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切换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45487发布日期:2024-04-18 18:12阅读:8来源:国知局
CDN切换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具体涉及一种cdn切换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内容服务体系,依靠部署在各地的cdn节点,通过cdn中心调度平台使用户从就近的cdn节点获取所需数据,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的响应速度和命中率,解决网络拥塞状况。

2、在5g网络中,用户访问均需要通过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平面功能)网元进行转发,因此cdn节点应按照区域位置分别部署在对应的upf网元下,由cdn中心控制平台根据用户位置信息为用户选择就近的cdn节点,并将所选cdn节点的ip地址返回用户,使得用户访问可以转发至选择的cdn节点。

3、然而,在用户对cdn节点访问过程中,由于用户位置变化或者upf网元负载过高等因素,会触发负责转发用户访问的锚点upf网元重选,相应地,用户访问的cdn节点也需要切换到合适的cdn节点上,否则可能造成流量迂回和服务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的一种cdn切换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cdn切换方法,应用于5g网络中的cdn节点切换,所述方法包括:

3、当满足预先设置的触发条件时,对用户终端的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执行锚点重选,并生成包含所述第一pdu会话的有效期、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的锚点重选通知,所述第一pdu会话为利用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

4、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锚点重选通知,以通知用户终端在所述有效期后释放所述第一pdu会话,并利用第二ip地址建立第二pdu会话;

5、以及,向第一区域虚拟节点发送锚点重选通知,以由所述第一区域虚拟节点触发cdn中心控制平台的cdn切换流程;

6、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虚拟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访问请求所指向的目标节点,属于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upf网元对应的节点。

7、基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cdn切换方法,在5g网络中实现cdn节点切换时,由负责会话管理的smf网元确定满足锚点重选的触发条件时,对用户终端的第一pdu会话执行锚点重选,并将锚点重选过程中生成的包含第一pdu会话的有效期、用户终端的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的锚点重选通知分别传输至用户终端和第一区域虚拟节点。一方面,由于第一区域虚拟节点属于用户终端的原始锚点upf(即第一锚点upf网元)对应的节点,而5g网络中的upf网元与cdn中心控制平台之间存在实时通信,因此第一区域虚拟节点将锚点重选通知及时传输给cdn中心控制平台,从而cdn中心控制平台可以快速感知到锚点重选信息,并以此为基础精确完成cdn切换流程,达到精准快速切换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smf网元还将锚点重选通知反馈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根据该通知的指示在有效期后才释放第一pdu会话,并用新ip地址建立第二pdu会话,这样可以确保在执行cdn切换期间用户终端能够继续正常访问服务,保证服务的连续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8、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cdn切换方法,应用于5g网络中的cdn中心控制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9、接收锚点重选通知和第一调度信息,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为执行锚点重选之前第一区域虚拟节点为用户终端进行cdn调度的结果;

10、基于所述锚点重选通知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访问请求需使用的第二区域虚拟节点;

11、向所述第二区域虚拟节点发送所述锚点重选通知和第一调度信息,以由所述第二区域虚拟节点基于所述锚点重选通知和第一调度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生成第二调度信息。

12、基于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cdn切换方法,由于cdn中心控制平台接收的锚点重选通知为与锚点重选相关的信息,因此可以此为用户终端准确确定新的区域虚拟节点(即第二区域虚拟节点)作为用户终端后续发送访问请求的统一目标节点,用户终端无需关心具体访问哪一cdn节点,然后再将锚点重选通知和执行锚点重选之前第一区域虚拟节点为用户终端进行cdn调度的结果(即第一调度信息)传输至新的区域虚拟节点,并由新的区域虚拟节点根据接收到的这些信息为用户终端进行精准的cdn调度,由于新的区域虚拟节点属于用户终端新的锚点upf(即第二锚点upf网元)对应的节点,而物理cdn节点通常部署在upf网元下,这样新的区域虚拟节点也能够精确地进行cdn调度。

13、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cdn切换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接入5g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14、接收包含第一pdu会话的有效期和第二ip地址的锚点重选通知,并在所述第一pdu会话的有效期后,释放所述第一pdu会话,并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建立第二pdu会话;

15、接收包含第一区域虚拟节点的有效期和第二区域虚拟节点的标识的cdn切换消息,并在所述第一区域虚拟节点的有效期后,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向所述第二区域虚拟节点发送访问请求。

16、基于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cdn切换方法,用户终端根据锚点重选通知的指示在第一pdu会话的有效期后才释放第一pdu会话,并用第二ip地址建立第二pdu会话,进一步地,用户终端还根据cdn切换消息的指示在第一区域虚拟节点的有效期后,才会向第二区域虚拟节点发送访问请求,这样可以确保5g网络内部在执行cdn切换期间,用户终端能够继续正常访问服务,保证服务的连续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17、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cdn切换装置,应用于5g网络中的cdn节点切换,所述装置包括:

18、锚点重选单元,用于当满足预先设置的触发条件时,对用户终端的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执行锚点重选,并生成包含所述第一pdu会话的有效期、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的锚点重选通知,所述第一pdu会话为利用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

19、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锚点重选通知,以通知用户终端在所述有效期后释放所述第一pdu会话,并利用第二ip地址建立第二pdu会话;

20、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区域虚拟节点发送锚点重选通知,以由所述第一区域虚拟节点触发cdn中心控制平台的cdn切换流程;

21、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虚拟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访问请求所指向的目标节点,属于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upf网元对应的节点。

22、本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cdn切换装置,应用于5g网络中的cdn中心控制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23、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锚点重选通知和第一调度信息,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为执行锚点重选之前第一区域虚拟节点为用户终端进行cdn调度的结果;

24、切换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锚点重选通知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访问请求需使用的第二区域虚拟节点;

25、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区域虚拟节点发送所述锚点重选通知和第一调度信息,以由所述第二区域虚拟节点基于所述锚点重选通知和第一调度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生成第二调度信息。

26、本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cdn切换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接入5g网络,所述装置包括:

27、会话重建单元,用于接收包含第一pdu会话的有效期和第二ip地址的锚点重选通知,并在所述第一pdu会话的有效期后,释放所述第一pdu会话,并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建立第二pdu会话;

28、访问单元,用于接收包含第一区域虚拟节点的有效期和第二区域虚拟节点的标识的cdn切换消息,并在所述第一区域虚拟节点的有效期后,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向所述第二区域虚拟节点发送访问请求。

29、本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cdn切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30、smf网元,用于确定满足预先设置的触发条件时,对用户终端的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执行锚点重选,并生成包含所述第一pdu会话的有效期、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的锚点重选通知;以及分别向所述用户终端和第一区域虚拟节点发送锚点重选通知;所述第一区域虚拟节点为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访问请求所指向的目标节点,属于所述用户终端的第一锚点用户面功能upf网元对应的节点;

31、cdn中心控制平台,用于接收第一区域虚拟节点发送的锚点重选通知和第一调度信息,所述第一调度信息为执行锚点重选之前第一区域虚拟节点为用户终端进行cdn调度的结果;基于所述锚点重选通知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发送访问请求需使用的第二区域虚拟节点,并向所述第二区域虚拟节点发送所述锚点重选通知和第一调度信息,以由所述第二区域虚拟节点基于所述锚点重选通知和第一调度信息为所述用户终端生成第二调度信息;

32、用户终端,用于接收smf网元发送的锚点重选通知,并在所述第一pdu会话的有效期后,释放所述第一pdu会话,并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建立第二pdu会话,以及接收cdn中心控制平台发送的包含第一区域虚拟节点的有效期和第二区域虚拟节点的标识的cdn切换消息,并在所述第一区域虚拟节点的有效期后,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向所述第二区域虚拟节点发送访问请求。

33、本技术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

34、本技术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

35、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