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通信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6395发布日期:2022-11-03 07:1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通信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通信交换机。


背景技术:

2.交换机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交换机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实现通信作用,一般用于lan和wan的连接,交换机归于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有些交换机也可实现第三层的交换机。
3.但实际使用时,大多数交换机主要由机箱、电源、引擎、接口模块也就是板卡也有的叫业务模块以及功能模块,其中机箱,主要是承载各体系模块的载体,包含有背板,提供各模块交换通信的通路,另外提供业务板卡插槽,所以通信交换机的机箱外部鲜少有蛇海子防护结构,这使得当其发生掉落情况易导致,冲击力直接作用于机箱上,所以相关组件载体的机箱会直接承受碰撞产生的冲击力直接传递到相关组件上,易导致相关模块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通信交换机。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通信交换机主体,所述通信交换机主体的中间开设有连接套孔,所述通信交换机主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遮护板和第二遮护板,所述第二遮护板的上表面固定插接有收缩套,所述第二遮护板的侧表面内部滑动穿设有一端穿插于收缩套底端内部的固定插接杆,所述连接套孔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的弹簧固定环,所述收缩套上端与第一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遮护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收缩杆,所述收缩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表面与第二弹簧上端固定连接的限位环,所述收缩杆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用于插接固定插接杆的收缩插接孔。
7.进一步限定,所述收缩杆的下端且于限位环一下位置穿设于第二弹簧内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设置于连接套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连接套的内部。
8.所述固定插接杆远离收缩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遮护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及有限制弹簧的一端,所述限制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靠近第二遮护板的一侧表面上。
9.所述第一遮护板和第二遮护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搭接倾斜板,所述通信交换机主体的靠近倾斜板的两端均开设有散热孔。
10.所述收缩套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插接收缩杆的收缩孔,所述通信交换机主体的上下表面且对应第一遮护板和第二遮护板处均设置有倒角。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第一遮护板和第二遮护板,第一遮护板和第二遮护板突出于通信交换机主体外表面,且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使得这使得通信交换机主体在落地时降低了通信交换机主体外表面机箱撞击地面的概率,也就降低了撞击损坏风险,当本装置在处于本技术书附图1中的所示状态时,处于底部的第二遮护板具有了代替通信交换机主体底面放置接触其他物体的作用,这使得通信交换机主体利用第二遮护板放置于台面上时,架高了通信交换机主体,使得通信交换机主体外表面更多的外表面处于空气中,促进散热作用。
13.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连接套、收缩套以及收缩杆,通过手动按压第一遮护板,使得第一遮护板上的收缩杆向下挤压第二弹簧,第二遮护板上的收缩套向上挤压第一弹簧,而随着持续下压,收缩杆插进收缩套内,并且收缩杆下端的收缩插接孔下移到达固定插接杆端部对应处,使得固定插接杆端部插进收缩插接孔内,这样就使得第一遮护板和第二遮护板上的收缩杆和收缩套相对收缩,且位于连接套范围内,这么该状态下,第一遮护板和第二遮护板处于贴合与通信交换机主体的外表面上,从而使得第一遮护板和第二遮护板得到收缩的作用。
附图说明
14.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信交换机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遮护板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套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缩插接孔结构示意图;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通信交换机主体;2、第一遮护板;3、第二遮护板;4、散热孔;5、连接套孔;6、收缩套;7、连接套;8、收缩杆;9、弹簧固定环;10、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2、固定插接杆;13、限制弹簧;14、收缩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3.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为:
2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通信交换机,包括通信交换机主体1,通信交换机主体1的中间开设有连接套孔5,通信交换机主体1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遮护板2和第二遮护板3,第二遮护板3的上表面固定插接有收缩套6,第二遮护板3的侧表面内部滑动穿设有一端穿插于收缩套6底端内部的固定插接杆12,连接套孔5内固定连接有连接套7,连接套7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1和第一弹簧10的弹簧固定环9,收缩套6上端与第一弹簧10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遮护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收缩杆8,收缩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表面与第二弹簧11上端固定连接的限
位环,收缩杆8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用于插接固定插接杆12的收缩插接孔14。
25.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收缩杆8的下端且于限位环一下位置穿设于第二弹簧11内部,第二弹簧11的下端设置于连接套7的内部,第一弹簧10设置于连接套7的内部。
26.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固定插接杆12远离收缩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第二遮护板3的侧表面固定连接及有限制弹簧13的一端,限制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靠近第二遮护板3的一侧表面上。
27.通过上述本装置的硬件结构内容的基础上,本装置在使用时处于本技术书附图1种的所示状态,第一遮护板2和第二遮护板3突出于通信交换机主体1外表面,这使得通信交换机主体1在落地时降低了通信交换机主体1外表面机箱撞击地面的概率,也就降低了撞击损坏风险,当本装置在处于本技术书附图1种的所示状态时,处于底部的第二遮护板3具有了代替通信交换机主体1底面放置接触其他物体的作用,这使得通信交换机主体1利用第二遮护板3放置于台面上时,架高了通信交换机主体1,使得通信交换机主体1外表面更多的外表面处于空气中,促进散热作用;
28.其次,第一遮护板2和第二遮护板3,具有所收缩所用,通过手动按压第一遮护板2,使得第一遮护板2上的收缩杆8向下挤压第二弹簧11,第二遮护板3上的收缩套6向上挤压第一弹簧10,而随着持续下压,收缩杆8插进收缩套6内,并且收缩杆8下端的收缩插接孔14下移到达固定插接杆12端部对应处,收缩杆8下端挤压固定插接杆12端部,使得固定插接杆12向外滑动且拉伸限制弹簧13,当收缩插接孔14对着固定插接杆12端部时,固定插接杆12端部得到空间释放利用限制弹簧13反作用,使得固定插接杆12端部插进收缩插接孔14内,这样就使得第一遮护板2和第二遮护板3上的收缩杆8和收缩套6相对收缩,且位于连接套7范围内,这么该状态下,第一遮护板2和第二遮护板3处于贴合与通信交换机主体1的外表面上,从而使得第一遮护板2和第二遮护板3得到收缩的作用;当需要再次使用到第一遮护板2和第二遮护板3时,通过手动向外抽拉固定插接杆12,使得固定插接杆12端部脱离收缩插接孔14,由于第一弹簧11和第一弹簧10作用,第一遮护板2和第二遮护板3变成凸出具有防护通信交换机主体11外表面的作用。
29.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为:
30.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通信交换机,还包括:
31.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第一遮护板2和第二遮护板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搭接倾斜板,通信交换机主体1的靠近倾斜板的两端均开设有散热孔4,以便于通信交换机主体1内部组件运行散热。
32.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收缩套6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插接收缩杆8的收缩孔,通信交换机主体1的上下表面且对应第一遮护板2和第二遮护板3处均设置有倒角,以便于收缩后的第一遮护板2和第二遮护板3贴合与通信交换机主体1外表面后,第一遮护板2和第二遮护板3和倾斜板的连接处落在倒角处。
33.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