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图像显示方法、编码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61275发布日期:2024-02-02 20:4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图像显示方法、编码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图像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图像显示方法、编码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图像采集显示系统中,通常采集端负责图像视频采集,记录场景内容,编码端负责图像的编码压缩,显示端负责解码重建得到图像,并根据环境光的强弱自适应的调整屏幕亮度(即自动背光技术),采集端和编码端可以是同一电子设备,也可以是不同的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作为显示端,基本上都有自动背光技术,其主要考虑的是屏幕亮度对人眼的舒适性。定义一个最佳舒适区间,包括舒适性上限(太亮会刺眼)和舒适性下限(太暗看不清),同时考虑屏幕功耗,亮度越大功耗越大,所以通常会根据舒适性下限值调整屏幕亮度。

2、目前电子设备的屏幕的峰值亮度可以达到1000nit甚至更高,但是,自动背光技术中,只使用了较低的屏幕亮度,例如,普通室内环境光下,手机背光亮度设置为100-200nit,还有很大的亮度范围未使用,没有充分利用屏幕的亮度范围来实现端到端呈现出最佳的效果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图像显示方法、编码方法及相关装置,以充分利用屏幕的亮度范围进行图像显示,并实现端到端呈现出最佳的效果体验。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图像显示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获取高亮增强数据,所述高亮增强数据包括高动态范围图层hdrlayer;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初始背光亮度;根据所述初始背光亮度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背光亮度;根据所述hdrlayer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亮度调节以得到适用于所述目标背光亮度的目标图像;在所述目标背光亮度下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3、本技术实施例,根据电子设备的初始背光亮度获取其目标背光亮度,从而对电子设备的背光亮度进行调节,以充分利用屏幕的亮度范围进行图像显示,同时对于待处理图像中由于亮度调节出现失真的区域,结合hdrlayer进行像素调整以得到适用于目标背光亮度的目标图像,从而解决图像失真的问题,再在目标背光亮度下显示目标图像,目标背光亮度和目标图像配合显示,实现了端到端呈现出最佳的效果体验。

4、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显示端电子设备(亦即视频解码器),其中,显示目标图像时可以由显示组件执行,该显示组件可以是集成于电子设备上的显示模块,例如,触摸屏,该显示组件也可以是独立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例如,电子设备外接的显示器,电子设备投屏的智慧屏、幕布等,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5、显示端接收来自采集端的码流,解码码流以得到待处理图像,显示端采用的解码方式与采集端采用的编码方式相对应,该解码方式可以包括标准的混合视频解码技术,端到端解码网络,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解码技术,等等,本技术实施例对待处理图像的解码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6、在显示端,可以获取高动态范围图层(hdrlayer),hdrlayer可以是二维单通道8bit的图像,用于标记待处理图像中的高亮区域,hdrlayer的分辨率可以等于待处理图像的分辨率,hdrlayer的分辨率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待处理图像的分辨率,本技术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或者,hdrlayer也可以呈现为二维数组、三维数组或其他维度的数组等任意可以存储多个参数的数据形式。本技术对hdrlayer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7、hdrlayer主要是辅助显示端对图像进行亮度调节,以适应人眼感知,因此显示端要获取hdrlayer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8、一种方式是,接收码流,解码码流以得到hdrlayer。

9、本技术实施例中,由采集端生成hdrlayer,再将hdrlayer编码后得到的码流传输给显示端,而显示端只需要解码流即可恢复出hdrlayer,这样可以提高显示端的处理效率。

10、另一种方式是,接收码流,解码码流以得到n×m组参数,每组参数包括k个参数,n×m组参数与待处理图像包括的n×m个图像块对应;根据n×m组参数分别对对应的图像块进行处理以得到hdrlayer,n和m均为正整数,n×m>1,k>1。

11、本技术实施例中,采集端不直接生成hdrlayer,而是只获取用于生成hdrlayer的n×m组参数,然后对该n×m组参数编码,并将编码后得到的码流传输给显示端,显示端先解码流恢复出n×m组参数,再根据该n×m组参数生成hdrlayer,这样可以节省码流,提高传输效率。

12、又一种方式是,生成n×m组参数,每组参数包括k个参数,n×m组参数与待处理图像包括的n×m个图像块对应;根据n×m组参数分别对对应的图像块进行处理以得到hdrlayer,n和m均为正整数,n×m>1,k>1。

13、本技术实施例中,采集端既不需要生成hdrlayer,也不需要获取用于生成hdrlayer的n×m组参数,完全由显示端根据待处理图像生成n×m组参数,进而根据该n×m组参数生成hdrlayer。这样可以进一步节省码流,并提高传输效率。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待处理图像(原图)分成n×m块,针对每个图像块获取k个参数,从而可以得到n×m组参数,共n×m×k个参数。每个图像块的k个参数可以表示成一维表。其中,n×m组参数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得到;或者,n×m组参数基于待处理图像的直方图得到。

15、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把原图缩放到一个较小的分辨率,例如,256×256。缩略图进入机器学习模型(例如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出n×m×k个参数,该神经网络可以包括局部分支和全局分支。对缩略图做卷积操作、下采样、通道数增多等处理。重复这些操作,例如,做4次(4次下采样),此时分辨率就变成16×16了。此后,进入局部分支,该局部分支分辨率维持16×16,但做一些卷积,不做下采样。进入全局分支,全局分支继续做下采样,直到变成1×1。再把局部分支的输出和全局分支的输出相加(分辨率16×16与分辨率1×1相加,会先把1×1的变成16×16,例如,重复拷贝),然后再做一些卷积,变成16×16×k,k这里可以取9、17等等,大概是2的n次方加1。最后输出n×m×k个参数。

1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获取n×m组参数,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n×m组参数作用于待处理图像上,得到hdrlayer,该过程本质是一个插值的过程。

18、n×m×k个参数的数值范围是0~1,也可以认为是0~255。n和m是空间划分,将图像划分成了n×m个块,k是值域的划分,把值域划分成了k-1段,k个定点。但实际上,输入的数值是连续的,不会恰好是k个值,所以中间需要插值得到。空间上插值也是一样的。亦即,空域上是二维插值,可以称之为双线性插值,值域上是线性插值。

19、示例性的,空域上是n×m个块,为了保证块间的平滑,需要取邻近的四个块进行插值。值域上的k,输入的原图的亮度y是连续的,而这个k是间隔的,所以中间也需要插值。值域的k,以范围是0~255为例,输出为255时,hdrlayer上就很亮,输出为0时,hdrlayer上就很暗,k个值就是0~255直接的数值。

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获取hdrlayer,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高亮增强数据还包括元数据。元数据可以包括采集场景的动态范围、最大亮度、最小亮度等。显示端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获取元数据:

22、一种方法是接收码流,解码流以得到元数据。

23、另一种方法是接收码流,解码流以得到采集场景的拍照参数,根据拍照参数计算得到元数据。

24、本技术实施例中,关于电子设备的初始背光亮度和目标背光亮度的获取方式如下:

25、电子设备具有背光技术,因此可以根据周围环境设置电子设备的初始背光亮度,可以参照相关背光技术,不再赘述。

26、为了得到较好的视觉体验,显示端可以结合元数据中与采集场景相关的亮度信息(例如,采集场景的动态范围、最大亮度、最小亮度等)对电子设备的背光进行调节,包括提升背光亮度或者降低背光亮度。相比于相关技术中,考虑到屏幕功耗而降低背光亮度的情况,可以提升背光亮度,以充分利用电子设备的屏幕的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因此电子设备的目标背光亮度高于电子设备的初始背光亮度。

27、示例性的,显示端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获取电子设备的目标背光亮度:

28、一种方法是根据预设背光调节比例对初始背光亮度进行处理以得到目标背光亮度。

29、显示端可以基于历史记录、大数据分析、电子设备的屏幕属性等预先设定一个比例,例如,背光提升比例(用于提升背光亮度,目标背光亮度>初始背光亮度)或者背光降低比例(用于降低背光亮度,目标背光亮度<初始背光亮度)。显示端可以根据该预设背光调节比例对初始背光亮度进行处理,例如,将预设背光调节比例与初始背光亮度相乘以得到目标背光亮度。

30、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描述的方法不构成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对预设背光调节比例的设置方式,以及目标背光亮度的获取方式均不作具体限定。

31、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元数据获取背光调节比例;根据背光调节比例对初始背光亮度进行处理以得到目标背光亮度。

32、与上一方法的区别在于背光调节比例不是预先设定,可以由显示端计算得到。背光调节比例也可以是背光提升比例(用于提升背光亮度,目标背光亮度>初始背光亮度)或者背光降低比例(用于降低背光亮度,目标背光亮度<初始背光亮度)。

33、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端可以根据采集场景的最大亮度获取第一比例,该第一比例是采集场景的人眼的亮度感知与白色漫反射感知的比例;根据第一比例获取第二比例,第二比例是显示端的人眼的亮度感知与白色漫反射感知的比例,该第二比例小于或等于第一比例;根据第二比例获取背光调节比例。

34、在不同的白色漫反射下,人眼对亮度感知通常满足幂函数,如图15所示,per=lum1/γ,通常情况下,人眼在显示端的亮度感知小于在采集端的亮度感知,在白色漫反射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得到p2=a×p1,a表示预设系数,a≤1。而最理想的状态下,人眼在显示端的亮度感知与在采集端的亮度感知一样,在白色漫反射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得到p1=p2。

35、代入上述幂函数可以得到:

36、p1=l11/γs

37、其中,lmax表示采集场景的最大亮度;

38、

39、p2=(gainbl×l2)1/γd

40、其中,gainbl表示背光调节比例;

41、ambientlum表示环境光强度;

42、

43、根据p1和p2的等式关系可以得到背光调节比例:

44、

45、最理想状态下,a=1。

46、显示端可以根据背光调节比例对初始背光亮度进行处理,例如,将背光调节比例与初始背光亮度相乘以得到目标背光亮度。

4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获取背光调节比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48、上述过程中,以尽可能趋近于达到人眼在显示端的亮度感知等于在采集端的亮度感知的最理想状态为目的,计算得到了电子设备的目标背光亮度,并将电子设备的背光亮度调节为目标背光亮度,使得待处理图像在显示端的显示效果符合人眼对真实采集场景下的亮度感知。但是,待处理图像中有一些hdr区域,经过前述背光调节后可能会失真,例如,当目标背光亮度大于初始背光亮度时,就是提升电子设备的背光亮度,此时待处理图像中的hdr区域可能会比较刺眼。

49、为了保证人眼在显示端的亮度感知尽可能趋近于在采集端的亮度感知,可以对待处理图像进行像素处理,调整部分区域的像素值,使得该部分区域的亮度和背光调节之前相同,避免刺眼。

50、本技术实施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调整部分区域的像素值:显示端根据hdrlayer获取目标权重。例如,显示端可以将hdrlayer中第一像素值除以预设阈值以得到第一像素值的第一权重值,该第一像素值是hdrlayer中的任意一个像素值,目标权重包括第一权重值;再根据目标权重对待处理图像进行亮度调节以得到目标图像。

51、例如,上述过程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

52、pixellow=pow(1/gainbl,1/2.2)×pixelsrc;

53、weight=hdrlayer/255;

54、pixelout=pixelsrc×weight+pixellow×(1–weight)

55、其中,pow(1/gainbl,1/2.2)表示像素调整系数;pixelsrc表示待处理图像中的任意一个像素值;pixellow表示前述任意一个像素值经调整后的像素值;weight表示目标权重;pixelout表示前述任意一个像素值对应的目标像素值。

56、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将hdrlayer作为一个引导图片或参考图片,获取待处理图像中的像素值与目标图像中的像素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该对应关系对待处理图像的像素值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目标图像。

57、除此之外,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调整部分区域的像素值,获取目标图像,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58、待处理图像中的所有像素都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后,得到目标图像。可选的,当hdrlayer的分辨率小于或大于待处理图像的分辨率时,可以先对hdrlayer进行图像超分辨处理或者下采样处理,从而使得hdrlayer的分辨率和待处理图像的分辨率相等,然后再采用上述公式获取目标图像。

59、本技术实施例中,如果电子设备的背光亮度被提升,那么待处理图像的部分区域可能会过亮导致刺眼,因此基于hdrlayer的像素调整可以降低前述部分区域的像素亮度,从而避免刺眼;如果电子设备的背光亮度被降低,那么可能待处理图像的部分区域可能会过暗导致细节缺失,因此基于hdrlayer的像素调整可以提升前述部分区域的像素亮度,从而避免细节缺失。

6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编码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图像;获取元数据,所述元数据包括采集场景的最大亮度;对所述待处理图像和所述元数据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一码流。

61、采集端使用任意采集设备,例如摄像机,针对同一场景,采集多帧不同曝光条件下的图片,例如,采集长曝光图片(l(long)帧)、正常曝光图片(n(normal)帧)和短曝光图片(s(short)帧),其中,l帧的曝光时间较长,这样场景中很暗的区域也能拍清楚,但是亮的区域会过曝;n帧是正常曝光帧,场景中的中等亮度的区域会很好,但是很亮的区域会过曝,很暗的区域又会看不清;s帧的曝光时间较短,这样场景中很亮的区域不会过曝,但是中等亮度和暗的区域会偏暗、看不清。对多帧图片(l帧、n帧和s帧)进行多帧融合,生成一张高比特(bit)的图片,该高bit的图片融合了l帧、n帧和s帧,可以具备多帧的优势并摒除多帧各自的劣势,例如,场景中很亮的区域不会过曝,中等亮度的区域很好,很暗的区域也很清楚。再对高bit的图片经过动态范围压缩(dynamic range compress,drc)等处理得到一张8bit的融合图片。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8bit的融合图片即为待处理图像。

62、在图片经过drc处理时,采集端可以获取采集场景的动态范围、最大亮度、最小亮度等元数据(metadata)信息。采集场景是采集端采集待处理图像(原图)时的场景,例如,采集场景为中午的室外、天黑后的室外、阴天的室外、有灯光的室内等等。

6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集端可以根据上述l帧、n帧和s帧获取元数据。

6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集端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拍照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元数据。

65、采集端在获取待处理图像和元数据后,可以对二者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一码流,其中,采集端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编码所采用的的编码方式可以包括标准的混合视频编码技术,端到端编码网络,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编码技术,等等,本技术实施例对待处理图像的编码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对元数据可以将其编码进码流的保留字段中,例如jpg的appn字段。此外采集端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对元数据进行编码,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66、本技术实施例可以获取高动态范围图层(hdrlayer),hdrlayer可以是二维单通道8bit的图像,用于标记待处理图像中的高亮区域,hdrlayer的分辨率可以等于待处理图像的分辨率,hdrlayer的分辨率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待处理图像的分辨率,当hdrlayer的分辨率小于或大于待处理图像的分辨率时,显示端可以对hdrlayer进行图像超分辨处理或者下采样处理,从而和待处理图像匹配,这样可以减小存储空间,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或者,hdrlayer也可以呈现为二维数组、三维数组或其他维度的数组等任意可以存储多个参数的数据形式。本技术对hdrlayer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67、hdrlayer为灰度图,可以标记出原图高亮的区域,数值越大,表示原图亮度越大,因此对应原图像亮度较高的区域,hdrlayer呈现的较亮,对应原图像亮度较低的区域,hdrlayer呈现的较暗。

68、hdrlayer主要是辅助显示端对图像进行亮度调节,以适应人眼感知,因此显示端需要获取到hdrlayer,而为了配合显示端获取hdrlayer,采集端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69、一种方式是,采集端生成n×m组参数,每组参数包括k个参数,n×m组参数与待处理图像包括的n×m个图像块对应,n和m均为正整数,n×m>1,k>1;对n×m组参数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二码流。

70、上述n×m组参数的作用是生成hdrlayer,因此为了节省码流,采集端可以不直接生成hdrlayer,而是将用于生成hdrlayer的n×m组参数编码后得到的第二码流传输给显示端,再由显示端解码流恢复出n×m组参数,再根据该n×m组参数生成hdrlayer,这样可以提高传输效率。

71、采集端除了获取元数据,还可以生成n×m组参数,再将元数据、待处理图像和n×m组参数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码流和第二码流,进而可以将第一码流和第二码流传输给显示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码流和第二码流可以先后串接合并为一个码流,也可以以其他预设方式融合为一个码流,还可以作为单独的码流逐一传输,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72、另一种方式是,采集端生成n×m组参数,每组参数包括k个参数,n×m组参数与待处理图像包括的n×m个图像块对应,n和m均为正整数,n×m>1,k>1;根据n×m组参数分别对对应的图像块进行处理以得到高动态范围图层hdrlayer;对hdrlayer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三码流。

73、采集端也可以根据n×m组参数生成hdrlayer,再将hdrlayer编码后得到的第三码流传输给显示端,再由显示端解码流恢复出hdrlayer,这样可以提高显示端的处理效率。

74、采集端除了获取元数据,还可以生成hdrlayer,再将元数据、待处理图像和hdrlayer进行编码得到第一码流和第三码流,进而可以将第一码流和第三码流传输给显示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码流和第三码流可以先后串接合并为一个码流,也可以以其他预设方式融合为一个码流,还可以作为单独的码流逐一传输,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75、此外,采集端也可以除了传输第一码流外,将第二码流和第三码流均传输给显示端,此时,第一码流、第二码流和第三码流可以先后串接合并为一个码流,也可以以预设方式融合为一个码流,还可以作为单独的码流逐一传输,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76、本技术实施例中,n×m组参数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得到;或者,n×m组参数也可以基于待处理图像的直方图得到。n×m组参数的获取方式可以参照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77、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图像;获取高亮增强数据,所述高亮增强数据包括高动态范围图层hdrlayer;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初始背光亮度;根据所述初始背光亮度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背光亮度;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所述hdrlayer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亮度调节以得到适用于所述目标背光亮度的目标图像;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背光亮度下显示所述目标图像。

7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码流,解码所述码流以得到所述hdrlayer。

7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码流,解码所述码流以得到n×m组参数,每组参数包括k个参数,所述n×m组参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包括的n×m个图像块对应,n和m均为正整数,n×m>1,k>1;根据所述n×m组参数分别对对应的所述图像块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hdrlayer。

8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生成n×m组参数,每组参数包括k个参数,所述n×m组参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包括的n×m个图像块对应,n和m均为正整数,n×m>1,k>1;根据所述n×m组参数分别对对应的所述图像块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hdrlayer。

8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预设背光调节比例对所述初始背光亮度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目标背光亮度。

8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高亮增强数据还包括元数据;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元数据获取背光调节比例;根据所述背光调节比例对所述初始背光亮度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目标背光亮度。

8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hdrlayer获取目标权重;根据所述目标权重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亮度调节以得到所述目标图像。

8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hdrlayer中第一像素值除以预设阈值以得到所述第一像素值的第一权重值,所述第一像素值是所述hdrlayer中的任意一个像素值,所述目标权重包括所述第一权重值。

8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像素调整系数;根据所述像素调整系数和所述待处理图像获取经调整的图像;根据所述待处理图像、所述经调整的图像和所述目标权重获取所述目标图像。

8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m组参数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得到;或者,所述n×m组参数基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直方图得到。

8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元数据包括采集场景的最大亮度;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采集场景的最大亮度获取第一比例,所述第一比例是所述采集场景的人眼的亮度感知与白色漫反射感知的比例;根据所述第一比例获取第二比例,所述第二比例是显示端的人眼的亮度感知与白色漫反射感知的比例,所述第二比例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比例;根据所述第二比例获取所述背光调节比例。

8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比例:

89、p1=l11/γs

90、其中,p1表示所述第一比例;

91、lmax表示所述采集场景的最大亮度;

92、

9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第二比例:

94、p2=a×p1

95、其中,p2表示所述第二比例;

96、a表示预设系数,a≤1。

9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所述背光调节比例:

98、

99、其中,gainbl表示所述背光调节比例;

100、ambientlum表示环境光强度;

101、

10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元数据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的:解码码流以得到所述元数据;或者,接收码流,解码码流以得到采集场景的拍照参数,再根据所述拍照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元数据。

10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元数据还包括所述采集场景的最小亮度和/或所述采集场景的动态范围。

104、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编码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图像;获取元数据,所述元数据包括采集场景的最大亮度;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待处理图像和所述元数据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一码流。

10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生成n×m组参数,每组参数包括k个参数,所述n×m组参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包括的n×m个图像块对应,n和m均为正整数,n×m>1,k>1;所述编码模块,还用于对所述n×m组参数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二码流。

1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生成n×m组参数,每组参数包括k个参数,所述n×m组参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包括的n×m个图像块对应,n和m均为正整数,n×m>1,k>1;根据所述n×m组参数分别对对应的所述图像块进行处理以得到高动态范围图层hdrlayer;所述编码模块,还用于对所述hdrlayer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三码流。

1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m组参数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得到;或者,所述n×m组参数基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直方图得到。

1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长曝光图片、正常曝光图片和短曝光图片获取所述元数据;或者,根据预先设定的拍照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元数据。

1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元数据还包括所述采集场景的最小亮度和/或所述采集场景的动态范围。

110、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解码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1、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编码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2、第七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至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3、第八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含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至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4、第九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码流,该码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通过电磁波等信号形式进行传输,该码流中包括经编码的图像数据和元数据,元数据包括采集场景的最大亮度。采集场景为采集编码前的图像时的场景。

115、第十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图像采集显示系统,包括采集端电子设备和显示端电子设备,采集端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上述第六方面的编码器,显示端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上述第五方面的解码器。

116、第十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逻辑电路和输入输出接口,其中: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与所述芯片系统之外的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所述逻辑电路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至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7、第十二方面,本技术提供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待解码的码流,或者存储有编码得到的码流,所述码流通过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的编码方法得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