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挂喇叭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8209发布日期:2022-11-08 22:0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外挂喇叭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音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挂喇叭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笔记本电脑以其便携性能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可通过笔记本电脑的喇叭播放音乐和视频。而目前的笔记本电脑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喇叭虽然为全音域,但是相对而言,低音效果较差,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多为底出音,比正出音效果要差,音频体验感受单一;第二,传统的笔记本电脑考虑到喇叭的固定和出音腔,会预留较大的高度方向的空间,导致笔记本电脑的cd壳件厚度偏高,无法做薄;第三,当笔记本电脑出现音频硬件问题时,需要进行拆机分析和更换整机;第四,笔记本电脑受限于pc原厂硬件设计固化,而市面上外挂的喇叭体积较为笨重或者音频体验感受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外挂于电子设备上并实现高低音全频段组合音质体验的外挂喇叭组件,以利于电子设备做薄。
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外挂喇叭组件,借由该外挂喇叭组件实现喇叭外挂以及高低音全频段组合音质体验。
5.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挂喇叭组件,包括第一喇叭安装件、第一高音喇叭、第一低音喇叭及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一喇叭安装件上设有第一喇叭固定夹,所述第一喇叭固定夹具有用于夹紧于电子设备上的第一夹紧槽;所述第一高音喇叭设置于所述第一喇叭安装件上;所述第一低音喇叭设置于所述第一喇叭安装件上;所述功率放大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高音喇叭、所述第一低音喇叭电性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可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借由所述功率放大器将所述电子设备输出的音源信号进行高低音转码,从而将高音音源释放给所述第一高音喇叭进行工作,而将低音音源释放给所述第一低音喇叭进行工作。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外挂喇叭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喇叭安装件,将第一高音喇叭和第一低音喇叭设置于第一喇叭安装件上,第一喇叭安装件上可通过第一喇叭固定夹固定于电子设备上,从而实现外挂于电子设备上;通过所述功率放大器将所述电子设备输出的音源信号进行高低音转码,从而将高音音源释放给所述第一高音喇叭进行工作,而将低音音源释放给所述第一低音喇叭进行工作,从而实现高低音全频段组合音质体验。
7.较佳地,所述第一夹紧槽内设有用于减震的第一缓冲泡棉。
8.较佳地,所述第一喇叭安装件包括第一横挂部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挂部一端的第一竖挂部,所述第一横挂部的底部和所述第一竖挂部的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喇叭固定夹,所述第一横挂部用于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上端,所述第一竖挂部用于安装于所述
电子设备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高音喇叭分布于所述第一竖挂部上,所述第一低音喇叭分布于所述第一横挂部和所述第一竖挂部上,且所述第一低音喇叭位于所述第一高音喇叭的上方。
9.较佳地,所述外挂喇叭组件还包括第一麦克风组件,所述第一麦克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喇叭安装件上。
10.较佳地,所述外挂喇叭组件还包括第二喇叭安装件、第二高音喇叭及第二低音喇叭,所述第二喇叭安装件上设有第二喇叭固定夹,所述第二喇叭固定夹具有用于夹紧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夹紧槽,所述第一喇叭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喇叭安装件可呈左右分布于所述电子设备上;所述第二高音喇叭和所述第二低音喇叭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喇叭安装件上;所述功率放大器分别与所述第二高音喇叭、所述第二低音喇叭电性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可将所述高音音源释放给所述第一高音喇叭和/或所述第二高音喇叭进行工作,而将所述低音音源释放给所述第一低音喇叭和/或所述第二低音喇叭进行工作。
11.较佳地,所述第二夹紧槽内设有用于减震的第二缓冲泡棉。
12.较佳地,所述第二喇叭安装件包括第二横挂部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挂部一端的第二竖挂部,所述第二横挂部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竖挂部的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第二喇叭固定夹,所述第二横挂部用于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上端,所述第二竖挂部用于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高音喇叭分布于所述第二竖挂部上,所述第二低音喇叭分布于所述第二横挂部和所述第二竖挂部上,且所述第二低音喇叭位于所述第二高音喇叭的上方。
13.较佳地,所述外挂喇叭组件还包括第二麦克风组件,所述第二麦克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喇叭安装件上。
14.较佳地,所述功率放大器与所述第一高音喇叭之间、所述功率放大器与所述第一低音喇叭之间分别通过供电磁吸线缆电性连接。
15.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模块及上述的外挂喇叭组件,所述第一喇叭固定夹通过所述第一夹紧槽夹紧于所述显示模块上,所述功率放大器通过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具有外挂喇叭组件,外挂喇叭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喇叭安装件,将第一高音喇叭和第一低音喇叭设置于第一喇叭安装件上,第一喇叭安装件上可通过第一喇叭固定夹固定于显示模块上,从而实现喇叭外挂;通过所述功率放大器将所述电子设备输出的音源信号进行高低音转码,从而将高音音源释放给所述第一高音喇叭进行工作,而将低音音源释放给所述第一低音喇叭进行工作,从而实现高低音全频段组合音质体验;还有,外挂喇叭组件可实现正出音效果,与传统的底出音相比,音源传递更直接,出音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喇叭固定夹夹紧于显示模块上的结构图。
19.图3是图2的俯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喇叭固定夹夹紧于显示模块上的结构图。
21.图5是图4的俯视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喇叭安装件的结构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喇叭安装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25.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200包括显示模块201及外挂喇叭组件100。外挂喇叭组件100包括第一喇叭安装件1、第一高音喇叭2、第一低音喇叭3及功率放大器4,第一喇叭安装件1上设有第一喇叭固定夹11,第一喇叭固定夹11具有用于夹紧于电子设备200上的第一夹紧槽111,第一喇叭固定夹11通过第一夹紧槽111夹紧于显示模块201上;第一高音喇叭2设置于第一喇叭安装件1上;第一低音喇叭3设置于第一喇叭安装件1上;功率放大器4分别与第一高音喇叭2、第一低音喇叭3电性连接,功率放大器4通过数据线与电子设备200连接,具体地,功率放大器4通过数据线(图中未示)与显示模块201连接。借由功率放大器4将电子设备200输出的音源信号进行高低音转码,从而将高音音源释放给第一高音喇叭2进行工作,而将低音音源释放给第一低音喇叭3进行工作。其中,功率放大器4与电子设备200连接的数据线可为type-c连接线,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该数据线也可为lightning连接线。
26.请参阅图1,具体地,功率放大器4与第一高音喇叭2之间、功率放大器4与第一低音喇叭3之间分别通过供电磁吸线缆41电性连接,供电磁吸线缆41分别通过磁吸的方式与功率放大器4、第一高音喇叭2以及第一低音喇叭3连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功率放大器4与第一高音喇叭2之间的连接、功率放大器4与第一低音喇叭3之间的连接更稳定,但不以此为限。更具体地,第一喇叭安装件1、第一高音喇叭2及显示模块201三者均呈正面布局,即第一喇叭安装件1、第一高音喇叭2及显示模块201三者均处于同一正朝向,使得外挂喇叭组件100实现正出音效果,与传统的底出音相比,音源传递更直接,出音效果更好。
27.请参阅图3,第一夹紧槽111内设有用于减震的第一缓冲泡棉112。第一缓冲泡棉112分布于第一夹紧槽111的两侧壁内,显示模块201被夹紧于两侧的第一缓冲泡棉112之间。
28.请参阅图1及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喇叭安装件1包括第一横挂部12及垂直连接于第一横挂部12一端的第一竖挂部13,第一横挂部12的底部和第一竖挂部13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喇叭固定夹11,第一横挂部12用于安装于电子设备200的上端,第一竖挂部13用于安装于电子设备200的侧壁上。具体地,第一高音喇叭2分布于第一竖挂部13上,第一低音喇叭3分布于第一横挂部12和第一竖挂部13上,且第一低音喇叭3位于第一高音喇叭2的上方。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一低音喇叭3也可仅分布于第一竖挂部13上,或者,第一低音喇叭3也可位于第一高音喇叭2的下方。
2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外挂喇叭组件100还包括第一麦克风组件5,第一麦克风组件5设置于第一喇叭安装件1上。具体地,第一麦克风组件5位于第一低音喇叭3和第一高音喇叭2之间。第一麦克风组件5呈正面布局,用于正面收音,从而提高收音效果。进一步地,第一麦克风组件5与第一喇叭安装件1进行塑封,提高气密性,避免由于气密性差而影响收
音效果。
30.请参阅图1、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外挂喇叭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喇叭安装件6、第二高音喇叭7及第二低音喇叭8,第二喇叭安装件6上设有第二喇叭固定夹61,第二喇叭固定夹61具有用于夹紧于电子设备200上的第二夹紧槽611,第一喇叭安装件1和第二喇叭安装件6可呈左右分布于电子设备200上;第二高音喇叭7和第二低音喇叭8分别设置于第二喇叭安装件6上;功率放大器4分别与第二高音喇叭7、第二低音喇叭8电性连接;功率放大器4可将高音音源释放给第一高音喇叭2和/或第二高音喇叭7进行工作,而将低音音源释放给第一低音喇叭3和/或第二低音喇叭8进行工作。具体地,第一喇叭安装件1、第一高音喇叭2、第一低音喇叭3形成的模组与第二喇叭安装件6、第二高音喇叭7及第二低音喇叭8形成的模组呈对称设置。更具体地,功率放大器4与第二高音喇叭7之间、功率放大器4与第二低音喇叭8之间分别通过供电磁吸线缆41电性连接。
31.请参阅图5,第二夹紧槽611内设有用于减震的第二缓冲泡棉612。第二缓冲泡棉612分布于第二夹紧槽611的两侧壁内,显示模块201被夹紧于两侧的第二缓冲泡棉612之间。
32.请参阅图1及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喇叭安装件6包括第二横挂部62及垂直连接于第二横挂部62一端的第二竖挂部63,第二横挂部62的底部和第二竖挂部63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喇叭固定夹61,第二横挂部62用于安装于电子设备200的上端,第二竖挂部63用于安装于电子设备200的侧壁上;第二高音喇叭7分布于第二竖挂部63上,第二低音喇叭8分布于第二横挂部62和第二竖挂部63上,且第二低音喇叭8位于第二高音喇叭7的上方。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二低音喇叭8也可仅分布于第二竖挂部63上,或者,第二低音喇叭8也可位于第二高音喇叭7的下方。
33.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外挂喇叭组件100还包括第二麦克风组件9,第二麦克风组件9设置于第二喇叭安装件6上。具体地,第二麦克风组件9位于第二低音喇叭8和第二高音喇叭7之间。第二麦克风组件9呈正面布局,用于正面收音,从而提高收音效果。进一步地,第二麦克风组件9与第二喇叭安装件6进行塑封,提高气密性,避免由于气密性差而影响收音效果。
34.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200还包括cd壳组件202,cd壳组件202设置于显示模块201的底部。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200为笔记本电脑,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200可为手机、平板等等。
35.结合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外挂喇叭组件100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36.电子设备200的音源信号通过数据线输送至功率放大器4,使得功率放大器4进行高低音解码,从而将高音音源释放给第一高音喇叭2和第二高音喇叭7进行工作,或者,将高音音源释放给第一高音喇叭2或第二高音喇叭7进行工作,而将低音音源释放给第一低音喇叭3和第二低音喇叭8进行工作,或者,将低音音源释放给第一低音喇叭3或第二低音喇叭8进行工作。另外,第一麦克风组件5和第二麦克风组件9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输送至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200再把音源信号通过数据线输送至功率放大器4。
37.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200具有外挂喇叭组件100,实现喇叭外挂,可以更好释放板端的内部空间,能够将电子设备200做到更薄,当出现音频硬件问题时,可以更快捷的进行分析和定位,同时不影响整机的功能体验;外挂喇叭组件100可实现高低音全频段组
合音质体验;还有,外挂喇叭组件100可实现正出音效果和正收音效果,与传统的底出音和底收音相比,音源传递更直接,出音效果和收音效果更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外挂喇叭组件100可多向选择匹配不同的电子设备200。
38.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