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膜和发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28365发布日期:2023-07-07 22:1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振膜和发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声,尤其涉及一种振膜和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1、发声器件通过设置振膜,并通过振膜的振动发出声音。而为了获得更好的音量、音质效果,振膜上通常设置折环。折环的两侧壁为曲面结构,在振膜振动时,会使折环会产生弹性形变,从而起到增强振膜的振动。

2、然而,现有的折环的两侧壁截面通常是圆弧、椭圆等形状,折环的厚度等厚或局部加厚,在振膜振动过程中,振膜和锥盆之间的反谐振容易产生波谷和波峰,音质的失真度高。

3、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振膜和发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振膜和发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振膜和锥盆之间的反谐振容易产生波谷和波峰,音质的失真度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振膜包括:

3、折环部,所述折环部的外壁和所述折环部的内壁的弯曲方向一致;所述折环部的横截面上,所述折环部的外壁轮廓和所述折环部的内壁轮廓均呈悬链线状;

4、安装部,环绕连接于所述折环部的一侧;

5、连接部,环绕连接于所述折环部的另一侧。

6、优选地,所述折环部的外壁包括相互连接并对称设置的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二外壁的弯折方向相反;

7、所述折环部的内壁包括相互连接并对称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的弯折方向相反;

8、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二外壁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位置,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位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位置正对设置。

9、优选地,所述折环部的厚度自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向所述安装部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折环部的厚度自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10、优选地,定义所述折环部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所述参考平面上设具有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的坐标系,x轴和y轴的交叉处为原点;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位置均在y轴上;

11、所述折环部的外壁相较于所述折环部的内壁靠近所述x轴,且所述折环部的外壁位于所述y轴的正半轴上时,所述折环部的横截面上,所述折环部的外壁轮廓满足公式所述折环部的内壁轮廓满足公式

12、

13、其中,t为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之间的距离,a为所述第一连接位置与所述原点之间的距离。

14、优选地,0.2mm≤t≤2mm。

15、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外壁与所述折环部的外壁连接,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与所述折环部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部的外壁或所述安装部的内壁用于与锥盆连接。

16、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外壁与所述折环部的外壁弧形过渡连接;所述安装部的内壁和所述折环部的内壁弧形过渡连接。

17、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外壁和所述安装部的内壁均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位置所在的一侧延伸,所述安装部的外壁用于与所述锥盆连接。

18、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外壁和所述安装部的内壁均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朝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位置所在的一侧延伸,所述安装部的内壁用于与所述锥盆连接。

19、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和所述折环部的外壁弧形过渡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内壁和所述折环部的内壁弧形过渡连接。

20、优选地,所述安装部的厚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

21、另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盆架、振动系统以及固定于所述盆架上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振膜,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盆架上。

22、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振膜包括折环部、安装部和连接部,安装部环绕连接于折环部的一侧,连接部环绕连接于折环部的另一侧,折环部的外壁和折环部的内壁的弯曲方向一致;折环部的横截面上,折环部的外壁轮廓和折环部的内壁轮廓均呈悬链线状。本发明的振膜构成的振动系统的劲度系数变化率大于现有振膜构成的振动系统的劲度系数变化率。随着发声装置的输入电压的升高,共振频率f0减小,由于悬链线折环部的劲度系数k值变化量比现有折环变化量大,k值的的变化值越大,折环部的劲度系数变化值也大,f0的变化值越小,f0越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折环部的横截面所在的平面为参考平面,所述参考平面上设具有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的坐标系,x轴和y轴的交叉处为原点;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位置均在y轴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其中,0.2mm≤t≤2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壁与所述折环部的外壁连接,所述安装部的内壁与所述折环部的内壁连接,所述安装部的外壁或所述安装部的内壁用于与锥盆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壁与所述折环部的外壁弧形过渡连接;所述安装部的内壁和所述折环部的内壁弧形过渡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壁和所述安装部的内壁均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位置所在的一侧延伸,所述安装部的外壁用于与所述锥盆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壁和所述安装部的内壁均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朝背离所述第一连接位置所在的一侧延伸,所述安装部的内壁用于与所述锥盆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和所述折环部的外壁弧形过渡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内壁和所述折环部的内壁弧形过渡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厚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

12.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包括盆架、振动系统以及固定于所述盆架上的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膜,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盆架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振膜和发声装置,振膜包括折环部、安装部及连接部,所述折环部的外壁和所述折环部的内壁的弯曲方向一致;所述折环部的横截面上,所述折环部的外壁轮廓和所述折环部的内壁轮廓均呈悬链线状;安装部环绕连接于所述折环部的一侧;连接部环绕连接于所述折环部的另一侧。本发明的振膜通过设置折环部的外壁轮廓和折环部的内壁轮廓为悬链线状,从而可抑制振膜与锥盆之间的反谐振,音质失真度低。

技术研发人员:胡冰涛,李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歌尔丹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