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增强手段的精密时间传递方法和系统

文档序号:31195571发布日期:2022-08-20 00: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增强手段的精密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广域增强信息、区域基准站数据和解算辅助数据;所述广域增强信息包括:广域的卫星星历、钟差和相位小数偏差产品;所述区域基准站数据包括:基准站上卫星的伪距和相位原始观测数据;所述解算辅助数据包括: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参数、地球自转参数和基准站坐标;基于所述广域增强信息、所述区域基准站数据和所述解算辅助数据提取基准站上各颗卫星的信息,以得到区域增强信息;所述区域增强信息包括:每颗卫星的伪距、相位、对流层信息和电离层信息;获取用户观测数据;所述用户观测数据包括:用户测站数据和用户测站的解算辅助数据;所述用户测站数据包括:用户测站上卫星的伪距和相位原始观测数据;采用所述用户观测数据和所述区域增强信息进行精密时间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强手段的精密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广域增强信息、所述区域基准站数据和所述解算辅助数据提取基准站上各颗卫星的信息,以得到区域增强信息,具体包括:对区域基准站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周跳探测和粗差剔除处理,得到第一处理数据;基于所述卫星星历和基准站坐标,对所述第一处理数据进行相对论、潮汐、天线相位中心、对流层和地球自转误差的修正,得到区域增强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增强手段的精密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卫星星历和基准站坐标,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相对论、潮汐、天线相位中心、对流层和地球自转误差的修正,得到区域增强信息,具体包括:采用iers conventions 2010中指定的模型修正所述相对论和所述潮汐;采用igs14.atx模型修正所述天线相位中心;采用saastamoinen模型修正所述对流层;采用iers eop c04模型修正所述地球自转误差;结合所述相位小数偏差产品,进行参考站的ppp求解和模糊度固定,在ppp模糊度固定后,可以得到接收机的钟差,进而基于所述相位观测值和所述卫星星历提取各基准站上各颗卫星的增强信息,得到区域增强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增强手段的精密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用户观测数据和所述区域增强信息进行精密时间传递,具体包括:基于所述用户观测数据得到用户区域增强信息;基于所述用户区域增强信息确定观测方程和随机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解算所述观测方程和所述随机模型,得到浮点解;在浮点解的基础上,进行星间单差投影,恢复模糊度的整周特性,采用lambda搜索算法进行模糊度的固定,实现模糊度为固定解的精密时间传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增强手段的精密时间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测站内插的大气延迟改正数修正后的非差观测值表示为:
式中,为大气延迟改正后的伪距,为大气延迟改正后的相位观测值,为斜对流层模型值,为内插的斜对流层改正值,为内插后的电离层改正数,为原始伪距观测值,为原始相位观测值,λ
i
为第i个频率的载波波长;增强信息改正后的观测方程为:式中,为流动站端浮点模糊度,为改正后的接收机钟差,c为光速,为伪距观测噪声,为相位观测噪声,ρ
s
为站星几何距离;i代表频率,s代表卫星;随机模型按照卫星高度角确定为:式中,θ
s
为第s颗卫星的高度角,(σ
s
)2为观测值的先验方差,α为截止卫星高度角。6.一种基于增强手段的精密时间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广域增强信息、区域基准站数据和解算辅助数据;所述广域增强信息包括:广域的卫星星历、钟差和相位小数偏差产品;所述区域基准站数据包括:基准站上卫星的伪距和相位原始观测数据;所述解算辅助数据包括: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参数、地球自转参数和基准站坐标;增强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广域增强信息、所述区域基准站数据和所述解算辅助数据提取基准站上各颗卫星的信息,以得到区域增强信息;所述区域增强信息包括:每颗卫星的伪距、相位、对流层信息和电离层信息;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观测数据;所述用户观测数据包括:用户测站数据和用户测站的解算辅助数据;所述用户测站数据包括:用户测站上卫星的伪距和相位原始观测数据;时间传递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用户观测数据和所述区域增强信息进行精密时间传递。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增强手段的精密时间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信息生成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区域基准站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周跳探测和粗差剔除处理,得到第一处理数据;第一增强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卫星星历和基准站坐标,对所述第一处理数据进行相对论、潮汐、天线相位中心、对流层和地球自转误差的修正,得到区域增强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增强手段的精密时间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信息生成单元包括:第一修正子单元,用于采用iers conventions 2010中指定的模型修正所述相对论和所述潮汐;第二修正子单元,用于采用igs14.atx模型修正所述天线相位中心;
第三修正子单元,用于采用saastamoinen模型修正所述对流层;第四修正子单元,用于采用iers eop c04模型修正所述地球自转误差;增强信息生成子单元,用于结合所述相位小数偏差产品,进行参考站的ppp求解和模糊度固定,在ppp模糊度固定后,可以得到接收机的钟差,进而基于所述相位观测值和所述卫星星历提取各基准站上各颗卫星的增强信息,得到区域增强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增强手段的精密时间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传递模块包括:第二增强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观测数据得到用户区域增强信息;最小二乘解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区域增强信息确定观测方程和随机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解算所述观测方程和所述随机模型,得到浮点解;时间传递单元,用于在浮点解的基础上,进行星间单差投影,恢复模糊度的整周特性,采用lambda搜索算法进行模糊度的固定,实现模糊度为固定解的精密时间传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增强手段的精密时间传递方法和系统。所述基于增强手段的精密时间传递方法,首先,基于密集的区域增强站的观测值,结合广域的轨道、钟差、UPD等产品,产生区域增强信息后,用户接收到增强信息后,可以进行非差误差的精细修正,结合采集的观测数据和接收的星历和UPD产品,进行非差PPP-RTK解算,可以快速获取各测站的时差,从而实现用户之间的快速精密时间传递,进而提高时间传递精度的同时,提高用户使用的时效性。提高用户使用的时效性。提高用户使用的时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锐 卢晓春 张鹏飞 张睿 韩军强 范丽红 王思遥 刘明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5.26
技术公布日:2022/8/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