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系统及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42489发布日期:2023-03-29 02:3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物联网系统及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系统及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物联网(the internet of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3.行业区块链(consortium block chains)是指:由某个群体内部指定多个预选的节点为记账人,每个块的生成由所有的预选节点共同决定(预选节点参与共识过程),其他接入节点可以参与交易,但不过问记账过程(本质上还是托管记账,只是变成分布式记账,预选节点的多少,如何决定每个块的记账者成为该区块链的主要风险点),其他任何人可以通过该区块链开放的api进行限定查询。
4.由于物联网多种接入可能性,物理网中的数据容易遭到入侵的黑客篡改,导致物联网系统发生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物联网系统及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可有效防止数据被篡改。
6.物联网系统,包括:
7.用户端,其被配置为可根据用户的账户从物联网服务器获取私钥,并基于用户的上传信息利用私钥生成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含所述上传信息以及根据所述上传信息所产生的签名;所述用户端还被配置为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平台;
8.其中,所述物联网服务器用于分配非对称加密的密钥。
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数据包中包含基于上传信息生产的签名,可快速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快速识别被篡改的信息,防止物联网系统被攻击;此外数据包储存于区块链平台中,则进一步增加了篡改信息的难度,进一步提升本技术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
1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所述用户端还被配置为:
11.从区块链平台获取所述数据包,并且可根据用户账户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公钥,以对所述数据包中的签名进行验证。
1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所述用户端还被配置为:
13.利用私钥对所述数据包中的上传信息进行加密。
1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所述用户端还被配置为:
15.利用公钥对所述数据包中的上传信息进行解密。
1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还包括:
17.若干信息采集设备,其被配置为用于采集物联网数据以及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私钥以及公钥,并基于所述物联网数据利用私钥加密并打包,形成物联网数据包,并将所述物联网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平台以及在所述物联网中广播;
18.其中,所述物联网数据包括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是由所述信息采集设备自身主动生成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信息采集设备在所述物联网中接收到的且由所述物联网中的其他信息采集设备主动生成并在所述物联网中广播的数据。
1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所述信息采集设备还被配置为:
20.利用公钥对接收的物联网数据包进行解密,并与自身主动生成的第一数据对比,剔除相同的数据,并利用私钥对修改后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数据重新打包形成物联网数据包,并将所述物联网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平台以及在所述物联网中广播。
21.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系统,所述用户端还被配置为:
22.从区块链平台获取物联网数据包,并利用公钥对所述物联网数据包进行解密。
23.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
24.用户端接受用户上传的上传信息,根据用户的账户从物联网服务器处获取私钥;以及
25.基于用户的上传信息利用私钥生成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含所述上传信息以及根据所述上传信息所产生的签名;
26.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平台。
27.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28.用户端根据用户的账户从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公钥,并利用公钥对所述数据包中的签名进行验证。
29.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30.在所述基于用户的上传信息利用私钥生成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含所述上传信息以及根据所述上传信息所产生的签名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31.利用私钥对所述用户的上传信息进行加密;
32.在所述用户端根据用户的账户从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公钥,并利用公钥对所述数据包中的签名进行验证步骤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33.利用公钥对所述用户的上传信息进行解密。
3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35.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物联网数据;
36.信息采集设备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私钥;
37.信息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物联网数据利用私钥加密并打包,形成物联网数据包,并将所述物联网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平台以及在所述物联网中广播。
38.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所述物联网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以及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是由所述信息采集设备自身主动生成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信息采集设备在所述物联网中接收到的且由所述物联网中的其他信息采集设备主动生成并在所述物联网中广播的数据,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39.信息采集设备从物联网获取公钥;
b,信息采集设备device c主动采集数据生成data c。信息采集设备device a,可从区块链平台或者信息采集设备之间的广播受物联网数据包,在这之中data a相对信息采集设备device a来说是第一数据,data b和data c相对信息采集设备device a来说是第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从区块链平台或者信息采集设备之间的广播受物联网数据包,可利用公钥进行解密以得到第二数据。
72.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了区块链对数据进行存储和传输,可以避免数据被窜改。其次,由于数据上传过程中有可能会丢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物联网中的数据在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相互传播,可以使数据最大化冗余,以避免数据丢失。
7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信息采集设备还被配置为:
74.利用公钥对接收的物联网数据包进行解密,并与自身主动生成的第一数据对比,剔除相同的数据,并利用私钥对修改后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数据重新打包形成物联网数据包,并将所述物联网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平台以及在所述物联网中广播。
75.具体地,为了减少物联网数据包的体量,加快数据传输效率,剔除接收的物联网数据包中相同的数据,可有效减少数据的体量,加快解密的效率。
7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用户端还被配置为:
77.从区块链平台获取物联网数据包,并利用公钥对所述物联网数据包进行解密。
78.具体地,在本技术中用户可在用户端处查看本物联网数据,同时用户端与信息采集设备之间不直接联系,可防止黑客从用户端处侵入到本技术的物联网系统中。
79.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
80.s100用户端接受用户上传的上传信息,根据用户的账户从物联网服务器处获取私钥以及公钥;以及
81.s110基于用户的上传信息利用私钥生成数据包,所述数据包包含所述上传信息以及根据所述上传信息所产生的签名,通过私钥加密后的所述用户的上传信息;以及
82.s120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平台;
83.s200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物联网数据;
84.s210信息采集设备从所述物联网服务器获取私钥及公钥;
85.s221信息采集设备基于所述物联网数据利用私钥加密并打包,形成物联网数据包,并将所述物联网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平台以及在所述物联网中广播;
86.s222信息采集设备接受物联网中广播的物联网数据包或从区块链平台中获取述物联网数据包;
87.s223信息采集设备利用公钥对所述物联网数据包解密;
88.s224信息采集设备将解密后的物联网数据包中的数据与自身主动生成的第一数据对比,并剔除相同的数据;
89.s225信息采集设备利用私钥对修改后第一数据以及第二数据重新加密并打包形成物联网数据并在物联网中广播以及发送至区块链平台。
90.信息采集设备利用私钥对修改后第一数据以及第二数据重新加密并打包形成物联网数据并在物联网中广播以及发送至区块链平台
91.所述物联网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以及第二数据,所述第一数据是由所述信息采集设备自身主动生成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是所述信息采集设备在所述物联网中接收到的且
由所述物联网中的其他信息采集设备主动生成并在所述物联网中广播的数据。
92.当用户需要查阅信息时,包括如下步骤:
93.s300根据用户账户权限用户端从物联网服务器获取公钥;
94.s310用户端利用公钥验证并解密数据包;
95.s320用户端利用公钥解密互联网数据包。
9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97.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技术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98.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