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9016发布日期:2022-11-15 21:2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机。


背景技术:

2.摄像机在室外使用时,由于淋雨、温变、密封圈老化、结构件吸湿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湿度也随之增大,由于摄像机的机芯组件在运转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在气温下降时,视窗玻璃的内壁上会因为里外温差较大而产生起雾现象,使得机芯组件的镜头因视窗玻璃上的水雾或结霜而无法取得清晰的影像,对于视窗玻璃摄取影像的效果会有所影响。
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如下方法对摄像机进行除雾:第一种方法为:在视窗玻璃上增设加热丝,通过视窗玻璃的自发热来减小视窗玻璃的里外温差,从而减少起雾现象。但当视窗玻璃为塑料等导热性较差的材料时,通过加热丝加热时,会造成温度分布不均而使得视窗容易破裂。第二种方法为:在内部增设半导体制冷模块,通过制冷将水汽冷凝并排出,从而降低内部湿度,防止起雾。但采用该方法成本较高,需要额外的电流进行控制,并且需要设计排水孔,不利于摄像机的防水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摄像机,包括:壳体组件;挡板单元,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且所述挡板单元能够将所述壳体组件内部至少分隔成机芯腔及红外腔;抵挡件,所述抵挡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组件连接,所述抵挡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挡板单元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抵挡件与所述挡板单元之间形成有流通通道,所述机芯腔与所述红外腔通过所述流通通道连通。
6.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挡板单元与抵挡件,且挡板单元与抵挡件之间形成有流通通道,使得水汽能够顺利从机芯腔向红外腔扩散,从而避免机芯腔成像区域产生凝露,使凝露发生在对成像无要求的红外腔,以达到防雾目的。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所述挡板单元的方向,所述抵挡件的投影至少部分在所述挡板单元上。
8.如此设置,在保证水汽流通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红外腔的红外光折射至机芯腔,从而影响机芯腔内机芯组件的成像效果。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挡板单元的宽度方向,所述挡板单元与所述抵挡件间隔设置;且沿所述挡板单元的高度方向,所述挡板单元与所述抵挡件错位设置。
10.如此设置,不仅能够使挡板单元与抵挡件之间形成流通通道,供机芯腔与红外腔水汽的流通;还能避免红外腔的红外光折射至机芯腔内,影响机芯腔的成像效果。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单元包括:本体,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与所述抵挡件间隔且相对设置;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抵挡件的一侧,并与所述抵挡件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抵挡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壳体组件存在间隙。
12.如此设置,水汽能够通过流通通道从机芯腔流至红外腔内,第一挡板的设置能够避免红外腔的红外光折射至机芯腔内,影响机芯腔的成像效果。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单元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抵挡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挡板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本体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壳体组件存在间隙;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本体之间围成有凹槽,所述抵挡件伸入所述凹槽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本体间隔设置。
14.如此设置,第二挡板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防止红外腔的红外光折射到机芯腔影响成像,阻挡效果更好。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挡板的高度为h2,8

≤h1≤12

,3

≤h2≤5


16.如此设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本体之间围成的凹槽较深,能够进一步防止红外腔的红外光折射至机芯腔影响成像效果,增强挡光效果。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遮光泡棉,所述遮光泡棉填充于所述流通通道内。
18.如此设置,遮光泡棉的透气性较好,从而能够达到既挡光又能流通水汽的目的。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隔热单元,所述隔热单元分布于所述挡板单元靠近所述机芯腔的一侧及所述挡板单元远离所述机芯腔的一侧。
20.如此设置,隔热单元能够保证机芯腔为高温区,红外腔为低温区,如此,才能使得冷凝发生在红外腔,避免机芯腔的机芯外壳发生凝露。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壳体组件内,且与所述机芯腔对应设置。
22.如此设置,风扇的设置能够促进水汽流通,水蒸气分子由机芯腔向红外腔扩散,同时加强机芯组件的散热。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挡板单元间隔分布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将所述壳体组件分隔成所述机芯腔及两个所述红外腔,所述机芯腔位于两个所述挡板单元之间,两个所述红外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挡板单元远离所述机芯腔的一侧;所述抵挡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抵挡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挡板单元相配合。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摄像机通过设置挡板单元与抵挡件,且挡板单元与抵挡件之间形成有流通通道,使得水汽能够顺利从机芯腔向红外腔扩散,从而避免机芯腔成像区域产生凝露,使凝露发生在对成像无要求的红外腔,以达到防雾目的。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摄像机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摄像机的剖视图。
27.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中抵挡件与部分挡板单元的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中抵挡件与部分挡板单元的示意图。
29.图5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摄像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摄像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2.图中,100、摄像机;10、壳体组件;11、机芯壳体;12、红外壳体;13、机芯腔;14、红外腔;15、底壳;20、机芯组件;30、挡板单元;31、本体;32、第一挡板;33、第二挡板;34、凹槽;40、抵挡件;50、流通通道;60、风扇;70、导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3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6.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摄像机100,摄像机100在室外使用时,由于淋雨、温变、密封圈老化、结构件吸湿等因素的影响,内部湿度也随之增大,由于摄像机100的机芯组件20在运转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在气温下降时,视窗玻璃的内壁上会因为里外温差较大而产生起雾现象,使得机芯组件20的镜头因视窗玻璃上的水雾或结霜而无法取得清晰的影像,对于视窗玻璃摄取影像的效果会有所影响。
37.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如下方法对摄像机进行除雾:第一种方法为:在视窗玻璃上增设加热丝,通过视窗玻璃的自发热来减小视窗玻璃的里外温差,从而减少起雾现象。但当视窗玻璃为塑料等导热性较差的材料时,通过加热丝加热时,会造成温度分布不均而使得视窗容易破裂。第二种方法为:在内部增设半导体制冷模块,通过制冷将水汽冷凝并排出,从而降低内部湿度,防止起雾。但采用该方法成本较高,需要额外的电流进行控制,并且需要设计排水孔,不利于摄像机的防水保护。
3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2,本技术提供的摄像机100包括壳体组件10、挡板单元30及抵挡件40。挡板单元30安装于壳体组件10内,且挡板单元30能够将壳体组件10内部至少分隔成机芯腔13及红外腔14。抵挡件40的一端与壳体组件10连接,抵挡件40的另一端朝向挡板单元30的方向延伸。其中,抵挡件40与挡板单元30之间形成有流通通道50,机芯腔13与红外腔14通过流通通道50连通。
39.由于整个摄像机100的功耗主要集中于机芯腔13,即热量主要集中于机芯腔13。通过设置挡板单元30与抵挡件40,且挡板单元30与抵挡件40之间形成有流通通道50,使得水汽能够顺利从机芯腔13向红外腔14扩散,从而避免机芯腔13成像区域产生凝露,使凝露发生在对成像无要求的红外腔14,以达到防雾目的。并且,能够避免现有通过额外设置加热器件或者半导体制冷模块等元器件来进行除雾,本技术的摄像机100精简了零件数量,大大降低成本,且避免加热器件或半导体制冷模块等元器件失效带来的防雾失效风险。
40.摄像机100还包括机芯组件20,机芯组件20安装于机芯腔13内。
41.请参阅图3至图5,沿着垂直于挡板单元30的方向,抵挡件40的投影至少部分在挡板单元30上,如此,能够防止红外腔14的红外光折射至机芯腔13,从而影响机芯腔13内机芯组件20的成像效果。
42.在本技术中,挡板单元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挡板单元30间隔分布于壳体组件10内,并将壳体组件10分隔成机芯腔13及两个红外腔14,机芯腔13位于两个挡板单元30之间,两个红外腔14分别位于两个挡板单元30远离机芯腔13的一侧。抵挡件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抵挡件40分别与对应的挡板单元30相配合。下述的阐述将主要针对其中一组相配合的抵挡件40与挡板单元30展开具体描述,另一组抵挡件40与挡板单元30的具体结构及位置关系与上一组相同,在此便不再赘述。
43.请参阅图2,壳体组件10包括机芯壳体11及两个红外壳体12,机芯壳体11盖设于机芯腔13,两个红外壳体12分别盖设于对应的红外腔14,且两个红外壳体12分别与机芯壳体11相互连接。
4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机芯壳体11为塑料材质,塑料材质的机芯壳体11能够大大降低成本以及整机的重量。并且,通过设置挡板单元30与抵挡件40形成流通通道50的方式来进行防雾,能够避免现有在塑料视窗上使用加热器件,造成温度分布不均而使得塑料视窗容易破裂的问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机芯壳体11也可以为玻璃材质。
45.实施例一
46.请参阅图3,沿挡板单元30的宽度方向,挡板单元30与抵挡件40间隔设置。且沿挡板单元30的高度方向,挡板单元30与抵挡件40错位设置。如此,不仅能够使挡板单元30与抵挡件40之间形成流通通道50,供机芯腔13与红外腔14水汽的流通。还能避免红外腔14的红外光折射至机芯腔13内,影响机芯腔13的成像效果。
47.需要说明的是,挡板单元30的宽度方向为图3中箭头w所示的方向,挡板单元30的高度方向为图3中箭头h所示的方向。
48.具体地,挡板单元30与抵挡件40平行设置,如此,便于挡板单元30及抵挡件40的安装。
49.实施例二
50.请参阅图4,挡板单元30包括本体31及第一挡板32。本体31安装于壳体组件10内,并与抵挡件40间隔且相对设置。第一挡板32位于抵挡件40的一侧,并与抵挡件40间隔设置,且第一挡板32的一端与本体31靠近抵挡件40的一端连接,第一挡板32的另一端朝远离本体31的方向延伸,并与壳体组件10存在间隙。
51.如此,第一挡板32、本体31及抵挡件40之间形成流通通道50。水汽能够通过流通通道50从机芯腔13流至红外腔14内,第一挡板32的设置能够避免红外腔14的红外光折射至机芯腔13内,影响机芯腔13的成像效果。具体地,第一挡板32与抵挡件40平行设置,如此,便于挡板单元30及抵挡件40的安装。
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2与本体31为一体式结构,能够节省组装时间,且便于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2与本体31还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53.实施例三
54.请参阅图5,实施例三中抵挡件40、第一挡板32及本体31的结构与位置关系和实施
例二中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三中的挡板单元30还包括第二挡板33。第二挡板33的一端与本体31靠近抵挡件40的一端连接,第二挡板33的另一端朝远离本体31的方向延伸,并与壳体组件10存在间隙。第二挡板33、第一挡板32及本体31之间围成有凹槽34,抵挡件40伸入凹槽34内,并分别与第二挡板33、第一挡板32及本体31间隔设置。
55.第二挡板33的设置能够进一步防止红外腔14的红外光折射到机芯腔13影响成像,阻挡光线效果更好。同时,第一挡板32、第二挡板33、本体31及抵挡件40之间形成流通通道50,流通通道50能够实现机芯腔13与红外腔14内水汽的互通。
56.进一步地,第一挡板32、第二挡板33及抵挡件40之间平行设置。
5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2、第二挡板33及本体31为一体式结构,能够节省组装时间,且便于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2、第二挡板33及本体31还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58.第一挡板32的高度为h1,第二挡板33的高度为h2,8

≤h1≤12

,3

≤h2≤5

。如此,第一挡板32、第二挡板33及本体31之间围成的凹槽34较深,能够进一步防止红外腔14的红外光折射至机芯腔13影响成像效果,增强挡光效果。
59.具体地,凹槽34的形状为j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34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达到相同的防止红外光折射至机芯腔13的效果即可。
6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止红外腔14的红外光折射至机芯腔13影响成像的效果,增强挡光效果,将凹槽34的表面进行粗糙设置,凹槽34的表面粗糙度设置为大于等于ra0.5且小于等于ra1。
61.在本技术中,摄像机100还包括遮光泡棉(图未示),遮光泡棉填充于流通通道50内。遮光泡棉的透气性较好,从而能够达到既挡光又能流通水汽的目的。
62.为确保机芯腔13与红外腔14的温差,摄像机100还包括隔热单元(图未示),隔热单元分布于挡板单元30靠近机芯腔13的一侧及挡板单元30远离机芯腔13的一侧。隔热单元能够保证机芯腔13为高温区,红外腔14为低温区,如此,才能使得冷凝发生在红外腔14,避免机芯腔13的机芯外壳发生凝露。
63.具体地,隔热单元采用气凝胶材料。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热单元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只要能够达到相同的隔热效果即可。
64.请参阅图6及图7,摄像机100还包括风扇60,风扇60安装于壳体组件10内,且与机芯腔13对应设置。风扇60的设置能够促进水汽流通,水蒸气分子由机芯腔13向红外腔14扩散,同时加强机芯组件20的散热。风扇60的设置,在之前防雾的基础上,达到主动除雾的效果,将整个机芯组件20的热量更多的流通到机芯腔13内。
65.进一步地,壳体组件10还包括底壳15,风扇60安装于底壳15内,并与机芯腔13对应设置。摄像机100还包括导风罩70,导风罩70安装于风扇60靠近机芯腔13的一端,导风罩70能够辅助促进水蒸气分子的扩散。
66.在本技术中,抵挡件40与壳体组件10为一体式结构,能够节省组装时间,且便于加工。具体而言,抵挡件40与机芯壳体11为一体式结构,抵挡件40由机芯壳体11靠近红外壳体12的一侧朝向挡板单元30的方向折弯形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挡件40与壳体组件10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67.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
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68.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9.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