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和助听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8967发布日期:2022-08-05 19:4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测试和助听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听器验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和助听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有听力障碍的人开始选择佩戴助听器,以解决沟通交流问题,但仍有很大一部份患者因为费用或验流程配复杂而未用上助听器。
3.现有助听器的验配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医院或助听器门店测试听力水平,然后医院或助听器门店根据测试结果配置助听器参数,采用这种方式既浪费了患者的时间,又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成本。另外一种途径是通过智能手机app连接助听器进行测试和参数设置,听力患者中老年人占比大,大部分老年人患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不能熟练操作(包括无线蓝牙连接等操作),若通过智能手机app的方式,智能手机对老年人而言,操作复杂且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测试和助听一体化系统,以解决助听器验配成本高和老年人自行配置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测试和助听一体化系统包括助听器本体;所述助听器本体包括面板、后盖和受话器;所述面板与后盖相连接;所述面板上设有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受用户指令;所述后盖内侧设有控制器和反馈模块;所述控制器和反馈模块位于面板与后盖间;所述输入模块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受话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麦克风;所述控制器用于外部声音输入、听力测试和听力参数配置,所述反馈模块用于显示听力测试结果,所述反馈模块与控制器连接。
6.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输入模块接受用户指令,使助听器开机,控制器上的麦克风接收外部声音和环境噪音,控制器对声音信号进行测试,用户根据输入模块输入指令,使控制器根据内部存储的听力与放大倍数关联关系表对参数进行调节,从而对用户的听力进行测试,并听力测试的结果对助听器进行参数配置,反馈模块显示测试结果,方便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自己的听力测试情况,提升患者的感官体验;本方案通过实现测试助听一体化解决了传统的验配费用高和验流程配复杂的问题,降低了助听器的配置费用成本和减少了配置时间;用户可自行配置助听器,患者不必去门店进行配置;助听器验配变得简单容易操作,方便老年人患者使用。
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输入模块包括按键模块和音量模块;所述按键模块用于确认及开关机指令输入;所述音量模块用于音量调节指令输入。将确认及开关机功能输入设置在一处,再将声音调节功能输入调节在另外一处,方便老年人进行区分使用;且与老年人使用的老年机功能输入使用习惯相符合,更加有利于老年人的使用,操作更加简单。
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音量模块位于面板的侧面,符合老年人使用老年机的
习惯,方便操作使用。
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按键模块位于面板的上表面,符合老年人使用老年机的习惯,方便操作使用。
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面板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用于限制按键模块沿着导向柱的轴线方向运动。设置导向柱限制按键模块的方向。
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向柱位于面板内侧;所述导向柱呈星形分布。这种分布可以使按键模块不易偏移,运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反馈模块包括led、led屏、oled屏或墨水屏等中的一种,方便用户对自己的听力测试情况进行查看,具体可通过灯光、数据或图形的形式在反馈模块上展现听力测试结果,听力测试结果更加直观,方便查看。
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面板上设有透视区域;所述反馈模块位于透视区域内。方便用户对自己的听力测试结果进行查看。
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位于面板与后盖间;所述电池模块用于向控制器、受话器、输入模块和反馈模块供电。采用电池模块方便用户进行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面板1、透视区域1a、非透视区域1b、后盖2、输入模块3、按键模块3a、音量模块3b、控制器4、反馈模块5、受话器6、电池模块7。
20.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
21.测试和助听一体化系统包括助听器本体,助听器本体包括面板1和后盖2,面板1和后盖2均为长方形,方便用户进行使用。面板1和后盖2的边缘处为弧形,使用更加安全。面板1与后盖2相对面设有四个卡柱,后盖2与面板1的相对面设有四个圆形卡槽,卡柱和卡槽形状相对应,通过卡槽和卡柱使面板1和后盖2连接在一起。
22.面板1上设有输入模块3,输入模块3用于接受用户指令。输入模块3包括按键模块3a和音量模块3b;按键模块3a用于确认及开关机指令输入,音量模块3b用于音量调节指令输入。将确认及开关机功能输入设置在一处,再将声音调节功能输入调节在另外一处,方便老年人进行区分使用;且与老年人使用的老年机功能输入使用习惯相符合,更加有利于老年人的使用,操作更加简单。音量模块3b位于面板1的侧面,符合老年人使用老年机的习惯,方便操作使用。按键模块3a位于面板1的上表面,符合老年人使用老年机的习惯,方便操作使用。
23.按键模块3a按住时间短为确认键(具体时间为1~3s),按键模块3a按住时间长为开机键或者关键键(具体时间为5~8s)。按键模块3a为圆形,与用户手指相贴合,让用户使
用更加舒适,按键模块3a上端面边缘设有圆形倒角,让用户使用更加舒适。面板1上设有导向柱,导向柱用于限制按键模块3a沿着导向柱的轴线方向运动。设置导向柱限制按键模块3a的方向。导向柱数量为3个,导向柱呈星形分布。这种分布可以使按键模块3a不易偏移,运动过程中更加平稳。按键模块3a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位于按键模块3a的中心处,电源模块位于按键模块3a的正下方。按键模块3a表面贴有保护膜,保护膜为ar材质,采用此种材质的保护膜屏幕不反光,透光度高,不会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
24.还包括受话器6,受话器6与用户耳部接触部位设有橡胶垫,橡胶垫为半球形,使用户使用更加舒适。
25.后盖2内侧设有控制器4,控制器4通过螺栓固定在后盖2上,控制器4位于面板1与后盖2间。输入模块3与控制器4连接,控制器4与受话器6连接,控制器4上设有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受外部声音,控制器4用于外部声音输入、听力测试和听力参数配置。控制器4内部存储有听力与放大倍数关联关系表,控制器4可根据此表控制受话器的输出参数。用户进行听力测试的过程中控制器4可以控制声音进行逐步放大,以获取到用户的真实听力情况数据。
26.还包括反馈模块5,反馈模块5用于显示听力测试结果,反馈模块5与控制器4连接。反馈模块5显示测试结果,方便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自己的听力测试情况,提升患者的感官体验。反馈模块5包括led、led屏、oled屏或墨水屏等中的一种,方便用户对自己的听力测试情况进行查看。反馈模块5通过灯光、数据或图形的形式展现听力测试结果。听力测试结果更加直观,方便查看。具体如下:采用灯光时通过具体颜色灯光亮起,数据则是由控制器4将相关结果显示在反馈模块5上,图形形式则通过控制器4控制灯显示出具体图形。
27.还包括电池模块7,电池模块7位于面板1与后盖2间,电池模块7用于向控制器4、受话器6、输入模块3和反馈模块5供电。采用电池模块7方便用户进行随身携带。后盖2上设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一端与控制器4、受话器6、输入模块3和反馈模块5连接,另外一端可与外部电源连接,可通过外部电源直接对模块进行供电,电源接口还可用于和受话器6进行连接,进行相关信息传输;除此之外,电源接口与电池模块7连接,对电池模块7进行充电,减少电池模块7的更换,使用更加方便。
28.面板1由透视区域1a和非透视区域1a组成,输入模块3中的按键模块3a和音量模块3b均位于面板1的非透视区域1a。反馈模块5位于面板1和后盖2间,反馈模块5位于面板1的透视区域1a,这样用户可以方便进行查看反馈模块5上的内容。透视区域1a为镂空形状或者透光区域。非透视区域1a可由印刷、喷涂、模内注塑(imd)、双色注塑等方式形成。
29.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0.用户拿到设备进行第一次操作,用户根据说明书长按按键模块3a,使控制器4及各个模块开始工作,设备整体进入初始测试阶段,控制器4使受话器6向用户输出声音,控制器4在测试阶段控制声音逐步放大,当用户听清楚受话器6播放的声音时,用户短按按键模块3a进行确认,控制器4接收到确认指令后,当前测试项完成,控制器4控制进行下一项测试。控制器4根据内部存储的听力与放大倍数关联关系表获得用户的听力情况,控制器4根据用户接受的每一项测试的对应反馈模块5上显示进行标注,反映用户的听力测试结果,同时控制器4根据用户每一项测试的数据设置受话器6的对应输出参数。在设备初始阶段测试完成后,用户可根据自己实际需求(能够听清楚情况下还需调高音量)通过音量模块3b调节音
量,音量模块3b在用户调节后会一直保持当前的设置,不需要用户频繁的操作,使得设备操作整体更加简单。
31.本方案通过实现测试助听一体化解决了传统的验配费用高和验流程配复杂的问题,降低了助听器的配置费用成本和减少了配置时间;用户可自行配置助听器,患者不必去门店进行配置;助听器验配变得简单容易操作,方便老年人患者使用;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再进行音量细微调节,提高用户体验感。
3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