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67480发布日期:2024-03-12 20:5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接入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算力网络(computing force network,cfn)是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算网融合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算网一体、算网共生。面向算网一体阶段,相关运营商提出算力感知网络(computing-aware networking,can)体系架构,通过网络统一感知、控制和调度实现算力服务的流动,构建算力和网络深度融合的新型架构和协议,使海量的应用能够按需、实时调用不同地方的计算资源,实现连接和算力在网络的全局优化,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2、然而,面对算力网络新技术和新需求,传统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在“面向终端,尽而为”理念下,难以满足现有的算力灵活接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接入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版本号;

4、若所述版本号表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格式为极简数据包格式,构建地址映射表;

5、若接收到与所述第一终端交互的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基于所述地址映射表,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对应的第一短地址;

6、基于所述第一短地址,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反馈至所述第一终端。

7、第一方面,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8、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版本号;

9、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版本号表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格式为极简数据包格式,构建地址映射表;

10、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接收到与所述第一终端交互的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基于所述地址映射表,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对应的第一短地址;

11、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短地址,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反馈至所述第一终端。

12、第三方面,一种接入设备,所述接入设备包括:

13、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14、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5、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6、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方法包括: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一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版本号;若版本号表征第一数据包的格式为极简数据包格式,构建地址映射表;若接收到与第一终端交互的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基于地址映射表,获得第一终端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对应的第一短地址;基于第一短地址,将第二数据包反馈至第一终端;也就是说,本申请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能够支持终端传输极简数据包格式的数据包,即能够支持的网络地址需容纳各类非拓扑语义作为网络空间标识符。同时,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接入设备可以根据数据包中包头的标识信息,确定出数据包的具体的类型,进而灵活的转发相应的数据包,例如针对极简数据包格式的数据包,通过建立地址映射表,实现短地址与长地址之间的地址转换;从而,完成任意长度的ip地址的路由查询操作。如此,无需引入协议转换网关设备,节省网络的额外开销。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入设备,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简数据包格式的数据包中的地址字段采用短地址标识终端的目的地址和/或源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映射表用于指示短地址与互联网协议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版本号表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格式为极简数据包格式,构建地址映射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地址映射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短地址,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反馈至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地址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1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11.一种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设备包括: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一数据包的包头携带有版本号;若版本号表征第一数据包的格式为极简数据包格式,构建地址映射表;若接收到与第一终端交互的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基于地址映射表,获得第一终端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对应的第一短地址;基于第一短地址,将第二数据包反馈至第一终端。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接入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研发人员:姚惠娟,陆璐,刘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