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身份识别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07766发布日期:2022-09-21 11:3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终端身份识别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属于通信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了一种终端身份识别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终端身份识别的作用主要是杜绝第三方话机终端接入网络,降低终端设备失泄密风险,随着人们对通信信息保密重视程度的增加,对于通信信息的保密方法也越来越重视。
3.现有技术中,一般话机采用数字加密的方式进行加密以防止失泄密,该方式保密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终端身份识别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其优势在于,大幅度提升终端话机的保密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身份识别的方法,其中包括:
6.当终端话机摘机主叫时,接收所述终端话机的身份识别码;
7.验证所述身份识别码是否正确;
8.当所述身份识别码验证正确时,接通通信线路。
9.可以理解,当终端话机摘机主叫时,接收所述终端话机的身份识别码,验证所述身份识别码是否正确,当所述身份识别码验证正确时,接通通信线路,能够提升终端话机的保密效果。
10.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终端话机有摘机状态和挂机状态两种状态,使用中断管脚控制所述摘机和所述挂机状态。
11.可以理解,使用中断管脚控制所述摘机状态和所述挂机状态,能够优化对摘机和挂机的控制效率。
12.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验证所述身份识别码是否正确包括:
13.使用第一输出管脚表示认证状态和非认证状态;
14.使用第二输出管脚控制电源开关;
15.使用第三输出管脚控制线路的通断。
16.可以理解,使用第一输出管脚表示认证状态和非认证状态,使用第二输出管脚控制电源开关,使用第三输出管脚控制线路的通断,能够提升所述身份识别码的验证效率。
17.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验证所述身份识别码是否正确包括:
18.当首次进入认证模式时,所述第二输出管脚关闭,所述第三输出管脚导通;
19.当进入所述挂机状态,所述第二输出管脚关闭,所述第三输出管脚导通。
20.可以理解,当首次进入认证模式时,所述第二输出管脚关闭,所述第三输出管脚导通,当进入所述挂机状态,所述第二输出管脚关闭,所述第三输出管脚导通,能够优化所述
身份识别码的验证效率。
21.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当所述认证状态的话机首次接入时,所述第一输出管脚有2秒低电平,之后一直为高电平。
22.可以理解,当所述认证状态的话机首次接入时,所述第一输出管脚有2秒低电平,之后一直为高电平,能够完善认证状态的设计过程。
23.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当所述非认证状态的话机接入后,所述第一输出管脚一直为高电平。
24.可以理解,当所述非认证状态的话机接入后,所述第一输出管脚一直为高电平,能够完善非认证状态的设计过程。
25.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当所述身份识别码验证正确时,接通通信线路之前,包括以下步骤:
26.当所述终端话机为挂机状态,所述终端话机被叫摘机时,在未超时状态,接收所述终端话机的所述身份识别码;
27.根据所述身份识别码,进行身份验证。
28.可以理解,当所述终端话机为挂机状态,所述终端话机被叫摘机时,在未超时状态,接收所述终端话机的所述身份识别码,根据所述身份识别码,进行身份验证,能够优化接通通信线路的过程。
29.第二方面,一种终端身份识别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的模块。
30.第三方面,一种终端身份识别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至少一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至少一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的指令。
31.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32.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当终端话机摘机主叫时,接收所述终端话机的身份识别码,验证所述身份识别码是否正确,当所述身份识别码验证正确时,接通通信线路,大幅度提升终端话机的保密效果。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基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身份识别的应用场景图;
3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身份识别的流程示意图;
3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身份识别的硬件设计框图;
3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任务启动软件设计的流程设计图;
3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认证模式管脚控制的时序图;
4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普通模式管脚控制的时序图;
4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身份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身份识别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4.本技术中的术语“1”和“2”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45.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定义为: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一种常用电话系统,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话网。pstn是一种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电路交换网络,在众多的广域网互连技术中,通过pstn进行互连所要求的通信费用最低。
47.请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身份识别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图包括用户101、定制话机102、身份识别设备103和pstn程控交换机104。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系统中的各个设备的数量、各个设备的形态和用户的数量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一个用户可以使用多个电子设备。
48.其中,用户101是实际操作定制话机102的用户,以控制定制话机102执行相应的操作。定制话机102可以是图1所示的可视电话,还可以是可通话的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智能手机、可通话的一体机、可通话的掌上电脑、可通话的平板电脑(pad)、可通话的智能电视终端和可通话的便捷式设备等。pc端的电子设备,例如可通话的一体机等,其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inux系统、unix系统、windows系列系统(例如windows xp、windows7等)等操作系统。移动端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等,其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安卓系统、ios(苹果手机的操作系统)、window系统等操作系统。
49.下面介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身份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身份识别装置执行,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电子设备或服务器中。
50.请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身份识别的流程示意图。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身份识别过程进行举例说明,该终端身份识别装置可以包括服务器或电子设
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01-s203,其中,
51.s201:当终端话机摘机主叫时,接收所述终端话机的身份识别码。
5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的摘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拿起电话机的听筒,另外一种情况是按免提,此时的状态就是摘机状态。在电信网中,发起呼叫的用户称为主叫方,如果将本机作为主叫方,可以呼叫被叫方,呼叫建立命令足由主叫方发出,它表示主叫方希望与被叫方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主叫方需通过呼叫,由交换网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之间的物理数据通路,固定分配网络的传输资源供通信双方使用,在主叫方与被叫方物理数据通路连接期间,其他用户不能使用该传输资源,需拆除连接时,由通信双方中任一方完成,交换网释放其占用的传输资源。
53.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步骤s201包括以下步骤:
54.所述终端话机有摘机状态和挂机状态两种状态,使用中断管脚控制所述摘机状态和所述挂机状态。
5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终端身份识别软件设计的任务上电初始化阶段,主要处理相关管脚和寄存器,该部分只在上电初始化时执行,处理管脚状态如下:第二输出管脚设置为低电平,关闭电源;第三输出管脚设置为低电平,线路导通。在任务启动阶段,任务启动主要实现开启认证的相关控制管脚,判断终端身份识别设备与定制话机之间的关系是为认证模式还是普通模式,其处理流程如下:
56.1)判断线路是否为摘机状态,如果线路是摘机状态,则往下执行流程,如果线路是挂机状态,则直接退出流程;
57.2)打开终端身份识别设备电源开关;
58.3)导通线路;
59.4)判断5s内是否有连续2s的低电平,如果有,则认为是认证模式,将终端身份识别设备的状态设置为认证模式,反之则认为是普通模式,将设备的状态设置为普通模式。
60.s202:验证所述身份识别码是否正确。
61.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步骤s202包括以下步骤a1-a3,其中:
62.a1:使用第一输出管脚表示认证状态和非认证状态。
63.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步骤a1包括以下步骤a11-a12:
64.a11:当所述认证状态的话机首次接入时,所述第一输出管脚有2秒低电平,之后一直为高电平。
65.a12:当所述非认证状态的话机接入后,所述第一输出管脚一直为高电平。
66.a2:使用第二输出管脚控制电源开关。
67.a3:使用第三输出管脚控制线路的通断。
68.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步骤s202包括以下步骤:
69.当首次进入认证模式时,所述第二输出管脚关闭,所述第三输出管脚导通;
70.当进入所述挂机状态,所述第二输出管脚关闭,所述第三输出管脚导通。
71.s203:当所述身份识别码验证正确时,接通通信线路。
72.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步骤s203包括以下步骤:
73.当所述终端话机为挂机状态,所述终端话机被叫摘机时,在未超时状态,接收所述终端话机的所述身份识别码;
74.根据所述身份识别码,进行身份验证。
7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ims的全称是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它是一个基于ip网提供语音及多媒体业务的网络体系架构。它最初是由3g标准化组织3gpp设计的,作为未来移动网络远景目标的一部分,ims的最初的版本主要是给出了一种基于gprs来实现ip多媒体业务的方法。在这个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更新,以支持gprs之外的其他接入网络,从目前来看,ims是独立于接入网技术的,而ip多媒体核心网系统是由所有能提供多媒体服务的核心网功能实体组成的,包括了与信令和承载相关的功能实体的集合。在控制方式上,ims采用归属控制方式,对于移动用户而言,通过归属控制,即使用户漫游到外地,也可以享受到与归属地同样的服务。此外,ims采用接入无关性,提供优越的融合特性,业务、控制和承载层完全分离。ims进一步发扬了软交换结构中业务与控制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思想,与软交换相比其进行了更充分的网络解耦,网络结构更加清晰合理,同时不同类型网络的解耦也为网络在不同层次上的重新聚合创造了条件。
76.概括而言,本技术实施例中的pstn身份识别分为主叫身份识别和被叫身份识别两种。主叫身份识别时,普通型ims智能终端摘机后向适配器发送身份识别码,适配器接收到身份识别码并确认正确后,适配器接通pstn程控交换机与普通型ims智能终端之间的通信线路。若其它普通话机接入该pstn线路并主动摘机后,由于普通话机未向适配器发送身份识别码,因此适配器接收不到身份识别码认证信息,则这台普通话机就不能拨打电话。被叫身份识别时,普通型ims智能终端处于挂机状态,pstn程控交换机发出振铃信号,适配器接收到振铃信号、来电信息透传给普通型ims智能终端,普通型ims智能终端摘机瞬间向适配器发送身份识别码,适配器接收到身份识别码并确认正确后,将接通pstn程控交换机与普通型ims智能终端之间的通信线路。如果普通话机接入该pstn线路由于摘机后不会向适配器发送身份识别码,适配器将切断普通话机和pstn程控交换机之间的通信线路,因此普通话机不能在装有适配器的线路上使用。
77.请参见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身份识别的硬件设计框图。基于上述的系统架构,该硬件设计框图,至少包括:微处理器301、终端侧编解码单元302、交换机侧编解码单元303、电源管理单元304和调制解调器接口305。
78.请参见图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任务启动软件设计的流程设计图。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步骤s401-步骤s408。
79.步骤s401:开始。
80.步骤s402:是否摘机。
81.步骤s403:打开电源,导通线路。
82.步骤s404:5s是否到达。
83.步骤s405:是否2s持续高电平。
84.步骤s406:认证模式。
85.步骤s407:普通模式。
86.步骤s408:结束。
87.请参见图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认证模式管脚控制的时序图。首次进入认证模式,不切断通话线路,即第二输出管脚关闭,第三输出管脚导通,一直保持直至线路话机挂机后,第二输出管脚关闭,第三输出管脚导通,进入下一次认证检测流程。
88.请参见图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普通模式管脚控制的时序图。第一步,首次进入普通模式,第二输出管脚打开,第三输出管脚断开。第二步,五秒后,第二输出管脚关闭,第三输出管脚导通,此时需延时200ms保持开关稳定,检测话机是否处于摘机状态,若是还是摘机状态,则轮询检测执行第一步和第二步。当线路话机挂机后,第二输出管脚关闭,第三输出管脚导通,进入下一次认证检测流程。循环执行第一步和第二步骤的目的在于,第二输出管脚打开,第三输出管脚断开时,无论线路电话机摘挂机与否,中断管脚始终为高电平,为了监测线路话机是否真正挂机,因此要执行第二步,进一步检测中断管脚。
89.请参见图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身份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基于上述的系统架构,该终端身份识别装置700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服务器中的模块。该装置700,至少包括:接收模块701、验证模块702和处理模块703,其中,
90.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话机的身份识别码;
91.验证模块702用于验证所述身份识别码是否正确;
92.处理模块703用于接通通信线路。
93.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终端话机有摘机状态和挂机状态两种状态,所述处理模块703使用中断管脚控制所述摘机状态和所述挂机状态。
94.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模块703使用第一输出管脚表示认证状态和非认证状态,使用第二输出管脚控制电源开关,使用第三输出管脚控制线路的通断。
95.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模块703当首次进入认证模式时,所述第二输出管脚关闭,所述第三输出管脚导通,当进入所述挂机状态,所述第二输出管脚关闭,所述第三输出管脚导通。
96.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当所述认证状态的话机首次接入时,所述处理模块703使得所述第一输出管脚有2秒低电平,之后一直为高电平。
97.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当所述非认证状态的话机接入后,所述处理模块703所述第一输出管脚一直为高电平。
98.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当所述终端话机为挂机状态,所述终端话机被叫摘机时,在未超时状态,所述接收模块701接收所述终端话机的所述身份识别码,验证模块702根据所述身份识别码,进行身份验证。
99.请参见图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身份识别设备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该终端身份识别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通信接口804以及至少一个程序803。上述至少一个程序803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802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801执行,上述程序803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100.当终端话机摘机主叫时,接收所述终端话机的身份识别码;
101.验证所述身份识别码是否正确;
102.当所述身份识别码验证正确时,接通通信线路。
103.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数据库包括参数计分卡,所述终端话机有摘机状态和挂机状态两种状态,所述程序803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104.使用中断管脚控制所述摘机状态和所述挂机状态。
105.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程序803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106.使用第一输出管脚表示认证状态和非认证状态;
107.使用第二输出管脚控制电源开关;
108.使用第三输出管脚控制线路的通断。
109.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程序803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110.当首次进入认证模式时,所述第二输出管脚关闭,所述第三输出管脚导通;
111.当进入所述挂机状态,所述第二输出管脚关闭,所述第三输出管脚导通。
112.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程序803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113.当所述认证状态的话机首次接入时,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管脚2秒低电平,之后一直为高电平。
114.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程序803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115.当所述非认证状态的话机接入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管脚一直为高电平。
116.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程序803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117.当所述终端话机为挂机状态,所述终端话机被叫摘机时,在未超时状态,接收所述终端话机的所述身份识别码;
118.根据所述身份识别码,进行身份验证。
11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8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802和处理器801。在实际的终端或服务器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120.应理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还可以采用通用的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所需执行的功能。
121.处理器801还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本技术的各个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1中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和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2,处理器801读取存储器8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的单元所需执行的功能。
122.还应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ynamic ram,简称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该存储器还可以是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的,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存储器可以存储程序,当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确定方法的各个步骤。
123.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124.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125.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12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简称ilb)和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127.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编程的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处理器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也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方式向手机处理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
盘、硬盘)、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1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