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善麦克风拾音的耳机机芯及骨传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77317发布日期:2022-12-17 10:1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改善麦克风拾音的耳机机芯及骨传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改善麦克风拾音的耳机机芯及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2.骨传导耳机通常包括两个耳机主体以及连接两个耳机主体的后挂组件。耳机主体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耳挂组件和机芯部,其中机芯部作为骨传导耳机的核心部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与用户头部的皮肤表面接触。在机芯内部设置有换能装置,换能装置令耳机主体的皮肤接触区域产生骨导声。为了提高骨传导耳机的声学表现力,现有的骨传导耳机通常也具有气传导功能,其是在机芯内的容置腔体通过一振膜将其分隔为前腔和后腔。在机芯部上开设有与后腔连通的出声孔。振膜在换能装置中的相对运行过程中产生由出声孔向人耳传输的气导声,从而令骨传导耳机可以同时输出骨导声和气导声,从而改善耳机的声学表现力。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令耳机实现通话功能,其需要设置拾音麦克风,同时为了提高耳机的声学表现力,需要设置降噪麦克风对耳机进行降噪处理。对于骨传导耳机而言,为了获得更好的拾音效果,拾音麦克风通常设置在靠近使用者身体一侧的前盖上,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由于其换能装置中设置有振子,而骨传导耳机在工作时,振子将会振动,振子的振动将会令拾音麦克风中的振膜产生共振,令拾音麦克风拾音效果减弱,出现杂音,影响拾音效果。更甚者,可能出现由于共振导致破坏拾音麦克风的组装强度,造成其损坏。基于这种原因,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改善麦克风拾音的耳机机芯。
5.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可改善麦克风拾音的耳机机芯,包括:机芯壳体和换能装置,机芯壳体内形成有一容置腔体,机芯壳体包括相互盖合的前盖和后盖,于前盖上设置有与人体接触的接触区域;所述的换能装置安装于容置腔体内,该换能装置通过内设的振子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令接触区域在换能装置作用下产生骨导声,于容置腔体内设置有振膜,振膜将容置腔体分隔为前腔和后腔,所述的前腔与设置有接触区域的前盖连通,振膜在换能装置振动的同时产生通过出声孔向人耳传输的气导声,令耳机机芯可同时输出骨导声和气导声。所述的前腔内设置有拾音麦克风,拾音麦克风的声孔设于前盖的非接触区域上,并且拾音麦克风内的拾音膜片振动方向与发声装置中振子振动方向不平行。
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拾音麦克风内的拾音膜片振动方向与发声装置中振子振动方向垂直。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拾音麦克风固定在前盖的内壁。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后腔内还设置有一降噪麦克风,降噪麦克风的降噪声孔开设于后盖上。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降噪麦克风固定在后盖的内壁上。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振膜环绕于换能装置。
1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改善麦克风拾音的骨传导耳机,其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其包括两个耳机机芯、两个耳挂组件和一个后挂组件,其中后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耳挂组件连接,两个耳机机芯分别与两个耳挂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机机芯采用上述的一种可改善麦克风拾音的耳机机芯。
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两个耳挂组件中分别安装有主控单元和电池。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首先,该耳机机芯结合骨传导与气传导,从而令耳机可以同时输出骨导声和气导声,从而进一步提高耳机的声学表现力。
15.其次,本实用新型中拾音麦克风采用的侧出声设置,当换能装置中的振子工作时,其产生的振动并不会与拾音膜片的产生共振,拾音膜片所拾取的外部声音效果不会受到振子的干涉,可以改善拾音麦克风的拾音效果。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令骨传导耳机可以获得更佳的拾音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耳机机芯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骨传导耳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改善麦克风拾音的耳机机芯包括:机芯壳体1和换能装置2。
22.所述的机芯壳体1内形成有一容置腔体10,机芯壳体1包括相互盖合的前盖11和后盖12,所述的换能装置2安装于容置腔体10内。作为骨传导耳机的核心部件,其使用时,由于需要通过固体的振动,所以机芯壳体1需要一个与人体头部皮肤接触的接触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接触区域110设置在前盖11上。使用时,接触区域与人体接触,换能装置2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令接触区域在换能装置2作用下产生骨导声。
23.该换能装置2包括:支架部21和位于支架部21内的振子20,振子20可以将输出的音频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
24.所述的支架部21与机芯壳体1之间设置有振膜3,所述的振膜3环绕于换能装置2,将容置腔体10分隔为前腔101和后腔102,所述的前腔101与设置有接触区域110的前盖11连通,出声孔13位于后盖12上,振膜3在换能装置2振动的同时产生通过出声孔13向人耳传输
的气导声,令耳机机芯可同时输出骨导声和气导声。
25.所述的前腔101内设置有拾音麦克风4,拾音麦克风4的声孔41设于前盖11的非接触区域110上,本实施例中,拾音麦克风4的声孔41设于前盖11的侧面,即拾音麦克风4采用侧出音设计。结合图2所示,该拾音麦克风4固定在前盖11上,拾音麦克风4内的拾音膜片40振动方向与前盖11设置接触区域110的底面平行。由于换能装置2中振子20振动方向是垂直于接触区域110所在的平面,所以拾音麦克风4中拾音膜片40的振动方向与振子20的振动方向是不平行的,二者振动方向相互垂直。这样设置的好处就是:当换能装置2中的振子20工作时,其产生的振动并不会与拾音膜片40的产生共振,拾音膜片40所拾取的外部声音效果不会受到振子20的干涉,可以改善拾音麦克风4的拾音效果。
26.所述的后腔102内还设置有一降噪麦克风5,降噪麦克风5固定在后盖12的内壁上,降噪麦克风5的降噪声孔51开设于后盖12上,这样实现降噪麦克风5与拾音麦克风4是背离设置,降噪麦克风5用于采集环境噪音,通过处理实现降噪功能。降噪麦克风可采用常规的麦克风,也可采用与拾音麦克风4相同的侧出声设置。
27.见图3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中骨传导耳机的立体图,其包括:两个耳机机芯100、两个耳挂组件6和一个后挂组件7,其中后挂组件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耳挂组件6连接,两个耳机机芯100分别与两个耳挂组件6连接,所述的耳机机芯100采用上述可改善麦克风拾音的耳机机芯。
28.所述的两个耳挂组件4中分别安装有主控单元和电池。
29.本实用新型将骨传导与气传导想和结合,并且进一步改善了耳机的声学表现力,令使用者可以获得最佳的体感体验。
30.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