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调式听觉补偿装置、方法及电脑程序产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97744发布日期:2023-12-27 22:0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自调式听觉补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关于一种听觉补偿技术,尤其指一种具有真耳测量(real earmeasurement,rem)分析的自调式(self-fitting)听觉补偿装置及其自调式听觉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1、依据统计显示,中国台湾有身心障碍证明的听觉机能障碍者超过12 多万人,听力问题将会导致语言沟通、职业适应、社会参与、学校学习、生命安全等各重要生活层面,产生隐形或显著的障碍。

2、再者,中国台湾即将迈入超高龄社会,听力损失更是高居老人慢性病中的前三位。目前,由于在市面上的现代助听器及听觉辅具科技的进步,因而可大幅改善听觉障碍对个人、家庭、社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负面影响及负担。

3、然而,现代助听器及听觉辅具科技仍需要真耳分析仪进行调整,现有的真耳分析仪设置有探管,分别具有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负责采集耳道口附近的声音,而第二麦克风负责采集近鼓膜处的声音。在进行真耳测试分析时,先将探管插入耳道内,探管尖端距离鼓膜约5mm左右,分别测试未戴助听器时和佩戴助听器后耳道内的声音改变情况,进而得到真耳插入响应reir。具体而言,现有的真耳测试的操作步骤为:1)当耳道口没有放置助听器,即耳道口开放的时候,声场发出声音(包括所有频率且声压级相同),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记录的声压级差值曲线称为真耳未助听响应reur(也称真耳未助听增益reug);以及2)当耳道口放置助听器的时候,声场发出声音,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记录的声压级差值曲线称为真耳有助响应rear(也称真耳有助听增益reag),但是由于真耳测试必须在听检室内利用仪器检测且需通过听力专业人员的协助执行,如此较不具效率也不够即时。

4、此外,测量到的真耳响应通常与验配软体预期的结果不一致,主要的原因是,听损者的外耳与内耳的声学特性(例如,共振、音量、阻抗等特性)可能与软体预测中使用的「平均耳」资料不同,当进行真耳测试时,听损者独特的耳道特性则会体现,导致有所误差。再者,听损者的助听器的声学参数不同,例如,气孔大小或耳膜深度。因此,真耳测试需要额外的增益调整来匹配所指定或预期的目标增益。

5、另外,插入增益测量是验证助听器性能特征的常用方法。然而,正如上述,插入增益在助听器调试时有许多限制,导致仍有误差。

6、基于上述的原因,如何提供一种无须真耳分析仪、探管换能器(即,探管麦克风(probe microphone))、无须限定在专业的听力空间(如听检室)内进行真耳测量分析、并无须通过听力专业人员(如专业调音师) 的协助,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听觉补偿装置及听觉补偿方法,可在非听检室内的当前真实环境提供精准、即时、自动化且客制化使用者(特别是听障患者)的听力辅助器(如助听器、听觉辅具或具有助听功能的耳机、眼镜等听力设备、anc耳机或tws耳机等),遂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前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或提供相关的功效,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真耳测量的自调式听觉补偿装置、方法及电脑程序产品,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发明的具有真耳测量的自调式听觉补偿装置,包括:第一换能器,其接收来自一装置的第一测试讯号,且将该第一测试讯号转换成第一电性讯号;听力补偿模组,其连接至该第一换能器,且对该第一电性讯号进行增益补偿;第二换能器,其连接至该听力补偿模组,并将增益补偿后的该第一电性讯号转换成声音,且将该声音传送至耳道内;以及第三换能器,其同步将该耳道内传送的该声音转换成第二电性讯号,以通过无线传输网络传送该第二电性讯号至该装置,其中,该装置计算该第二电性讯号在各频带下的能量分布,且比较该能量分布与目标增益及听力阈值的误差,若该误差不符合误差目标,则该装置对该误差进行量化,以借由补偿增益转换模型产生经修正的滤波器参数后,通过该无线传输网络传送该经修正的滤波器参数至该听力补偿模组以进行听力增益补偿。

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真耳测量的自调式听觉补偿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借由第一换能器,接收来自一装置的第一测试讯号,且将该第一测试讯号转换成第一电性讯号;借由连接至该第一换能器的听力补偿模组,对该第一电性讯号进行增益补偿;借由连接至该听力补偿模组的第二换能器,将增益补偿后的该第一电性讯号转换成声音,且将该声音传送至耳道内;借由第三换能器同步将该耳道内传送的该声音转换成第二电性讯号,以通过无线传输网络传送该第二电性讯号至该装置;借由该装置计算该第二电性讯号在各频带下的能量分布,且比较该能量分布与目标增益及听力阈值的误差;以及若该误差不符合误差目标,则该装置对该误差进行量化,以借由补偿增益转换模型产生经修正的滤波器参数后,通过该无线传输网络传送该经修正的滤波器参数至该听力补偿模组以进行听力增益补偿。

4、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真耳测量的自调式听觉补偿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借由第一换能器,接收来自一装置的第一测试讯号,且将该第一测试讯号转换成第一电性讯号;借由连接至该第一换能器的听力补偿模组,对该第一电性讯号进行增益补偿;借由连接至该听力补偿模组的第二换能器,将增益补偿后的该第一电性讯号转换成声音,且将该声音传送至耳道内;借由第三换能器同步将该耳道内传送的该声音转换成第二电性讯号,以通过无线传输网络传送该第二电性讯号至该装置;借由该装置计算该第二电性讯号在各频带下的能量分布,且比较该能量分布与目标增益及听力阈值的误差;依据该听力阈值,利用补偿处方计算出所需增益补偿,且将该所需增益补偿传送至补偿增益转换模型,并依据该听力阈值,利用听觉动态范围应用优化计算出所需听觉动态范围应用优化参数,且将该所需听觉动态范围应用优化参数传送至该补偿增益转换模型;以及若该误差不符合误差目标,则该装置对该误差进行量化,以借由补偿增益转换模型产生经修正的滤波器参数后,通过该无线传输网络传送该经修正的滤波器参数至该听力补偿模组以进行听力增益补偿。

5、于一实施例中,该听力补偿模组设置在主动式降噪的晶片或数字讯号处理电路的晶片中。

6、于一实施例中,该经修正的滤波器参数为主动式降噪的增益补偿的滤波器参数或数字讯号处理电路的增益补偿参数。

7、于一实施例中,该主动式降噪的该增益补偿的该滤波器参数为音讯增益补偿滤波器单元参数。换言之,该主动式降噪技术的增益补偿单元为该主动式降噪技术的音讯增益补偿滤波器单元,例如sz或apt 滤波器,而该音讯增益补偿滤波器单元的滤波器参数例如为sz或apt 滤波器参数。

8、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储存模组,其中,若该误差符合误差目标,则该装置将该经修正的滤波器参数储存至该储存模组。

9、于一实施例中,该装置将原滤波器参数或将该经修正的滤波器参数储存至具有音源处理能力的设备,其中,该设备具有听力补偿模组以进行听力增益补偿。

10、于一实施例中,该设备中的该听力补偿模组由听觉补偿装置依据使用者于当前真实环境中获得的即时客制化听力图或听力表,通过降噪技术结合最佳化方法及损失函数自动地搜寻多个滤波器的多组参数所产生的最佳滤波器参数值作为该原滤波器参数,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11、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无线传送接收模组,通过该无线传输网络接收来自该装置的第二测试讯号,以进行听力增益补偿。此外,第一测试讯号于空气中传送,而第二测试讯号经由无线通讯传送。

12、于一实施例中,若该误差仍不符合该误差目标,则该装置对该误差再进行量化以及传送量化后的该误差及听觉动态范围应用优化参数至该补偿增益转换模型,以借由该补偿增益转换模型产生另一修正后滤波器参数后,通过该无线传输网络传送该另一修正后滤波器参数至该听力补偿模组以进行该听力增益补偿。

13、于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探管或长型耳塞,其一端连接到该第三换能器,其另一端系最短至耳道口而最长至鼓膜附近 (如1mm或更接近)处,其中,该另一端越靠近鼓膜,所获得之高频音讯品质越精准。

14、于另一实施例中,该探管或该长型耳塞的一端连接到该第三换能器,其另一端系至外耳道第一弯道或至距离鼓膜约数mm(如 5mm)等处,使得获得之高频音讯品质相较于现有技术更精准。

15、于一实施例中,该具有真耳测量的自调式听觉补偿装置及该具有真耳测量的自调式听觉补偿方法于非听检室的环境下进行听力测试 (audiometry)。

16、于一实施例中,该具有真耳测量的自调式听觉补偿装置设置于具有主动式降噪或数字讯号处理电路的听力辅助器,而该具有真耳测量的自调式听觉补偿方法应用于该自调式听觉补偿装置,该自调式听觉补偿装置非为在听检室中的听检室专用耳机且无须通过听力专业人员的协助执行;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具有真耳测量的自调式听觉补偿方法应用于具有主动式降噪或数字讯号处理电路的听力辅助器。

17、于一实施例中,该具有真耳测量的自调式听觉补偿装置及该具有真耳测量的自调式听觉补偿方法借由该装置的应用程序结合该补偿增益转换模型及无线通讯技术进行自动化、即时及/或同步处理。

18、据此,本发明提供了无须真耳分析仪、探管换能器(即,探管麦克风(probemicrophone))、无须限定在专业的听力空间内进行真耳测量分析、并无须通过听力专业人员的协助,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且可在非听检室内的当前真实环境通过无线通讯技术使用听力辅助器进行真耳测量,并提供精准、即时、自动化且客制化使用者的听力辅助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