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地址的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61365发布日期:2023-05-14 20:2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网络地址的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网络,具体涉及一种网络地址的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网络普及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各种增值业务,如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active personality tv,iptv)、视频会议等的广泛部署为用户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2、基础网络是承载业务运行的主体,能够基于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translation,nat)技术完成企业或家庭的内网与公网之间的数据传输。一旦网络发生中断,将会导致网络业务中止运行,给用户和企业造成极大的不便。因此,需要确保基础网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来保障用户业务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地址的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基础网络可靠性和可用性不足的问题。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地址的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内网主机或公网的目标数据报;监测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否发生异常;在所述第一设备未发生异常时,由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一ip地址或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第二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在所述第一设备发生异常时,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nat地址池中的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其中,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组成所述nat地址池中的ip地址,且所述nat地址池配置于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同步。

3、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监测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设备中配置所述nat地址池,并将所述nat地址池中的第一段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ip地址,第二段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段地址和所述第二段地址不重叠;以及将所述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nat地址池的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

4、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监测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否发生异常,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按照第一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心跳报文,在所述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心跳报文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异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未发生异常;所述第二设备按照第二周期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心跳报文,在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心跳报文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异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未发生异常。

5、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设备未发生异常时,由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一ip地址或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第二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包括:在所述第一设备未发生异常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响应方式和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响应方式确定为接口响应模式;在所述接口响应模式下,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报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映射关系,确定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

6、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包括:当所述目标数据报的源地址为任一所述内网主机的ip地址,目的地址为任一所述公网的ip地址时,将所述源地址映射为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未被占用的任一ip地址;或者当所述目标数据报的源地址为任一所述公网的ip地址,目的地址为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任一ip地址时,将所述目的地址映射为对应的内网主机的ip地址。

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设备发生异常时,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nat地址池中的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包括:在所述第一设备发生异常时,将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切换为代理状态,并将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响应方式设置为地址池响应模式;在所述地址池响应模式下,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nat地址池中的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

8、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nat地址池中的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包括:当所述目标数据报的源地址为任一所述内网主机的ip地址,目的地址为任一所述公网的ip地址时,将所述源地址映射为所述nat地址池中未被占用的任一ip地址;或者当所述目标数据报的源地址为任一所述公网的ip地址,目的地址为所述nat地址池中的任一ip地址时,将所述目的地址映射为对应的内网主机的ip地址。

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否恢复正常;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恢复正常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响应方式和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响应方式分别更新为所述接口响应模式;在所述接口响应模式下,由所述第一设备利用所述第一ip地址或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

1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或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向运营商网关发送更新后的arp数据,以使所述运营商网关根据所述更新后的arp数据转发所述目标数据报;所述arp数据包括所述目标数据报的目的地址与所述运营商网关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数据报的目的地址与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报的目的地址与所述第二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中的任意一种。

11、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之后,将所述目标数据报通过下一跳传输节点传输至所述目的地址。

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地址的转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内网主机或公网的目标数据报;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是否发生异常;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未发生异常时,由所述第一设备利用第一ip地址或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第二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发生异常时,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nat地址池中的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其中,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组成所述nat地址池中的ip地址,且所述nat地址池配置于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同步。

13、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在监测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之前,所述监测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中配置所述nat地址池,并将所述nat地址池中的第一段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一ip地址,第二段地址配置为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段地址和所述第二段地址不重叠,以及将所述第一设备的配置信息同步至所述第二设备,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nat地址池的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

14、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监测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方法,来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发生异常:所述第一设备按照第一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心跳报文,在所述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心跳报文时,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异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未发生异常,所述第二设备按照第二周期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心跳报文,在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心跳报文时,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异常,反之,确定所述第二设备未发生异常。

15、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未发生异常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响应方式和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响应方式确定为接口响应模式,在所述接口响应模式下,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报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映射关系,确定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

16、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数据报的源地址为任一所述内网主机的ip地址,目的地址为任一所述公网的ip地址时,将所述源地址映射为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未被占用的任一ip地址;或者当所述目标数据报的源地址为任一所述公网的ip地址,目的地址为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任一ip地址时,将所述目的地址映射为对应的内网主机的ip地址。

1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发生异常时,将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切换为代理状态,并将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响应方式设置为地址池响应模式,在所述地址池响应模式下,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nat地址池中的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

18、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数据报的源地址为任一所述内网主机的ip地址,目的地址为任一所述公网的ip地址时,将所述源地址映射为所述nat地址池中未被占用的任一ip地址;或者当所述目标数据报的源地址为任一所述公网的ip地址,目的地址为所述nat地址池中的任一ip地址时,将所述目的地址映射为对应的内网主机的ip地址。

1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换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否恢复正常;在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恢复正常时,将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响应方式和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响应方式分别更新为所述接口响应模式,在所述接口响应模式下,由所述第一设备利用所述第一ip地址或由所述第二设备利用所述第二ip地址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

2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或所述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向运营商网关发送更新后的arp数据,以使所述运营商网关根据所述更新后的arp数据转发所述目标数据报;所述arp数据包括所述目标数据报的目的地址与所述运营商网关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数据报的目的地址与所述第一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目标数据报的目的地址与所述第二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中的任意一种。

21、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换模块或所述第二转换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之后,将所述目标数据报通过下一跳传输节点传输至所述目的地址。

2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地址的转换方法的操作。

2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地址的转换方法的操作。

2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网络地址的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通过接收来自内网主机或公网的目标数据报,监测第一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并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是否发生异常,从而在第一设备未发生异常时,由第一设备利用第一ip地址或由第二设备利用第二ip地址对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在第一设备发生异常时,由第二设备利用nat地址池中的ip地址对目标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在该方法中,通过监测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在两台设备均未发生异常时,将不同的业务流量分发给两台设备进行地址转换,实现了负载分担,既减轻了网络设备的业务转发压力,也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设备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在一台设备发生异常时,另一台设备可以立即感知,并接替异常设备进行地址转换,能够确保用户业务的持续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5、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