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马达、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71815发布日期:2024-05-21 20:0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镜头马达、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摄像,特别涉及一种镜头马达、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手机拍照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拍摄方式,并且,同时具有可光学防抖功能以及自动对焦功能的手机越来越得到用户的喜爱。传统的摄像模组包括模组电路板、防抖驱动芯片以及对焦驱动芯片。由于防抖驱动芯片与对焦驱动芯片均做在模组电路板上,使得防抖驱动芯片与对焦驱动芯片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在马达厂进行标定数据的烧录,而需要在后续的模组厂中进行标定工作,从而使得驱动芯片的标定流程较为复杂,摄像模组的整体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马达、包括所述镜头马达的摄像模组、以及包括所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旨在获得一种工艺流程较简捷,且生产效率较高的镜头马达以及摄像模组。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镜头马达。镜头马达包括定子、对焦支架、防抖支架、对焦驱动机构、防抖驱动机构以及驱动芯片。对焦支架活动连接定子,防抖支架活动连接对焦支架,且位于对焦支架的内侧,防抖支架用于安装镜头。驱动芯片用于控制对焦驱动机构,以使对焦驱动机构驱动对焦支架带动防抖支架相对定子沿第一方向移动,驱动芯片还用于控制防抖驱动机构,以使防抖驱动机构驱动防抖支架相对对焦支架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为镜头的光轴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同。

3、可以理解的是,传统的镜头马达的驱动芯片通常设置于镜头马达外部的模组电路板上。这使得摄像模组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在马达厂对驱动芯片进行相关标定数据的烧录,而需要在模组厂对驱动芯片进行相关的标定工作。而本技术中的驱动芯片内置于镜头马达,使得摄像模组在生产过程中,在马达厂时即可将相关的标定数据直接烧录于镜头马达内的驱动芯片,节省了后续在模组厂的标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当镜头马达因可靠性或者模组制程等因素导致特性变异时,有利于对镜头马达进行特性变异后的数据比对。

4、另外,相较于需要多个驱动芯片分别控制防抖驱动机构与对焦驱动机构的镜头马达,本技术中的镜头马达通过一个驱动芯片同时控制防抖驱动机构和对焦驱动机构。当防抖驱动机构与对焦驱动机构中的其中一者需要获取另一者的位置信息时,驱动芯片可以通过进行对应的算法补偿,以获取相应的位置信息。这样,防抖驱动机构与对焦驱动机构之间的信息交互更加快捷,驱动芯片无需进行额外的数据烧录,有利于提高驱动芯片获取位置信息的效率,提高镜头马达的响应速度。

5、此外,本技术的镜头马达为同时具有防抖功能和对焦功能的一体式马达,且驱动芯片内置于镜头马达。这样,通过镜头马达内部的驱动芯片即可同时控制对焦支架带动防抖支架相对定子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对焦功能,以及控制防抖支架相对对焦支架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实现防抖功能。相较于对焦支架与防抖支架分开设置的分体式镜头马达,本技术的镜头马达体积更小,有利于实现镜头马达的小型化设置,有利于节省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

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子包括底座,对焦支架活动连接底座,底座设有第一避让孔,第一避让孔连通底座的外周侧和内周侧。镜头马达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固定在底座的外周侧,驱动芯片固定在电路板上,且电连接电路板,驱动芯片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孔内。这样,通过利用底座的厚度尺寸将驱动芯片设于第一避让孔内,可以有效减少驱动芯片在镜头马达内部的占用空间,有利于提高镜头马达的空间利用率。

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抖驱动机构包括防抖线圈与防抖磁性件,防抖线圈固定在电路板上,且电连接电路板,防抖磁性件固定在防抖支架上,防抖线圈与防抖磁性件相对设置。防抖线圈电连接驱动芯片,驱动芯片还用于控制防抖线圈,以通过防抖线圈和防抖磁性件的配合来驱动防抖支架相对对焦支架沿第二方向移动,或者驱动防抖支架相对对焦支架沿第三方向移动。这样,驱动芯片可以控制防抖线圈,通过防抖线圈与防抖磁性件之间的配合所产生的驱动力来驱动防抖支架移动,以实现镜头马达的防抖功能。

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抖线圈通过第一避让孔朝向防抖磁性件。这样,防抖线圈与驱动芯片可以位于电路板的同一侧。同时,防抖线圈与驱动芯片均位于第一避让孔内,可以有效减少防抖线圈以及驱动芯片在镜头马达内部的占用空间,有利于提高镜头马达的空间利用率。

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座设有第一避让槽,第一避让槽贯穿底座的底部。对焦支架设有第二避让槽,第二避让槽连通防抖支架的底部空间以及第一避让槽。第一避让槽、第二避让槽和防抖支架的底部空间构成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用来容置棱镜的一部分。

10、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镜头马达通过设置安装空间,并将棱镜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安装空间内,使得镜头马达可以相对棱镜下沉,以降低镜头马达的高度,从而实现摄像模组的整体降高,有利于实现摄像模组的薄型化设置,同时,摄像模组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节省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

1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抖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位于对焦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底部之间,第一支架活动连接对焦支架,第二支架活动连接第一支架。驱动芯片用于控制防抖驱动机构,以使防抖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支架带动第二支架相对对焦支架沿第二方向移动,驱动芯片还用于控制防抖驱动机构,以使防抖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支架相对第一支架沿第三方向移动。这样,通过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堆叠设置,再分别控制第一支架相对对焦支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及第二支架相对第一支架沿第三方向移动,即可实现防抖支架带动镜头相对对焦支架沿第二方向移动和沿第三方向移动,实现防抖功能。

1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防抖线圈包括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防抖磁性件包括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第一线圈与第一磁性件相对设置,第二线圈与第二磁性件相对设置。驱动芯片用于控制第一线圈,以通过第一线圈与第一磁性件的配合来驱动第一支架相对对焦支架沿第二方向移动,驱动芯片还用于控制第二线圈,以通过第二线圈和第二磁性件的配合来驱动第二支架相对第一支架沿第三方向移动。这样,驱动芯片可以分别控制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通过第一线圈与第一磁性件之间的配合所产生的驱动力来驱动第一支架移动,以及通过第二线圈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配合所产生的驱动力来驱动第二支架移动,从而实现镜头马达的防抖功能。

13、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第一磁性件包括第一子磁性件以及第二子磁性件,第一子磁性件与第二子磁性件位于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之间,第一子线圈与第一子磁性件相对设置,第二子线圈与第二子磁性件相对设置。这样,通过将第一子线圈与第一子磁性件配合产生的驱动力,与第二子线圈与第二子磁性件配合产生的驱动力叠加,从而可以提高防抖驱动机构对第一支架的驱动力,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架的移动速度,提高镜头马达在第二方向上的防抖响应速度。

14、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架通过滚珠活动连接对焦支架,和/或,第二支架通过滚珠活动连接第一支架。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滚珠的摩擦系数较小,使得第一支架与对焦支架之间的摩擦力较小,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从而可以减小防抖驱动机构所需要的驱动力,有利于减少镜头马达的能源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

15、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第二支部连接第一支部,第二支部与第一支部之间的角度小于180°。对焦支架的底部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堆叠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一部分与第一支部相对设置,第二部分的另一部分与第二支部相对设置。这样,第二部分可以相对第一部分抬升,第一支架可以相对第二部分下沉,从而减薄镜头马达的整体厚度,有利于实现镜头马达的薄型化设置。同时,第二部分相对第一部分抬升,使得第二部分的底部空间可以得到释放,有利于增大镜头马达内部的可利用空间。

1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座空间位于第二部分的底部。第一部分的内侧面朝向底部空间。这样,第二部分的底部空间也可以用于方式棱镜的至少部分,从而实现摄像模组的整体降高,有利于实现摄像模组的薄型化设置,同时,摄像模组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节省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

1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焦支架通过滑轴活动连接定子。这样,由于滑轴的摩擦系数较大,使得对焦支架在镜头马达断电之后,仍可以通过自身与滑轴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自锁,进而无需外部电源对镜头马达持续通电,有利于节省电源,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同时,对焦支架移动时,较不容易产生偏斜,有利于保证镜头马达的对焦效果,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1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焦驱动机构包括对焦线圈和对焦磁性件,对焦线圈固定在电路板上,且电连接电路板,对焦磁性件固定在对焦支架上,对焦线圈与对焦磁性件相对设置。对焦线圈电连接驱动芯片,驱动芯片还用于控制对焦线圈,以通过对焦线圈与对焦磁性件的配合来驱动对焦支架带动防抖支架相对定子沿第一方向移动。这样,驱动芯片可以控制对焦线圈,通过对焦线圈与对焦磁性件之间的配合所产生的驱动力来驱动对焦支架移动,以实现镜头马达的对焦功能。

1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镜头马达还包括第一磁吸片,第一磁吸片固定于电路板,对焦线圈位于第一磁吸片与对焦磁性件之间,对焦支架在第一磁吸片与对焦磁性件之间的作用力下挤压滑轴。这样,第一磁吸片可以吸附对焦磁性件,使得对焦支架可以挤压滑轴,使得对焦支架与滑轴可以紧密接触,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对焦支架相对定子移动时发生倾翻。

2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镜头马达还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固定于电路板,且电连接电路板,驱动芯片电连接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对焦支架的位置,驱动芯片还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器的信息。这样,驱动芯片可以及时获取对焦支架的位置信息,有利于提高驱动芯片获取位置信息的效率,提高镜头马达的响应速度。

2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镜头马达还包括盖板,盖板连接对焦支架,盖板位于防抖支架远离对焦支架的一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电子设备发生翻转倾斜时,防抖支架从对焦支架中脱出,有利于提高镜头马达的结构可靠性。

2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包括镜头、棱镜、感光芯片、以及上述的镜头马达,镜头安装于防抖支架,棱镜位于镜头的出光侧,感光芯片位于棱镜的出光侧。

23、可以理解的是,传统的镜头马达的驱动芯片通常设置于镜头马达外部的模组电路板上。这使得摄像模组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在马达厂对驱动芯片进行相关标定数据的烧录,而需要在模组厂对驱动芯片进行相关的标定工作。而本技术中的驱动芯片内置于镜头马达,使得摄像模组在生产过程中,在马达厂时即可将相关的标定数据直接烧录于镜头马达内的驱动芯片,节省了后续在模组厂的标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当镜头马达因可靠性或者模组制程等因素导致特性变异时,有利于对镜头马达进行特性变异后的数据比对。

24、另外,相较于需要多个驱动芯片分别控制防抖驱动机构与对焦驱动机构的镜头马达,本技术中的镜头马达通过一个驱动芯片同时控制防抖驱动机构和对焦驱动机构。当防抖驱动机构与对焦驱动机构中的其中一者需要获取另一者的位置信息时,驱动芯片可以通过进行对应的算法补偿,以获取相应的位置信息。这样,防抖驱动机构与对焦驱动机构之间的信息交互更加快捷,驱动芯片无需进行额外的数据烧录,有利于提高驱动芯片获取位置信息的效率,提高镜头马达的响应速度。

25、此外,本技术的镜头马达为同时具有防抖功能和对焦功能的一体式马达,且驱动芯片内置于镜头马达。这样,通过镜头马达内部的驱动芯片即可同时控制对焦支架带动防抖支架相对定子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对焦功能,以及控制防抖支架相对对焦支架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实现防抖功能。相较于对焦支架与防抖支架分开设置的分体式镜头马达,本技术的镜头马达体积更小,有利于实现镜头马达的小型化设置,有利于节省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

2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棱镜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一斜面、第二面以及第二斜面,镜头与感光芯片均位于第一面背向第二面的一侧,第一面包括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镜头与第一区域相对设置,感光芯片与第二区域相对设置。其中,环境光线经过镜头后,由第一面的第一区域进入棱镜,在棱镜内部发生多次反射后,由第一面的第二区域射出,感光芯片采集穿过棱镜的环境光线。这样,相较于镜头与感光芯片位于棱镜的不同侧的摄像模组,本技术的摄像模组中镜头与感光芯片位于棱镜的同一侧,有利于降低摄像模组的整体高度,实现摄像模组的薄型化设置。

27、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设备壳体以及上述的摄像模组,摄像模组设于设备壳体。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电子设备中的镜头马达为同时具有防抖功能和对焦功能的一体式马达,且驱动芯片内置于镜头马达。这样,通过镜头马达内部的驱动芯片即可同时控制对焦支架带动防抖支架相对定子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对焦功能,以及控制防抖支架相对对焦支架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实现防抖功能。相较于对焦支架与防抖支架分开设置的分体式镜头马达,本技术的镜头马达体积更小,有利于实现镜头马达的小型化设置,有利于节省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