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08359发布日期:2022-11-09 04:5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及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一般地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不可或缺。特别地,在航空航天地面测试、工业相机等应用场景中,需要通过线缆将各电子产品通信连接起来。
3.与此同时,各种电子系统功能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各电子系统中电子产品之间的通信数据呈爆发式增长,基于同步测试、视频监测和数据安全等需要,各电子产品之间需要采用高带宽、高可靠性的通信标准。然而,通信线缆在高速传输时的有效传输距离通常在几十米左右,在电子系统中各电子产品需要更长距离的数据传输时,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使用中继器或者使用更粗的线缆,这些方法都会带来成本的上升和部署难度的急剧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及通信系统,以解决通信线缆在高速、长距离传输时成本高、部署难度大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和光纤耦合模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包括光电驱动芯片、收光器件和发光器件,所述光纤耦合模块包括第一光纤耦合器和第二光纤耦合器;其中,
7.所述光电驱动芯片分别与所述收光器件和所述发光器件连接,所述收光器件的收光口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对应,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口与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对应;所述收光器件用于将所述收光口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光电驱动芯片用于将所述收光器件转换得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满足通信终端通信协议的电信号并传输给所述通信终端,所述光电驱动芯片还用于将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发光器件的驱动电信号,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驱动电信号的驱动下产生光信号并传输给所述发光口,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用于插装第一光纤,并将在所述第一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传输给所述收光口,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用于插装第二光纤,并将所述发光口的光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二光纤。
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带通滤波器和第二带通滤波器;其中,
9.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后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输入输出接口通过同轴线缆连接所述通信终端,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光电驱动芯片连接;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允许所述光电驱动芯片转换得到的电信号传输通过,并隔离所述
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允许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传输通过,并隔离所述光电驱动芯片转换得到的电信号。
1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电源滤波电路;其中,
11.所述电源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输出接口,所述电源滤波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电力传输线,所述电源滤波电路允许直流电源信号通过,并隔离所述光电驱动芯片转换得到的电信号和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
1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其中,
13.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后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入输出接口连接。
1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其中,
15.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力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和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用于隔离所述光电驱动芯片转换得到的电信号和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
1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感和第一电阻;其中,
17.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力传输线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感并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用于过滤所述光电驱动芯片转换得到的电信号,所述第二电感用于过滤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
1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包括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五电感、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包括第六电感、第七电感、第八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其中,
19.所述第三电感、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四电感、所述第三电容依次串联后的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电驱动芯片连接,所述第五电感与所述第四电容并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四电感的公共端与地线之间;所述第六电感、所述第五电容、所述第七电感、所述第六电容依次串联后的一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光电驱动芯片连接,所述第八电感与所述第七电容并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五电容和所述第七电感的公共端与地线之间。
2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电感与所述第四电感的参数相同,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参数相同,所述第六电感与所述第七电感的参数相同,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第六电容的参数相同。
2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同轴线缆为coaxpress线缆,所述通信终端为视频信号采集卡或者工业相机。
2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光器件为光电二极管,所述发光器件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包括第一镜组和第一光纤插槽,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包括第二镜组和第二光纤插槽,所述第一光纤插装在所述第一光纤插槽,所述第
二光纤插装在所述第二光纤插槽;所述第一镜组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的方向,以将所述第一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传输给所述收光口,所述第二镜组用于改变所述发光口发出的光信号的方向,以将所述发光口发出的光信号传输到第二光纤。
23.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主机和设备,所述主机和所述设备均连接有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以实现所述主机与所述设备的信号传输。
24.本技术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及通信系统,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和光纤耦合模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包括光电驱动芯片、收光器件和发光器件,所述光纤耦合模块包括第一光纤耦合器和第二光纤耦合器;所述光电驱动芯片分别与所述收光器件和所述发光器件连接,所述收光器件的收光口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对应,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口与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对应;所述收光器件用于将所述收光口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光电驱动芯片用于将所述收光器件转换得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满足通信终端通信协议的电信号并传输给所述通信终端,所述光电驱动芯片还用于将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转换为所述发光器件的驱动电信号,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驱动电信号的驱动下产生光信号并传输给所述发光口,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用于插装第一光纤,并将在所述第一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传输给所述收光口,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用于插装第二光纤,并将所述发光口的光信号传输到所述第二光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光电转换模块实现了电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转换,通过光纤耦合模块将光电转换得到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实现长距离传输,而光纤本身就满足高速、长距离传输的要求,该过程中无需更粗的通信线缆或者中继器,与已有技术相比,降低了信号高速、长距离传输时的成本和部署难度。
附图说明
25.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中信号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为方便理解,这里首先介绍本技术可应用的部分场景和基本原理。
33.目前,对于需要数据高速传输的大型电子系统或者其他需要进行数据高速传输的电子系统,比如航空航天领域的地面测试系统,科学相机、工业相机、医学图像等视频采集或监控系统,以及其他一些常见的机器视觉系统,通常除了高带宽的需求外,还需要电子系
统内各电子产品之间长距离传输。与之对应的是,一般的通信线缆在高速传输时的有效传输距离通常几十米左右,如应用coaxpress协议的工业相机,在最高速率下,只能使用小于15m的线缆。针对这一需求,在电子系统中各电子产品需要更长距离的数据传输时,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使用中继器或者使用更粗的线缆,这些方法都会带来成本的上升和部署难度的急剧提升。
34.针对以上高带宽、长距离传输需求的场景,迫切需要一种能低成本实现长距离传输又不影响接线部署的技术方案。基于此,本技术利用光纤能够实现光信号的高带宽、长距离传输的特点,将电子系统中各发送设备需要传输的、携带具体信息(如视频数据、控制指令等)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在光纤中实现长距离的传输,在信号传输到接收设备时,再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具体设计了一种采用光电驱动芯片和光纤相结合的技术方案,突破已有技术方案的长度限制,实现远距离传输,且成本低、部署相对容易。
35.在介绍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技术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36.参见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1和光纤耦合模块2。其中,光电转换模块1包括光电驱动芯片11、收光器件12和发光器件13,光纤耦合模块2包括第一光纤耦合器21和第二光纤耦合器22。
37.光电驱动芯片11分别与收光器件12和发光器件13连接,收光器件12的收光口与第一光纤耦合器21对应,发光器件的发光口与第二光纤耦合器22对应。收光器件12用于将收光器件12的收光口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电驱动芯片11用于将收光器件1转换得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满足通信终端通信协议的电信号并传输给通信终端(图1中未示出),光电驱动芯片11还用于将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转换为发光器件13的驱动电信号,发光器件13在驱动电信号的驱动下产生光信号并传输给发光器件13的发光口。需要说明的是,光电驱动芯片11将收光器件1转换得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满足通信终端通信协议的电信号,以及将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转换为发光器件13的驱动电信号的原因在于:满足通信终端通信协议的电信号一般与收光器件1转换得到的电信号在信号形式上并不相同,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与发光器件13的驱动电信号在信号形式上也不相同。一般地,满足通信终端通信协议的电信号和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为数字信号,收光器件1转换得到的电信号以及发光器件13的驱动电信号为模拟信号,另外,各信号的信号幅度等参数在具体场景下也可能不相同。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转换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数模转换、模数转换、滤波等过程可参见已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38.第一光纤耦合器21用于插装第一光纤23,并将在第一光纤23中传输的光信号传输给收光器件12的收光口,第二光纤耦合器22用于插装第二光纤24,并将发光器件13的发光口的光信号传输到第二光纤24。其中,收光器件12的收光口与第一光纤耦合器21对应是指收光器件12的收光口与第一光纤耦合器21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使第一光纤23中传输的光信号直接或间接发射到收光器件12的收光口,发光器件13的发光口与第二光纤耦合器22对应是指发光器件13的发光口与第二光纤耦合器22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使发光口的光信号直接或间接发射到第二光纤24中。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光电转换模块把电信号转换成光
信号,光纤耦合模块通过光纤跳线把光电转换模块输出的光信号和光纤耦合并传输出去。
39.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子系统中电子产品/通信终端通常是双向通信的,例如,在工业相机场景下,视频信号采集卡需要向工业相机发送控制指令,工业相机需要向视频信号采集卡发送视频数据,激光雷达测试场景下,激光雷达需要向雷达模拟器发送探测信号,雷达模拟器需要向激光雷达发送目标模拟信号。相应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通信终端可以为电子系统中任一需要通信的通信设备或电子产品,在某两个通信终端之间需要通信时,每个通信终端均需要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装置连接。所不同的是,对同一路信号(如上行信号或下行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对应的两个信号传输装置的一个进行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另一个进行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如视频信号采集卡向工业相机发送控制指令时,与视频信号采集卡连接的信号传输装置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与工业相机连接的信号传输装置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以理解的是,虽然需要通信的两个通信终端均需要连接信号传输装置,但两个信号传输装置并不必须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因为两个通信终端发送的信号不同,两个通信终端本身也有自身的特点。
40.另外,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通信终端是指电子系统中需要进行通信的电子产品,如在工业相机数据采集场景中,用于通信的电子设备分别为视频信号采集卡和工业相机。一般地,对于数据采集等有控制关系的电子系统,有控制作用的一端被称作为主机端,另一端称作为设备端。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和光纤耦合模块,光电转换模块包括光电驱动芯片、收光器件和发光器件,光纤耦合模块包括第一光纤耦合器和第二光纤耦合器;光电驱动芯片分别与收光器件和发光器件连接,收光器件的收光口与第一光纤耦合器对应,发光器件的发光口与第二光纤耦合器对应;收光器件用于将收光口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电驱动芯片用于将收光器件转换得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满足通信终端通信协议的电信号并传输给通信终端,光电驱动芯片还用于将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转换为发光器件的驱动电信号,发光器件在驱动电信号的驱动下产生光信号并传输给发光口,第一光纤耦合器用于插装第一光纤,并将在第一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传输给收光口,第二光纤耦合器用于插装第二光纤,并将发光口的光信号传输到第二光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光电转换模块实现了电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转换,通过光纤耦合模块将光电转换得到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实现长距离传输,而光纤本身就满足高速、长距离传输的要求,该过程中无需更粗的通信线缆或者中继器,与已有技术相比,降低了信号高速、长距离传输时的成本和部署难度。
42.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在一些场景下,通信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特别是采用同轴线缆进行数据传输时,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之间会出现相互干扰。为此,参见图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信号处理模块3,信号处理模块3包括第一带通滤波器31和第二带通滤波器32。
43.具体地,第一带通滤波器31的第一端与第二带通滤波器32的第一端连接后与信号处理模块3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连接,输入输出接口通过同轴线缆连接通信终端,第一带通滤波器31的第二端和第二带通滤波器32的第二端均与光电驱动芯片11连接;第一带通滤波器31允许光电驱动芯片11转换得到的电信号传输通过,并隔离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第二带通滤波器32允许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传输通过,并隔离光电驱动芯片11转换得到的电
信号。其中,输入输出接口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可以为连接器,如可以为bnc(bayonet neill-concelman,尼尔-康塞曼卡口)连接器,micro-bnc连接器,din连接器等连接器中的一种。通过连接器获取通信设备之间传输的上行信号、下行信号、直流电信号(非必须的,在需要为无源设备供电时需要)等。
44.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带通滤波器31通过对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进行隔离,保证了光电驱动芯片11对信号处理模块3输出的稳定性。相应的,第二带通滤波器32对光电驱动芯片11欲输出给通信终端的电信号进行隔离,避免光电驱动芯片11输出的电信号被光电驱动芯片11自身接收到。
45.在实际的电子系统中,并非电子系统中每一个电子产品都具备电源,该场景下电子产品需要给其他电子产品进行供电。此种情形下,为避免信号链路对供电链路的影响,需要一个滤波电路将信号链路的信号(如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进行隔离,以对通信终端输出的电源信号提取出来,为此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电源滤波电路33。
46.电源滤波电路33的第一端连接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滤波电路33的第二端连接电力传输线,电源滤波电路33允许直流电源信号通过,并隔离光电驱动芯片11转换得到的电信号和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
47.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电子系统中各有源电子产品间的信号传输,或者其他各电子产品间不需要电力信号传输的情形下,由于不需要电力信号的传输,此时无需布置响应的电源滤波电路以及对应的电力传输线。由于不需要布置电力传输线和电源滤波电路,电子系统的信号传输路径的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性能将得到提升。
48.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虽然第一带通滤波器31和第二带通滤波器32对直流电源信号有一定过滤作用,但一些工况下直流电源信号依然对信号链路的电信号传输依然有影响,影响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基于此,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信号处理电路3还包括第一电容34。
49.第一带通滤波器31的第一端与第二带通滤波器32的第一端连接后与第一电容3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输入输出接口连接。
50.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带通滤波器31和第二带通滤波器32前设置第一电容34,实现了对直流电源信号的滤除,避免了直流电源信号对信号传输链路的信号传输影响。
51.通过第一带通滤波器31、第二带通滤波器32和电源滤波电路33和第一电容34的设置,第一带通滤波器31对通信终端输出的信号进行隔离,以免影响到光电转换模块的输出接口稳定性;第二带通滤波器32对光电转换模块的输出的信号进行隔离,避免光电转换模块的信号被光电转换模块自身接收到;电源滤波模块33将通信终端输入给信号处理模块的直流电源信号,或者说信号处理模块输出给无源通信终端的直流电源信号从信号链路上提取出来,然后再耦合到电源传输路径上去;第一电容隔断信号链路上的多余的直流电源信号。以此,信号处理模块把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获取的上行信号、下行信号以及电源供电等进行区分和分流,以便光电转换模块进行处理。
52.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源滤波电路33包括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具体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一端与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二端与电力传输线连接,第一滤波电路和第
二滤波电路用于隔离光电驱动芯片11转换得到的电信号和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
53.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实现中,可以采用第一滤波电路对光电驱动芯片11转换得到的电信号进行过滤,采用第二滤波电路对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进行过滤,也可以采用第二滤波电路对光电驱动芯片11转换得到的电信号进行过滤,采用第一滤波电路对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进行过滤。
54.需要说明的是:电源滤波电路还可以有其他表现形式,如电源滤波电路还可以包括除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外的第三滤波电路,第三滤波电路可以滤除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未能过滤掉的非直流电源信号。
5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二电感和第一电阻。具体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输入输出接口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电力传输线连接,第一电阻与第二电感并联连接,第一电感用于过滤光电驱动芯片11转换得到的电信号,第二电感用于过滤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其中,第一电阻用于在断电瞬间与第二电感组成回路,消耗掉断电瞬间产生的感应电压。
56.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带通滤波器31包括第三电感311、第四电感313、第五电感315、第二电容312、第三电容314和第四电容316,第二带通滤波器32包括第六电感321、第七电感323、第八电感326、第五电容322、第六电容324和第七电容326。
57.具体地,第三电感311、第二电容312、第四电感313、第三电容314依次串联后的一端与信号处理模块3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连接,另一端与光电驱动芯片11连接,第五电感316与第四电容315并联后连接在第二电容312和第四电感313的公共端与地线之间;第六电感321、第五电容322、第七电感323、第六电容324依次串联后的一端与信号处理模块3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连接,另一端与光电驱动芯片11连接,第八电感326与第七电容326并联后连接在第五电容322和第七电感323的公共端与地线之间。
58.在实际应用中,第三电感311、第四电感313、第五电感315、第二电容312、第三电容314和第四电容316,以及第六电感321、第七电感323、第八电感326、第五电容322、第六电容324和第七电容326的取值可以通过已有的仿真软件仿真得到,也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到,还可以为经验值。通过选取合适的电容和电感,使得第一带通滤波器31对通信设备的输出信号是高阻抗,对通信设备的输入信号来说是低阻抗,第二带通滤波器32对光电转换模块1对通信终端的输入信号是低阻抗的,对通信设备的输出信号来说是低阻抗。如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同轴线缆采用coaxpress线缆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电感采用0.1-1纳亨级,第四电感采用0.1-1纳亨级,第五电感采用1-5纳亨级,第二电容采用1-2皮法级别、第三电容采用1-2皮法级别,第四电容采用0.1-1皮法级别。第六电感采用50-100纳亨级,第七电感采用50-100纳亨级,第八电感采用200-1000纳亨级,第五电容采用100-500皮法级别,第六电容采用100-500皮法级别,第七电容采用10-100皮法级别。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选型标准能够较好地实现视频信号采集卡和工业相机之间信号传输时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滤波和隔离。
59.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电感311与第四电感313的参数可以相同,第二电容312与第三电容314的参数可以相同,第六电感321与第七电感323的参数可以相同,第五电
容322与第六电容324的参数可以相同。一方面,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电容、电感选型能够达到更好的滤波效果,另一方面也减小了电容和电感的种类。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此,比如第三电感311与第四电感313的参数也可以不相同,第二电容312与第三电容314的参数也可以不相同,第六电感321与第七电感323的参数也可以不相同,第五电容322与第六电容324的参数也可以不相同,只要能够满足相应的带通滤波的作用即可。
60.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带通滤波器31和第二带通滤波器除了图3所示实施方式外,还可以为其他带通滤波器,如常见的rlc电路组成的带通滤波器等。
6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同轴线缆为coaxpress线缆,通信终端为视频信号采集卡或者工业相机。
62.coaxpress是一项同轴线缆不对称高速串行通信标准,是专为机器视觉行业开发的一种数字接口规范。规范中规定了使用单根同轴线缆为系统进行高速下行信号传输、低速上行信号传输和工业相机的供电。具体地,在视频信号采集卡和工业相机之间通信时,视频信号采集卡向工业相机发送低速上行信号,用于对工业相机进行控制等,工业相机向视频采集板卡发送采集的视频数据等高速上行信号。
6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收光器件为光电二极管,发光器件为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由于光电二极管和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对应的光信号一般垂直于印刷电路板的板面,与光纤的光信号传输方向不一致,因此,此时需要布置相应的镜组改变第一光纤发射的光信号,以及发光器件发射的光信号的方向。
64.具体地,参见图4所示,第一光纤耦合器21包括第一镜组211和第一光纤插槽212,第二光纤耦合器22包括第二镜组221和第二光纤插槽222,第一光纤23插装在第一光纤插槽212,第二光纤24插装在第二光纤插槽222;第一镜组211用于改变第一光纤23中传输的光信号的方向,以将第一光纤23中传输的光信号传输给收光口,第二镜组221用于改变发光口发出的光信号的方向,以将发光口发出的光信号传输到第二光纤24。在实际应用中,镜组可以为反射镜,光纤插入光纤耦合器的光纤插槽并点胶固定,使光纤与光纤耦合器的镜组良好接触,然后将光纤耦合模块与光电转换模块对接,保证第一镜组与收光口对齐,第二镜组与发光口对齐。
65.与前述信号传输装置各实施例对应,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主机和设备,主机和设备均连接有如前述任一项的信号传输装置,以实现主机与设备的信号传输。
66.具体请参见图5所示,主机51与信号传输装置52之间通过线缆连接,设备54与信号传输装置53之间通过线缆连接,信号传输装置52和信号传输装置53之间通过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连接。其中,主机51和设备54为通信系统中需要相互通信的电子产品,信号传输装置的具体表现形式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67.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信号的传输,信号传输装置52和信号传输装置53应对称设置,具体地,信号传输装置52中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信号在传输至信号传输装置53时,再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信号传输装置53中由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信号在传输至信号传输装置52时,再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68.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主机和设备,主机和设备均连接有信号传输装置。
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和光纤耦合模块,光电转换模块包括光电驱动芯片、收光器件和发光器件,光纤耦合模块包括第一光纤耦合器和第二光纤耦合器;光电驱动芯片分别与收光器件和发光器件连接,收光器件的收光口与第一光纤耦合器对应,发光器件的发光口与第二光纤耦合器对应;收光器件用于将收光口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电驱动芯片用于将收光器件转换得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满足通信终端通信协议的电信号并传输给通信终端,光电驱动芯片还用于将通信终端发送的电信号转换为发光器件的驱动电信号,发光器件在驱动电信号的驱动下产生光信号并传输给发光口,第一光纤耦合器用于插装第一光纤,并将在第一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传输给收光口,第二光纤耦合器用于插装第二光纤,并将发光口的光信号传输到第二光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光电转换模块实现了电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转换,通过光纤耦合模块将光电转换得到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实现长距离传输,而光纤本身就满足高速、长距离传输的要求,该过程中无需更粗的通信线缆或者中继器,与已有技术相比,降低了信号高速、长距离传输时的成本和部署难度。
69.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长度”、“宽度”、“厚度”、“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中心”、“纵向”、“横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技术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70.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或“第二”等用于指代编号或序数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明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或“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71.虽然本说明书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只是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在不偏离本技术思想和精神的情况下想到许多更改、改变和替代的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实践本技术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本文所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的各种替代方案。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的模块组成、等同或替代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