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33314发布日期:2024-01-16 12:4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无线通信中副链路(sidelink)相关的传输方案和装置。


背景技术:

1、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开始,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已经在发展sl(sidelink,副链路)作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直连通信方式,并在rel-16(release-16,版本16)中完成了“5g v2x with nr sidelink”的第一个nr sl(new radio sidelink,新空口副链路)标准。在rel-16中,nr sl主要被设计用于v2x(vehicle-to-everything,车联网),但它也可以用于公共安全(public safety)。随着nr sl进一步增强,rel-17引入了周期性的部分感知(periodic-based partialsensing,pbps),连续性的部分感知(contiguous partial sensing,cps),随机选择(random selection)和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等功率节省方案,也引入了多种用户间协调(inter-ue coordination)方案以提供更可靠的信道资源。

2、为了满足商业化的应用场景,工业界又对v2x提出了新的需求,更高的数据吞吐量以及对新载波频率的支持。因此,在3gpp ran-#94e次会议上,通过了针对nr sl演进的工作项目说明(work item description,wid)rp-213678,正式开启了nr v2x rel-18的标准化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rp-213678中的工作计划,nr rel-18需要支持sl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技术,每个用户(ue,user equipment)所采用的载波分量可能不同。而在现有的nr rel-16/17系统中,用户在pssch上的传输的数据需要在与该pssch所处的同一个sl资源池(resource pool,rp)中接收相应的harq反馈。当两个用户采用不同的载波分量(carrier component,cc)传输sl数据时,有可能导致对端用户没有相应的载波分量而无法执行harq反馈,造成sl传输的可靠性降低。

2、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资源映射方法,从而有效地多资源池数据的有效反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用户设备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基站中,反之亦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进一步的,虽然本技术的初衷是针对sl,但本技术也能被用于ul(uplink,上行链路)。进一步的,虽然本技术的初衷是针对单载波通信,但本技术也能被用于多载波通信。进一步的,虽然本技术的初衷是针对单天线通信,但本技术也能被用于多天线通信。进一步的,虽然本技术的初衷是针对v2x场景,但本技术也同样适用于终端与基站,终端与中继,以及中继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场景,取得类似的v2x场景中的技术效果。此外,不同场景(包括但不限于v2x场景和终端与基站的通信场景)采用统一的解决方案还有助于降低硬件复杂度和成本。

3、需要说明的是,对本技术中的术语(terminology)的解释是参考3gpp的规范协议ts36系列,ts37系列和ts38系列中的定义,但也能参考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规范协议的定义。

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在第一时频资源块上接收第一信号;

6、作为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响应,在目标时频资源块上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

7、其中,第一资源池包括第一时频资源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中的一个第一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资源池在时域包括多个第一类时隙,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中的任一第一类时频资源块在时域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一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一类时隙;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在时域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大于第一等效周期,所述第一等效周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时隙;第二资源池包括多个备选资源集合,第二周期是所述多个备选资源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在时域相邻的备选资源集合之间的时间间隔,目标资源集合是所述多个备选资源集合中的一个备选资源集合,所述目标资源集合包括多个第三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块是所述目标资源集合中的一个第三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与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块关联;所述第二资源池在时域包括多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目标资源集合中的任一第三类时频资源块在时域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第二周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第一等效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有关。

8、作为一个实施例,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两个用户采用不同的载波分量传输sl数据时,有可能导致对端用户没有相应的载波分量而无法执行harq反馈,造成sl传输的可靠性降低。

9、作为一个实施例,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两个用户采用不同的资源池传输sl数据时,有可能导致对端用户没有相应的发送资源池而无法执行harq反馈,造成sl传输的可靠性降低。

10、作为一个实施例,本技术的方法是:将第一资源池中的数据信道与第二资源池的反馈信道建立关系。

11、作为一个实施例,本技术的方法是:构建第一资源池中的数据信道和第二资源池中的数据信道与第二资源池中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

12、作为一个实施例,本技术的方法是:将不同子载波间隔的数据信道和反馈信道建立关系。

13、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将针对不同资源池的数据信道的反馈信号复用在同一资源池中,从而避免了没有有效反馈资源池而导致传输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效周期与所述第一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一类时隙的长度和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二类时隙的长度都有关。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池包括多个第一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资源池中的任一第一类时频资源块在频域包括多个第一类子载波,所述第二资源池包括多个第二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任一第二类时频资源块在频域包括多个第二类子载波;所述第一等效周期与所述第一资源池中的任一第一类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任一第二类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都有关。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池在频域包括多个第一类子信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在频域占用所述多个第一类子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子信道;所述第一资源池在频域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类子信道的个数和所述第一等效周期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中的所有第一类时频资源块的个数。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资源集合包括多个备选资源组,所述多个备选资源组中的任一备选资源组包括所述目标资源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三类时频资源块;目标资源组是所述多个备选资源组中的一个备选资源组,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块属于所述目标资源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被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组。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池包括第二时频资源组,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组包括多个第二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组中的任一第二类时频资源块在时域占用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目标资源集合包括第一目标资源子集和第二目标资源子集,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子集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关联,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子集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组关联;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子集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子集的在频域的起始位置。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第一频域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二资源池中所占用的频域资源。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资源集合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三类时频资源块在时域都属于目标时隙,所述目标时隙是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在所述第一资源池所占用的一个第一类时隙与所述目标时隙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最小时间间隔。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是用户设备。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是中继节点。

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是基站。

2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5、在第一时频资源块上发送第一信号;

26、在目标时频资源块上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

27、其中,第一资源池包括第一时频资源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中的一个第一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资源池在时域包括多个第一类时隙,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中的任一第一类时频资源块在时域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一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一类时隙;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在时域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大于第一等效周期,所述第一等效周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时隙;第二资源池包括多个备选资源集合,第二周期是所述多个备选资源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在时域相邻的备选资源集合之间的时间间隔,目标资源集合是所述多个备选资源集合中的一个备选资源集合,所述目标资源集合包括多个第三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块是所述目标资源集合中的一个第三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与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块关联;所述第二资源池在时域包括多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目标资源集合中的任一第三类时频资源块在时域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第二周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第一等效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有关。

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效周期与所述第一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一类时隙的长度和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二类时隙的长度都有关。

2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池包括多个第一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资源池中的任一第一类时频资源块在频域包括多个第一类子载波,所述第二资源池包括多个第二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任一第二类时频资源块在频域包括多个第二类子载波;所述第一等效周期与所述第一资源池中的任一第一类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和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任一第二类子载波的子载波间隔都有关。

3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池在频域包括多个第一类子信道;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在频域占用所述多个第一类子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类子信道;所述第一资源池在频域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一类子信道的个数和所述第一等效周期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中的所有第一类时频资源块的个数。

3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资源集合包括多个备选资源组,所述多个备选资源组中的任一备选资源组包括所述目标资源集合中的至少一个第三类时频资源块;目标资源组是所述多个备选资源组中的一个备选资源组,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块属于所述目标资源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被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资源组。

3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资源池包括第二时频资源组,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组包括多个第二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组中的任一第二类时频资源块在时域占用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目标资源集合包括第一目标资源子集和第二目标资源子集,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子集与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关联,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子集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组关联;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子集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子集的在频域的起始位置。

3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第一频域偏移被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资源集合在所述第二资源池中所占用的频域资源。

3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资源集合包括的所述多个第三类时频资源块在时域都属于目标时隙,所述目标时隙是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在所述第一资源池所占用的一个第一类时隙与所述目标时隙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最小时间间隔。

3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是用户设备。

3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是中继节点。

3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是基站。

3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39、第一接收机,在第一时频资源块上接收第一信号;

40、第一发射机,作为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响应,在目标时频资源块上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

41、其中,第一资源池包括第一时频资源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中的一个第一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资源池在时域包括多个第一类时隙,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中的任一第一类时频资源块在时域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一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一类时隙;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在时域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大于第一等效周期,所述第一等效周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时隙;第二资源池包括多个备选资源集合,第二周期是所述多个备选资源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在时域相邻的备选资源集合之间的时间间隔,目标资源集合是所述多个备选资源集合中的一个备选资源集合,所述目标资源集合包括多个第三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块是所述目标资源集合中的一个第三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与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块关联;所述第二资源池在时域包括多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目标资源集合中的任一第三类时频资源块在时域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第二周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第一等效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有关。

4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43、第二发射机,在第一时频资源块上发送第一信号;

44、第二接收机,在目标时频资源块上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是否被正确接收;

45、其中,第一资源池包括第一时频资源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是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中的一个第一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资源池在时域包括多个第一类时隙,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中的任一第一类时频资源块在时域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一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一类时隙;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组在时域所占用的时域资源不大于第一等效周期,所述第一等效周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时隙;第二资源池包括多个备选资源集合,第二周期是所述多个备选资源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在时域相邻的备选资源集合之间的时间间隔,目标资源集合是所述多个备选资源集合中的一个备选资源集合,所述目标资源集合包括多个第三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块是所述目标资源集合中的一个第三类时频资源块;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块与所述目标时频资源块关联;所述第二资源池在时域包括多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目标资源集合中的任一第三类时频资源块在时域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属于所述第二资源池中的一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第二周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时隙,所述第一等效周期与所述第二周期有关。

46、作为一个实施例,本技术具备如下优势:

47、-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两个用户采用不同的载波分量传输sl数据时,有可能导致对端用户没有相应的载波分量而无法执行harq反馈,造成sl传输的可靠性降低。

48、-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两个用户采用不同的资源池传输sl数据时,有可能导致对端用户没有相应的发送资源池而无法执行harq反馈,造成sl传输的可靠性降低。

49、-本技术将第一资源池中的数据信道与第二资源池的反馈信道建立关系。

50、-本技术构建第一资源池中的数据信道和第二资源池中的数据信道与第二资源池中的反馈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

51、-本技术将不同子载波间隔的数据信道和反馈信道建立关系。

52、-本技术将针对不同资源池的数据信道的反馈信号复用在同一资源池中,从而避免了没有有效反馈资源池而导致传输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