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流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48106发布日期:2023-06-13 12:1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数据流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业务对时延的敏感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业务对时延敏感程度的要求,出现了时间敏感网络,时延敏感网络(tsn,time sensitivenetworking)是一套数据链路层的协议规范,该协议规范定义了以太网数据传输的时间敏感机制,用于构建更可靠的、低延迟、低抖动的以太网。

2、在传统技术中,基于时延敏感网络进行传输的交换机端口,对多个时延敏感数据流进行排序,按照排序结果依次对时延敏感数据流进行传输,存在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数据流传输效率的数据流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目标端口对应的多个待传输数据流,以及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帧容量、路由路径和最大时延;

4、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路由路径和最大时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

5、获取所述目标端口的队列长度,基于所述队列长度、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和帧容量,计算每一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每一个所述候选偏移量的评分;

6、针对每一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各个所述候选偏移量的评分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

7、基于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对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流进行传输。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路由路径和最大时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包括:

9、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偏移量;所述参考偏移量小于所述传输间隔周期,所述参考偏移量为时间片的整数倍,所述传输间隔周期为所述时间片的整数倍,所述时间片为所述目标端口传输一个数据帧的设定时长;

10、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路由路径,获取所述路由路径包含的传输节点数量;

11、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节点数量和最大时延,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偏移量中确定候选偏移量。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节点数量和最大时延,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参考偏移量中确定候选偏移量包括:

13、将所述传输节点数量和所述时间片进行融合,得到所述路由路径对应的传输时间;

14、针对每一个所述参考偏移量,对所述参考偏移量和所述传输时间进行统计,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在所述参考偏移量下进行传输的参考时延;

15、将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大时延的所述参考时延对应的参考偏移量,确定为候选偏移量。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队列长度、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和帧容量,计算每一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每一个所述候选偏移量的评分包括:

17、从多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获取目标待传输数据流,从所述目标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中获取待评分偏移量;

18、基于所述待评分偏移量,以及非目标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和帧容量,计算所述待评分偏移量对应的最大可用队列长度;

19、根据所述最大可用队列长度与所述目标待传输数据流对应帧容量的比例,得到所述待评分偏移量的评分。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待评分偏移量,以及非目标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和帧容量,计算所述待评分偏移量对应的最大可用队列长度包括:

21、分别获取每一个所述非目标待传输数据流的最大候选偏移量;

22、将所述非目标待传输数据流的最大候选偏移量与所述待评分偏移量进行比较,将所述最大候选偏移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待评分偏移量的非目标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帧容量,确定为待统计容量;

23、对所述待统计容量进行统计,得到所述待评分偏移量对应的最小占用容量;

24、根据所述队列长度和所述最小占用容量的差异,得到所述待评分偏移量对应的最大可用队列长度。

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对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流进行传输包括:

26、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目标偏移量和传输间隔周期,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每一个数据帧对应的发送时隙和发送时间片;

27、基于所述数据帧对应的发送时隙和发送时间片,确定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帧的发送顺序;

28、基于所述发送顺序,对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帧进行传输。

2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目标偏移量和传输间隔周期,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每一个数据帧对应的发送时隙和发送时间片包括:

30、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目标偏移量,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第一个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片;

31、基于所述第一个数据帧的发送时间片和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中每一个数据帧对应的发送时间片;

32、基于所述数据帧对应的发送时间片,确定所述发送时间片对应的发送时隙;所述发送时隙是指所述发送时间片对应的时隙队列中的第一个空闲状态时隙。

33、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流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4、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端口对应的多个待传输数据流,以及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帧容量、路由路径和最大时延;

35、候选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路由路径和最大时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

36、评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端口的队列长度,基于所述队列长度、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和帧容量,计算每一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每一个所述候选偏移量的评分;

37、比较模块,用于针对每一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各个所述候选偏移量的评分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

38、传输模块,用于基于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对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流进行传输。

39、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40、获取目标端口对应的多个待传输数据流,以及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帧容量、路由路径和最大时延;

41、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路由路径和最大时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

42、获取所述目标端口的队列长度,基于所述队列长度、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和帧容量,计算每一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每一个所述候选偏移量的评分;

43、针对每一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各个所述候选偏移量的评分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

44、基于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对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流进行传输。

45、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46、获取目标端口对应的多个待传输数据流,以及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帧容量、路由路径和最大时延;

47、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路由路径和最大时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

48、获取所述目标端口的队列长度,基于所述队列长度、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和帧容量,计算每一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每一个所述候选偏移量的评分;

49、针对每一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各个所述候选偏移量的评分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

50、基于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对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流进行传输。

51、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目标端口对应的多个待传输数据流,以及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帧容量、路由路径和最大时延;

52、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传输间隔周期、路由路径和最大时延,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

53、获取所述目标端口的队列长度,基于所述队列长度、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候选偏移量和帧容量,计算每一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每一个所述候选偏移量的评分;

54、针对每一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对各个所述候选偏移量的评分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

55、基于各个所述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对所述多个待传输数据流进行传输。

56、上述数据流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对每个待传输数据流的每个候选偏移量进行计算,得到每个待传输数据流的每个候选偏移量的评分,该评分为最大可用队列长度与待传输数据流对应帧容量的比值,最大可用队列长度越大,表明队列资源的可用性越高,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帧容量越小,表明待传输数据流的传输速率越高,评分越高表征待传输数据流在传输时对时延敏感网络资源的影响越低,交换机的调度性能越高,待传输数据流的传输速率越高,针对每一个待传输数据流,根据待传输数据流对应的每个候选偏移量的评分,确定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目标偏移量的评分最高,表征待传输数据流在目标偏移量下进行传输时,交换机的调度性能最高,根据各个待传输数据流的目标偏移量,确定多个待传输数据流中每个数据帧的传输顺序,充分利用了同一个待传输数据流中数据帧与数据帧之间的传输间隔时间片,减少了时间片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数据流的传输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