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R技术的互动照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09054发布日期:2023-01-20 12:3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AR技术的互动照相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ar技术的互动照相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r技术的互动照相装置。


背景技术:

2.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ar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和智能交互等多种技术,随着ar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ar 主要运用于教育、广告购物、健康医疗等领域。
3.目前的互动照相装置通常是通过摄像机拍摄真实景象,然后通过计算机转换为虚拟景象,在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员需要站在一个固定角度进行拍摄,不能对照相机的拍照角度进行调整和移动,或者需要通过使用人员改变自己的角度才能拍摄到不同角度的照片,即使这样拍照的角度依然受限,无法拍摄到全角度、多方位的照片,因此在拍摄照片时不能有效的进行互动,拍摄出来的作品大多数是不动的艺术品,拍摄的图片角度具有局限性,不能给使用人员带来更好地ar体验;同时,使用人员在拍照过程中通常是直接站在照相机前,周围过往人群较多,不能与过往人群和观看者保持一定的距离,缺少使用人员在ar 体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多角度拍照的基于ar技术的互动照相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的进行互动,大多数是不动的雕像和艺术品,且不能有效的进行多角拍照,拍摄的图片角度具有局限性,不能给使用人员带来更好地ar体验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ar技术的互动照相装置,其能够实现多角度拍照。
6.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ar技术的互动照相装置,包括有底座、固定架、弹性件、导电片、导向块、扇形板、滑动架、固定块、滑块、电动推杆和照相机,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架,底座内底部间隔固定设置有弹性件,底座内底部间隔固定设置有导电片,底座内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导向块,底座内侧间隔滑动式设置有扇形板,弹性件的一端均与扇形板固定连接,固定架沿四周间隔固定设置有固定块,全部固定块之间固定设置有滑动架,滑动架均匀间隔滑动式设置有滑块,滑块均与滑动架相卡接,滑块底部均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底部固定设置有照相机,导电片与照相机通过电线连接。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弧形玻璃和防护门,相邻的固定架之间固定设置有弧形玻璃,右方后侧的弧形玻璃上转动式设置有防护门。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把手,防护门上固定设置有把手。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底座底部设置有垫块。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弹性件为弹簧。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扇形板为扇形防震板。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人员通过踏上扇形板,扇形板向下滑动与相对
应的导电片接触,进而触发相对应的照相机开关对使用人员进行照相,如此,能够实现多角度拍照功能。
13.2、工作人员通过打开防护门,随后使用人员站至弧形玻璃内进行ar体验,工作人员关闭防护门,如此,使用人员能够在弧形玻璃内更好地体验ar游戏,且通过弧形玻璃能够以防使用人员在体验过程中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名称:1-底座,2-固定架,3-弹性件,4-导电片,5-导向块,6
‑ꢀ
扇形板,7-滑动架,71-固定块,8-滑块,9-电动推杆,10-照相机,11-弧形玻璃,12-防护门,1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20.实施例1
21.一种基于ar技术的互动照相装置,参阅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固定架2、弹性件3、导电片4、导向块5、扇形板6、滑动架7、固定块71、滑块8、电动推杆9和照相机10,底座1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固定架2,底座1 内底部间隔固定设置有弹性件3,底座1内底部间隔固定设置有导电片4,底座 1内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导向块5,底座1内侧间隔滑动式设置有扇形板6,弹性件3的一端均与扇形板6固定连接,固定架2沿四周间隔固定设置有固定块71,全部固定块71之间固定设置有滑动架7,滑动架7均匀间隔滑动式设置有滑块8,滑块8均与滑动架7相卡接,滑块8底部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有照相机10,导电片4与照相机10通过电线连接。
22.当需要使用该照相装置时,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照相机10的位置进行调整,工作人员将全部滑块8通过滑动架7滑动一段距离,滑块8带动电动推杆9进行滑动,电动推杆9移动的同时带动照相机10移动,进而对照相机10 位置进行调整,随后工作人员启动照相机10,使用人员进入固定架2内,当使用人员站立至其中一个扇形板6上进行ar游戏时,由于扇形板6为扇形防震板,在使用人员踩踏时不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同时还能够起到防震的作用,扇形板6 受到重力向下滑动,弹性件3发生形变,扇形板6向下滑动的同时与相对应的导电片4接触,进而触发导电片4启动,导电片4通过电线连接相对应的照相机10,进而使照相机10快门启动对使用人员的使用过程进行拍照记录,当使用人员离开扇形板6,由于弹性件3为弹簧,在弹性件3力的作用下进而使得扇形板6复位,带动扇形板6向上滑动,扇形板6向上滑动的同时与相对应的导电片4不再接触,进而使导电片4关闭,由于底座1底部设置有垫块,所以能够起到一定防滑作用,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防止使用人员在使用时发生意外。如此,通过使用人员踩踏扇形板6,进而触发导电片4启动照相机10快门,实现多角度拍
照功能。
23.实施例2
24.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阅图1和图4所示,还包括有弧形玻璃11、防护门12和把手13,相邻的固定架2之间固定设置有弧形玻璃11,右方后侧的弧形玻璃11上转动式设置有防护门12,防护门12上焊接有把手13。
25.工作人员握紧把手13向后侧拉动,把手13带动防护门12转动打开,随后使用人员站至固定架2内侧,工作人员握紧把手13向前侧推动,把手13带动防护门12转动关闭,进而使用人员在弧形玻璃11内能够更好地体验ar游戏,观看者能够通过弧形玻璃11观看使用人员的体验过程,以防使用人员在体验过程中发生意外,体验完成后,工作人员握紧把手13向后侧拉动,把手13带动防护门12转动打开,随后使用人员离开固定架2,工作人员握紧把手13向前侧推动,把手13带动防护门12转动关闭。
26.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