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5690发布日期:2023-02-03 21:3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麦克风组件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麦克风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3.麦克风也称话筒,微音器。麦克风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一般地,麦克风的内部均具有一个用于收集音波的前腔,麦克风上还设有一个连通前腔和外界的进声孔,以便外界的音波通过进声孔传递至前腔内被声电转换装置采集。
4.厨房环境具有油污严重、噪声大、水汽多等特点,语音识别技术在厨房场景应用受到很大局限性,尤其是麦克风作为拾音装置,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油污和水汽附着在声电转换装置表面,隔绝收音孔,使得拾音质量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油污和水汽附着在声电转换装置表面或隔绝收音孔,使得拾音质量变差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麦克风组件,所述麦克风组件包括:载体,所述载体的内部限定出音腔,所述载体设有与所述音腔连通的进声孔;声电转换装置,设于所述音腔内;疏油疏水膜,与所述载体密封连接,所述疏油疏水膜将所述进声孔遮蔽。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麦克风组件,当油污或水汽沾染到疏油疏水膜上时,疏油疏水膜具有抵抗低表面张力液体(如油污、水等)沾染的作用,因此通过疏油疏水膜将进声孔密封,即能够避免厨房内部的油污或水汽通过进声孔进入到音腔,保证了声电转换装置的高质量运行,还避免了油污或水汽附着在疏油疏水膜上,减小声波在穿过疏油疏水膜时的损失,从而提升麦克风组件的拾音质量。
8.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组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包括中空的本体部和与所述本体部的内壁相连的隔断部,所述隔断部将所述本体部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密封腔和所述音腔;所述麦克风组件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密封腔和所述隔断部并与所述声电转换装置电连接;其中,所述密封腔中填充密封材料。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设有线缆卡槽,所述线缆卡槽用于卡接固定所述导线。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的外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柱状凸起;或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凹槽。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为弹性件。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硅胶件。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凸起结构,设于所述音腔的内壁,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声电转换装置相抵。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的麦克风组件。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设备,即能够避免厨房内部的油污或水汽通过进声孔进入到音腔,保证了声电转换装置的高质量运行,还避免了油污或水汽附着在疏油疏水膜上,减小声波在穿过疏油疏水膜时的损失,从而提升麦克风组件的拾音质量。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麦克风组件中的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配合。
附图说明
19.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0.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麦克风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麦克风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如下:
24.10-载体、11-本体部、12-隔断部、13-音腔、14-进声孔、15-密封腔、16-线缆卡槽、17-第一定位结构、18-凸起结构;
25.20-声电转换装置、21-焊接部;
26.30-疏油疏水膜;
27.40-导线;
28.50-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0.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例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31.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32.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33.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麦克风组件。
34.麦克风组件包括:载体10、声电转换装置20和疏油疏水膜30。具体地,载体10的内部设置有音腔13,并且载体10上还设有进声孔14,进声孔14与音腔13连通,使外界的声波可以通过进声孔14传播到音腔13内。声电转换装置20能够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其中,声电转换装置20设置在音腔13内,并通过疏油疏水膜30将进声孔14遮蔽,避免厨房内部的油污或水汽通过进声孔14进入到音腔13,保证了声电转换装置20的高质量运行。还需强调的是,当油污或水汽沾染到疏油疏水膜30上时,疏油疏水膜30具有抵抗低表面张力液体(如油污、水等)沾染的作用,从而在厨房的环境下使用时能够避免了油污或水汽附着在疏油疏水膜30上,减小声波在穿过疏油疏水膜30时的损失,从而提升麦克风组件的拾音质量。
35.其中,疏油疏水膜30可以是ptfe疏水疏油膜(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简写为ptfe),其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和疏油性,该疏水疏油膜能够阻止低表面张力的污染物的渗透,这些污染物包括:清洁剂、洗涤剂、油和污水等。并且,疏油疏水膜具有微孔,声波可以通过微孔穿过疏油疏水膜进入到进声孔内。
36.本实施例中,声电转换装置20用于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声电转换装置20可以是电磁式声电转换装置20、电容式声电转换装置20、电阻式声电转换装置20、压电式声电转换装置20等,在此不做具体地限定。
37.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声电转换装置为驻极体话筒。驻极体话筒由声电转换和阻抗变换两部分组成。声电转换的关键元件是驻极体振动膜。经过高压电场驻极后,驻极体振动膜的两面分别驻有异性电荷。膜片的蒸金面向外,与金属外壳相连通。膜片的另一面与金属极板之间用薄的绝缘衬圈隔离开。这样,蒸金膜与金属极板之间就形成一个电容。当驻极体膜片遇到声波振动时,引起电容两端的电场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随声波变化而变化的交变电压,从而将声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在驻极体话筒内接入一只结型场效应晶体三极管来进行阻抗变换,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出电信号。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麦克风组件还包括导线40,导线40用于连接声电转换装置20和外部设备,以将声电转换装置20采集到的声波以电信号的形
式输出到外部设备中。载体10包括本体部11和隔断部12。本体部11内部中空,且主体部呈空心的圆柱状结构。隔断部12设于本体部11的内部并与本体部11的内壁相连。隔断部12将本体部1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音腔13和密封腔15,导线40的一端穿过密封腔15并穿过隔断部12与声电转换装置20电连接,并且在密封腔15内填充密封材料。其中,密封材料具体为密封胶50,一方面密封胶50能够固定导线40,避免当导线40受外力拉动下使导线40的接头部位松动或断开;另一方面,填充密封胶50可以将音腔13背离进声孔14的一侧密封,进一步提高了音腔13的密封性,防止油或水汽浸入音腔13中。
39.本实施例中,密封胶50包括但不限于有机硅灌封胶、聚氨酯灌封胶、环氧树脂灌封胶。具体地,灌封胶在未固化前属于液体状,具有流动性,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固化成为性能优异的热固性高分子绝缘材料。灌封胶固化后可以起到防水防潮、防尘、绝缘、导热、防腐蚀、耐温、防震的作用。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声电转换装置20还设有焊接部21,焊接部21为金属材料。焊接部21的一端与声电转换装置20电连接,焊接部21的另一端与导线40电连接,以使得声电转换装置20中产生的电信号能够通过焊点和导线40输送至外部设备。本实施例中,导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焊接部21连接,实现与声电转换装置20的电连接,在灌注密封胶50的过程中,密封胶50将导线40与焊接部21的焊接部位密封。
4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本体部11设有线缆卡槽16,在布置导线40时,导线40可以卡入线缆卡槽16中,并利用卡槽将导线40卡接固定,方便放置导线40。
42.如图1所示,线缆卡槽16设于本体部11背离进声孔14的一端,并在本体部11的轴向端部形成开口,使导线40可以从开口处卡入线缆卡槽16内部。
43.在本体部11的外壁对应于线缆卡槽16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定位结构17,以便于麦克风组件与电子产品的快速定位,提高麦克风组件的安装效率。
4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定位结构17为凸出本体部11的外壁的柱状结构。
45.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为设于本体部的外壁的凹槽(图中未示出)。
46.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部11的外壁还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第一定位结构17,用于对麦克风组件的快速安装定位。
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载体10为弹性件。外部环境的振动,如风机等家电产品振动会传到麦克风组件时,通过载体10将部分振动能量吸收,而削弱外部振动对声电转换装置20产生的噪声干扰。
4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载体10为硅胶件。由于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良好的绝热性、绝缘性、防潮性、抗震性,尤其是在高频下的抗震性好,因此,在厨房环境下载体10具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并且若将麦克风组件应用于烹饪设备时,载体10还可以隔绝烹饪设备产生的高温,从而确保声电转换装置的内部电子器件不受高温的影响,提高麦克风组件的使用寿命。
49.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载体10还包括至少一个凸起结构18,凸起结构18设置于音腔13的内壁,凸起结构18由音腔13的内壁朝向声电转换装置20凸出并与声电转换装置20相抵。具体地,声电转换装置20的外壳整体呈圆柱状结构,在声电转换装置20与载体10的内
壁之间设置凸起结构18,使声电转换装置20与载体10之间由面接触转变为点接触,一方面,可以减少声波直接通过载体10传递至声电转换装置20所造成的干扰,另一方面,当外界振动通过载体10传递至凸起结构18时,凸起结构18通过形变进一步地吸收振动能量,从而进一步地减小外界振动对声电转换装置20中的振动膜造成的干扰。
50.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8为球状凸起,多个球状凸起均匀地分布在音腔13的内壁上,通过球状凸起对声电转换装置20提供支撑。
51.在另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8为柱状凸起,多个柱状凸起均匀地分布在音腔13的内壁上,通过柱状凸起对声电转换装置20提供支撑。
52.在另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8为绕声电转换装置20的周向设置的环状凸起,多个环状凸起依次间隔地设置在音腔13的内壁上,通过环状凸起对声电转换装置20提供支撑。
5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机壳以及麦克风组件,其中,机壳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与麦克风组件中的第一定位结构相配合,将麦克风组件装配到机壳时,通过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的配合,实现麦克风组件的快速定位,提高装配效率。
54.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定位结构为柱状凸起,则第二定位结构为与柱状凸起配合的凹槽,若第一定位结构为凹槽,则第二定位结构为与凹槽配合的柱状凸起。
5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设备,即能够避免厨房内部的油污或水汽通过进声孔14进入到音腔13,保证了声电转换装置20的高质量运行,还避免了油污或水汽附着在疏油疏水膜30上,减小声波在穿过疏油疏水膜30时的损失,从而提升麦克风组件的拾音质量。
56.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烹饪设备,例如微波炉、电磁炉、电饭煲等,使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麦克风组件获取语音信号,以便于为电子设备智能语音控制提供支持。
57.电子设备还可以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麦克风、智能手表或手环,也可以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或是其他需要具备声电转换功能的设备,在此不作限定。
5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麦克风组件,适用于厨房环境,麦克风组件可以极大减少油污、水汽和噪声的干扰,提升语音识别技术在厨房环境中适用性。
5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环境下的防水功能,提高了拾音质量。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