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的半开放式无线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3826发布日期:2022-12-21 01:2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的半开放式无线耳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无线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的半开放式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2.无线耳机是中间的线被电波代替,是从电脑的音频出口连接到发射端,再由发射端通过电波发送到接收端的耳机中,接收端就是相当于是一个收音机,耳机是人的随身音响的象征,手机耳机分为两种标准:omtp标准通常被叫做国家标准,ctia被称为国际标准,耳机根据其换能方式分类,主要有动圈方式、动铁方式、静电式和等磁式,从结构上功能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半开放式和封闭式,传统可穿戴的半开放式无线耳机一般结构简单,在穿戴时能够不具有按摩功能,不方便对颈部进行按摩,不方便缓解颈部疲劳。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可穿戴的半开放式无线耳机在佩戴时,对颈脖处生产一定的压力,不方便缓解对颈脖处的疲劳程度,不利于颈脖处进行放松。
4.因此,发明一种可穿戴的半开放式无线耳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的半开放式无线耳机,通过设置按摩组件,从而方便在佩戴耳机时,能够通过驱动伺服电机控制按摩头一和按摩头二转动对颈脖处进行往复振动按摩,从而方便针对性对颈脖处进行按摩,促进颈脖处血液流动,提高了耳机设备穿戴时的舒适性,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的半开放式无线耳机,包括耳机组件,所述耳机组件包括左耳机、右耳机,所述左耳机、右耳机之间电性连接耳机线,所述耳机线外壁固定安装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内壁固定安装按摩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外壁固定安装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位于按摩组件外侧,所述防护层外壁固定安装吸汗袋,所述吸汗袋内部安装按摩垫,所述按摩垫表面均匀固定安装触点,所述吸汗袋四周均匀固定安装纳扣。
7.优选的,所述按摩组件为按摩组件一,所述按摩组件一包括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均匀分布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上。
8.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一输出轴外壁固定安装转板一,所述转板一设置为矩形,所述转板一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按摩头一。
9.优选的,所述按摩头一表面均匀开设凹坑,所述转板一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按摩头二,所述按摩头二表面均匀固定安装凸点。
10.优选的,所述按摩组件为按摩组件二,所述按摩组件二包括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均匀分布固定安装在壳体内侧外壁上。
11.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二输出轴外壁固定转板二,所述转板二设置为矩形,所述转板二顶部固定安装按摩头三,所述按摩头三左右对称设有两组。
12.优选的,所述按摩头三顶部均匀固定安装按摩棒,所述按摩棒为柔性结构,所述转板二顶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偏心轮。
13.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固定安装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左右对称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蓄电池之间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所述吸汗袋与防护层之间通过纳扣可拆卸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设置防护组件,从而方便提高壳体与使用者颈脖部连接处的舒适性,通过设置吸汗袋,在吸汗袋内部固定安装按摩垫,使得耳机设备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吸汗袋吸收运动时产生的汗液,提高舒适性,同时通过按摩垫方便在按摩组件振动时,通过触点促进对颈脖处的按摩效率,提高了耳机设备使用的整体舒适度;
16.2.通过设置按摩组件,从而方便在佩戴耳机时,能够通过驱动伺服电机控制按摩头一和按摩头二转动对颈脖处进行往复振动按摩,从而方便针对性对颈脖处进行按摩,促进颈脖处血液流动,提高了耳机设备穿戴时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处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汗袋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垫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摩组件二示意图。
22.图中:耳机组件100、左耳机110、右耳机120、耳机线130、防护组件200、壳体210、蓄电池220、防护层230、吸汗袋240、纳扣241、按摩垫250、触点251、按摩组件、按摩组件一300、伺服电机一310、转板一320、按摩头一330、凹坑331、按摩头二340、凸点341、按摩组件二400、伺服电机二410、转板二420、按摩头三430、按摩棒431、偏心轮432。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的半开放式无线耳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的半开放式无线耳机,包括耳机组件100,耳机组件100包括左耳机110、右耳机120,左耳机110、右耳机120之间电性连接耳机线130,耳机线130外壁固定安装防护组件200,防护组件200内壁固定安装按摩组件,防护组件200包括壳体210,壳体210内侧外壁固定安装防护层230,防护层230位于按摩组件外侧,防护层230外壁固定安装吸汗袋240,吸汗袋240内部安装按摩垫250,按摩垫250表面均匀固定安装触点251,吸汗袋240四周均匀固定安装纳扣241,具体的,左耳机110、右耳机120配合使用,具有方便收听音频的作用,耳机线130具有方便对左耳机110、右耳机120进行供电的作用,防护组件200具有方便提高耳机设备在进行穿戴时对人体颈脖处的保护和防护性能的作用,从而方便提高耳机组件佩戴的舒适度的作用,同时在运动时,方便通过防护组件200和振动按摩器配合使用,对人体颈脖处具有缓解疲劳,提高使用舒适性的作用,壳体210具有安装蓄电池220和按摩组件的作用,从而方便通过按摩组件提供舒适度的作用,防护层230
内壁材质为海绵、棉麻材质中的一种,通过设置防护层230具有方便提高对人体颈脖处穿戴的舒适性的作用,吸汗袋240材质为棉花,通过设置吸汗袋240为可拆卸结构,从而方便通过吸汗袋240进行替换和清洗,从而方便通过吸汗袋240吸收在运动时,使用者颈脖处产生的汗液,从而方便提高人体颈脖处的舒适性的作用,纳扣241具有方便安装和拆卸吸汗袋240的作用,天魂从而方便在吸汗袋240吸收汗液后能够对吸汗袋240进行拆卸和替换,从而方便提高吸汗袋240使用的便利性,按摩垫250为柔性材质,通过设置按摩垫250,从而方便在通过振动按摩器进行按摩时,从而方便通过按摩头一330、按摩头二340在运动时,能够推动摩垫250随着按摩头一330和按摩头二340进行上下起伏拨动,从而方便通过触点251对使用者颈脖处进行按摩,从而提高对颈脖处进行按摩,提高颈脖处的舒适度和方便进行缓解疲劳,提高了耳机组件在方便收听音频的同时,对人体颈脖处进行良好的按摩,提高了耳机组件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
25.壳体210内壁固定安装蓄电池220,蓄电池220左右对称设有两组,两组蓄电池220之间通过导线固定连接,吸汗袋240与防护层230之间通过纳扣24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通过设置蓄电池220,从而方便通过对蓄电池220进行充电为左耳机110、右耳机120、耳机线130以及振动按摩器进行供电,从而方便提高耳机组件和振动按摩器的续航时间,从而方便可持续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两组蓄电池220之间通过导线固定连接具有方便对将两组蓄电池220连接成一组大号蓄电池,通知通过左右对称分布安装两组蓄电池220,从而方便使得蓄电池220左右对称分布时,提高了耳机组件左右两边重量的平衡性,从而方便提高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和提高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纳扣241可拆卸连接方便对吸汗袋240进行拆封和安装,方便吸收运动会产生的汗液,从而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实用性。
26.实施例一:
27.参照附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的半开放式无线耳机,包括:按摩组件一300,按摩组件为按摩组件一300,按摩组件一300包括伺服电机一310,伺服电机一310均匀分布固定安装在壳体210内壁上,伺服电机一310输出轴外壁固定安装转板一320,转板一320设置为矩形,转板一320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按摩头一330,按摩头一330表面均匀开设凹坑331,转板一320右侧顶部固定安装按摩头二340,按摩头二340表面均匀固定安装凸点341,具体的,伺服电机一310具有方便驱动转板一320进行转动的左右,转板一320具有方便安装按摩头一330和按摩头二340转动,对使用者颈脖处进行按摩的作用,通过设置凹坑331和凸点341配合使用,从而方便对颈脖处进行良好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方便提高颈脖处的疲劳感。
28.实施例二:
29.参照附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的半开放式无线耳机,包括:按摩组件二400,按摩组件为按摩组件二400,按摩组件二400包括伺服电机二410,伺服电机二410均匀分布固定安装在壳体210内侧外壁上,伺服电机二410输出轴外壁固定转板二420,转板二420设置为矩形,转板二420顶部固定安装按摩头三430,按摩头三430左右对称设有两组,按摩头三430顶部均匀固定安装按摩棒431,按摩棒431为柔性结构,转板二420顶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偏心轮432,具体的,通过设置伺服电机二410,从而方便通过伺服电机二410驱动按摩头三430和按摩棒431配合在转动时对使用者颈脖处进行摩擦按摩,从而方便缓解颈脖处的疲劳程度,方便促进颈脖处的舒适性,按摩棒431为柔性材质,具有方便提高对颈脖处
的防护性能,从而方便提高舒适性,通过设置偏心轮432在转动时,对颈脖处进行往复起伏按压,方便促进血液循环,降低疲劳程度。
3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