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8571发布日期:2022-10-05 04:2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的制作方法
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led照明灯具若要实现动态管理,需对每一个led照明灯具分配一个固定的地址,从而达到对具体灯具进行控制的功能。当led灯具有损坏时,需要进行更换,但更换的led灯与损坏的的led灯的地址不一定会相符,导致地址冲突,如果在每个led灯上标上指定的地址,设置起来会很繁琐,特别是当一次更换的灯具较多时,工作量会更大,维护与管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调光控制电路和led驱动电路,调光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200,控制芯片u200与led灯连接,用于发送设置地址的控制命令,给led灯设置地址;控制芯片u200与led驱动电路连接,发送设置地址的控制命令给led驱动电路,led驱动电路根据控制命令对led灯地址进行核对。
5.在上述电路中,所述调光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rs485通讯单元,第一rs485通讯单元与所述控制芯片u200和led灯均连接,用于控制芯片u200与led灯的通讯。
6.在上述电路中,所述调光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源单元,第一电源单元包括电源转换模块和启动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将第一电源转换为第二电源后,提供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作为供电电源;
7.启动模块用于选择程序从rom启动或ram启动。
8.在上述电路中,所述启动模块包括复位按键s11和boot接口j1。
9.在上述电路中,所述调光控制电路还包括继电器控制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多个继电器,继电器控制led灯的供电。
10.在上述电路中,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u5,驱动芯片u5与所述控制芯片u200连接,接收所述控制命令,并对led灯地址进行核对。
11.在上述电路中,所述led驱动电路还包括pwm驱动单元,pwm驱动单元包括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3的栅极与所述驱动芯片u5连接,漏极与led灯连接,源极接地,接收驱动芯片u5输出的pwm波形,调节led灯的亮度。
12.在上述电路中,所述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rs485通讯单元,第二rs485通讯单元与所述驱动芯片u5和led灯均连接,用于驱动芯片u5与led灯的通讯。
13.在上述电路中,所述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程序下载单元,程序下载单元与所述驱动芯片u5连接,用于对驱动芯片u5进行程序烧录和仿真。
14.在上述电路中,所述led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源单元,第二电源单元包括ac/dc转换模块,该ac/dc转换模块与所述驱动芯片u5和led灯均连接,用于将外接的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三电源和第四电源,第三电源给驱动芯片u5供电,第四电源给led灯供电。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地址的控制命令对led灯的地址进行分配,然后对分配后的地址进行核对,实现了在led灯使用过程中的地址自动分配、避免地址冲突,即使led灯断开后,再恢复供电,也能自动分配地址,不影响正常使用,方便维护管理。
附图说明
1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的方框图。
17.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中的控制芯片的电路图。
18.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中的驱动芯片的电路图。
19.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中的第一rs485通讯单元的电路图。
20.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中的第一电源单元的电路图。
21.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中的继电器控制单元的电路图。
22.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中的供电连接电路的电路图。
23.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中的pwm驱动单元的电路图。
24.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中的第二rs485通讯单元的电路图。
25.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中的程序下载单元的电路图。
26.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中的第二电源单元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8.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29.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led灯地址分配电路,包括调光控制电路10和led驱动电路20,调光控制电路10包括控制芯片u200,控制芯片u200的型号为stm32f103rct6,所述led驱动电路20包括驱动芯片u5,驱动芯片u5的型号为ft64f0a3,控制芯片u200与led灯连接,发送设置地址的控制命令,给led灯设置地址;控制芯片u200还与驱动芯片u5连接,控制芯片u200发送设置地址的控制命令给驱动芯片u5接收,驱动芯片u5根据控制命令对led灯地址进行核对。
30.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调光控制电路10还包括第一rs485通讯单元101、第一电源单元102和继电器控制单元103,参照图4所示,第一rs485通讯单元101与所述控制芯
片u200和led灯均连接,实现控制芯片u200与led灯的通讯,设置地址的控制命令就是通过第一rs485通讯单元101发送的;参照图5所示,第一电源单元102包括电源转换模块1021和启动模块1022,电源转换模块1021用于将经过滤波后的第一电源5.5v转换为第二电源3.3v,提供第一电源5.5v给第一rs485通讯单元101中的rs485芯片u13供电,第二电源3.3v给控制芯片u200供电;所述启动模块1022包括复位按键s11和boot接口j1,用于选择程序从rom启动或ram启动。参照图6和图7所示,继电器控制单元103包括多个继电器,本实施例中为4个继电器,所述调光控制电路10还包括供电连接电路104,供电连接电路104将110-220vac与所述继电器连接,继电器的导通与断开,控制端子p1、端子p2、端子p3和端子p4对led灯的供电,电流互感器ct1、电流互感器ct2、电流互感器ct3和电流互感器ct4分别检测端子p1、端子p2、端子p3和端子p4的电流,如检测到过流后可以控制继电器断开,对电路进行保护。
31.结合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led驱动电路20还包括pwm驱动单元201、第二rs485通讯单元202、程序下载单元203和第二电源单元204,参照图8所示,pwm驱动单元201包括场效应管q3,场效应管q3的栅极与所述驱动芯片u5连接,漏极与led灯连接,源极接地,场效应管q3接收驱动芯片u5输出的pwm波形,对led进行控制,以实现对led灯亮度的调节。参照图9所示,第二rs485通讯单元202与所述驱动芯片u5和led灯均连接,实现驱动芯片u5与led灯的通讯。参照图10所示,程序下载单元203与所述驱动芯片u5连接,使驱动芯片u5可进行程序烧录和仿真。参照图11所示,第二电源单元204包括ac/dc转换模块,该ac/dc转换模块与所述驱动芯片u5和led灯均连接,用于将外接的100-264v之间的输入电压转换为第三电源5v和第四电源54v,第三电源5v给驱动芯片u5供电,第四电源54v给led灯供电。
32.控制芯片u200控制自身端口relay1的状态为on,这时所有由端口relay1控制供电的led灯上电成功;延时100ms等待led灯供电稳定。因为采用的是只发送不反馈的方式,所以发送设置地址命令一共发送3次,发送之间时间的间隔为100ms。控制芯片u200把端口relay1供电后的地址设置为a1,此时刚刚上电在300ms以内的灯,可以被设置成地址为a1,超过300ms的灯,不能被设置地址;依次类推,把端口relay2供电后的地址设置为a2,把端口relay3供电后的地址设置为a3,实现给相应的led灯分配合适的地址,且不会冲突。
33.led灯上电后驱动芯片u5读取eeprom(驱动芯片u5内部集成了128x8bits的eeprom),取出地址为addr1;开始计时,如果驱动芯片u5接收到控制芯片u200设置地址的控制命令的时间在0.5秒以内,则认为是有效命令,其它的时间接收到的设置地址控制命令都视为无效;驱动芯片u5接收到设置地址的控制命令后,提取地址a1,并与addr1进行比较,如果地址相同,则说明当前led灯的地址正确,无视该命令,如果不相同,则更改当前led灯的地址,并把地址保存到eeprom。
34.通过如上方式,在led灯使用的过程中即使有一路断开,再恢复供电后,也不影响正常的使用。
35.本电路通过设置地址的控制命令对led灯的地址进行分配,然后对分配后的地址进行核对,实现了在led灯使用过程中的地址自动分配、避免地址冲突,即使led灯断开后,再恢复供电,也能自动分配地址,不影响正常使用,方便维护管理。
36.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
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