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68105发布日期:2023-03-08 01:1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1.本技术是申请日为2020年1月16日,申请号为2020800879099,发明名称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3.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是一种通过共享网络资源从一个数据源向多个用户传送数据的技术,该技术在提供多媒体业务的同时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较高速率(如256kbps)的多媒体业务的广播和组播。
4.在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很多场景需要支持组播和广播的业务需求,例如车联网中,工业互联网中等。所以在nr中引入mbms是有必要的。在nr系统中引入mbms之后,如何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同时接收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于第一pdsch,所述第二数据承载于第二pdsch。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同时被所述终端设备接收。
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同时被所述终端设备接收。
8.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配置为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同时接收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9.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于第一pdsch,所述第二数据承载于第二pdsch。
10.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发送单元,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11.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同时被所述终端设备接收。
12.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
13.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14.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
15.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16.第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7.第八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8.第九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19.第十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20.第十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21.第十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22.第十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23.第十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同时接收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于第一pdsch,所述第二数据承载于第二pdsch。如此,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同时接收两个不同的信道承载的数据,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1为本技术带宽分配示意图一;
26.图1-2为本技术带宽分配示意图二;
27.图1-3为本技术带宽分配示意图三;
28.图2为本技术sc-mcch和sc-mtch映射到下行共享传输信道的示意图;
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示意图;
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种可选处理流程示意图;
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最优的发送波束方向的示意图;
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网络设备使用不同的波束方向发送承载mbms业务的pdsch的示意图;
3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网络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特点和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例。
37.在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相关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38.当前,随着人们对速率、延迟、高速移动性、能效的追求以及未来生活中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gpp国际标准组织开始研发5g。5g的主要应用场景为:增强移动超宽带(enhance mobile broadband,embb)、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和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
39.embb仍然以用户获得多媒体内容、服务和数据为目标,其需求增长十分迅速。另一方面,由于embb可能部署在不同的场景中,便如室内,市区,农村等,其能力和需求的差别也比较大,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结合具体的部署场景详细分析。urllc的典型应用包括:工业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远程医疗操作(手术),交通安全保障等。mmtc的典型特点包括:高连接密度,小数据量,时延不敏感业务,模块的低成本和长使用寿命等。
40.nr系统也可以独立部署,为了降低空口信令、快速恢复无线连接和快速恢复数据业务,定义了新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状态,即rrc-inactive(去激活)状态。其中,rrc-idle(空闲)状态下,移动性为基于终端设备的小区重选,寻呼过程由核心网(core network,cn)发起,寻呼区域由cn配置。网络设备侧不存在终端设备上下文,也不存在rrc连接。rrc-inactive状态下,移动性为基于终端设备的小区重选,存在cn-nr之间的连接,终端设备上下文存在于某个网络设备上,寻呼过程由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触发,基于ran的寻呼区域由ran管理,网络设备能够知道终端设备的位置是基于ran的寻呼区域级别的。rrc-connected(连接)状态下,存在rrc连接,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终端设备上下文,网络设备知道终端设备的位置是具体小区级别的;移动性是网络设备控制的移动性,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传输单播数据。
41.在nr系统中,最大的信道带宽(wideband carrier)可以是400mhz,较lte系统中最大20mhz的带宽大很多。如果终端设备保持工作在宽带载波上,将会消耗大量的功耗;因此,建议终端设备的射频带宽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实际的吞吐量进行调整。为优化终端设备的功率消耗,引入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如图1-1所示带宽分配示意图。如果终端设备的速率要求很低,则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小的带宽,如图1-2所示bwp1;如果终端设备的速率要求很高,则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稍大的带宽,如图1-2所示bwp2;如果终端设备支持高速率、或者终端设备工作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模式下,则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bwp,如图1-3所示带宽分配示意图。处于rrc-idle状态或者rrc-inactive状态的终端设备驻留在初始bwp上,初始bwp对于处于rrc-idle状态或者rrc-inactive状态终端设备是可见的,在初始bwp里面可以获取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剩余的最小化的系统信息(remaining minimum system information,rmsi),其他系统信息(other system information,osi)以及寻呼(paging)等信息。
42.由于3gpp版本6(release 6,rel-6)中的mbms频谱效率较低,不足以有效地承载和支撑手机电视类型业务的运营。因此,在lte系统中,3gpp明确提出增强对下行高速多媒体
signal block,ssb)是类型d准共站址。其中,同步信号块是由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和pbch组成。
64.在该场景下,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利用相同的空间接收参数(spatial rx parameter)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下面基于图5和图6对终端设备接收数据所使用的参数进行说明。
65.在nr系统中,支持基于波束赋形的方式传输数据,网络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波束方向发送数据,终端设备支持一个波束方向(当载频属于fr1时)或多个波束方向(当载频属于fr2时)。其中,波束方向与csi-rs资源、ssb、pbch资源或trs资源具有关联关系。举例来说,网络设备使用不同的波束发送不同的csi-rs资源,终端设备测量csi-rs获取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选取rsrp最大值对应的csi-rs资源索引上报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csi-rs资源索引即可获知该终端设备的最优的发送波束方向。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支持4个波束方向,网络设备在不同的波束方向发送不同的csi-rs资源;第一终端设备使用固定的波束分别接收4个csi-rs,并进行rsrp测量。若csi-rs3资源对应的rsrp值最高,则第一终端设备将csi-rs3对应的资源索引上报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即可获知csi-rs3资源所对应的波束方向是对该终端设备最优的发送波束方向。
66.终端设备在接收网络设备以不同的波束方向发送的csi-rs时,通常会使用固定的接收波束,如图5所示的波束1;因此,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rsrp最大值对应的csi-rs3时,是基于波束1获取的。进而,网络设备在后续传输pdsch的过程中,如果在调度该pdsch的dci中指示的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tci)状态与csi-rs3的配置信息中包括的tci状态相同,则终端设备认为可以使用波束1接收该pdsch的dmrs。
67.由于pdsch1或pdsch2承载的业务可以是mbms业务,而mbms业务的接收端是一组终端设备或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因此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波束扫描的方式重复发送承载mbms业务的pdsch。如图6所示,网络设备使用不同的波束方向发送承载mbms业务的pdsch。
68.在网络设备调度的承载mbms业务的pdsch1与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承载单播业务的pdsch2在时域有重叠时,pdsch1的dmrs与csi-rs3资源是qcl-typed;并且,pdsch2的dmrs与csi-rs3资源是qcl-typed。或者,调度pdsch1的dci1中指示的tci状态与csi-rs3配置信息中的tci状态相同,并且,调度pdsch2的dci2中指示的tci状态与csi-rs3配置信息中的tci状态相同。鉴于此,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波束1同时接收pdsch1和pdsch2。
69.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承载所述第一pdsch的时隙与承载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harq-ack)的时隙之间的时隙偏差大于第一门限值;和/或,承载所述第二pdsch的时隙与承载所述第二pdsch对应的harq-ack的时隙之间的时隙偏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70.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和/或所述第二门限值可以由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一门限值和/或所述第二门限值可以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所述第一门限值和/或所述第二门限值用于限定调度pdsch的dci中携带的指示信息“pdsch-to-harq_feedback timing indicator”所指示的值的范围。所述第一门限值可以携带于所述网络设备调度所
述第一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dci中;所述第二门限值可以携带于所述网络设备调度所述第二pdsch的dci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和所述第二门限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71.举例来说,网络设备通过dci调度pdsch1时,在dci中携带指示信息“pdsch-to-harq_feedback timing indicator”用于指示承载pdsch1的时隙与承载pdsch1对应的harq-ack的pucch或pusch的时隙之间的时隙偏差,该时隙偏差可以是取值于{1,2,3,4,5,6,7,8},或根据网络配置参数dl-datatoul-ack确定;网络配置的参数dl-datatoul-ack的取值范围是[0,15]。如果终端设备同时接收两个pdsch,则调度pdsch1的dci中的指示信息“pdsch-to-harq_feedback timing indicator”所对应的时隙偏差大于第一门限值k0;若第一门限值k0=4,即对“pdsch-to-harq_feedback timing indicator”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使得根据该参数确定的时隙偏差大于4个时隙。例如,dci中的指示信息“pdsch-to-harq_feedback timing indicator”取值为{1,2,3,4,5,6,7,8};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门限值k0=4,因此,该指示信息的取值所对应的时隙偏差只能取5、6、7、8。
[0072]
在承载所述第一pdsch的时隙与承载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harq-ack的时隙之间的时隙偏差大于第一门限值,和/或承载所述第二pdsch的时隙与承载所述第二pdsch对应的harq-ack的时隙之间的时隙偏差大于第二门限值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能够有足够的处理时间同时接收两个pdsch。
[0073]
还有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承载所述第一pdsch的时隙与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第一pucch之间的时隙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一值;和/或,承载所述第二pdsch的时隙与所述第二pdsch对应的第二pucch之间的时隙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二值。其中,所述第一pucch承载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harq-ack信息;所述第二pucch承载所述第二pdsch对应的harq-ack信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可以是15;或者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值也可以为不同的值,如第一值为20,第二值为25。
[0074]
其中,承载所述第一pdsch的时隙与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第一pucch之间的时隙范围,以及承载所述第二pdsch的时隙与所述第二pdsch对应的第二pucch之间的时隙范围均可通过网络设备配置的参数dl-datatoul-ack指示。
[0075]
本技术实施例中,承载所述第一pdsch的时隙与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第一pucch之间的时隙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一值;和/或,承载所述第二pdsch的时隙与所述第二pdsch对应的第二pucch之间的时隙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二值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能够有足够的处理时间同时接收两个pdsch。
[0076]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可以是以下中的一种:单播数据、组播数据、广播数据、系统信息和寻呼消息;所述第二数据可以是以下中的一种:单播数据、组播数据、广播数据、系统信息和寻呼消息;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可以都是mbms数据;也可以其中一个是mbms数据,另一个是单播数据;还可以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均是单播数据;即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传输类型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0077]
为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数据传输方法,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300的组成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
[0078]
接收单元301,配置为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同时接收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0079]
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于第一pdsch,所述第二数据承载于第二pdsch。
[00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0081]
所述第一pdsch的dmrs与所述第二pdsch的dmrs是类型d准共站址;
[0082]
所述第一pdsch的dmrs和所述第二pdsch的dmrs与同一个csi-rs资源是类型d准共站址;
[0083]
所述第一pdsch的dmrs和所述第二pdsch的dmrs与同一个trs资源是类型d准共站址;
[0084]
所述第一pdsch的dmrs和所述第二pdsch的dmrs与同一个pbch资源是类型d准共站址;
[0085]
所述第一pdsch的dmrs和所述第二pdsch的dmrs与同一个ssb是类型d准共站址。
[008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0087]
承载所述第一pdsch的时隙与承载所述第一pdsch对应harq-ack的时隙之间的时隙偏差大于第一门限值;
[0088]
和/或,承载所述第二pdsch的时隙与承载所述第二pdsch对应harq-ack的时隙之间的时隙偏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008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和/或所述第二门限值由网络设备配置。
[00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和/或所述第二门限值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
[009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承载所述第一pdsch的时隙与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第一pucch之间的时隙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一值;和/或,承载所述第二pdsch的时隙与所述第二pdsch对应的第二pucch之间的时隙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二值。
[009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值和第二值均等于15。
[009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配置为利用相同的空间接收参数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
[009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dsch和所述第二pdsch在时域上重叠。
[0095]
为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数据传输方法,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400的组成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
[0096]
发送单元401,配置为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0097]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同时被所述终端设备接收。
[009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0099]
所述第一pds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与所述第二pdsch的dmrs是类型d准共站址;
[0100]
所述第一pdsch的dmrs和所述第二pdsch的dmrs与同一个csi-rs资源是类型d准共站址;
[0101]
所述第一pdsch的dmrs和所述第二pdsch的dmrs与同一个trs资源是类型d准共站址;
[0102]
所述第一pdsch的dmrs和所述第二pdsch的dmrs与同一个pbch资源是类型d准共站址;
[0103]
所述第一pdsch的dmrs和所述第二pdsch的dmrs与同一个ssb是类型d准共站址。
[010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承载所述第一pdsch的时隙与承载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harq-ack的时隙之间的时隙偏差大于第一门限值;和/或,承载所述第二pdsch
的时隙与承载所述第二pdsch对应的harq-ack的时隙之间的时隙偏差大于第一门限值。
[010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限值携带于所述网络设备调度所述第一pdsch的dci中;和/或,所述第一门限值携带于所述网络设备调度所述第二pdsch的dci中。
[0106]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
[010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承载所述第一pdsch的时隙与所述第一pdsch对应的第一pucch之间的时隙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一值;和/或,承载所述第二pdsch的时隙与所述第二pdsch对应的第二pucch之间的时隙范围的最大值大于第一值。
[01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值等于15。
[01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dsch和所述第二pdsch在时域上重叠。
[0110]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0111]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0112]
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704。电子设备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
[0113]
可以理解,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0114]
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700的操
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7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应用程序7022。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7022中。
[0115]
上述本技术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7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0116]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pu、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0117]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0118]
可选的,该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技术实施例终端设备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0119]
可选的,该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技术实施例网络设备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0120]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0121]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0122]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0123]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0124]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0125]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0126]
本技术是参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27]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28]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29]
应理解,本技术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技术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技术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130]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