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佩戴检测方法和无线耳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86187发布日期:2024-04-01 13:5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佩戴检测方法和无线耳机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佩戴检测方法和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1、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方式的智能化、功能多样化以及人性化等追求越来越高。无线耳机作为可穿戴设备中音频信号的主要传输工具,被人们广泛使用。通常,在用户佩戴无线耳机的状态下,无线耳机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技术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以使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听到相应的音频信息。

2、通常,无线耳机中需要设置佩戴检测装置以检测当前无线耳机的状态,并基于此实现无线耳机开始工作或终止工作。例如,在无线耳机中布放多点传感器,基于传感器采集的传感信号判断当前无线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在当前无线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无线耳机才能执行对应的工作任务。

3、然而,基于上述布放多点传感器的方式,在很多场景中无线耳机会被误判处于佩戴状态。例如,用户在手中把玩无线耳机、捏住无线耳机出盒以及从桌面拿起无线耳机等场景,都有可能因手指误触传感器而出现误判情况。由此,导致佩戴检测的准确度较低,影响用户体验,同时还会增加无线耳机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佩戴检测方法和无线耳机,通过将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和音频数据进行结合,能够更为准确地确定无线耳机当前的佩戴状态。保证佩戴检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为用户提供流畅的使用过程,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佩戴检测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耳机盒,方法包括:无线耳机响应于触发操作,获取传感器数据对应的传感特征和音频数据对应的音频特征。其中,触发操作包括用户针对耳机本体的触碰操作,用户针对耳机本体与耳机盒的分离操作,或者用户针对耳机本体的触碰并移动操作。之后,无线耳机将获取到的传感特征和音频特征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特征。最后根据融合特征确定无线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4、通过上述佩戴检测方法,可以根据融合后的融合特征,能够结合传感和音频两个方面的特征对无线耳机当前的佩戴状态进行联合判定,避免仅根据传感特征进行判定导致的误判,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精确地佩戴检测结果。降低了用户误触发的概率,提高了耳机佩戴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在获取传感器数据对应的传感特征和音频数据对应的音频特征的过程中,包括:无线耳机同步采集传感器数据和音频数据。之后将传感器数据和音频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传感特征和音频特征。在这种实现方式下,无线耳机通过同步进行传感器数据和音频数据的采集操作,简单且节省了数据处理时间。避免用户等待较长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在获取传感器数据对应的传感特征和音频数据对应的音频特征的过程中,无线耳机可以先采集传感器数据,并对传感器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传感特征。之后,在基于传感特征确定满足预设条件时,采集音频数据。最后,对音频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音频特征。其中,预设条件包括传感特征对应的特征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这样,当传感特征对应的特征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无线耳机处于移动过程中。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当传感特征对应的特征值位于第一预设范围时,可以确定无线耳机处于移动至人体的过程中。那么无线耳机则控制音频模块采集音频数据,并提取音频数据的音频特征。以便于后续基于融合音频特征和传感特征,能够更加精确的判定无线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同时预先对基于传感特征对应的特征值进行判定,无需同步进行传感器数据和音频数据的采集工作,可以降低无线耳机的功耗。

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在采集传感器数据的过程中,无线耳机可以当采集传感器数据的采集时长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时长后,预先控制麦克风上电。进而,无线耳机在后续采集音频数据时,是基于已上电的麦克风进行采集的。在这种实现方式下,无线耳机通过预先对麦克风进行上电,保证了在需要采集音频时麦克风已经平稳运行,从而能够直接采集音频数据。降低了佩戴检测过程的延时。

8、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传感器数据和音频数据包括无线耳机移动及与人体触碰过程中的信号;音频数据包括采集到的扬声器播放的预设音频信号,和/或,采集到的耳机本体与人体触碰过程中产生的音频信号。其中,耳机本体与人体触碰过程中产生的音频信号包括无线耳机接触人耳而引起气压变化时对应的第一音频信号和无线耳机接触人耳而产生摩擦时对应的第二音频信号。

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传感器数据包括耳机被戴入至人耳整个动作过程中的姿态数据、动作数据、距离数据以及信号数据;传感器数据用于确定人体与所述无线耳机的接近程度和/或人体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触碰动作。

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对应的预设音频信号的信号能量大于无线耳机在非佩戴状态下对应的预设音频信号的信号能量,不同信号能量对应的音频特征不同。

11、在这种可实现方式下,不同状态下对应的音频数据不同。耳机移动至人体的音频数据包括耳机未佩戴入耳状态下开放场对应的音频数据。耳机触碰人耳的音频数据包括耳机佩戴入耳状态下封闭场对应的音频数据。无论在开放场还是在封闭场中采集的音频数据均包括扬声器播放的预设音频信号。在开放场中的音频信号大都消散到空气中,麦克风采集的音频信号能量较小。而在封闭场中的音频信号能量消散要比开放场中音频信号的能量消散小,麦克风采集到扬声器播放的预设音频信号的信号能量要比开放场中麦克风采集到扬声器播放的预设音频信号的信号能量大。由此,在封闭场中音频信号的信号能量大于开放场中音频信号的信号能量。由此,可以根据融合特征中不同的音频特征对应的不同信号能量确定无线耳机当前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根据传感特征和音频特征确定无线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包括:根据传感特征和目标音频特征确定无线耳机处于佩戴状态,目标音频特征表征的第一音频信号的时域削波特征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二音频信号的在中低频段的梅尔倒谱系数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目标音频特征表征的预设音频信号的信号能量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可见,在这种可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可以根据传感特征和目标音频特征确定无线耳机处于佩戴状态。也就是说,可以在目标音频特征满足约束条件后,再结合传感特征进行后续确定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

1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在将传感特征和音频特征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将传感特征与音频特征进行权重设置。之后将加权后的传感特征与音频特征进行拼接,以完成特征融合。在这种实现方式中,通过基于权重拼接传感特征和音频特征,能够将传感特征和音频特征中的冗余信息进行消除,使得到的融合特征更加明确,进而提高对融合特征的判决准确性。

1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在根据融合特征确定无线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的过程中,可以将融合特征对应的融合特征值与第二预设范围进行比对。之后,如果融合特征值位于第二预设范围内,则确定无线耳机处于佩戴状态。如果融合特征值位于第二预设范围之外,则确定无线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在这种实现方式中,无线耳机当融合特征值位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融合特征中的传感特征表明耳机本体的耳机帽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大于预设值,融合特征中的音频特征表明耳机本体处于封闭场,耳机本体塞入人耳。因此,在用户把玩耳机和捂住耳机等场景中,即便用户因手指触碰传感器而导致传感器数据会发生明显变化时,不会得到融合特征值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融合特征,从而不会确定耳机当前处于佩戴状态。本技术实施例能够结合音频数据更精确判断无线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避免基于单一传感器数据判定耳机出现误开启的情况发生。

1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在根据融合特征确定无线耳机是否处于佩戴状态之后,方法还包括:在无线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控制无线耳机开启相应的工作任务;在无线耳机处于非佩戴状态时,控制无线耳机不开启或终止相应的工作任务。

16、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包括: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与处理器耦合;其中,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无线耳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佩戴检测方法。

17、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其中,存储器、通信接口与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无线耳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佩戴检测方法。

18、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佩戴检测方法。

19、其中,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