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77765发布日期:2023-05-17 06:3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列车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尤其涉及一种列车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首尾通信,尤其是在列车进行灵活编组的运营条件下,由于列车车厢之间的机械连挂或解挂状态的变化,列车的首尾通信方式需要进行适应性切换。

2、然而,在现有列车灵活编组运营中,通常是由检修人员或司机在特定列车段区域内进行人工连挂或解挂作业。在完成作业后,需要重新配置车载通信数据和列车数据,检查列车电气连接和性能后,人工重启列车控制系统,手动切换列车的首尾通信方式,才能将列车重新投入运营,整个过程耗时较长、自动化程度不高、灵活度低,不能满足灵活编组运营过程中列车及时进行首尾通信方式切换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灵活编组运营条件下,列车通信方式切换的过程耗时较长、自动化程度不高、灵活度低,不能满足灵活编组运营过程中列车及时进行首尾通信方式切换需求的缺陷。

2、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3、在检测到前车厢与后车厢已建立通信连接,且接收到所述前车厢的车尾侧列车自动保护设备atp采集的机械连挂信号和所述后车厢的车头侧atp采集的所述机械连挂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与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通过第一网络进行通信;否则,控制所述前车厢和所述后车厢均通过第二网络进行车头侧atp与车尾侧atp之间的通信;

4、所述机械连挂信号为所述前车厢与所述后车厢机械连挂成功的信号。

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通信控制方法,控制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与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通过第一网络进行通信,包括:

6、控制所述前车厢的车尾侧atp休眠、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激活、所述后车厢的车头侧atp休眠及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激活;

7、建立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与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之间的第一网络通信连接,以控制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与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进行通信。

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通信控制方法,所述第一网络包括以太网列车骨干网etb网络;建立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与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之间的第一网络通信连接,包括:

9、控制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将第一标识信息插入第一网络通信端口;并控制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插入第二网络通信端口;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端口为所述etb网络中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与其连接的第一etb交换机的共用端口,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端口为所述etb网络中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与其连接的第二etb交换机的共用端口;

10、控制所述第一etb交换机从所述第一网络通信端口读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后车厢的所述车尾侧atp;并控制所述第二etb交换机从所述第二网络通信端口读取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以建立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与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之间的etb网络通信连接。

1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通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12、在检测到至少一种目标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激活及车尾侧atp激活;并控制所述后车厢的车头侧atp激活及车尾侧atp激活;所述目标信号包括所述前车厢与所述后车厢之间通信连接失效的信号,或所述前车厢与后车厢之间的机械连挂失效的信号;

13、建立每个车厢的车头侧atp与车尾侧atp之间的第二网络通信连接,以控制所述前车厢和所述后车厢均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进行车头侧atp与车尾侧atp之间的通信。

1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通信控制方法,所述第二网络包括以太网编组网ecn网络;所述建立每个车厢的车头侧atp与车尾侧atp之间的第二网络通信连接,包括:

15、对于所述前车厢和所述后车厢中的任一车厢,控制所述车厢的车头侧atp将第二标识信息插入第三网络通信端口;并控制所述车厢的车尾侧atp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插入第四网络通信端口;所述第三网络通信端口为所述ecn网络中所述车厢的车头侧atp与其连接的第一ecn交换机的共用端口;所述第四网络通信端口为所述ecn网络中所述车厢的车尾侧atp与其连接的第二ecn交换机的共用端口;

16、控制所述第一ecn交换机从所述第三网络通信端口读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车厢的车尾侧atp;并控制所述第二ecn交换机从所述第四网络通信端口读取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将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车厢的车头侧atp,以建立每个车厢的车头侧atp与车尾侧atp之间的ecn网络通信连接。

1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通信控制方法,所述etb网络和所述ecn网络均采用环形网络拓扑结构搭建。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列车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19、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前车厢与后车厢已建立通信连接,且接收到所述前车厢的车尾侧列车自动保护设备atp采集的机械连挂信号和所述后车厢的车头侧atp采集的所述机械连挂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与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通过第一网络进行通信;否则,控制所述前车厢和所述后车厢均通过第二网络进行车头侧atp与车尾侧atp之间的通信;

20、所述机械连挂信号为所述前车厢与所述后车厢机械连挂成功的信号。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列车通信控制方法。

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xxxx方法。

2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列车通信控制方法。

23、本发明提供的列车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实时检测前车厢与后车厢之间的连挂或断开连挂的状态变化情况,在检测到前车厢与后车厢已建立通信连接,且接收到前车厢车尾侧atp采集的与后车厢连挂成功的机械连挂信号,以及后车厢车头侧atp采集的与前车厢连挂成功的机械连挂信号的情况下,控制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与后车厢的车尾侧atp通过以第一网络进行跨车通信,否则,控制前车厢和后车厢均通过第二网络进行车头侧atp与车尾侧atp之间的通信,可以及时更新单编组列车及连挂编组列车的首尾通信方式,从而可以实现灵活编组运营条件下列车通信方式的智能快速切换,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及灵活度,可以很好地满足灵活编组运营过程中列车及时进行首尾通信方式切换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列车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与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通过第一网络进行通信,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包括以太网列车骨干网etb网络;建立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与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之间的第一网络通信连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列车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包括以太网编组网ecn网络;所述建立每个车厢的车头侧atp与车尾侧atp之间的第二网络通信连接,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任一项所述的列车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tb网络和所述ecn网络均采用环形网络拓扑结构搭建。

7.一种列车通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列车通信控制方法。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列车通信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列车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前车厢与后车厢已建立通信连接,且接收到所述前车厢的车尾侧ATP采集的机械连挂信号和所述后车厢的车头侧ATP采集的所述机械连挂信号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前车厢的车头侧ATP与所述后车厢的车尾侧ATP通过第一网络进行通信;否则,控制所述前车厢和所述后车厢均通过第二网络进行车头侧ATP与车尾侧ATP之间的通信;所述机械连挂信号为所述前车厢与所述后车厢机械连挂成功的信号。本发明可以实现灵活编组运营条件下列车通信方式的智能快速切换,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及灵活度,可以很好地满足灵活编组运营过程中列车及时进行通信方式切换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柱,罗鑫,郭凯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