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易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38967发布日期:2022-11-03 04:3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易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交易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基于区块链虚拟交易,如元宇宙的虚拟现实场景,在科技届金融界的应用场景日渐拓宽,如艺术品的元宇宙拍卖,金融交易的虚拟化等,每个人作为一个实体,独立的参与虚拟空间中的娱乐、创作、交易。
3.以金融交易为例,对交易双方的身份进行核验,确保交易的安全抗抵赖,是金融机构开展元宇宙相关实践的必备前提。
4.由于量子计算不断普及的风险威胁增加,导致在现有元宇宙区块链场景中交易双方的身份核验及交易的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易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旨在提高在现有元宇宙区块链场景中交易双方的身份核验及交易的安全性。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7.本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交易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8.获取交易密钥和交易报文;所述交易密钥通过预设优化方式得到;所述预设优化方式由预设聚类算法和预设签名算法确定;所述预设优化方式用于提高所述交易密钥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9.获取所述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所述目标签名值由预设聚类算法对原始多项式进行聚类得到;所述原始多项式用于表征在多项式运算环节的多项式系数数组;所述多项式运算环节至少包括密钥生成阶段和密钥签名阶段;
10.通过所述预设聚类算法对所述交易报文进行验签处理;所述验签处理用于提高所述交易报文的复杂度;
11.通过所述目标签名值对验签处理后的交易报文进行签名处理。
12.优选的,获取交易密钥的过程,包括:
13.获取预设签名算法的哈希参数;
14.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得到欧式距离;所述欧式距离用于表征预设参数数组到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
15.通过所述欧式距离对哈希参数的多项式进行优化加固;
16.通过优化加固后的多项式进行密钥运算,得到交易密钥。
17.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包括:
18.获取所述交易报文在多项式运算环节中的原始多项式;所述原始多项式至少包括在密钥生成阶段的多项式系数数组和在密钥签名阶段的多项式系数数组;
19.通过所述欧式距离对应的公式对所述原始多项式的系数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后的多项式;
20.基于所述聚类后的多项式确定所述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
21.优选的,还包括:
22.通过预设量子密钥分发方式,将所述交易密钥发送至交易双方。
23.优选的,还包括:
24.在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中,发送至交易双方的交易密钥随机变化。
25.本技术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交易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26.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交易密钥和交易报文;所述交易密钥通过预设优化方式得到;所述预设优化方式由预设聚类算法和预设签名算法确定;所述预设优化方式用于提高所述交易密钥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27.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所述目标签名值由预设聚类算法对原始多项式进行聚类得到;所述原始多项式用于表征在多项式运算环节的多项式系数数组;所述多项式运算环节至少包括密钥生成阶段和密钥签名阶段;
28.第一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预设聚类算法对所述交易报文进行验签处理;所述验签处理用于提高所述交易报文的复杂度;
29.第二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签名值对验签处理后的交易报文进行签名处理。
30.优选的,获取交易密钥的过程的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31.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签名算法的哈希参数;
32.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得到欧式距离;所述欧式距离用于表征预设参数数组到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
33.优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欧式距离对哈希参数的多项式进行优化加固;
34.运算模块,用于通过优化加固后的多项式进行密钥运算,得到交易密钥。
35.优选的,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
36.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交易报文在多项式运算环节中的原始多项式;所述原始多项式至少包括在密钥生成阶段的多项式系数数组和在密钥签名阶段的多项式系数数组;
37.计算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欧式距离对应的公式对所述原始多项式的系数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后的多项式;
38.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聚类后的多项式确定所述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
39.本技术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指令,其中,在所述指令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交易处理方法。
40.本技术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指令,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指令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交易处理方法。
41.经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易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获取交易密钥和交易报文,交易密钥通过预设优化方式得到,预设优化方式由预设聚
类算法和预设签名算法确定,预设优化方式用于提高交易密钥的鲁棒性和安全性,获取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目标签名值由预设聚类算法对原始多项式进行聚类得到,原始多项式用于表征在多项式运算环节的多项式系数数组,多项式运算环节至少包括密钥生成阶段和密钥签名阶段,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对交易报文进行验签处理,验签处理用于提高交易报文的复杂度,通过目标签名值对验签处理后的交易报文进行签名处理。基于上述,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和预设签名算法对交易密钥生成、交易报文验签等各环节的处理,来提高交易报文的复杂度和对交易报文进行签名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在现有元宇宙区块链场景中交易双方的身份核验及交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交易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获取交易密钥的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4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获取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的流程示意图;
4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交易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交易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交易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1.在本技术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2.由背景技术可知,由于量子计算不断普及的风险威胁增加,导致在现有元宇宙区块链场景中交易双方的身份核验及交易的安全性低。
5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交易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获取交易密钥和交易报文,交易密钥通过预设优化方式得到,预设优化方式由预设聚类算法和预设签名算法确定,预设优化方式用于提高交易密钥的鲁棒性和安全性,获取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目标签名值由预设聚类算法对多项式进行聚类得到,多项式用于表征在多项式运算环节中对交易报文进行验签处理的多项式,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对交易报
文进行验签处理,验签处理用于提高交易报文的复杂度,通过目标签名值对验签处理后的交易报文进行签名处理。基于上述,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和预设签名算法对交易密钥生成、交易报文验签等各环节的处理,来提高交易报文的复杂度和对交易报文进行签名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在现有元宇宙区块链场景中交易双方的身份核验及交易的安全性。具体实现方式通过下述实施例具体进行说明。
5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交易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用于大数据领域或金融领域。上述仅为示例,并不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交易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的应用领域进行限定。
55.参考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交易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交易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56.s101:获取交易密钥和交易报文;交易密钥通过预设优化方式得到;预设优化方式由预设聚类算法和预设签名算法确定;预设优化方式用于提高交易密钥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57.具体获取交易密钥的过程如下:
58.首先,获取预设签名算法的哈希参数。
59.其中,哈希参数的表达式为(h=fq*g(mod q))。
60.h为哈希运算的中间值;g为随机选择签名值,g为正整数;随机选择签名值f、g都属于正整数,f在可逆,表示最高次数为n-1系数模q的多项式fq,n的取值为大于1的整数。
61.其次,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得到欧式距离;欧式距离用于表征预设参数数组到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
62.通过kmeans聚类将被处理的预设参数数组x(x1,x2,..,xn),初始化k个聚类中心c(c1,c2,...,ck),其中1<k<=n,k的取值为大于1的整数,然后通过计算预设参数数组x(x1,x2,..,xn)的每一个对象到每一个聚类中心c(c1,c2,...,ck)的欧式距离。
63.欧式距离的表达式如公式(1)所示。
[0064][0065]
其中,dis(xi,cj)为欧式距离;x
it
表示第i个对象的第t个属性,i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m为子聚类的参数,1<k<=m,k的取值为大于1的整数;t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c
jt
表示第j个聚类中心的第t个属性,j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0066]
然后,通过欧式距离对哈希参数的多项式fq进行优化加固。
[0067]
通过比较预设参数数组x(x1,x2,..,xn)的每一个聚类中心c(c1,c2,...,ck)的欧式距离,将其分配到k个类簇中,得到k个类簇s(s1,s2,..,sk)使用k个类簇的元素,k的取值为大于1的整数,替换预设参数数组x(x1,x2,..,xn)来进行优化加固,然后继续进行后续的密钥哈希运算。
[0068]
最后,通过优化加固后的多项式进行密钥运算,得到交易密钥。
[0069]
通过预设量子密钥分发方式,将交易密钥发送至交易双方。
[0070]
在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中,发送至交易双方的交易密钥随机变化。
[0071]
s102:获取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目标签名值由预设聚类算法对原始多项式进行聚类得到;原始多项式用于表征在多项式运算环节的多项式系数数组;多项式运算环节至少包括密钥生成阶段和密钥签名阶段。
[0072]
具体获取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的过程如a1-a3所示:
[0073]
a1:获取交易报文在多项式运算环节中的原始多项式;原始多项式至少包括在密钥生成阶段的多项式系数数组和在密钥签名阶段的多项式系数数组。
[0074]
原始多项式用(m1,m2)表示,m1为在密钥生成阶段多项式的系数数组,m2为在签名阶段多项式的系数数组。
[0075]
a2:通过欧式距离对应的公式(1)对原始多项式的系数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后的多项式。
[0076]
聚类后的多项式用(m
’1,m
’2)表示,m
’1为在密钥生成阶段的聚类后的多项式系数数组,m
’2为在签名阶段的聚类后的多项式系数数组。
[0077]
a3:基于聚类后的多项式确定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
[0078]
s103: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对交易报文进行验签处理;验签处理用于提高交易报文的复杂度。
[0079]
s104:通过目标签名值对验签处理后的交易报文进行签名处理。
[0080]
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和预设签名算法对交易密钥生成、交易报文验签等各环节的处理,来提高交易报文的复杂度和对交易报文进行签名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在现有元宇宙区块链场景中交易双方的身份核验及交易的安全性。
[0081]
参考图2所示,为上述s101中涉及到的获取交易密钥的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82]
s201:获取预设签名算法的哈希参数。
[0083]
s202: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得到欧式距离;欧式距离用于表征预设参数数组到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
[0084]
s203:通过欧式距离对哈希参数的多项式进行优化加固。
[0085]
s204:通过优化加固后的多项式进行密钥运算,得到交易密钥。
[0086]
s201-s204的执行过程和执行原理与上述s101中涉及到的获取交易密钥的执行过程和执行原理一致,可参考,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0087]
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对预设签名算法的预设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得到交易密钥,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和预设签名算法,实现提高交易密钥的鲁棒性和安全性的目的。
[0088]
参考图3所示,为上述s102中获取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0089]
s301:获取交易报文在多项式运算环节中的原始多项式;原始多项式至少包括在密钥生成阶段的多项式系数数组和在签名阶段的多项式系数数组。
[0090]
s302:通过欧式距离对应的公式对原始多项式的系数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后的多项式。
[0091]
s303:基于聚类后的多项式确定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
[0092]
s301-s303的执行过程和执行原理与上述s102中涉及到的获取交易密钥的目标签
名值的执行过程和执行原理一致,可参考,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0093]
本技术实施例中,获取交易报文在多项式运算环节中的原始多项式,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分别对原始多项式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后的多项式,实现基于聚类后的多项式确定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的目的。
[0094]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1公开的交易处理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对应公开了一种交易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交易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获取单元401、第二获取单元402、第一处理单元403和第二处理单元404。
[0095]
第一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交易密钥和交易报文;交易密钥通过预设优化方式得到;预设优化方式由预设聚类算法和预设签名算法确定;预设优化方式用于提高交易密钥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0096]
第二获取单元402,用于获取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目标签名值由预设聚类算法对原始多项式进行聚类得到;原始多项式用于表征在多项式运算环节的多项式系数数组;多项式运算环节至少包括密钥生成阶段和密钥签名阶段。
[0097]
第一处理单元403,用于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对交易报文进行验签处理;验签处理用于提高交易报文的复杂度。
[0098]
第二处理单元404,用于通过目标签名值对验签处理后的交易报文进行签名处理。
[0099]
进一步的,获取交易密钥的过程的第一获取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优化模块和运算模块。
[0100]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签名算法的哈希参数。
[0101]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得到欧式距离;欧式距离用于表征预设参数数组到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
[0102]
优化模块,用于通过欧式距离对哈希参数的多项式进行优化加固。
[0103]
运算模块,用于通过优化加固后的多项式进行密钥运算,得到交易密钥。
[0104]
进一步的,第二获取单元402包括第三获取模块、计算模块和确定模块。
[0105]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交易报文在多项式运算环节中的原始多项式;原始多项式至少包括在密钥生成阶段的多项式系数数组和在密钥签名阶段的多项式系数数组。
[0106]
计算模块,用于通过欧式距离对应的公式对原始多项式的系数进行计算,得到聚类后的多项式。
[0107]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聚类后的多项式确定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
[0108]
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交易处理系统,该交易处理系统在图4的基础上还包括发送单元501。
[0109]
发送单元501,用于通过预设量子密钥分发方式,将交易密钥发送至交易双方。
[0110]
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交易处理系统,该交易处理系统在图5的基础上还包括随机单元601。
[0111]
随机单元601,用于在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中,发送至交易双方的交易密钥随机变化。
[0112]
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和预设签名算法对交易密钥生成、交易报文验签等各环节的处理,来提高交易报文的复杂度和对交易报文进行签名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在现有元宇宙区块链场景中交易双方的身份核验及交易的安全性。
[0113]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指令,其中,在指令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上述交易处理方法。
[0114]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存储器701,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指令702,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指令702存储于存储器701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703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指令702执行以下操作:
[0115]
获取交易密钥和交易报文;交易密钥通过预设优化方式得到;预设优化方式由预设聚类算法和预设签名算法确定;预设优化方式用于提高交易密钥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0116]
获取交易密钥的目标签名值;目标签名值由预设聚类算法对原始多项式进行聚类得到;原始多项式用于表征在多项式运算环节的多项式系数数组;多项式运算环节至少包括密钥生成阶段和密钥签名阶段;
[0117]
通过预设聚类算法对交易报文进行验签处理;验签处理用于提高交易报文的复杂度;
[0118]
通过目标签名值对验签处理后的交易报文进行签名处理。
[0119]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技术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技术,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技术所必须的。
[0120]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系统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0121]
本技术各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0122]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012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0124]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