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27107发布日期:2024-03-25 19:1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背景技术:

1、当两个终端设备之间需要通信时,比如终端设备a向终端设备b传输数据,则终端设备a需要将数据经过无线空口发送到网络设备(比如基站),再通过承载网到核心网环回,回到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再把数据经过无线空口下发给终端设备b。

2、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是5g定义的三大关键应用场景之一,其主要应用是对时延要求苛刻的控制信息指令传输(比如物与物的通信)。而上述方案终端设备之间在传输过程包含多个无线节点(终端设备a、网络设备、承载网、核心网和终端设备b),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引入一定的时延抖动,不确定性大。针对时延要求严格的业务,时延抖动影响数据传输效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宕机。如何降低传输数据的时延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用于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内部的模块、单元或芯片执行,本技术以该方案由网络设备执行为例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3、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直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也就是说,上行数据中的信息并非经过网络设备的处理转发到达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直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即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是上行数据,而并不是携带上行数据中的信息的其他数据包,从而可以节省数据传输的时延。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其中,第三配置信息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第四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5、由于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在基于第四配置信息通过空口接收数据时可以成功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该上行数据。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该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第四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即第二终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过程为第一终端设备获取该上行数据的逆过程),从而可以成功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内部的模块、单元或芯片执行,本技术以该方案由网络设备执行为例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四配置信息。其中,第三配置信息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第四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7、由于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在基于第四配置信息通过空口接收数据时可以成功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该上行数据。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该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第四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即第二终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过程为第一终端设备获取该上行数据的逆过程),从而可以成功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8、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

9、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直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即该上行数据无需经过网络设备的处理即可直接到达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10、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

11、可以看出,由于网络设备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配置为“灵活(flexible)”,因此网络设备不严格限定一个时隙为上行时隙还是下行时隙,进而网络设备可以灵活的指示(比如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一个时隙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的发送数据的时隙(或者称上行数据传输时隙),该时隙作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的接收数据的时隙(或者称下行数据传输时隙),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在该时隙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12、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对上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用于对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与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匹配。如此,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成功对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调制编码处理后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解码,继而得到上行数据中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

13、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于对上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code scheme,mcs)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包括第二mcs的信息。第一mcs和第二mcs相同。如此,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mcs对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一mcs调制编码后的上行数据进行解调解码,继而得到上行数据中的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承载于第一dci。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置信息承载于第二dci。

14、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第一扰码序列用于对上行数据加扰。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第二扰码序列用于对下行数据解扰。第一扰码序列与第二扰码序列相同。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用对第一扰码序列对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第一扰码序列与第二扰码序列相同,从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扰码序列成功对该上行数据解扰。

15、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一扰码序列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二扰码序列可以相同。

16、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相同。由于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一扰码序列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二扰码序列可以相同。

17、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导频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导频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因此第二终端设备知道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序列,且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成功接收到该导频序列,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导频序列估计数据在无线传播中经过的信道的信息,继而可以根据估计的信道的信息从接收到的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中恢复出信息(或者称原始数据)。

18、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的信息。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与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相同。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相同,因此可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正确解调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19、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与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相同。由于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与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相同,因此可以提高第二终端设备正确解调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20、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头压缩处理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头解压缩处理的信息。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在获取的上行数据中不进行pdcp头压缩,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21、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加密处理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解密处理的信息。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在获取的上行数据中不进行pdcp层加密,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22、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完整性保护处理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完整性确认处理的信息;或,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在获取的上行数据中不进行pdcp层完整性保护,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23、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mac实体在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不包含mac ce的信息。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24、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不配置sdap头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不处理sdap头的信息。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在获取的上行数据中不包括sdap头,如此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难度,提高解析该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25、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rlc实体配置为rlc um模式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rlc实体配置为rlc um模式的信息。如此,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端设备)无需反馈状态报告,从而可以降低方案的复杂度。

26、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控制指示uci的时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ci的时域资源与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不同。本技术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ci的时域资源与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不同。即网络设备可以控制第一终端设备在发送业务数据的时候不会发送随路uci,从而可以避免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中包括uci,从而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的处理复杂度,提高第二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解码的成功率。

27、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一定时提前量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定时同步,第一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如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经过空口到达第二终端设备的时间可以落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信号的时间窗内,从而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符号间干扰。

28、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定时提前量之前,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二定时提前量用于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定时同步,第二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如此,网络设备可以先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定时同步,以便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经过空口到达第一终端设备的时间可以落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信号的时间窗内,从而可以降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符号间干扰。

29、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定时提前量。其中,第三定时提前量用于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定时同步,第三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如此,网络设备可以先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定时同步,以便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经过空口到达第二终端设备的时间可以落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信号的时间窗内,从而可以降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信号的符号间干扰。

30、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如此,网络设备在不同的频域资源和/或不同的时域资源分别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pucch和第二终端设备的pucch,从而可以避免网络设备将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pucch和第二终端设备的pucch混淆。

31、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如此,网络设备在不同的频域资源和/或不同的时域资源分别向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dcch,从而可以避免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混淆网络设备分别向二者发送的pdcch。

32、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网络设备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信息。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指示未成功接收第一信息的信息。网络设备对第一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下行数据,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或,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信息。可以看出,如果第二终端设备没能正确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而网络设备正确接收了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则网络设备可以调度第一终端设备重发该第一信息,也可以切换回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常规模式”,即网络设备将第一信息(比如携带于下行数据中)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从接收到的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中获取到第一信息。

33、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在同一块时频域资源中调度多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每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两个或三个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比如一组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设备,另一组终端设备包括第三终端设备和第四终端设备。

34、举个例子,网络设备向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第五配置信息,向第四终端设备发送第六配置信息。第五配置信息指示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第六配置信息指示的第四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第一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第二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第五配置信息指示的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以及第六配置信息指示的第四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时频域资源是指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35、为了区分,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的扰码序列与用于对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的扰码序列不同。如此,在同一块时频域资源上,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传输数据,第三终端设备也可以与第四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由于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的扰码序列与用于对第三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加扰的扰码序列不同,因此即使第四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也无法正确解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三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也无法正确解扰,如此,网络设备可以在同一块时频域资源上调度多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如此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6、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内部的模块、单元或芯片执行,本技术以该方案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为例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37、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的可以被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38、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匹配。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39、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40、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内部的模块、单元或芯片执行,本技术以该方案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为例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第三配置信息与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匹配。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41、由于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在基于第四配置信息通过空口接收数据时可以成功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该上行数据。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该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第四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即第二终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过程为第一终端设备获取该上行数据的逆过程),从而可以成功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42、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43、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44、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承载于第一dci。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45、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对上行数据调制编码的信息。用于对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与用于对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匹配。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46、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于对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cs的信息。用于对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的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包括第二mcs的信息。第一mcs和第二mcs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47、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第一扰码序列用于对上行数据加扰。第一扰码序列与用于对下行数据解扰的第二扰码序列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48、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49、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一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50、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的导频配置信息与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51、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的信息。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与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52、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与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53、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头压缩处理的信息。第三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加密处理的信息。第三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不执行完整性保护处理的信息。第三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mac实体在mac pdu不包含mac ce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54、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不配置sdap头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55、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rlc实体配置为rlc um模式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56、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控制指示uci的时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uci的时域资源与上行数据的时域资源不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57、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定时提前量,第一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定时提前量进行定时同步。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58、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定时提前量之前,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定时提前量,第二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定时提前量进行定时同步。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59、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60、在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61、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内部的模块、单元或芯片执行,本技术以该方案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为例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发送的上行数据可以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继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62、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的可以被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63、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第四配置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匹配。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

64、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65、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内部的模块、单元或芯片执行,本技术以该方案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为例进行介绍。该方法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用于接收下行数据的第四配置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第四配置信息与第一终端设备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三配置信息匹配。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被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空口接收到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视为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该上行数据中获取到信息。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内接收到的数据(或者称下行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66、由于第三配置信息与第四配置信息匹配,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三配置信息通过空口发送上行数据,因此第二终端设备在基于第四配置信息通过空口接收数据时可以成功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该上行数据。也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数据时,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空口发送的该上行数据,第二终端设备将该上行数据视为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并基于第四配置信息进行处理(即第二终端设备处理该上行数据的过程为第一终端设备获取该上行数据的逆过程),从而可以成功获取到该上行数据中的信息。

67、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相同。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频域资源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68、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小区时隙类型为灵活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69、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置信息承载于第二dci。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70、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与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匹配。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71、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于对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的信息包括第一调制编码方式mcs的信息。用于对下行数据解调解码的信息包括第二mcs的信息。第一mcs和第二mcs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72、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包括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第二扰码序列用于对下行数据解扰。用于对上行数据加扰的第一扰码序列与第二扰码序列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73、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用户标识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74、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指示第二扰码序列的信息包括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用于获取第一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与用于获取第二扰码序列的加扰标识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75、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中的导频配置信息与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导频配置信息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76、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的信息。上行数据的载波波形与下行数据的载波波形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77、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第一终端设备一个时隙发送上行数据的码字数量与第二终端设备一个时隙接收下行数据的码字数量相同。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78、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sdap实体不处理sdap头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79、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配置信息还包括:指示第二终端设备的rlc实体配置为rlc um模式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80、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三定时提前量,第三定时提前量是根据第二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的。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第三定时提前量进行定时同步。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81、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pu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82、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指示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的信息和/或时域的信息,第一终端设备接收pdcch与第二终端设备接收pdcch的频域无重叠和/或时域无重叠。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83、为了便于介绍,本技术将上行数据中的信息称为第一信息,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第二终端设备在未成功获取到上行数据中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未成功接收第一信息的信息。

84、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85、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上行数据之后,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四配置信息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一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在成功获取到上行数据中的第一信息的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成功接收第一信息的信息。相关描述和有益效果参考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可能的实施方式的相关内容,不再赘述。

86、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前述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通信单元用于执行与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功能。可选地,通信单元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在一种设计中,通信装置为通信芯片,处理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器核心,通信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端口。

87、在另一种设计中,通信单元可以为发射器和接收器,或者通信单元为发射机和接收机。

88、可选的,通信装置还包括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各个模块。

89、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前述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还包括收发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90、可选的,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91、可选的,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92、可选的,收发器中可以包括,发射机(发射器)和接收机(接收器)。

93、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前述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9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时,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地,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95、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或芯片系统时,通信接口可以是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器也可以体现为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96、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系统包括上述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9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比如可以包括上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或第二终端设备。

98、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99、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100、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地,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芯片系统的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101、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接口电路和处理电路。接口电路可以包括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处理电路用于通过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被实现。

102、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装置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技术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10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接口电路可以为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射频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可以为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基带处理芯片。

104、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中的部分器件,如系统芯片或通信芯片等集成电路产品。接口电路可以为该芯片或芯片系统上的输入/输出接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电路可以为该芯片上的逻辑电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