件(第四控件),用户可以使用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第四设备同时进行通话,实现三方会议。

15、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第六界面还包括管理第一通话的控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对管理第一通话的控件的操作,第一设备显示第九界面,第九界面包括第七控件;响应于用户对第七控件的操作,第一设备挂断第一通话,显示第十界面,第十界面包括第八控件;响应于用户对第八控件的操作,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建立第五通话。用户也可以不选择挂断第一通话,接起该来电,不进行三方会议。

16、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若第一设备仅包括一个sim卡,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指令,第一设备将第一通话设置为呼叫保持,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通话状态信息;响应于接收到第二通话状态信息,第二设备显示第十一界面,第十一界面包括第九控件;响应于用户对第九控件的操作,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合并通话指令;响应于接收到合并通话指令,第一设备合并第六通话和第一通话形成第八通话,在第八通话过程中,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或者第四设备之间的通话数据通过第一设备转发。

17、在第二设备与第四设备建立第六通话后,第二设备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合并通话的控件(第四控件),用户可以使用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第四设备同时进行通话,实现三方会议。

18、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第七界面还包括管理第一通话的控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对管理第一通话的控件的操作,第二设备显示第十二界面,第十二界面包括第十控件;响应于用户对第十控件的操作,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挂断指令;响应于接收到挂断指令,第一设备挂断第一通话,向第二设备发送挂断通知;响应于接收到挂断通知,第二设备显示第十三界面,第十三界面包括第十一控件;响应于用户对第十一控件的操作,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令。用户也可以不选择挂断第一通话,接起该来电,不进行三方会议。

19、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若第一设备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且第一通话为第一sim卡的通话,方法还包括:

20、若来电为第一sim卡的来电,且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对第四控件的操作,在建立第五通话后,第一设备合并第五通话和第一通话形成第七通话;

21、或者,若来电为第一sim卡的来电,且第二设备接收到用户对第五控件的操作,在建立第六通话后,第一设备合并第六通话和第一通话,形成第八通话,在第八通话过程中,第二设备与第三设备或者第四设备之间的通话数据通过第一设备转发;

22、或者,若来电为第二sim卡的来电,且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对第四控件的操作,建立第四通话时,第一设备挂断第一通话;

23、或者,若来电为第二sim卡的来电,且第二设备接收到用户对第五控件的操作,在建立第六通话后,第二设备通过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进行第六通话,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进行第一通话。

24、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若第一设备与多个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第二设备为多个电子设备中使用状态符合预设条件且优先级最高的电子设备。

25、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若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均未进行通话,且第一设备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先后接收到第一来电和第二来电,第一来电为第一sim卡对应的来电,第二来电为第二sim卡对应的来电;响应于接收到第一来电,第一设备显示第十四界面,第十四界面包括接听或挂断第一来电的控件;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转发第二来电;响应于接收到第二来电,第二设备显示第十五界面,第十五界面包括接听或挂断第二来电的控件。

26、也就是说,若双卡手机先后接到两通来自于不同sim卡的来电(均未接通)手机可以将其中一通来电(第二来电)转发给其他设备(例如,第二设备),使用户可以在通过第一设备接通第一来电的同时,通过第二设备接通第二来电。

27、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第一设备包括第一通话服务、第一连接模块,第二设备包括第二通话用户界面ui、第二通话服务和第二连接模块,响应于用户在第二界面上输入目标号码并拨号的操作,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拨号指令包括:响应于用户在第二界面上输入目标号码并拨号的操作,第二通话ui生成拨号指令;第二通话ui向第二通话服务发送拨号指令;第二通话服务接收拨号指令,向第二连接模块发送第二指令,第二指令携带有第一设备的标识;第二连接模块接收第二指令,与第一连接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第二通话服务通过第二连接模块向第一连接模块转发拨号指令。

28、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第一设备还包括底层模块,第一设备响应于拨号指令,向第四设备发送通话请求包括:第一连接模块接收拨号指令,向第一通话服务转发拨号指令;第一通话服务接收拨号指令,调用底层模块向第四设备发送通话请求。

29、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第一设备包括第一通话服务、第一设备描述模块以及第一决策中心,方法还包括:第一通话服务向第一设备描述模块发送查询指令;第一设备描述模块接收查询指令,查询得到设备列表,设备列表包括与第一设备通信连接的多个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包括标识、名称或型号中的至少一项;第一设备描述模块向第一通话服务发送设备列表;第一通话服务向第一决策中心发送第三指令,第三指令携带有设备列表;第一决策中心接收第三指令,从多个电子设备确定第二设备。

30、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第一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模块,第二设备包括第二连接模块,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转发来电包括:第一决策中心向第一连接模块发送第四指令,第四指令携带有第二设备的标识;第一连接模块接收第四指令,与第二连接模块建立通信连接;第一决策中心向第一通话服务反馈第二设备的标识;第一通话服务通过第一连接模块向第二连接模块转发同振信令,同振信令携带有第二设备的标识、来电对应的来电信息。

31、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设计方式中,第二设备还包括第二通话服务和第二通话ui,响应接收到来电,第二设备显示第七界面包括:第二连接模块向第二通话服务发送同振信令;第二通话服务调用第二通话ui根据来电信息绘制并显示第七界面。

3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3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第一设备(如手机)上运行时,使得第一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的方法;

34、或者,当计算机指令在第二设备(如平板,pc)上运行时,使得第二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的方法。

35、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的方法。

36、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上述芯片系统可以应用于包括通信模块和存储器的电子设备。该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接收到的信号,该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的方法。

37、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的电子设备,第三方面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四方面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及第五方面的芯片系统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