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3030发布日期:2022-10-25 18:4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拍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老师要进行书法或其他教学时,需要用到智能教学一体机上课。参见图1,公开号为cn 111833669 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中国书法用笔教学系统,具体包括:摄像设备101,处理器102,显示器103,与处理器102相连的存储器 104。所述摄像设备,用于采集书法学员练习字体的书写视频信息,并将采集的书写视频信息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对采集的书写视频信息进行分析。所述显示器,用于向所述书法学员显示所述正确书写视频,以帮助所述书法学员正确地练习书法。这种教学系统将摄像头和处理集成在一起,无法拆分,价格昂贵,体积庞大,适用场景有限。
3.参见图2,公开号为cn202533964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文本识别系统,用于识别展开后书本页面上的文字或图像信息。该文本识别系统包括操作台1、嵌入式主机2(信息处理装置)、显示屏3(信息显示装置)、摄像头4、摄像头5、调位支架(包括支柱6、横杆7和连接件8)、鼠标9、喇叭10和电源线11。显示屏3用于显示摄像头拍摄到的图片信息,配合鼠标9以实现人机交互。嵌入式主机2分别与两个摄像头和显示屏3电性相连,其内安装图像处理程序和文字识别软件,用于对该两个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数据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并从中识别出正确和完整的页面文本信息。同样,所述文本识别系统将摄像头和主机集成在一体,同样具有体积庞大和应用范围窄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拍摄装置,从而至少解决现有教学系统或文本识别装置体积过于庞大的问题。
5.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分体式拍摄装置,其包括:
6.底座;
7.支架,所述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以及
8.拍摄模块,与所述支架的第二端连接并用于从上方拍摄目标对象的图像或视频;其特征在于,
9.所述底座包括一usb otg接口,与所述拍摄模块以及一外部图像处理装置连接,其中所述usb otg接口与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是可分离的,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工作时,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与所述usb otg接口电连接,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通过所述usb otg接口接收所述拍摄模块拍摄的图像或视频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或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不工作时,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可从所述usb otg接口拔出,与所述usb otg接口分离。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还包括灯光模块,所述灯光模块设置在所述拍摄模块周边,用于在周围环境光线不足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补光,或用于消除支架
或周边物体在所述目标对象产生的阴影。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光模块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围绕设置在所述拍摄模块周边。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包括一凹槽,所述usb otg接口设置在所述凹槽中,当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插入所述usb otg接口时,所述凹槽将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固定。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还用于向所述拍摄模块以及所述灯光模块供电。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为可旋转支架,用于调节所述拍摄模块的高度和角度,其中所述可旋转支架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拍摄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0-180度可调节,其中所述夹角为0度时,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为收纳状态;所述夹角为 90度时,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为俯拍状态;当所述夹角为180度时,所述灯光模块用于给使用者的脸部或展示物品补光。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对象为文本、图画或教学对象。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内置摄像模块,所述内置摄像模块用于从前方拍摄使用者。
19.本技术公开的分体式拍摄装置使用了所述usb otg接口,使得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与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可拆卸连接,数据采集由拍摄模块完成,图像数据处理由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完成,实现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分离,整套装置体积小,构造简单,开发成本低,适用场景广。
附图说明
20.下面对说明书中每幅附图作简要说明:
21.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中国书法用笔教学系统的示意图;
22.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文本识别系统的示意图;
23.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拍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然而,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将使得本技术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25.除非特别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
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6.参见图3展示了一种分体式拍摄装置,其包括:底座32;支架34,所述支架34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以及拍摄模块36,与所述支架34的第二端连接并用于从上方拍摄目标对象的图像或视频。所述底座32包括一usb otg接口 321,与所述拍摄模块36以及一外部图像处理装置连接(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usb otg接口321与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是可分离的。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工作时,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与所述usb otg接口321电连接,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通过所述usb otg接口321接收所述拍摄模块36拍摄的图像或视频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或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不工作时,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可从所述usb otg接口321拔出,与所述usb otg接口321分离。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拍摄模块为高清摄像模组。
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方”是指目标对象向天空所在侧的某个位置,可选地,所述拍摄模块与所述目标对象的连线与所述底座的夹角可以是90度或者接近于90度。但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目标对象的连线与所述底座的夹角并不限于90度,只要所述拍摄模块能够准确拍摄到所述目标对象即可。
28.usb otg:是usb on-the-go的缩写,2001年12月18日由usb应用者论坛(implementers forum)公布,主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设备或移动设备间的联接,进行数据交换。在上面实施例中,所述usb otg接口用来实现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与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
29.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使用了所述usb otg接口,使得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与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可拆卸连接,数据采集由拍摄模块完成,图像数据处理由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完成,实现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分离,整套装置体积小,构造简单,开发成本低。
30.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以智能手机为例,所述拍摄模块通过所述usb otg接口与所述智能手机连接,通过所述usb otg接口获取所述拍摄模块拍摄到的图像或视频数据,并送到手机内置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所述智能手机为该分体式拍摄装置提供数据处理算力和为软件的运行提供载体。现今的智能手机功能繁多,可以在上面安装众多 app,如书法练字教学软件,文档ocr扫描识别的软件等等。以教学软件为例,所述拍摄模块拍摄学生写字或绘画过程的图像或视频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或视频数据发送给该教学软件,所述教学软件分析该学生的练习过程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通过手机会发出提醒,因此学生通过本技术的分体式拍摄装置可以实现写字或绘画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采用专用的教学系统。同样,以扫描app 为例,所述拍摄模块拍摄书本或纸质文件的图片,并将所述图片发送给该扫描 app,该扫描app将所述图片转换成文本文档,从而完成书本或纸质文件的扫描。
31.以智能手机普及率高和手机芯片算力大幅提升的为前提,本技术设计了一款可以用于替代书法练字,文档扫描等专业设备的分体式拍摄装置,该分体式拍摄装置与智能手机有机结合,数据采集由该分体式拍摄装置完成,图像数据处理如书法同屏传输和练字教学,以及文档ocr扫描识别等由智能手机内置的软件完成,实现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分离。
32.从上面的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将智能手机与所述usb otg接口连接,可以实现多种应用场景,因此本技术的分体式拍摄装置还具有使用场景广的优点。
33.与智能手机的结合,本技术本技术的分体式拍摄装置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因此所述拍摄模块所拍摄的所述目标对象不局限于文字和图画,所述目标对象可以是需要进行教学或展示的各种物品,如上课要展示的教具或进行直播时用到的货物,本技术的分体式拍摄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方面的教学或应用于直播。
34.参见图3,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可以包括一凹槽322,所述usbotg接口321设置在所述凹槽322中,当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如智能手机插入所述usb otg接口321时,所述凹槽322将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固定。通过设置凹槽322,本技术的分体式拍摄装置还可以用作普通的支架使用。当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时,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可用作手机或平板电脑支架使用,进一步扩大了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的用途。
35.参见图3,在某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分体式拍摄装置还包括灯光模块38,所述灯光模块38设置在所述拍摄模块36周边,用于在周围环境光线不足时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补光,或用于消除支架或周边物体在所述目标对象产生的阴影。
36.在某一个实施中,所述灯光模块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围绕设置在所述拍摄模块周边。所述灯光模块可以是led灯。本技术的分体式拍摄装置可以在所述拍摄模块周边均匀设置led补光灯,用于在室内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对桌面的书本进行补光,也可以避免室内光源照射支架形成的阴影。通过设置多个led 灯,可以提高整体亮度,使得所述拍摄模块可以清晰地拍摄目标对象。同时,通过在所述拍摄模块周边均匀设置led补光灯,所述led补光灯可以从不同方向照射目标对象,原理与手术室的无影灯相同,可以避免支架或其他物体在目标对象产生阴影。
37.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还用于向所述拍摄模块以及所述灯光模块供电。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拍摄装置具有所述usb otg接口,因此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向所述拍摄模块以及所述灯光模块供电,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不用使用额外的电源,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的体积,增加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的便携性。当然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供电电源。
38.参见图3,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4为可旋转支架,用于调节所述拍摄模块的高度和角度。所述可旋转支架34包括第一连接杆341以及第二连接杆342,所述第一连接杆34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42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41与所述底座32连接,所述拍摄模块36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342上。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341与所述底座32垂直连接。为了能够正确拍摄所述目标对象,所述拍摄模块36需处于在合适的高度和角度,以便所述拍摄模块 36的视角范围能覆盖住目标对象,如覆盖住所要扫描的书本。所述第一连接杆 34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42可旋转连接,因此在使用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时,使用者可以调节所述第一连接杆34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42之间的夹角,使得所述拍摄模块36能够正确拍摄所述目标对象。
39.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0-180度可调节。
40.当所述夹角为0度时,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为收纳状态。所述分体拍摄装置不使用时,可以将所述支架折叠起来,即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0度,这
样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的便携性。
41.当所述夹角为90度时,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为俯拍状态。当所述夹角为90 度时,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底座垂直连接,当所述目标对象位于底座表面时,所述拍摄模块从所述目标对象的正上方对其进行拍摄,使得拍摄的目标对象的图像或视频接近实际,不会产生较大的形变。在实际使用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时,所述拍摄模块进行拍摄时,所述夹角并不局限于90度,只要所述拍摄模块能够正确拍摄所述目标对象即可。通常来说,所述夹角在90度正负10度之间,所述拍摄模块都能够方便地拍摄到所述目标对象。
42.在某一实施例中,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具有所述灯光模块,当所述夹角为180 度时,所述灯光模块可以用于给使用者的脸部或展示物品补光。通过以上设置,在使用者使用手机直播软件直播时,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可以作为人脸或者销售货物的补光灯使用,这样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的使用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
43.在某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内置摄像模块,用于从前方拍摄所述目标对象和/或使用者的动作的图像或视频。当所述分体式拍摄装置应用于教学软件时,上课时,所述内置摄像模块从前方对学生(使用者)进行拍摄时,以判断学生的坐姿是否正确。
44.以书法教学应用为例,通过同时设置所述拍摄模块和内置摄像模块,所述拍摄模块可以从上方拍摄学生写的字,所述内置摄像模块可以从前方拍摄学生的仪态,这样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姿态。同样所述内置摄像模块不局限于书法应用,其同样可以应用于绘画等其他需要从侧方展示物品的应用场景。
45.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前方”是指使用者的正前方。还应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描述本技术的原理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且本技术不仅仅限于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本质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体和修改,这些变体和修改也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因此,尽管本技术已经参照具体的例子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技术可以体现在许多其他形式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同样理解,所描述的各种例子的特征可以与其他组合结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