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变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及调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06786发布日期:2023-01-18 04:5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变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及调焦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具有拍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变模组系统、电子设备及调焦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常规的显微镜采用的是目镜+物镜手动调整对焦的方式,方法比较笨重并且尺寸非常大,无法小型化设计;
3.而对于手机摄像头,要想实现在原本的第一拍摄模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款第二拍摄模组来实现软件切换不同拍摄模式的功能,或是用外挂的方式增加镜片组做手动切换,实现切换不同拍摄模式的功能。
4.但是现有的调整拍摄模式方案,包括缺点如下:
5.1、a.需要手动调焦,用户体验不好,学习曲线长;b.显微镜尺寸大,笨重,无法小型化;c.成本高;
6.2、a.需要额外增加一款拍摄模组,如此会导致增加设备整机开孔区域,占用整机空间;b.增加模组,成本增加;
7.3、a.外挂式拍摄模组,容易丢失;b.外挂式模组与原装配的拍摄模组进行对齐有困难,需要学习;c.需要额外的拍摄app辅助实现拍摄,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变模组系统,包括:
9.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镜头组、第二镜头组及第三镜头组,所述镜头组件中的多个镜头组件沿光线的传播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并能够相对移动调节各镜头组间的距离;
10.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镜头组和/或第二镜头组移动而实现变焦及对焦;
11.其中,所述第一镜头组、第二镜头组及第三镜头组均为非球面镜,且镜片结构不同,以使得所述第一镜头组、第二镜头组及第三镜头组至少能够配合实现第一拍摄模式、第二拍摄模式,所述第一拍摄模式与第二拍摄模式的焦距范围不同。
12.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还包括壳体组件,所述第一镜头组、第二镜头组及第三镜头组沿光线的传播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且至少所述第一镜头组、第二镜头组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组件移动,以实现变焦、对焦。
13.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内到外依次嵌套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所述第一镜头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二镜头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三镜头组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壳体移动,所述第二壳体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壳体一同相对所述第三壳体移动。
14.作为一可选实施例,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镜头组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与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镜头组、第一镜头组一同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15.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外侧的第一磁力
件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第一磁力件处的第一线圈组件,控制组件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线圈组件的通电量及通电方向以产生与所述第一磁力件相吸或相斥的磁力,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壳体、第一镜头组移动,实现对焦;
16.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外侧的第二磁力件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壳体对应所述第二磁力件处的第二线圈组件,控制组件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线圈组件的通电量及通电方向以产生与所述第二磁力件相吸或相斥的磁力,进而驱动所述第二壳体、第二镜头组件、第一壳体、第一镜头组件移动,实现变焦。
17.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镜头组与第二镜头组联动的距离范围为0mm-1.2mm,所述第一镜头组的移动范围为0mm-1mm,当所述第二镜头组带动第一镜头组移动至相对所述第三镜头组距离为第一数值范围时,所述光变模组系统呈第二拍摄模式,当所述第二镜头组带动第一镜头组移动至相对所述第三镜头组距离为第二数值范围时,所述光变模组系统呈第一拍摄模式。
18.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镜头组具有第一非球面镜片,所述第一非球面镜片朝向所述第二镜头组的一侧具有第一弧形区域;
19.所述第二镜头组具有第二非球面镜片,所述第二非球面镜片朝向所述第三镜头组的一侧具有第二弧形区域,所述第二弧形区域的弧度、厚度与所述第一弧形区域的弧度、厚度不同;
20.所述第三镜头组具有第三非球面镜片,所述第三非球面镜片朝向第二镜头组的一侧具有第三弧形区域,另一侧具有连续的形成波浪状的第四弧形区域及第五弧形区域,所述第三弧形区域至少与第四弧形区域、第五弧形区域的弧度、厚度不同。
21.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光变模组系统。
22.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焦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23.确定光变模组系统中镜头组件内各镜头组的当前位置;
24.至少根据获得的成像结果以及所述当前位置,调整所述镜头组件中的第一镜头组和/或第二镜头组的位置进行变焦及对焦,以至少实现第一拍摄模式、第二拍摄模式,所述第一拍摄模式与第二拍摄模式的焦距范围不同。
25.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至少根据获得的成像结果以及所述当前位置,调整所述镜头组件中的第一镜头组和/或第二镜头组的位置进行变焦及对焦,包括:
26.响应用户指令,确定所述当前位置所能实现的拍摄效果是否与用户指令匹配,若不匹配,则调整所述第一镜头组及第二镜头组的位置实现变焦,同时调整所述第一镜头组的位置实现对焦,以使拍摄效果匹配所述用户指令,所述拍摄效果包括第一拍摄效果或第二拍摄效果,所述第一拍摄效果由第一拍摄模式拍摄实现,第二拍摄效果由第二拍摄模式拍摄实现;或
27.至少根据所述成像效果的清晰度以及所述当前位置确定当前的拍摄模式是否满足成像需求,若不满足,则确定是否具有能够实现所述成像需求的拍摄模式,若具有,则调整所述第一镜头组及第二镜头组的位置实现变焦,同时调整所述第一镜头组的位置实现对焦,以切换拍摄模式,使拍摄效果满足所述成像需求,所述拍摄模式包括第一拍摄模式、第
二拍摄模式。
28.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技术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均为非球面镜,且镜片结构不同的第一镜头组、第二镜头组及第三镜头组,同时至少将第一镜头组与第二镜头组设置为可相对移动的形式,以利用控制组件根据实际拍摄需求来调整第一镜头组与第二镜头组的位置,进而实现变焦、对焦,使光变模组系统能够支持至少两种具有不同焦距的拍摄模式,且能够随意切换拍摄模式,操作方便快捷,结构稳定,无需安装有光变拍摄模组的电子设备再开设其他孔位,便可实现拍摄,降低了设备制备工艺,减少了设备的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变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变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不同拍摄模式下的拍摄效果图。
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变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光变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调焦方法的流程图。
35.附图标记:
36.1-第一镜头组;2-第二镜头组;3-第三镜头组;4-第一壳体;5-第二壳体;6-第三壳体;7-第一驱动机构;8-第二驱动机构;9-第一磁力件;10-第一线圈组件;11-第二磁力件;12-第二线圈组件;13-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38.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下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39.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40.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41.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技术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42.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43.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
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44.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4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
4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变模组系统,包括:
47.镜头组件,包括第一镜头组1、第二镜头组2及第三镜头组3,镜头组件中的多个镜头组件沿光线的传播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并能够相对移动调节各镜头组间的距离;
48.控制组件,用于控制第一镜头组1和/或第二镜头组2移动而实现变焦及对焦;
49.其中,第一镜头组1、第二镜头组2及第三镜头组3均为非球面镜,且镜片结构不同,以使得第一镜头组1、第二镜头组2及第三镜头组3至少能够配合实现第一拍摄模式、第二拍摄模式,第一拍摄模式与第二拍摄模式的焦距范围不同。
50.例如,本实施例中的镜头组件包括三个镜头组,分别为第一镜头组1、第二镜头组2及第三镜头组3。该镜头组件的三个镜头组沿光线的传播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如沿一字型排列设置,而且至少第一镜头组1、第二镜头组2能够移动,以调节三个镜头组件的距离。第三镜头组3可以移动,也可以是固定形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如电子设备的空间允许第三镜头组3移动时,可以将其设置为可移动的形式,以配合调整第一镜头组1件与第二镜头组2的整体与第三镜头组3间的距离,而倘若空间较小,则可如本实施例中一样将第三镜头组3设置为固定形式,使其与外侧的传感器组件间距离恒定。控制组件可以具有控制功能和驱动功能,以控制和驱动第一镜头组1与第二镜头组2一同移动,调整两个镜头组与第三镜头组3、传感器组件的距离实现变焦,切换拍摄模式,或者驱动第一镜头组1移动以实现对焦,完成影像的清晰拍摄。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镜头组1、第二镜头组2及第三镜头组3均为非球面镜,且三个镜头组的镜片结构均不相同,以使得第一镜头组1、第二镜头及第三镜头组3能够至少配合实现第一拍摄模式、第二拍摄模式,该第一拍摄模式与第二拍摄模式至少焦距不同,实现的拍摄效果不同,例如第一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如支持距离待拍摄物体3cm左右处进行拍摄的模式(拍摄效果如图所示),其焦距范围约为2.13mm-2.23mm,具体应用时可以但不限于选择2.18mm的焦距实现拍摄。第二拍摄模式为显微拍摄模式,如支持距离待拍摄物体3mm左右处进行拍摄的模式(拍摄效果如图3所示),其焦距范围约为1.14mm-1.24mm,具体应用时可以但不限于选择1.19mm。
51.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公开可以获知,本实施例具备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均为非球面镜,且镜片结构不同的第一镜头组1、第二镜头组2及第三镜头组3,同时至少将第一镜头组1与第二镜头组2设置为可相对移动的形式,以利用控制组件根据实际拍摄需求来调整第一镜头组1与第二镜头组2的位置,进而实现变焦、对焦,使光变模组系统能够支持至少两种具有不同焦距的拍摄模式,且能够随意切换拍摄模式,操作方便快捷,结构稳定,无需安装有光变拍摄模组的电子设备再开设其他孔位,便可实现拍摄,降低了设备制备工艺,减少了设备的空间占用。
5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光变模组系统还包括壳体组件,第一镜头组1、第二镜头组2及第三镜头组3沿光线的传播方向依次排列设置于壳体组件内,且至少第一镜头组1、第二镜头组2能够相对壳体组件移动,以实现变焦、对焦。
53.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嵌套设置的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及第三壳体6,三个壳体的具体结构不唯一,例如第一壳体4可以包括至少一端敞口的盒体,由多块第一侧板及第一底板配合形成,具体第一侧板的数量不定,第一底板上开设有镜头组安装孔。第二壳体5也可以包括由多块第二侧板及第二底板配合形成的至少一端敞口的盒体,该盒体与第一壳体4的盒体至少在光线传播方向上均开设有敞口端,以使得第一壳体4能够滑动进入第二壳体5,且第二底板上也开设有镜头组安装孔。第三壳体6的外形可以与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相同,均包括一盒体,该盒体由多块第三侧板及第三底板形成,且至少在光线传播方向上也开设有敞口端,以使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滑动进入第三壳体6,同时,第三底板上同样开设有镜头组安装孔。另外,第三壳体6还可以包括可拆卸的外罩,如外罩包括配合围成一容置空间的上盖及下盖,第三壳体6的盒体及第二壳体5、第一壳体4嵌套设置,并均可装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以使通过壳体组件使得镜头组件能够组合形成一整体,更加便于拆装。其中,第一镜头组1设置在第一壳体4内,第二镜头组2设置在第二壳体5内,第三镜头组3设置在第三壳体6内,如第一镜头组1装设于第一底板的安装孔上,第二镜头组2装设于第二底板的安装孔上,第三镜头组3装设于第三底板的安装孔上,三个镜头组中心位置对应。
54.进一步地,第一壳体4位于第二壳体5内并能够相对第二壳体5移动,第二壳体5位于第三壳体6内,并能够带动第一壳体4一同相对第三壳体6移动。例如,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间,第二壳体5与第三壳体6间设有滑动装置或驱动装置,以实现不同壳体间的相对滑动,也就是实现镜头组间的相对滑动。
55.具体地,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不同壳体、不同镜头组间的相对滑动,本实施例中的光变模组系统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镜头组1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7,以及与用于驱动第二镜头组2、第一镜头组1一同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8。
5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机构7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4外侧的第一磁力件9及设置在第二壳体5对应第一磁力件9处的第一线圈组件10,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第一线圈组件10的通电量及通电方向以产生与第一磁力件9相吸或相斥的磁力,进而驱动第一壳体4、第一镜头组1移动,实现对焦;
57.第二驱动机构8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5外侧的第二磁力件11及设置在第三壳体6对应第二磁力件11处的第二线圈组件12,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第二线圈组件12的通电量及通电方向以产生与第二磁力件11相吸或相斥的磁力,进而驱动第二壳体5、第二镜头组2件、第一壳体4、第一镜头组1件移动,实现变焦。
58.例如,第一磁力件9为第一磁铁,第一线圈组件10包括第一电磁线圈及用于控制向第一电磁线圈供电的第一电流输出器,如第一芯片,包括smt芯片等。其中第一磁铁设置在某一第一侧板的外侧,第一线圈组件10设置在于该第一侧板对应的第二侧板的内侧,也就是使第一磁力件9与第一线圈组件10相对设置。控制组件可以与第一电流输出器相连,以向其输送指令,使第一电流输出器控制向第一线圈输送目标电量,确定通电方向,以使第一线圈能够产生与第一磁力件9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磁力,进而基于该磁力来实现驱动第一壳体4及第一镜头组1移入、移出第二壳体5,实现对焦效果。
59.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磁力件11为第二磁铁,第二线圈组件12包括第二电磁线圈及用于控制向第二电磁线圈供电的第二电流输出器,如第二芯片,同样可以包括smt芯
片等。其中第二磁铁设置在某一第二侧板的外侧,第二线圈组件12设置在于该第二侧板对应的第三侧板的内侧,也就是使第二磁力件11与第二线圈组件12相对设置。控制组件可以与第二电流输出器相连,以向其输送指令,使第二电流输出器控制向第二线圈输送目标电量,确定通电方向,以使第二线圈能够产生与第二磁力件11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磁力,进而基于该磁力来实现驱动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第一镜头组1及第二镜头组2移入、移出第三壳体6,实现变焦效果。具体通入的电量可以是预先设置确定的,如驱动第一镜头组1与第二镜头组2一同移动时的电量为第一电量,驱动第一镜头组1移动时的电量为第二电量,第一电量与第二电量可以为固定值,但是通电时长与通电方向是需要控制组件基于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的。
60.当然,驱动机构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磁力驱动,还可以是其他驱动结构,例如通过在第一壳体4及第二壳体5处分别设置微型电机等驱动器件,控制组件通过驱动不同微型电机等驱动器件实现对不同壳体、不同镜头组的驱动。
61.另外,可选地,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不同壳体间的相对滑动更加顺畅,可以在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间,第二壳体5与第三壳体6间设置导滑结构。例如,导滑结构可以是装设在第一壳体4上并与第二壳体5接触贴靠的滚珠13,该滚珠13可以为多个,并沿壳体的移动方向设置,优选至少设置两组滚珠13,以壳体均为矩形壳体为例,两组滚珠13可以选择设置在壳体的对角线处。同样地,第二壳体5上也可以设置上述滚珠13,第二壳体5上的滚珠13与第三壳体6贴靠。或者,可以在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5,第二壳体5与第三壳体6之间分别设置滑轨,以基于滑轨实现顺畅移动。
62.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变焦,使模组支持不同拍摄模式,同时减少电子设备的空间占用率,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镜头组1与第二镜头组2联动的距离范围优选设置为0mm-1.2mm,第一镜头组1的移动范围优选设置为0mm-1mm。当第二镜头组2带动第一镜头组1移动至相对第三镜头组3距离为第一数值范围时,光变模组系统呈第一拍摄模式,例如第一数值范围可以为0mm-1.2mm内任意一数值范围,如具体移动距离可以为0mm-0.8mm中的任意一数值,或者为0mm-0.6mm内的任意一数值,而第一拍摄模式例如可以但不限于为微距拍摄模式。当第二镜头组2带动第一镜头组1移动至相对第三镜头组3距离为第二数值范围时,光变模组系统呈第二拍摄模式,例如第二数值范围可以为0mm-1.2mm内除去第一数值范围外的任意一数值范围,如具体移动距离可以为0.6mm-1.2mm中的任意一数值,或为0.8mm-1.2mm内的任意一数值等,而第二拍摄模式例如可以但不限于为显微拍摄模式。基于上述第一镜头组1与第二镜头组2的移动,可以实现变焦,切换拍摄模式,而在确定了拍摄模式后可以通过驱动第一镜头组1在0mm-1mm内独自移动,以实现对焦,完成拍摄。
63.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文所述,第一拍摄模式选择为微距模式,第二拍摄模式为显微模式,为了更好地实现该两个模式,确保在该两个模式下拍摄的图像效果较佳,本实施例中在微距模式下,各个镜头组的成像圆的直径优选为1.25,光圈优选为3.11,视场角优选为56
°
,焦距(等效焦距)为2.18mm,第二镜头组2距离传感器组件的距离优选为3.5mm,各镜头组的边角照度均为61.1%。而在显微模式下,各个镜头组的成像圆的直径优选为1.25,光圈优选为3.68,视场角优选为44.9
°
,焦距(等效焦距)为1.19mm,第二镜头组2距离传感器组件的距离优选为4.5mm,各镜头组的边角照度均为73.7%。当然上述参数值并不唯一,仅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示例性说明,实际可以在上述参数值的基础上加减0.05等数
值形成的范围内取值。
64.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镜头组1具有第一非球面镜片,第一非球面镜片朝向第二镜头组2的一侧具有第一弧形区域14,该弧形区域的半径约为1.3mm,而第一非球面镜片的外径可以设置为6.8mm,镜片或第一弧形区域14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3mm,当然上述数值不唯一,可以根据实际所需镜片的尺寸而相应调整。
65.第二镜头组2具有第二非球面镜片,第二非球面镜片朝向第三镜头组3的一侧具有第二弧形区域15,第二弧形区域15的弧度、厚度与第一弧形区域14的弧度、厚度不同。例如,经非球面镜片的外径可以设置为3.14mm,镜片或第二弧形区域15的厚度可以设置为0.8mm,第二弧形区域15的半径约为2.5mm等。同样地,上述数值不唯一,可以根据实际所需镜片的尺寸而相应调整。
66.第三镜头组3具有第三非球面镜片,第三非球面镜片朝向第二镜头组2的一侧具有第三弧形区域16,另一侧具有连续的形成波浪状的第四弧形区域17及第五弧形区域18,该第三弧形区域16是内凹形成的,而第一弧形区域14、第二弧形区域15,第四弧形区域17及第五弧形区域18均为外凸形成的,第三弧形区域16的中心点与第四弧形17、第五弧形区域18连接处的中心点重合。其中,第三弧形区域16至少与第四弧形区域17、第五弧形区域18的弧度、厚度不同。该第三弧形区域16、第四弧形区域17、第五弧形区域18的具体参数不唯一,其中,第四弧形区域17与第五弧形区域例18如可以与第二弧形区域15,第一弧形区域14相同,也可以不同,需要具体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67.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文任一项实施例的光变模组系统。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摄像机等设备,装设的光变模组系统可以设置在拍摄模组内,用于实现不同效果的拍摄。
68.如图6所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调焦方法,应用于如上的电子设备中,方法包括:
69.s100:确定光变模组系统中镜头组件内各镜头组的当前位置;
70.s200:至少根据获得的成像结果以及当前位置,调整镜头组件中的第一镜头组和/或第二镜头组的位置进行变焦及对焦,以至少实现第一拍摄模式、第二拍摄模式,第一拍摄模式与第二拍摄模式的焦距范围不同。
71.例如第一拍摄模式可以为微距拍摄模式,如支持距离待拍摄物体3cm左右处进行拍摄的模式,其焦距范围约为2.13mm-2.23mm,具体应用时可以但不限于选择2.18mm的焦距实现拍摄。第二拍摄模式可以为显微拍摄模式,如支持距离待拍摄物体3mm左右处进行拍摄的模式,其焦距范围约为1.14mm-1.24mm,具体应用时可以但不限于选择1.19mm。
72.进一步地,至少根据获得的成像结果以及当前位置,调整镜头组件中的第一镜头组和/或第二镜头组的位置进行变焦及对焦,包括:
73.s201:响应用户指令,确定当前位置所能实现的拍摄效果是否与用户指令匹配,若不匹配,则调整第一镜头组及第二镜头组的位置实现变焦,同时调整第一镜头组的位置实现对焦,以使拍摄效果匹配用户指令,拍摄效果包括第一拍摄效果或第二拍摄效果,第一拍摄效果由第一拍摄模式拍摄实现,第二拍摄效果由第二拍摄模式拍摄实现;或
74.至少根据成像效果的清晰度以及当前位置确定当前的拍摄模式是否满足成像需求,若不满足,则确定是否具有能够实现成像需求的拍摄模式,若具有,则调整第一镜头组
及第二镜头组的位置实现变焦,同时调整第一镜头组的位置实现对焦,以切换拍摄模式,使拍摄效果满足成像需求,拍摄模式包括第一拍摄模式、第二拍摄模式。
75.例如,实施利一,电子设备获得用户指令,用于指示用户想要获得何种拍摄效果,例如可以通过目标清晰度参数或同时结合拍摄距离(设备与待拍摄物体间的距离)来形成该指令等。当获得用户指令后,电子设备会确定当前光变模组系统中镜头组件内各镜头组的当前位置,并根据当前位置以及预存储的焦距范围确定电子设备当前处于何种拍摄模式,以及基于该种拍摄模式所能实现的拍摄效果,或基于该种拍摄模式在用户指示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时的拍摄效果。对比用户指示想要获得的拍摄效果以及当前所能实现的拍摄效果,若相匹配,则可以直接基于当前模式进行拍摄,而若不匹配,则可以通过控制组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来驱动第一镜头组、第二镜头组一同移动,以调整焦距,实现变焦,也即实现拍摄模式的切换,接着单独调整第一镜头组的位置实现对焦,最后基于调整后的拍摄模式进行拍摄,以实现用户所要求的拍摄效果。如用户需要的是第二拍摄效果,该拍摄效果需要设备与待拍摄物体间距离较近,如3mm左右拍摄实现,相当于是显微拍摄效果。而未调整拍摄模式前,电子设备是处于第一拍摄模式,其只能实现第一拍摄效果,该第一拍摄效果需要设备与待拍摄物体间距离相对较远,如30mm左右拍摄实现,相当于是微距拍摄效果,故效果不匹配,需要调整拍摄模式为第二拍摄模式,进而实现用户所需的第二拍摄效果。
76.实施例二,电子设备会确定当前光变模组系统中镜头组件内各镜头组的当前位置,并根据当前位置以及预存储的焦距范围确定电子设备当前处于何种拍摄模式,以及基于该种拍摄模式所能实现的拍摄效果,也就是成像效果。接着根据成像效果的清晰度以及由当前位置确定的拍摄模式确定成像是否满足成像需求,或者是成像标准,以及当前拍摄模式是否能够在当前环境下拍摄得到满足成像需求,或者是成像标准的图像。若能满足,则可直接调整第一镜头组的位置进行对焦,之后完成拍摄即可。而若不满足,则需通过控制组件调整第一镜头组与第二镜头组一同移动实现变焦,切换拍摄模式,再调整第一镜头组实现对焦,最后基于调整后的拍摄模式进行拍摄,进而使拍摄效果、成像效果满足成像需求,或者是成像标准。例如,在用户手持电子设备靠近待拍摄物体,使二者间距离较小,仅为几毫米,如3mm,5mm时,以第一拍摄模式为微距拍摄模式为例,此时基于该模式进行拍摄得到的成像效果是模糊的,无论如何对焦都是无法实现清晰拍摄的。只能将拍摄模式调整为第二拍摄模式,如显微模式时,才能够在该拍摄距离下完成清晰的拍摄,故电子设备此时需要调整第一镜头组、第二镜头组的位置,实现变焦,再进行对焦后便可进行拍摄。
77.可选地,对应不同的拍摄模式,电子设备内还可以固定有不同的标准拍摄效果,其具体可以为拍摄参数范围或成像效果的各类参数范围形成,用户可以基于上述参数范围给予电子设备指令,电子设备获得该用户指令后,也可以不确定当前拍摄模式,直接基于用户指令中的各类参数确定匹配的拍摄模式,然后直接进行镜头组的调整,完成模式切换。
78.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